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果菜米谷有名无实 菜部药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品

    味甘,平、寒,无毒。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满不乐,久服寒中。可作面脂,令悦泽。一名水芝。一名白爪子。生嵩高平泽。冬瓜仁也,八月采之。

    上品

    微寒。主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

    被霜后合取,置经年,破取核,水洗,燥,乃擂取人用之。冬瓜性冷利,解毒。消渴,止烦闷,直捣,绞汁服之。(《新修》二六二页,《大观》卷二十七,《政和》五○四页)

    上品

    味甘,寒,无毒。主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治妇人乳难内闭。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生少室。十二月采。(黄芩为之使。)(《新修》二六五页,《大观》卷二十七,《政和》四九九页)

    上品

    味甘,寒,无毒。主治恶疮,治淋,利小便,解蜀椒毒。叶:为百菜主,其心伤人,以秋种葵,覆养经冬,至春作子,谓之冬葵,多入药用,至滑利,能下石淋。春葵子亦滑利,不堪余药用。根,故是常葵尔。叶尤冷利,不可多食。术家取此葵子,微炒令烨 ,散着湿地,遍踏之。朝种葵暮生,远不过宿。又云取羊角、马蹄烧作灰,散于湿地,即生罗勒,世呼为西王母菜,食之益人。生菜中,又有胡荽、芸台、白苣、邪蒿,并不可多食,大都服药通忌生菜尔。佛家斋,忌食薰渠,不的知是何菜?多言今芸台,憎其臭故也。(《新修》)

    二

    上品

    味甘,寒、大寒,无毒。主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蛔虫。

    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一名马苋,一名莫实,细苋亦同。生淮阳川泽及田中,叶如蓝,十一月采。

    李云即苋菜也。今马苋别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呼为马齿苋,亦可食,小酸,恐非今苋实。其苋实当是白苋,所以云细苋亦同,叶如蓝也。细苋即是糠苋,食之乃胜,而并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又有赤苋,茎纯紫,能治赤下,而不堪食。药方用苋实甚稀,断谷方中时用之。(《新修》缺苋实,《大观》卷二十七,《政和》五○○页)

    上品

    味苦,寒,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耐饥寒,高气不老。一名荼苦,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生山陵道傍,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疑此则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只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菜,正是苦 尔。上卷上品白英下,已注之。《桐君药录》云:苦菜叶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西阳武昌及卢江晋熙茗皆好,东人只作青茗。茗皆有 ,饮之宜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菝 ,皆益人,余物并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荼,火燔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者此。世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荼饮,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夜不眠。煮盐人唯资此饮尔,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 辈尔。(《新修》二六六页,《大观》卷二十七,《政和》五○六页)

    上品

    味甘,温,无毒。主利肝气,和中。其实:主明目,目痛。

    荠类又多,此是人可食者,生叶作菹、羹亦佳。《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又疑荼

    上品

    味苦,温,无毒。主利五脏,轻身益气,可长食之。芜菁子:主明目。

    芦菔是今温菘,其根可食。叶不中啖。芜菁根乃细于温菘,而叶似菘,好食。西川惟种此,而其子与温菘甚相似,小细尔。世方无用,服食家亦炼饵之,而不云芦菔子,恐不用也。

    世》卷二十七,《政和》五○一页)

    上品

    味甘,温,无毒。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菜中有菘,最为恒食,性和利人,无余逆忤,今人多食。如似小冷,而又耐霜雪。其子可作油,敷头长发;涂刀剑,令不锈。其有数种,犹是一类,正论其美与不美尔。服药有甘草而食菘,令病不除。(《新修》二七○页,《大观》卷二十七,《政和》五○六页)

    上品

    似菘而有毛,味KT ,好作菹,亦生食。其子可藏冬瓜。又有莨,以作菹,甚KT 快。

    (《新修》二七○页,《大观》卷二十七,《政和》五○五页)

    上品

    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此,江南人不甚食之,以无气味故也。外国复别有苜蓿草,以治目,非此类也。(《新修》二七一页,《大观》卷二十七,《政和》五○八页)

    上品

    味辛,温,无毒。主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叶:主调中,去臭气。九月采,阴干。

    荏状如苏,高硕白色,不甚香。其子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益。东人呼为 ,以其似苏字,但除禾边故也。榨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用者,服食断谷亦用之,名为重油。(《新修》二七一页,《大观》卷二十七,《政和》五○七页)

    中品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马蓼:去肠中蛭虫,轻身。生雷泽川泽。

    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是香蓼,亦相似而香,并不甚辛,而好食;一是青蓼,人家常有,其叶有圆、有尖,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是此。干之以酿酒,主治风冷,大良。马蓼生下湿地,茎斑,叶大有黑点。亦有两三种,其最大者名茏古,即是荭草,已在上卷中品。(《新修》二七二页,《大观》卷二十八,《政和》五○九页)

    中品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葱白:平,可作汤,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精,杀百药毒。葱根:主伤寒头痛。葱汁:平,温。主溺血,解藜芦毒。(《新修》二七三页,《大观》卷二十八,《政和》五一○页)

    中品

    味辛、苦,温,无毒。主治金创创败,轻身,不饥,耐老,归骨。菜芝也。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利病患。诸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生鲁山平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