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 上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老子〔文子〕曰: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生。静即下不扰,下不扰即民不怨;下扰即政乱,民怨即德薄。政乱,贤者不为谋;德薄,勇者不为斗。乱主则不然,一日有天下之富,处一主之势,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于宫室台榭,沟池苑囿,猛兽珍怪;贫民饥饿,虎狼厌刍豢,百姓冻寒,宫室衣绮绣;故人主畜兹无用之物,而天下不安其性命矣。

    老子〔文子〕曰: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心虑,以天下之力争,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达,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法令察而不苛,耳目聪而不暗,善否之情,日陈于前而不逆,故贤者尽其智,不肖者竭其力,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得用人之道也。夫乘舆马者,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游而济江海。使言之而是,虽商夫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人君卿相,犹不可用也。是非之处,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其计可用,不差其位;其言可行,不贵其辩。暗主则不然,群臣尽诚效忠者,希不用其身也;而亲习邪枉,贤者不能见也;疏远卑贱,竭力尽忠者不能闻也。有言者,穷之以辞;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安海内,存万方,其离聪明亦以远矣。

    老子〔文子〕曰:能尊生,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受先祖之遗爵,必重失之;生之所由来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文子〔平王〕问治国之本。老子〔文子〕曰:本在于治身,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身乱而国治者,未有也。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道之所以至妙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以受之于父,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文子〔平王〕问曰:何行而民亲其上?老子〔文子〕曰:使之以时而敬慎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天地之间,善即吾畜也,不善即吾仇也。昔者,夏商之臣,反仇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自攻其君,归神农氏,故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文子〕曰:治大者,道不可以小;地广者,制不可以狭;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以苛。事烦难治,法苛难行,求多难赡,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故无益于治,有益于乱者,圣人不为也;无益于用者,有益于费者,智者不行也。故功不厌约,事不厌省,求不厌寡;功约易成,事省易治,求寡易赡,任于众人则易。故小辩害义,小义破道,道小必不通,通必简。河以逶迤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道以优游故能化。夫通于一伎,审于一事,察于一能,可以曲说,不可以广应也。夫调音者,小弦急,大弦缓;立事者,贱者劳,贵者佚。道之言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天同气。同气者帝,同义者王,同功者霸,无一焉者亡。故不言而信,不施而仁,不怒而威,是以天心动化者也。施而仁,言而信,怒而威,是以精诚为之者也;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故有道以理之,法虽法,足以治;无道以理之,法虽众,足以乱。

    老子〔文子〕曰:鲸鱼失水,则制于蝼蚁;人君舍其所守,而与臣争事,则制于有司。以无为恃位,守职者以听从取容,臣下藏智而不用,反以事专其上。人君者,不任能而好自为,则智日困而自负责;数穷于下,则不能申理;行堕于位,则不能持制。智不足以为治,威不足以行刑,则无以与天下交矣。喜怒形于心,嗜欲见于外,则守职者离正而阿上,有司枉法而从风,赏不当功,诛不应罪,则上下乖心,君臣相怨,百官烦乱而智不能解,非誉萌生而明不能照,非己之失而反自责,则人主愈劳,人臣愈佚,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与马遂走,筋绝不能及也,上车摄辔,马死衡下,伯乐相之,王良御之,明主乘之,无御相之劳而致千里,善乘人之资也。人君之道,无为而有就也,有立而无好也;有为即议,有好即谀,议即可夺,谀即可诱。夫以建而制于人者,不能持国。故“善建者不拔”,言建之无形也。唯神化者,物莫能胜。中欲不出谓之扃,外邪不入谓之闭。中扃外闭,何事不节;外闭中扃,何事不成。故不用之,不为之;而有用之,而有为之。不伐之言,不夺之事,循名责实,使自有司,以不知为道,以禁苛为主。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考。

    老子〔文子〕曰: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基也。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理,中用人力。是以群生以长,万物蕃殖,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畜蔬食,冬取薪蒸,以为民资,生无乏用,死无传尸。先王之法,不掩群而取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罝罘不得通于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击,罗网不得张于皋;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于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田。育孕不杀,鷇卵不探,鱼不长尺勿得取,犬豕不期年不得食。是故,万物之发生若蒸气出。先王之所以应时修备,富国利民之道也。非目见而足行之也,欲利民不忘乎心,则民自备矣。

    老子〔文子〕曰:古者明君,取下有节,自养有度,必计岁而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