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安县志卷之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物志

    志曰:人物之生,地之灵也,国之光也。武安,嵩行盘礴,河洛逶迤风气萃交之地,是以雄杰不群、高行奇节、著勋名而显天下者,多产于其间,故志人物。

    科第

    宋

    陈荐字彦升,县东北靳固里人。登庆历三年(1043年)进士,任华阳尉,迁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资政殿学士,赠金紫光禄大夫、直学士,知河南府兼西京西京:即洛阳,宋时为西京。留守。

    金

    胡砺字元化,县西丛井里人。登天会十年(1132年)进士第一进士任右拾遗、权翰林院修撰,改定州观察判官,官至翰林学士、刑部尚书,赠安定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见乡贤传。

    胡景嵩字彦高,县西北胡累里人。登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进士,任海州判官、同知、辽东路转运使,迁同知东平府路兵马都统,事见乡贤传。

    国朝(国朝:封建社会中对本朝代的称呼。)

    郭资字存性,县西石门里人,登洪武乙丑(1385年)科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擢礼部员外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谪户部主事,擢北平布政司,左参议、左参政,晋本司左布政使,擢户部尚书,改刑部尚书,赠资政大夫兼太子宾客,进荣禄大夫、太子太师,复进光禄大夫致仕。诏起,任户部尚书,免朝谒,年七十三卒,遣礼部葬祭,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见乡贤传。

    吕本登洪武辛未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

    沈铭登洪武甲戌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

    李荣中洪武庚午科举人,任湖广卫山县知县。

    焦翕中永乐甲午(1414年)科举人,任山西屯留县知县。

    智明中永乐庚子科举人,任陕西平凉府推官,擢山东东昌府通判。

    王勤中永乐癸卯科举人,任四川灌县知县。

    李恂中正统戊午(1438年)科举人,山西大同代府长史。

    张俊中正统丁卯科举人,任四川新津县知县。

    安静中天顺乙卯(天顺乙卯:查纪年表,天顺无"乙卯"年。)科举人,任直隶溧水县教谕。

    岳嵩中成化戊子(1468年)科举人,任山西蒲城县知县。

    王文□华中弘治任〔壬〕子(1492年)科举人,任直隶松江府训道〔导〕,擢华亭县教谕。

    温琦中正德丁卯(1507年)科举人,任直隶交河县知县。

    郭重中正德巳(己)卯科举人,任户部主事。

    韩永龄中嘉靖戊子科举人,未仕。

    孙慎随任保定右卫百户,中嘉靖庚子科顺天乡试,登甲辰进士,任直隶庐州府推官,擢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复授大理右丞。

    岁荐

    高放洪武十六年贡,任内台御史,谪陕西布政司经历。

    连洪洪武十七年贡,任山东清平县知县。

    潭渊洪武十八年贡,任山西洪洞县主簿。

    赵野洪武十九年贡,任高苑县县丞。

    苗时洪武二十年贡,任府军前卫知事。

    魏理洪武二十二年贡,任直隶晋州吏目。

    李升洪武二十三年贡,任丰润县知县。

    韩淳洪武二十四年贡,任四川南充县县丞。

    杨显洪武二十八年贡,任直隶上海县知县。

    李经洪武三十年贡,任国子监典簿。

    郝英永乐三年贡,任山东日照县知县。

    李黻永乐四年贡,任福建汀州府照磨。

    杨迪永乐四年,以楷书直文渊阁,擢直隶太平府通判。

    赵惇永乐五年贡,任山东蒲台县丞。

    李琳永乐七年贡,任右府虎贲卫经历。

    白灿永乐八年贡,任直隶贝州卫经历。

    曹鲁永东九年贡,任浙江金华县知县。

    李登永乐十一年贡,任直隶新城县县丞。

    王颙永乐十四年贡,任陕西宁夏卫经历。

    袁俊永乐十一年贡,任山东武城县知县。

    韩穆永乐十七年贡,未仕。白圭永乐二七年贡,未仕。

    刘宪永乐二十年贡,未仕。

    李杰永乐二十年贡,任山东高密县主簿。

    孙涣宣德元年(1426年)贡,任直隶当途县巡检。

    王玉宣德三年贡,未任。

    冀安宣德五年贡,任东安县主簿。

    乔升宣德七年贡,未仕。

    孟端宣德九年贡,未仕。

    王浚正统元年贡,未仕。

    赵琏正统二年贡,任直隶广宗县训导。

    朱懋正统五年贡,任靖虏卫儒学训导。

    韩春正统七年贡,任直隶寿州吏目。

    马肃正统八年贡,未仕。

    李智正统九年贡,未仕。

    武昌正统十一年,贡任北京留守卫经历。

    石瑛正统十二年贡,任山西盂县知县。

    韩润正统十四年贡,未仕。

    杨质景泰三年(1452年)贡,任福建漳州府检校。

    郭驯景泰四年贡,未仕。

    左祥景泰五年贡,任江西玉山县知县。

    贺祥景泰七年贡,任山东东昌府照磨。

    万盛天顺元年贡,任直隶山阳县县丞。

    周原天顺二年贡,任湖广桂阳州判官。

    袁襄天顺四年贡,任北京留守卫吏目。

    申淮天顺六年贡,任直隶吴江县县丞。

    袁泰天顺七年恩贡,任直隶昆山县典史。

    乔林任陕西仓副使。张桓任山西大同府仓副使。

    杨学任江西大使。高明任陕西仓副使。

    翟珝任凤阳府大使。刘永任直隶淮安府大使。

    王庆任辽东仓副使。郭璠任山东青州府检校。

    以上九人俱恩贡。

    朱英天顺八年贡,未仕。

    赵玺成化二年贡,任山西太原府通判。

    张瑛成化四年贡,未仕。李洪成化六年贡,未仕。

    智俊明之子,成化八年贡,未仕。

    赵济成化十年贡,任山东鲁府引礼。

    张善成化十二年贡,任山西石楼县教谕。

    麻谏成化十四年贡,任山东聊城县县丞。

    李华成化十六年贡,任京卫经历。

    姚通成化十八年贡,任山西平凉府检校。

    申松成化二十年贡,任山西太原府经历。

    孟宪成化二十一年例贡,任山东济阳县县丞。

    康麟成化二十一年例贡,未仕。王惠成化二十一年例贡,任南京鸿胪寺序班。

    孙绍成化二十一年例贡,任直隶兴州卫经历。

    王纹成化二十一年例贡,未仕。

    智升成化二十二年贡,任山东平原县县丞。

    李景弘治元年贡,任山西晋府教授。

    李恭弘治三年贡,任直隶保定县教谕。

    申柰弘治三年贡,任直隶灵壁县县丞。

    智隆弘治七年贡,任直隶青丰县教谕。

    张文弘治九年贡,任直隶河间卫经历。

    贾政弘治十年贡,未仕。

    梁器弘治十一年贡,任湖广衡州府照磨。

    王观弘治十三年贡,任直隶南宫县主簿。

    张杰弘治十三年贡,未仕。

    韩忠弘治十五年贡,任陕西绥德州同知。

    李隆弘治十七年贡,任山东蒲台县知县。

    张玑桓之子,正德元年贡,任山东临朐县县丞。

    温福正德二年贡,未仕。

    胡恕正德五年例贡,任陕西左同府经历。

    张时制任湖广麻城县主簿。

    王绅任山西布政司检校。

    杨锡任山西屯留县知县。

    李江任山东临清州吏目。

    籍证任湖广长沙府知事。

    孙显宗绍之子未仕。

    张来玉任山东汶上县主簿。

    以上八人俱例贡。

    李勖正德五年贡,任广西安平州吏目。

    李伦正德七年贡,未仕。

    裴纲正德九年贡,任直隶平谷县训导。

    姜桓正德十一年贡,未任。

    张义正德十三年贡,任直隶顺义县丞。

    赵思义玺之子,正德十五年贡,任陕西蓝田县丞。

    王臣正德十六年贡,任直隶崇明县丞。

    张鎏正德十六年例贡,任直隶池州府知事。

    张效善之子,嘉靖元年贡,任直隶抚宁县知县,有政声。

    朱绣嘉靖二年贡,任山西乡宁县教喻。

    张绍嘉靖三年贡,任山东威海卫训导。

    郄宏嘉靖五年贡,任山西孟县训导。

    王琚〔原文不清〕籍惟一任直隶晋州吏目。

    刘凤祯任江西湖口县主簿。

    以上三人俱例贡。

    宋讠赞嘉靖六年贡,任直隶沐阳县主簿。

    张绅嘉靖九年贡,未仕。

    连应魁嘉靖十一年选贡,任陕西泾阳县知县。

    杜经嘉靖十二年选贡,任山东夏津县主簿。

    杨迥嘉靖十三年选贡,任直隶宜兴县丞。

    孙光祖嘉靖十四年例贡,绍之子。

    龙际春同上年例贡,未仕。王引年同上年例贡。

    张相嘉靖十五年贡,任山西乐平县训导。

    宋诏嘉靖十六年贡,任直隶涿州训导,以善教称。

    王瑜嘉靖十六年例贡。

    袁景旸嘉靖十八年贡,任直隶肃宁县训导。

    赵蓥嘉靖十九年贡,任(缺)。

    张聚奎来玉之子,嘉靖十九年例贡。

    袁景昭嘉靖二十一年贡,任山东丘县训导。

    杨迁嘉靖二十一年贡。

    智秉元隆之子,嘉靖二十二年贡。

    智秉伦隆之子,嘉靖二十四年贡。

    李凤仪嘉靖二十一年例贡。

    李凤鸣仪之弟,同上贡。

    武卿同上贡。

    武弼卿之弟,同上贡。

    李时芳同上贡。

    黄甲同上贡。

    朱景颜同上贡。

    谢经同上贡。

    李思儒嘉靖二十三年例贡。

    籍惟和嘉靖二十四年例贡。

    刘升翰贡同上。

    王宗鲁惠之孙,嘉靖二十六年例贡。

    孙守义显宗之子,同上贡。

    李云鹏伦之子,嘉靖二十九年贡。

    恩荫

    郭佑忠襄公次子,由恩荫任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

    郭让佑之子,由恩荫任秦府奉祀正。

    征辟

    隋

    马光以文学征任国子监博士,见郡志乡贤传。

    元

    胡祗遹景嵩之孙,以文学耆德征,官至按察使,卒赠礼部尚书,谥文靖,见一统志及郡志乡贤传。

    国朝

    王好义以人才征,任浙江嘉兴府推官。

    武勋

    唐

    李君羡为王世充骠骑,恶世充为人,率其属归高祖,授上轻车都尉。秦王引置左右,从破宋金刚于介休,加骠骑将军,赐以宫人缯帛。从讨王世充,为马军副总管。世充子玄应,自武牢转粮入洛,君羡俘其军,玄应走。从破窦建德、刘黑闼,所向必先登,摧其锋,累授左卫府中郎将。突厥至渭桥,君羡与尉迟敬德击破之,太宗曰:"使予如君羡者,虏何足忧。"封武连县公、北门长。上在,伏读书不休。帝嘉劳,历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军。未几,出为华州刺史,后以识见疑,卒死见郡志。

    宋

    韩令坤父伦,许州行军司马,有罪当弃市。令坤泣请于世宗得流海岛。令坤少隶周祖帐下,世宗即位,令坤累迁定武军节度。世宗命宰相李谷将兵征淮南,令坤与李重进合兵击败吴人。世宗亲征,遣令坤及白延遇等袭扬州。令坤先令延遇以精骑数百,迟明驰入城中,不之觉。令坤继至,抚之,民皆按堵安堵:安居,安定。,以令坤知州事。南唐将陆孟俊军逼扬州,令坤弃城走,世宗怒,命宋太祖与张永德领兵,趋六合援之。令坤闻援至,复入城守,与孟俊兵战,大败之,擒孟俊。俄与向拱下寿州。宋初,移领天平军加同平章事。太祖亲征李筠,诏令坤率兵屯河阳,又从讨李重进。建隆二年(961年)改成德军节度,将赴镇,上于别殿置酒饯之。乾德六年(968年),疽发背卒,年四十六。令坤有才略,识治道,与太祖同事周室,情好亲密,镇常山凡七年,北边以宁。见大明一统志及郡志。

    韩重赟少以武勇隶周太祖麾下,后从世宗,以功迁虔州刺史。宋初以翊戴翊(yì)戴:拥护、赞成。此指陈桥驿拥戴赵匡胤称帝事。功,擢为永州防御使。乾德四年,太祖郊祀,以为仪仗都部署。时有谮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者,太祖怒欲诛之。赵普谏曰:"亲兵必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重赟得不诛。五年二月,出为彰德军节度。开宝二年,太祖征太原过其郡,重赟迎谓〔谒〕于王桥。帝曰:"契丹知我是行,必率众来援。彼意镇定无备,必由此路入。卿为我领兵,备道兼行,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乃命为北面都部署。重赟令军士衔枚夜发,果遇契丹兵于定州。见重赟旗帜大骇,欲引去,重赟乘之,大破其众,获马数百匹。七年卒,赠侍中。子崇训、崇业见郡志。

    韩崇训字知礼,重赟子也。乾德中,以荫补官,出权知麟州。在边凡二十五年(1268年),以劳擢河北都转运使,累破契丹兵,官至右龙武军大将军领诏防御使,卒年五十六。崇训为人长厚谦畏,未尝忤物。子允恭,礼宾副使,有谋略好学。

    韩崇业,字继源,以荫补供奉官,选尚秦王廷美女云阳公主,卒年四十一。俱见郡志。

    蔡审廷少能骑射,周显德初,擢铁骑副兵马使,从世宗战高平有功,迁军使。宋乾德初,授冀州刺史。审廷训练士卒甚整,太祖过镇阳,见于行在,所赐名马宝剑。开宝八年(975年)卒,年六十九。见郡志。

    严瑾至元五年,以功勋世裔仕进,即署新滏达鲁花赤达鲁花赤:蒙语的音译,元代职官名。元代,各部、路、府、州、县均设有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掌握实权。充大理鬼国三十七部铁冶提领。至元十二年,以服降罗波甸等渠帅,升元江府达鲁花赤,加明威将军给受金符,再加广威将军,元江路副使,再除新滏知州,加武略将军。

    国朝

    康长孙任金吾右卫指挥。

    邵稳任金吾左卫指挥使。

    王浩任河南卫指挥。

    李友真任金吾左卫指挥。

    李克公任留守卫千户。

    孔敬任济州卫副千户。

    孔亮任济州卫千户。

    胡常任济州卫千户。

    铁仲彬任睢阳卫千户。

    郭朋任府军前卫千户。

    龙得任台州卫千户。

    李从道任府军前卫千户。

    李成任通州卫千户。

    孙杰任保定中卫千户。

    王铭任留守卫千户。

    宋得林任保定卫千户。

    王通任保定卫千户。

    孙伯林任保定卫百户。

    谭宏任锦衣卫百户。

    乡贤

    隋

    马光字荣伯,少好学从师数十年,昼夜不息,尤明三礼,为儒者所宗。开皇初,高祖征山东义学之士,光与张仲让五人俱至,并授太学博士。尝因释奠,高祖亲幸国子学,王公以下毕集。光升座讲礼,启发章门。巳而,诸儒生以次论难者十余人,皆当时硕学。光剖析疑滞,上嘉而劳焉。山东三礼学者,自熊安生后,唯宗光一人。初教授瀛博间,门徒千数,至是多负笈从长安。后数年,丁母忧归乡里,遂有终焉之志。以疾卒于家,时年七十三,见郡志。

    宋

    陈荐字彦升,为华阳尉。盗杀人,弃尸民田。荐出验,有以移尸告者,田主杀其母。县欲文致杀一人,以追荐失盗之责。荐不可,曰:"焉有诬人以自贳自贳:自赦,者邪?已而,获盗。从韩琦定州幕府,性木疆简淡,独琦知之最深,每语人曰:"廉于进,勇于退,嫌疑间毫发不处,与人交久而不变,如彦升者,无几也。"神宗即位,拜天章阁待制,进知制诰,知谏院。薛向首谋取横山,功不成,荐请以汉王恢之罪罪向。杨绘论鲁公亮用人不当,言既行,而迁侍读,罢谏职。荐曰:"此乃宰相欲杜绘言尔,所言是宜,责宰相"。疏入不报,除河北都转运使。河决枣疆,水官议于恩、冀、深、瀛之间筑堤三百六十里,期一月就功,役丁夫八万。荐曰:"河未能为数州害,民力方困,愿以岁月为之。"还判判:职务高兼职低,称判。流内:流内官阶九品至一品称流内,九品之外为不入流。铨铨:选授。

    太常寺。议学校,首举法,请会三年贡士数,均之诸路,计口察孝廉如汉制。权主管御史台,言李定匿所生母丧,不宜为御史,罢台事。又以议典礼不合,出知蔡州,召为资政殿学士,屡求退,以为本州,命两省燕饯资善堂,擢其子厚御史台主簿,未几提举崇福宫。卒年六十九,赠光禄大夫。

    金

    胡砺字元化,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砺督教不倦,学者称其程文为元化格。皇统初,为河北四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屈,行台平章政事高祯之汴,道真定燕于漕。砺欲就坐,祯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祯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祯壮其言,改谢之。改同知深州军州事。郡守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例置弓手百余,岁取民钱五千余万为顾。且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罢之。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后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至汴汴:即今开封,金时称汴为南京。。得疾,海陵数遣

    士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