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送东阳马生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②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③,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 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走⑤送之,不敢稍 逾约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 冠⑦,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⑧名人与游,尝趋百 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⑨。先达德隆望尊⑩,门人 弟子填(11)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13),俯身倾耳以请(14);或遇其叱咄(15),色愈恭,礼愈 至(16),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 巨谷中,穷冬(17)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18)而不知。 至舍(19),四支(20)僵劲不能动,媵人(21)持汤(22)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23),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 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24)宝饰之帽,腰(25)白玉之 环,左佩刀,右备容臭(26),烨(27)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 衣(28)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 之奉不若人也(3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31),县官日有廪稍之供(32),父母岁 有裘葛(33)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34)为之师,未有问 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 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35)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 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 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36)在太学已二年,流辈(37)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38),生以乡人子谒余(39)。撰长书以为贽(40),辞 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41)。自谓少时用心于 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 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注释】

    ①选自《宋学士集》。宋濂(1310年——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浙 江浦江(今浙江义乌、兰溪一带)人。明初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东阳, 县名,在今浙江。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这里是赠序,有临别赠言 的性质。

    ②〔致〕取得,这里指买到。

    ③〔手自笔录〕亲手抄写。

    ④〔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

    ⑤〔走〕赶过去。

    ⑥〔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⑦〔既加冠〕加了冠,到了成年。加冠,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 戴上成人的帽子。后人常用“冠”或者“加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

    ⑧〔硕(shuò)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⑨〔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叩,问。

    ⑩〔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高。

    (11)〔填〕填塞,充满。

    (12)〔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