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 太阳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桂枝汤

    治自汗恶风。头疼体痛。发热。脉浮缓。名曰中风。(方下所言证治。照仲景内台方原文。建安许宏集议。与伤寒论详略不同。后仿此。)

    桂枝(三两 去皮。桂枝止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之皮也。

    后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歌曰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蔚按。桂枝辛温阳也。芍药苦平阴也。桂枝又得生姜之辛。同气相求。可恃之以调周身之阳养败之地

    桂枝加葛根汤

    治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三两 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切。) 大枣(十二枚 擘) 葛根(四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覆取歌曰 葛根四两走经输。(太阳之经输在背。)项背KT KT 反汗濡。(邪之中人。始于皮肤。次及肌络。次及经输。邪在经输则经输实而皮毛虚。故反汗出而恶风。)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一本。芍药减去一两。)

    张令韶曰。桂枝汤解肌。加葛根以宣通经络之气。盖葛根入土最深。其藤延蔓似络。故能同

    桂枝加附子汤

    治太阳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桂枝汤原方。加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歌曰 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男元犀按。太阳之脏即是少阴。太阳病本宜发汗。发之太过而为漏不止。必用附子以固之。

    脱液。尚喜肾中之真阳未亡。

    只用附子大补少阴之气。得桂枝汤为太阳之专药。令阴交于阳则漏止。漏止则液不外脱。

    而

    桂枝去芍药汤

    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

    桂枝汤原方。去芍药。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治同前。更加微寒者。

    即前方加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恶寒止。停后服。

    歌曰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蔚按。伤寒论大旨。以得阳则生。上节言汗之遂漏。虑其亡阳。此节言下后脉促胸满。

    亦恐阳位而为满。脉亦数中一止而为促。治宜急散阴霾。于桂枝汤去芍药者。恐其留恋阴邪也。

    若见恶寒。为阳虚已极。徒抑其阴无益。必加熟附以壮其阳。方能有济。喻嘉言、程扶生之解俱误。

    桂枝麻黄各半汤

    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过经。)如疟状。(与往来寒热不同。故曰如疟。)

    发热恶寒。(现出太阳经真面目。)热多寒少。(太阳以阳为主。热多是主胜客负。为将解之之寒热有定候。此则或二或三。无定候也。太阳之阳气有权。则邪气有不能自容之象。) 脉微缓者。(微则邪衰。缓则正复。)为欲愈也(自起句至此为一节。言邪轻欲自解。不药可愈也。)脉微(上节以微与缓对举。此节但云微而不云缓者。以邪衰而正亦衰也。)而恶寒者。

    (上客负之兆。若寒多热少即为客胜主负之兆。况但寒无热之证乎,此阴阳俱虚。(阴阳认作气背恶寒(自脉法矣。师不出不宜有热色。今反见热色者。以其人阴阳虽曰俱虚。而阳气尚能鼓郁热之气而见于面色。)

    未欲解也。(欲字可味。太阳以阳为主。犹幸阳气未败。尚能鼓过经之邪见于面色。独恨阳气已虚。不能遂其所欲。令作小汗而解。)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申上未欲解意,辨面色之热。兼征之周身作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邪欲出而不能自出。故藉此方以助之。自面有热色至此。又是一节。通章以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一句为主。言过经之病也。下分三节。

    节节相承。一层剥起一层。自有注伤寒论以来。千百余年无有一人道及。今特详注之。)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 生姜(一两) 甘草(一两 炙。) 麻黄(一两去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渣。温服六合。

    歌曰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蔚按。内台载此方。即桂枝汤原方分两。加麻黄三两。杏仁七十个。白水煎服。取微汗。

    许之。乃解其表不虚不实者也。

    桂枝二麻黄一汤

    治太阳病。若形如疟。日再发。汗出必解。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 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十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日再歌曰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蔚按。服桂枝汤宜令微似汗。若大汗出脉洪大。为汗之太骤。表解而肌未解也。仍宜与桂枝以解表邪。

    白虎加人参汤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