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体亲章第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文】

    真君曰:前章所言,不止育子,直将子心,亲曲体之。凡为人子,当以二亲,体我心者,还体亲心。体我此身,骨禀父生,肉禀母成。一肤一发,或有毁伤,亲心隐痛,子心何安?心为身主,太和①蕴毓,父兮所化,母兮所育。一有不孝,失亲本来。

    【注释】

    ①太和:太,为极至之义;和,即和谐。

    【译文】

    真君说:前章所言,不只是讲养育子女,还有父母细微周到地体谅子女的心思。凡是作为子女的,应当以父母体谅自己的心情来体谅父母。体察我的身体,骨是秉受自父母的精血而化生,肉是秉承自父母的精血而生成。即使是一块皮肤,一根毛发,如果有所毁伤,父母心中都会隐隐作痛,那幺子女又如何能够心安呢?心是身体的主宰,主宰天地的太和之气蕴藏其中。人身是父亲精血所化生,母亲精血所孕育的。子女一旦有不孝的行为,就失去了禀自父母的本性。

    【原文】

    孝先百行,根从心起,定省温凊①,时以敬将。每作一事,思以慰亲;每发一言,思以告亲。入承亲颜,亲欢我顺,亲愁我解;出必告亲,恐有恶行,以祸亲身;归必省亲②,恐有恶声,以拂亲心。力行戒慝③,随时加惕,口业④不干,身业⑤不作。恐有意业⑥,欺亲欺身;恐有心业⑦,累身累亲。

    【注释】

    ①定省温凊(qìnɡ):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孝道。侍奉父母要晚上服侍就寝,早晨及时问安,冬天温被,夏日扇凉。

    ②省亲:探望父母或其他尊长亲属。

    ③慝(tè):邪恶,恶念。《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吏无苛政,民无怀慝。”

    ④口业:又名语业,即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业为造作之义,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

    ⑤身业: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

    ⑥意业: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

    ⑦心业:心思所造作的业。

    【译文】

    孝顺优先于其他品行,根起于人心中。侍奉父母要晚上服侍就寝,早晨及时问安,冬天温被,夏日扇凉,时刻恭敬服侍。每做一件事,都要想着慰藉父母;每说一句话,都要想着告知父母。入则侍奉父母,父母的欢乐我来顺承分享,父母的忧愁由我来化解;外出必定告知父母,恐怕有恶行,以连累父母;归来后必定要探望父母,恐怕家人有恶言恶语,不顺父母的心意。尽力做到戒除恶念,随时提高警惕,不造口业,不作身业。恐怕有意业,欺骗自己,欺骗父母;恐怕有心业,牵累自身,拖累父母。

    【原文】

    我有手足,父母一体。异母兄弟,总属天伦,恐有参商①,残亲支体。叔伯同根,宗族一家,恐有乖戾②,伤亲骨肉。祖曾上人,恐失奉事,悖亲孝思。子孙后裔,恐失字育,断亲嗣脉;恐失教训,败亲家规。子侄世系,恐失敦睦③,贻亲庭衅④。我夫我妇,子媳之职,恐失和敬,致亲不安。我有姻娅⑤,属亲至戚,恐失夙好⑥,致亲不宁。上而有君,为亲所主⑦,恐有不忠,致亲以逆;下而民物,与亲并育,恐有不恤,损亲之福,外而友朋,为亲之辅,恐有不信,绝亲友道。师为我法,即为亲箴⑧,事恐失贤,以违亲训;匪人壬人⑨,亲之所远,交恐不择,以累亲志。仰而天高,帝位乎上。日月星斗,亲所敬畏。恐有冒渎,妄干天怒,致重亲辜;俯而地厚,群生资始⑩,亲所奉履,恐有亵侮,业积暴殄,致延亲祸;中而神祗,司我亲命。恐有过犯,致减亲纪。一举一动,总期归善,以成亲德。

    【注释】

    ①参(shēn)商:参星和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

    ②乖戾:不和。《后汉书·范升传》:“各有所执,乖戾分争。”

    ③敦睦:亲厚和睦。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④衅(xìn):嫌隙;争端。

    ⑤姻娅: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韩愈《县斋有怀》:“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娅。”

    ⑥夙好:老交情。

    ⑦所主:所寄居的主人。《孟子·万章上》:“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

    ⑧箴:规劝,告诫。

    ⑨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⑩资始:借以发生、开始。《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亵侮:轻慢侮弄。暴殄(tiǎn):指任意浪费糟蹋,不知爱惜。殓,灭绝。神祗(qí):泛指神。神,指天神;祗,指地神。

    【译文】

    我有兄弟,父母都一样相待。异母兄弟,总属天然的亲伦关系,恐怕有不和睦的情况发生,这样就如同伤害父母的肢体。叔伯兄弟,整个宗族都是一家,恐怕有不和的情况,这样会伤害父母的至亲。对于祖辈先人,恐怕有失侍奉,有悖父母孝亲之思。子孙后代,恐怕有失生育,断绝父母的后代血脉;恐怕有失教育,败坏父母的家规。子侄后辈,恐怕有失和睦,致使父母所建立的家庭生起祸端。夫妇二人要尽到为子为媳的职责,要和气逊顺,恐怕有失和顺恭敬,致使父母不安宁。我有姻亲,属于最亲近的亲属,恐怕失去老交情,使父母不安宁。向上则有君主,是父母所事奉的主宰者,恐怕有所不忠,致使父母获叛逆之罪;向下有民众万物,与父母共同生育于天地之间,恐怕对其有失怜悯,损害双亲的幸福。外面有朋友,是父母的辅助者,恐怕有失信用,断绝父母与朋友交往的准则和道义。老师是我效法的对象,老师的劝诫即是父母的劝诫,事奉老师恐怕有失贤德,违背父母的训导。行为不端和巧言谄媚的人,是父母所远离的,恐怕自己交友不慎,而连累了父母的心志。仰望则见天之高远,天帝位在其上,日月星斗,是父母所敬畏的,恐怕有所冒犯亵渎,轻易地触犯天怒,以致增加父母的罪过。俯察则见地之厚重,众生借此以生长发育,是父母所敬奉的,恐怕有所亵渎轻慢,恶业累积,损害浪费毫不顾惜,致使灾祸蔓延及父母。中间有天神地祗,主掌父母的生死,恐怕自己有过错,致使父母的阳寿减少。一举一动,都期望归于善,以成全父母的德行。

    【原文】

    我亲有善,身顺其美。救人之难,即是亲救;济人之急,即是亲济;悯人之孤,即是亲悯;容人之过,即是亲容。种种不一,体亲至意。亲或有过,委曲进谏,俟其必改。以善规亲,犹承以养,养必兼善,方得为子。人各有亲,曷不怀思。

    【译文】

    父母有善行,我要承顺他们的美德。救人于危难,也就好比是双亲施救;救济别人于危急之时,也就是双亲救济;怜悯别人的孤苦,也就是双亲怜悯;宽容别人的过错,也就是双亲宽容。各种不同情况,都要体察双亲的心意。双亲如果有过错,就要委婉地提出意见,直到改正为止。用善规劝双亲,就好比承担起赡养的责任。赡养父母,同时一定要以善来劝谏,这才是为人子所应当做的。人们各自都有父母,怎幺能不挂怀思念?

    【原文】

    父母在日,寿不过百,惟德之长,垂裕弥遐①。是以至孝,亲在一日,得养一日。堂上②皆存,膝下③完聚,人生最乐。惜此光阴,诚不易得。玉食三殽④,勺水一菽⑤,各尽其欢⑥。加餐⑦则喜,减膳⑧则惧。贫富丰啬,敬无二心。愿亲常安,恐体失和。疾病休戚⑨,常系子心。一当有恙,能不滋虞。药必先尝,衣不解带,服劳侍寝。愈则徐调,食不轻进,相其所宜。倘或不痊,延医询卜。酒不沾唇,至心祷祝。殚厥念力⑩,以求必痊。终天之日,饮食不甘,哭泣失音。衣衾棺椁,多方自尽。三年哀痛,晨昏设荐。佳茔厚穴,安置垄丘。礼送归祠,亲魂有托。庙享墓祭,四时以妥。去亲日远,追思常在。形容面目,若闻若睹。动息语默,寻声觅迹,中心勿忘。抱慕如存,生死同情,幽明一理。孝道由基,大经斯彰。嗟尔人子,纵能如是,体之亲心,未及万一。

    【注释】

    ①垂裕:为后人留下业绩或名声。遐:音xiá,远。

    ②堂上:指父母。也称高堂。

    ③膝下:指人在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言父母对幼孩之亲爱。后用以借指父母。

    ④玉食三殽:玉食,指精美的饮食。殽,通“肴”。专指荤菜,即有肉的菜肴。

    ⑤菽(shū):豆;豆类。豆和水,指清贫人家供养父母的饮食。陆游《湖堤暮归》:“俗孝家家供菽水。”

    ⑥尽其欢:即指孝养父母尊长,极意承欢。语出《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孔颖达疏:“谓使亲尽其欢乐。”

    ⑦加餐:多进饮食。

    ⑧减膳:减少肴馔。是古代帝王遇到天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