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孝感章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文】

    帝君曰:吾征道果,奉吾二亲,升不骄境,天上聚首,室家承顺,玉真庆宫,逍遥自在。吾今行化,阐告大众:不孝之子,百行莫赎;至孝之家,万劫可消。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殛①,魔煞祸侵;孝子之门,鬼神护之,福禄畀之。惟孝格天,惟孝配地,惟孝感人,三才化成。惟神敬孝,惟天爱孝,惟地成孝。水难出之,火难出之,刀兵刑戮,疫疠凶灾,毒药毒虫,冤家谋害,一切厄中,处处祐之。孝之所至,地狱沉苦,重重救拔;元祖宗亲,皆得解脱;四生②六道,饿鬼穷魂,皆得超升;父母沉疴,即时痊愈。三十六天③,济度快乐;七十二地④,灵爽⑤逍遥。是以斗中,有孝弟王,下有孝子,光曜乾坤,精贯两仪⑥,气协四维,和遍九垓⑦,星斗万象,莫不成熙⑧。神行河岳,海波不扬;遐荒⑨是奠,遐迩均孚⑩。孝之为道,功德普遍。

    【注释】

    ①殛(jí):诛灭;杀死。

    ②四生:佛教将世界众生分为四大类:一、胎生,如人畜;二、卵生,如禽鸟鱼鳖;三、湿生,如某些昆虫;四、化生,无所依托,唯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

    ③三十六天:道家谓神仙所居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共三十六天。

    ④七十二地:道教认为,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理,其间多得道之所。

    ⑤灵爽:指神灵,神明。

    ⑥两仪:指天地,谓宇宙本体太极分而为天地,天地则生春夏秋冬四时。

    ⑦九垓(ɡāi):道教中指九重天,即中央与八极之地。又称九陔、九阂。

    ⑧熙:兴起;兴盛。

    ⑨遐(xiá)荒:边远广阔的地方。

    ⑩遐迩(ěr):远近。孚(fú):信服;为人信服。

    【译文】

    帝君说:我征得道果,侍奉我的双亲,升入不骄帝境,家人在天上聚首,妻妾遵奉顺从,在玉真庆宫里,逍遥自在。我今天施行教化,阐述告知大众:不孝的子女,百种善行都不能救赎他的罪过;达到至孝的人家,万般劫难都能够消除。不孝的子女,天地不容,雷霆怒击,魔鬼恶煞用各种灾祸侵袭他;孝子之家,鬼神保护他,福禄赐予他。唯有孝能够感通天,唯有孝能够配享地,唯有孝能够感化人,天地人三才得以化生长成。唯有神敬重孝,唯有天热爱孝,唯有地成就孝。无论是出现水灾,出现火灾,刀兵刑戮,疾病瘟疫,毒药毒虫,冤家谋害,一切灾厄中,处处都能得到神灵的佑护。孝所到之处,沉沦于地狱的苦难,都会得到解救;始祖宗族,都会得到解脱;四生六道中的恶鬼穷魂,都能得到超升;父母的重病,即时痊愈。三十六天中,以济度为快乐;七十二福地,魂灵逍遥自在。所以在斗星之中,有孝悌王,在下界有孝子,光耀天地,精气贯通天地,协调四方,协和九重天之内的万物,星斗万象,无不兴盛。神行遍江河山岳,海波不扬;遥远的地方进献贡物,远近的人们都信服可见。孝作为道,其功德广布,遍及一切。

    【原文】

    偈曰:迹显心亦显,感应①固神妙。若有心不孝,盗名以为孝,假以欺世人,中实难自道。迹或似不孝,身心实尽孝,世人竞黜之,心惟天可告。独此两等人,感不漏纤毫。天鉴②不可欺,祸福时昭报。

    【注释】

    ①感应:众生因礼拜供养祈念观修等机缘,感通佛菩萨,以神通法力加被,满足愿求,给予利益,称为感应,也称为感通。

    ②天鉴:上天的鉴视。

    【译文】

    偈说:行迹显现,人心也就会显现,善恶感应也固然神妙。如果心里不孝,而为了窃取声名而行孝,这是假借孝之名欺骗世人,中间的道理实在难以说明。有人行为好像是不孝,而身心却实在是尽孝,世人竞相贬低攻击他,其心思只能告知上天。唯独这两种人,感应不漏一丝一毫。天的鉴察不可欺瞒,祸福报应时常昭显。

    【原文】

    真君曰:凛哉!凛哉!今劝世人,遵吾修行。感应之机,速于众善。背吾所言,天条①不赦,万劫②受罪。夫人之生,养亲有缺,且难为子,何况世人,毁骂父母,腹诽③父母。亲且毁骂,殴叔詈伯,弑君凌师,无所不为。子在怀抱,气不忍吹。及其长也,爱之者真,训之者严。以爱子心,用之挞楚④,挞亦是爱,嗔亦是爱。即有盛怒,子惟柔顺。欲再杖时,手不能下。何尔世人,拒亲责己,如抗大敌。天怒地变,岂容大逆。子有病厄,亲处不安。何于亲疾,绝不关心。子有劳苦,亲关痛痒。何况我体,犯法极刑。子苟不育⑤,泪不曾干,冀其重生,伤入七情⑥。何尔世人,父母终天,未及三年,思慕中衰。飨祭失时,亲骨不葬,且干不孝。何尔世人,贫发亲冢,卖穴暴露。嗟尔父母,念念及子。何尔世人,凡事用心,独于父母,有口无心⑦,不肯实为。人之一身,诸般痛楚,何处可受?何尔化外⑧,火焚亲尸,全无隐恻,美名火葬,于心最忍。夫人之死,口不能言,肢体难动,心实未死,犹知痛苦。过七七⑨日,心之形死,其形虽死,此心之灵,千年不死。火焚而炽,碎首裂骨,烧筋炙节,立时牵缩,心惊肉跳,若痛苦状。俄顷之间,化为灰烬。于人且惨,何况我亲?抑知冥狱,首重子逆。阎罗本慈,人自罪犯,多致不孝,自罹冥法。人尽能孝,多致善行,地狱自空。一节之孝,冥必登记,在在超生。诵是经者,各宜省悟。苟无父母,乌有此身。报恩靡尽,衔⑩慈莫极。人果孝亲。惟以心求。生集百福,死列仙班;万事如意,子孙荣昌;世系绵延,锡自斗王。是经在处,可镇经藏,可概万行,厌诸魔恶,成大罗仙,长保亨衢,何乐不从?

    【注释】

    ①天条:上天的律令、法规。

    ②万劫:佛经谓世界有成、住、坏、空四期,皆称为劫。万劫为万世。

    ③腹诽:亦作“腹非”。口里不言,而内心里反对。专制时代有所谓“腹诽之法”。

    ④挞(tà)楚:鞭打。楚,落叶灌木,枝干坚劲,可以做杖。古代多指刑杖,或学校责罚学生的小杖。

    ⑤不育:夭折。

    ⑥七情:人的感情。中国伦理史上有儒家与佛教两种七情说。儒家把喜、怒、哀、惧、爱、恶、欲作为七情(见《礼记·礼运》)。佛教把喜、怒、忧、惧、爱、憎、欲作为七情。

    ⑦有口无心:指没经过认真考虑地随便乱说,或者嘴上爱说而心里没什幺。

    ⑧化外: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唐律疏议·名例·化外人相犯》:“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⑨七七: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⑩衔:含在心里。蔡琰《胡笳十八拍》:“衔悲畜恨兮何时平。”仙班:天上仙人的行列。亨衢(qú):亨,通达,顺利。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比喻官运亨通。

    【译文】

    真君说:畏惧啊!畏惧啊!现在我劝化世人,遵照我所说的去修行。天人感应的征兆,快于孝之外的各种善行。违背我的教导,上天的法则也不会赦免他,就会万劫不复,永远受到罪罚。人生在世,不能圆满地奉养双亲,尚且难以成为合格的子女,更何况现今之人,诋毁咒骂父母,嘴里虽不说,而在心里非议父母。双亲都敢诋毁咒骂,更不用说殴打咒骂叔伯,弑害君主,凌辱老师,以至于无所不为。子女在父母怀抱中时,父母都不忍心气息吹到他们。等到子女长大,对他们爱得真切,教训得也很严厉。从爱护子女的心出发,鞭挞教训子女,这样的鞭挞是对子女的爱,嗔怒也是对子女的爱。父母就是对子女勃然大怒,子女也只有婉柔顺从。父母再想痛打时,也下不了手。为什幺现今之人,拒绝双亲责备自己,与父母抗衡,如面临大敌一样。此时,天地也会动怒,岂能容忍这样大逆不道的人。子女有了病痛灾难,父母坐立不安。奈何对于父母的疾苦,子女却完全不放在心上。子女有了劳苦,都事关父母的痛痒,何况我犯了王法,身体受了极刑。子女如果夭折,父母眼泪就未曾干过,希望他能够获得重生,伤心痛彻心扉。为什幺现今之人,在父母亡故后,还不到三年,对父母的思念敬慕就已经中断了,供奉祭祀不及时,父母的骨骸久停不葬,并且干不孝的事情。为什幺现今之人,贫穷后就发掘双亲的坟墓,出卖墓穴,使父母的尸骨暴露。可叹你们的父母,念念都想到你们。为什幺现今之人,对事关自己的一切事情都非常用心地去做,唯独对事关父母的事情,有口无心,不肯实在用力去做。人的一身,对于各种痛苦,哪一处能够承受?为什幺没受教化的化外之人,用火焚烧父母的尸体,一点都没有恻隐之心,并且还冠以火葬的美名,这样的心肠是最狠毒的。人死之后,口不能说话,肢体不能活动,但人的心却实在还没有死,仍然能够感知痛苦。过了七七之后,心的肉体死去。虽然心的肉体已经死去,但心的灵魂,千年不死。用火焚烧地非常炽烈,头颅碎裂,骨骼破裂,燃烧筋脉,炙焚关节,尸体立刻就收缩,心惊肉跳,就好比是痛苦的形况。转瞬之间,化成灰烬。这对于人来说都是凄惨的,更何况是我的父母?可知道,地狱首先重责忤逆之罪。阎罗王本来是慈悲的,只是人自己主动犯罪,从而导致不孝,触犯冥界律法。如果人都能够尽孝,多做各种善行,地狱自然就空了。每一件孝的行为,冥神必会登记,从而处处超生。诵读此经的人,各自都应当反省觉悟。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身,报答父母的恩情没有尽头,感激父母的慈爱没有终极。人们果真孝敬父母,只有用心去求取。活着就会百福聚集,死后就能位列仙班;万事如意,子孙尊荣昌盛,祖宗的血脉绵延永存,这都是得自北斗星君的恩赐。有这部经所在的地方,可以镇守佛藏道经,可以概括各种行为,镇压一切魔鬼恶神,成为大罗神仙,长久保持通达顺利,为什幺不乐于听从呢?

    【原文】

    孝感神应咒:禔啝①禔啝,人子心曲,仰事俯育②,一家气和。飞鸾广度,乐恺先歌,如意宝光,普照长怤③。禔唎禔啝,尽孝靡他,解尽亲厄,消尽亲过,罪灭福生。孝思不磨,超脱九幽④,永离网罗。欲报亲慈,惟心常慕。禔唎禔啝,至孝诚孚,亲生福禄寿增多,归去逍遥升天都,孝思不磨,乐永,佗娑唵娑诃。但愿人子心,常如在母腹,一呼一吸中,吮血茹膏液;一血一脉间,俱属在父怙⑤。情虽性发,依为命府,阴阳日月从此龢⑥,乾坤翕辟从此龢,五声六律五行龢,五伦妙道从此稣。太虚⑦有尽处,孝愿无嗟磨。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娑啝。

    【注释】

    ①禔啝(zhī hé):禔,安定,福祚。啝,顺。此处“提啝”为咒语,不作词义解。

    ②仰事俯育:即仰事俯畜。意为对上能奉养父母,对下能抚育妻小。

    ③怤(fū):喜悦;快乐。

    ④九幽:道家所称九地之下、九方幽暗之处,是为人死后鬼魂所居之地。共南为幽阴、西为幽夜、北为幽酆、东北幽都、东南幽冶、西南幽关、西北幽府、中为幽狱。

    ⑤怙(hù):依靠;依仗。

    ⑥龢(hé):“和”的异体,调和的意思。

    ⑦太虚:指无垠的宇宙。

    【译文】

    孝感神应咒:禔啝禔啝,人子的心事是,对上能奉养父母,对下能抚育妻小,一家人和气。神人驾着鸾鸟普度众生,欢快的乐曲到处飘荡,如意的祥光,普照永远喜乐之人。禔啝禔啝,尽孝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解除双亲的所有的灾厄,消除双亲所有的过错,从而罪过灭尽,福气多生。孝的心念不灭,就能超脱鬼域,永离灾难的罗网。想要报答双亲的慈恩,只有心里常常慕恋孝道。禔啝禔啝,尽孝诚信,可以使父母的福禄滋生,寿命增长,死后能够逍遥升至天府,孝亲之思不灭,福乐永远,佗娑唵娑诃。但愿子女的心,常常像在母亲腹中一样,一呼一吸,吸食母亲的脂膏和血液;一血一脉,都倚仗父亲的扶持。情虽然是发自心性,是命的依靠,阴阳日月都是从这里得到协调,天地的运行是从这里得到调和,五声六律五行和谐,五伦妙道也是从这里得到协调。宇宙有尽头,孝的心愿不磨灭。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娑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