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江船厂志卷之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文献志

    昔者孔子删述典礼,志存夏、殷之盛,乃以文献不足,喟然兴叹。至论为治之要,虽一车之冕,必稽诸先王之制。是何其笃于信古,不一自用其圣耶!故曰:述而不作。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噫!信乎哉,其言之也。矧舟楫之制,圣人观象天船。以前民用;降自吴、楚,遂倚为战争之具。国之安危,恒必系之,胡可忽也。但言既人殊,制亦时禅。班班史籍,虽未能尽娴于先王之典,而考今揆昔,循景察标,亦足以达从违之宜,广得失之鉴矣!乃志文献。

    ○创制

    刳木 《易 系词》:黄帝“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释文曰:“涣之象木在水上也。”

    梁舟 《诗 大明》:“文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集注云:“作船于水,比之而加版于上,以通行者。即今浮桥也。”张子曰:“造舟为梁,文王所制。而周世遂以为天子之礼也。”《礼》曰:“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按:周以前,虽有舟楫,而无等夷。至周始有之。)

    舟师 《左传 襄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按:以舟为战,盖始于楚。)

    钩拒 《武经总要》:“公输般自鲁之楚,为舟楫之具,谓之钩拒。退而钩之,进则拒之。”

    艅艎 《左传 昭十七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大败吴师,获其乘舟艅艎。”(赊舱,舟名。舟之有名始此。)

    太白 《蜀王本纪》:“秦为太白船。夏,艘以攻楚。”

    烊柯 《地理志》:“牂柯,系船代也,楚王伐夜郎,代船于岸,乃改其名曰牂柯。”

    大小翼 《越绝书》:“越为大翼、小翼、中翼,为船战。”

    戈船 下濑船吴子胥书有戈船,以载干戈也。又有下濑船。《漠书 武帝纪》“元鼎五年,遣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师古注曰:“船下安戈戟,以御蛟黾之害也。”

    楼船 《汉宫仪主》云:“高祖命选引阙蹶张,材力武猛者,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平地用轻车,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严助传》:“越王入燔浔阳楼船。”《食货志》:“武帝时,粤欲与汉用船战,乃大修昆明池,洽楼船,高十余丈。旌旗加其上,甚壮。”《黄图》云:“昆明池有百艘楼船。上建楼橹。戈船各数十,上建干戈,四角悉垂幡葆麾盖。”

    枋箪 露桡 《岑彭传》:建武九年,公孙述遣……将数万人,乘枋箪下江关,击破冯骏,横江起门楼,立攒柱,绝水道。彭装直进,楼船冒突,露桡数千艘,直冲浮桥,飞炬烧之。注曰:“枋箪以竹木为之,浮于水上。”郭景纯曰:“水中绛筏也。”《尔雅》曰:“楫谓之桡。露桡者,露楫在外,人在船中。”

    革船 汉和帝时邓训缝革船,置箪上渡河,击迷唐羌。注曰:“箪,筏也。”

    龙舟 魏黄初二年,帝亲御龙舟,浮淮如寿春,至广陵。吴大浮舟舰于江,为疑城假楼。帝曰:“魏虽有武骑千群,将安用之。”(按:舟以龙称,盖人君所御,如龙车、龙楼之类,始于魏而盛于隋。)

    蒙冲 《吴志》:张昭曰:“操得荆州水军蒙冲战舰,浮以沿江。”《释名》曰:“上下重版曰舰;外狭而长曰艨膛。”(按:蒙街与艨艟字异而义一也,皆所以冲突敌舰。)

    飞云 《周瑜传》:“孙权乘飞云大舸。”《吴都赋》:“弘舸连舳,巨舰接鲈,飞云盖海,制非常模。”注:船后施舵处曰舳;船头剌棹处曰胪。铣曰:“飞云,船上楼名,甚高者;盖海,言多也。”刘曰:“飞云、盖海,吴楼船之有名者。”

    ■〈舟冓〉■〈舟鹿〉 《通鉴纲目》:“孙权遣吕蒙以■〈舟冓〉■〈舟鹿〉载其精兵,使白衣摇橹,收缚江边斥候,遂斩关羽。”

    连舫 《王浚传》:“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鹚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指南舟 《宋志》:晋代有指南之舟。

    蒙冲小舰 《通鉴纲目》:“刘裕使王镇恶伐秦,乘蒙冲小舰。行船者皆在船内,秦人但见船进,惊以为神。”

    鳊鱼船 梁天泉池制鳊鱼船,形狭而短。

    没突舰 梁裴邃征邵阳州,密作没突舰,破之。

    ■〈舟了〉■〈舟鸟〉 ■〈舟叉〉■〈舟步〉 梁侯子鉴以■〈舟了〉■〈舟鸟〉千艘载战士,拒王僧辩。侯景以■〈舟叉〉■〈舟步〉载石断秦淮口,拒陈霸先。

    青龙、白虎舰 湘州贼陆纳造青龙舰、白虎舰,衣以牛皮,高十五丈。王僧辩败降之。

    金翅 陈樊毅请出金翅二百以为防备。集览云:“金翅,船名。”

    龙舟 翔螭 浮景 隋炀帝幸江都,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内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皇后乘翔螭舟,制度差小。别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按:水殿之名始此。)

    五牙 黄龙 平乘 舴艋 《杨素传》:“素为取陈计,作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五十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次曰黄龙,置五百人。余乎乘、舴艋等各有差。”

    战舰 唐《河间王传》:“孝恭及李靖率战舰二千余艘,东下击萧铣。”唐《王皋传》:“教战舰挟二轮蹈之,鼓水疾进。”(按:船之有轮始此,然未行名也。宋人效之,而行车船之名。使其制尚可考,将不为今日水军之利器耶?)

    海航 《裴立德传》:“太宗时为匠,即洪州造浮海大航。”

    战格 后梁贺环以竹笮联艨艟十余艘,蒙以牛革,设睥睨战格,横于河渚。

    黄、黑龙船 宋开宝七年,遣八作使郝守浚自荆南以大船载巨竹縆,并下朗州,所造黄、黑龙船,于采石矶跨江为浮梁。

    转海船 咸平三年,造船务匠项绾献转海船式。

    战棹 大中祥符六年,于金明池按试战棹。

    海舶 建炎四年,韩世忠与兀木相持于黄天荡,进海舶百余,泊金山下。

    飞虎 绍兴二年,无为军守臣王彦猷制飞虎战舰。傍设四轮、八楫,四人旋干,日行千里。

    海䲡 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南侵。虞允文用海䲡(与鳅同)船迎击,虏舟多沉溺

    车船 杨存中、虞允文恐车船临时不可用,临江拽试。命战士踏车,径趋瓜州,上下三周金山,回转如飞。金主笑曰:“纸船耳!”

    龙虎舟 鸦鹊船 金主亮既败,尽焚其能虎舟,趋扬州。令军中运鸦踌船于瓜州,期以明日渡江。

    飞江船 淳熙三年,建康都统郭刚奏:“依海船样,造多桨飞江船。”舭鲢船宝庆三年,李全谋叛,募南匠大治舭达船。

    白鹞子 德佑元年,张世杰败绩于焦山,元人获白鹞子七百余艘。划车元伯颜设划车,中流敷干艘,乘风直进,势不可敌。海运船开万户府于江南,作运船,由海道抵直沽。

    龙舟 顺帝于内苑造龙舟,自制其样。首尾长一百二十尺,广二十尺。前瓦廉棚、穿廊、两暖阁;后五殿楼子。龙身并殿宇,用五采金装。前有二爪,船行则龙首、尾、爪、眼皆动。

    钻风海船 国朝《诸司职掌》有千料海船,四百料钻风海船。

    水殿黄船 国朝御用之船,以石黄涂其外,又稍上有亭如殿,故名水殿。

    匾浅黄船 座船 划船 沙船 一颗印巡船 三板船哨船 蜈蚣船 两头船 轻浅利便船 马船 快船 俱国朝之制,详见舟楫志。

    ○设官

    苍兕 《齐世家》:武王东征,以观诸侯,师尚父左仗黄钹,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舟楫,总尔众庶,与尔舟楫。”马融曰:“苍兕掌舟楫,官名。”

    舟虞 《鲁语》:诸侯伐秦,及泾莫济。叔向召舟虞与司马曰:“鲁叔孙赋:匏有苦叶,必济矣,具舟除隧,不共有法。”注云:“舟虞掌舟。(按:“匏有苦叶”,(出《诗 邶风》又《鲁语》曰:“诸侯伐秦,及泾莫济。叔向见叔孙穆子,穆子曰:豹之业及匏有苦叶矣。叔向曰:苦叶不材厂人,供济而已。”与此稍异。))

    黄头郎 汉邓通以濯船为黄头郎。注云:“濯与棹同。濯船,能持棹行船也。土胜水,故刺船之郎着黄帽。”

    水衡都尉 元鼎二年,置水衡都尉,主上林苑。魏因之,始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伏波楼船戈船下濑将车元鼎五年,征南粤置。

    船司空 《地理志》:“京兆尹船司空”。注云:“本主船之官,遂以名县。”又庐江郡有楼船官。

    辑濯令丞 《百官表》:“水衡有辑濯令丞”。注云:“辑与楫同。短曰楫,长曰棹。”如淳曰:“船官也。”

    都水 晋武帝置都水使者一人,掌舟航及部运。其属有船曹吏。

    龙骧 武帝与羊祜谋伐吴。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枯曰:“此必水车有功。”王浚小宇阿童,乃加溶龙骧将军,密令造舟楫。

    水衡令 宋都水使者,钢印、墨绶、进贤两梁冠,与御史中丞同。武帝改为水衡令。

    将作长史 苻坚以熊邈为将作长史,大修舟舰。官船典军南齐置都水台使者,其属有官船典军。

    大舟卿 梁天监七年,改都水使者为大舟卿。位视中书郎,列卿之最末者,主舟航河堤。

    都水监 舟楫署 隋仁寿元年,改都水台为监。炀帝增置少监,领舟楫、河梁二署,署有令、丞各一人。

    司津监丞 唐龙翔四年,改都水使者为司津监丞。

    造船务 宋建隆四年,置造船务,上临幸观水军。

    战棹都监 干德元年,遣战棹都监武怀节分兵巡岳州。

    战棹指挥 刘光义伐蜀,生擒战棹指挥使。

    ○遗迹

    黄帝臣共鼓、库狄为舟楫。

    公刘涉渭为乱。集注云:“涉渭,取材而为舟,以往来。”郧之役,苟桓子令具舟,故中军不败;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晋侯享秦,铁造舟于河。

    楚囊瓦伐吴师,吴人见舟豫章,而潜师于巢。

    吴伐越,获俘焉,使守舟。吴子余祭观舟,阍弑之。

    楚获吴乘舟艅艎。公子光请于众曰:“丧先人之乘舟,岂惟光之罪?众亦有焉!请藉取以救死。”众许之。使长鬛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曰:“我呼艅艎,则对。”师夜从之。三呼皆迭对,楚人从而杀之,楚师乱,取赊腔以归。

    蔡、吴、唐伐楚,舍舟于淮油。左司马戍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

    吴徐承帅舟师浮海入齐。(按此浮海行师之始。)

    越为船战。吴王阖闾以问子胥,对曰:“夫船军之教,犹陆军之法也。大翼者,当陆军之车;小翼者,当轻车;突冒者,当冲车;楼船者,当行楼;车船者,当轻足骠骑。”越使范蠡人吴,徙其大舟。

    周昭王巡狩返。济汉。汉滨人以胶胶舟,王至中流,胶液,王及祭公皆溺焉。

    秦始皇东游海上,遣徐市等求蓬莱不死叶,船交海中。又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

    汉韩信击魏王豹,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度军。

    伍被论吴王伐江陵之木以为船。

    武帝欲伐南粤,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甲为下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