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形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台湾省:「大清一统志」云:屹峙海中,为东南屏幛。四面环海,崇山峻岭横截其中。背负崇冈,襟带列岛;浪峤南屏,鸡笼北卫。形势,南北相距七百余里,东西近者二百余里、远或三四百里。从前所治,不过山前迤南一线,故仅设三县而有余;自后榛莽日开,故屡增厅治而不足。光绪元年,奏设台北府、县,以固北路;又移同知治埤南,以顾后山。然彼时局势未成,择要修举,非一劳永逸之计(「奏案」)。十三年,仍奏建立省城、衙署、坛庙,制械设电,招垦抚番,次第整顿(「奏案」)。则人事随天时、地利为转移,欲因陋就简而不可得矣(「奏案」)。民站:自极北之基隆、宜兰交界草岭顶起,至恒春县极南之鹅峦鼻海口止,共计民站八百五十里;其后山南自鹅峦鼻起,至宜兰极北与基隆交界之草岭顶止,共计七百六十里:周一千六百余里。

    台湾府:当全台适中之地环水抱中开平原(「奏案」)。从前兵备道夏献纶论彰化云:『幅员辽阔控驭难周;后有议者,必如淡水分治,以鹿港、捒东为建城之所』(「舆图说略」)。光绪十三年,遂分彰化之东北境,设首府(「奏案」)于桥仔图地(「奏案」)。因地制宜,变通垂远,富庶之基,气象宏敞矣(「奏案」)。民站:南至台南府城三百三十五里,西至彰化县鹿仔港海口五十里,北至台北府城三百里。

    台湾县:附郭首县(「奏案」)。负山临海,宅中居要;犁头店附近,捒东保沃野数十里,最擅形胜。东南、东北,皆通埔裹六社。溪流之着:曰大肚、曰大甲,均发源内山,流入于海。大甲溪底多怪石,春冬水平可涉;夏秋骤涨,波涛汹涌,行人裹足,称天险焉(「舆图说略」)。民站:东至埔里交界之火焰山二十里,南至云林之浊水溪交界五十五里,西南至彰化之同安岭二十里,北至苗栗大甲溪尾为界七十里。

    彰化县:物产丰饶,沟洫之利最溥。惟是县城,筑于平陆,无险足据;又有八卦山,在城外东北隅,俯瞰全城,不得地利(「舆图说略」)。阳湖赵翼尝议改筑于鹿港而未能也(「彰化志」「艺文」)。光绪六年,奏准依山扩充,围建新城,亦未举行(「奏案」)。然而山川秀丽,烟火万家(「彰化志形胜」);据东瀛之上游,洵为北路之奥区矣(「彰化志」「封域」)。民站:东至台湾县交界之同安岭二十里,南至云、彰交界之番挖港六十五里,西至鹿港海口三十里,北至台湾县交界之大肚溪二十里。

    云林县:山海交错(「奏案」)。自浊水溪始、石圭谿止,裁长补短,方长约二百余里(「奏案」);由嘉义、彰化二县辖地画出(「奏案」)。嘉义之东,沟渠布列,水利流通;彰化之南,地皆垣夷可耕(「舆图说略」)。非若恒春,全系后山新辟之地(「奏案」)。民站:东至八同关番界八十里,西南至嘉义交界之兴化店三十里,西至五条港、虎尾溪口百十里,北上至埔里社交界之浊水溪三十里,下至彰化县之番挖港百二十里。

    苗栗县:分新竹西南之境(「奏案」)。大甲溪与台湾共之;其余溪港以吞霄、后垄源流为最长,惟水浅难泊巨舟(「舆图说略」「新竹编」)。苗栗街一带扼内山之冲,东连大湖,沿山新垦荒地甚多(「奏案」);土脉肥饶,广轮沃衍(「舆图说略」「新竹编」)。民站:东至十二份社番界九十里,南至台湾县交界之大甲溪五十里,西至后垄港十里,北至新竹县辖中港溪为界二十五里。

    埔里社通判:治埔里六社:曰眉社、曰田头、曰水社、曰审鹿、曰猫兰。头社、水社、猫兰、审鹿皆窄;惟埔里平原三十余里。迤北过溪为眉社,平原尽处辖露高山,为北港生番出没之所,人咸惮之(「舆图说略」)。相传埔里社更东北,越山五日行,即通噶玛兰,东南则崎莱及秀孤兰(「埔里社纪略」)。民站:东至史老塌山番交界三十五里,南曰社仔庄至云林交界之浊水溪止五十里,西至集集街与台湾县交界六十五里,北至大甲溪头与苗栗县交界三十五里。

    台南府:光绪十三年设首府,曰台湾府。首县曰台湾县,将原有之台湾府台湾县改为台南府安平县,画界分治(「奏案」)。罗汉门外,逼近内山,群峰罗列,木冈、银锭、土楼、魁斗诸山均在县南(「舆图说略」)。崇山大溪,钩连高下(「奏案」)。地虽硗瘠,而帆樯鳞集,百物所聚,风气顿开,亦外一大都会也(「舆图说略」)。民站:东至台东直隶州、由凤山新开之双溪口埤南中路前往四百又五里,南至恒春县城二百十五里,西至安平海口十里,北至台湾府城二百三十五里。

    安平县:附郭邑治。土地松浮,局势隘窄,东南北三面沙多土少,不及嘉、彰之平畴广沃。西南临海,有市镇曰安平。前阻汪洋,非船莫渡;今则已成积沙,建舆梁焉。鹿耳门者,昔之隙仔港,可泊百巨船;今之州仔尾也,淤为陆地久矣。安平巨浪滔天,夏秋尤甚,名之曰涌。不风而涛,排击掀翻,响闻数百里,作时舟楫避之。虽泰西人尤善操舟,语及安平,未尝不目震心骇;此则郡城天险也(「舆图说略」)。民站:东至内公馆山番界百三十里,南至凤山交界之二层行溪十二里,西至安平鲲身口二十里,北至嘉义交界之曾文溪三十五里。

    凤山县:深山大海,形势雄壮。县城南三十里凤鼻山,邑治所由名也。后依半屏,前临打鼓。打鼓港即旗后口,在县西南十五里,可泊轮船;近为通商口岸,台南之门户也。其余诸港,半多壅塞;惟东港水深丈许,商船利涉焉。民站:东至于匏山番界九十里,南至恒春交界之率芒溪六十里,西至旗后海口十五里,北至安平交界之二层行庄六十一里。

    嘉义县:为台南北之要冲。旧治曰诸罗,在佳里兴保;康熙四十年,移驻至今地。林爽文乱,台湾厅县相继沦陷,诸罗被困逾年,民间绝食,贼济以米不受,卒赖以全。高宗纯皇帝以县民效「守死勿去」之义,特诏改诸罗为嘉义县。田畴交错,形势与彰化埒。有火山,在迤东四十里,常有焰上腾,或由磺气所凝聚,故下瀦温泉焉。曾文、八掌、牛椆诸溪,原出内山;夏秋时雨滂沱,往来病涉,亦人力难施也(「舆图说略」)。民站:东至柑仔宅与云林所属番交界,南至安平交界之曾文溪六十九里,西至布袋嘴海边六十里,北至云林交界之兴化店三十里。

    恒春县:画自率芒溪以北,与凤山县接壤。而东、西、南三面皆滨海,大沙湾、大坂埒、后湾、射寮、枫港等处,轮船、夹板船视天色平椗,可一寄碇。山后惟猪膋束、八窑湾、牡丹湾等溪为着;而峨峦鼻为海途转捩,下有暗礁,最称天险。台南辟土,盖肇始于光绪元年(「舆图说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沈葆桢奏云:『自枋寮南至琅峤,民居俱背山面海,外无屏幛。至猴洞,忽山势回环,其主山由左迤趋海岸,而右中廓,平埔周可二十余里,似为全台收束。从海上望之,一山横隔,虽有巨炮,力无所施,建城无踰于此』(「沈文肃奏议」)。廷议报可,而开山抚番亦自南路起矣(「舆图说略」)。民站:东至台东交界之八窑湾四十里,南至峨峦鼻海边四十里,西至射袤溪海边二十里,北至凤山交界之率芒溪九十里。

    澎湖通判治:四面滨海,台、厦之冲,天成屼镇。外有四屿为屏蔽,内有新城、龟山、蛇山相犄角。今于新城、龟山筑炮台,更得扼吭当关之势(「舆图说略」)。隘口不得方舟,内溪可容千艘;海中岛屿最险要而纡回者,莫如澎湖(「方舆纪要」)。民站:东至椗钧屿四十五里,西至小门屿二十三里,南至八罩屿六十六里,北至吉贝屿七十五里。海程,东至台南安平口百七十五里、至旗后口二百四十里,北至淡水沪尾口五百七十里、至基隆口六百六十里;西至厦门口三百三十里,北至福州口六百七十三里,南至广东汕头六百四十里。

    台北府:台北分治,亦天时、人事所迫不容已者也。淡水厅旧辖延袤三百四十余里视内地实四、五里辖制,何以能周「舆图说略」)。艋舺当鸡笼、龟仑两大山之间,沃壤平原,两谿环抱,村落衢市,蔚成大观。西至海口三十里直达八里坌、沪尾两口,并有观音、大屯山以为屏幛;且与省城五虎门遥对。非特淡、兰扼要之区,实全台北门之管也(光绪元年「奏案」)。光绪己卯,设官析土,风气日辟,百废俱兴,声明文物,居然成一都会矣(「舆图说略」)。民站:东南至宜兰县城二百又三里、至新竹县城百二十里、至台湾府城三百里,西北至沪尾海口三十里,北至基隆六十里。

    淡水县(附郭之邑):台北富庶,以淡北称最。二百年来,声明文物,甲于全台。中坜、茄冬、南崁、磺溪诸小港,外八里坌,昔通今塞。沪尾在邑治迤北三十里,又折而东六十里,曰基隆。沪尾盛潮,约深一丈五、六尺;基隆过之:近皆为互市之地(「舆图说略」)。民站:东由番社绕至宜兰县交界之粗坑四十里,西南至新竹交界之涂牛沟六十里,西北至沪尾海口三十里,东北至基隆交界之南港口二十里。

    新竹县:即淡水厅城为县城,廨舍仓库无易,情形大约与淡水同;内负崇山,外临大海(「舆图说略」)。地方险阻,为台北路要区(「平台纪略」)。其溪港、中港、香山、凤山崎,源流长而水浅,故必以沪尾、基隆通互易焉。蓝鼎元「平台纪略」称:『竹堑埔有良田数十顷,历二百年,益着其盛矣』(「舆图说略」)。民站:东至五指山番界七十里,南至苗栗交界之中港口三十五里,西至海滨十里,北至淡水交界之涂牛沟南六十里。

    宜兰县:自远望坑迤北而东,仍噶玛兰厅之旧治疆域(「奏案」)。光绪元年,厅改为县。初名蛤仔难(「舆图说略」)。三面负山,东临大海,三貂、金面掖其左,摆支、苏澳、草岭搤其右,员山、玉山枕其后。自山至海,宽不及四十里;自三貂溪南至乌石港三十余里,皆山石无地。自乌石港至苏澳山下,绵亘不及百里;然一望平畴,溪港分注,实天生沃壤也(「噶玛兰纪略」)。海滨大石嶙峋,中设一关,曰北关;设于苏澳者,曰南关:屹立两称门户(「舆图说略」)。民站:东至过岭仔海边二十里,南至苏澳海口五十里,西至叭哩沙番界四十里,北至基隆交界之草岭六十二里。

    基隆同知:治淡水之北;东控三貂,为台北第一门户。通商建步,交涉纷繁;海防既重,讼事尤伙(「奏案」)。距鸡笼十二里,曰八斗,实为产煤奥区;曾招洋匠滤煤,并仿西法以行之。台洋风信靡常,惟鸡笼四时可泊,轮船放洋历六时许,可抵花莲港;达后山者,以此为便途(「舆图说略」)。民站:东至三貂溪海边八十里,东南由远望坑至宜兰交界之草岭六十里,西南至淡水交界之南港四十里,北至海口二里。

    台东直隶州:在后山。后山形势,北以苏澳为总隘,南以埤南为要区,控扼中权,厥惟水尾;其地与云林县东西相直,由牡丹社岭集集街径达彰化,山路一百八十余里,前后脉络呼吸相通,实为台东锁钥(「奏案」)。民站:东至沿海之狮球山港二十五里,南至恒春县城三百七十里,西至秀孤峦生番地界五十余里,北至宜兰县界之苏澳三百十里。

    自前山至后山,未通已通凡五。中路:从云林县之林圯埔东南至社藔十二里,龟仔头十里,牛轀辘二十五里,茅埔二十里,红魁头九里,南仔脚蔓十里,合水十里,东埔社心十一里,霜山横排五里,坑头陈坑五里,铁门洞五里,狮头山十里,八同关十里,鸡公山十里,八母坑十里,水堀十里,双峰仞十里,坑底五里,大仑坑五里,雅记十里,神仙岭十里,雷峰洞十里,玉屏山溪十里,奇淋山十里,打林番藔十里,黄崎十里,排山十里,璞石阁二十里,板仔庄五十里,吗达唵社、哒吧龙社共三十里,吴全城五十里,岐菜二十里,花莲港三里,米仑山九里,三层城二十里,新城十里,得其梨二十里,大浊水二十五里,大南澳三十里,大东澳三十里。以上非有番目引导,不能行。南路:从凤山县之大坑口三条仑东南至老社头八里,猪野头五里,南崑仑十五里,岭脚十五里,大乌万六里,大麻里三十里,卑南觅五十里。又从新地东南至双溪口七里,大石岩十里,屯兵空营五里,坑底十五里,山顶十五里,诸也葛二十里,后山海边三十二里,大麻里八里,卑南觅四十里,二道皆光绪元年新辟;而三条仑,尤为公私所趋。又头围后山,通艋舺小路,从头围土地公坑北至樟林十五里,转东下岭,曰炭窑坑,绕山西行至铳柜十五里。循岭南下,至虎尾藔潭八里,再过溪上岭,至大粗坑八里,仑仔阳四里。涉溪行三里平地,至石亭六里,坊仔林三里,至深坑渡过渡,皆平原。行尽至万顺藔,更上山仑,六里至樟树脚,三里至六张犁,十五里直达艋舺,出武营头。

    台湾邮程:较内地长几及倍,言五十里,约八、九十里,非穷日之力不能至。故军需则例,台地行军置传,准照西北口外以四十里为一站;惟府县志所记,程途时有参差,核诸桐城姚石甫、廉访莹台北道里记,又多不同。盖海外疆索本未清丈,大都约略科计。今就往来商旅相传里数言之,不能一一。台湾处大海之中,地形坐东南,面西北;自东北而西南,如列屏,为中国江、浙、闽、粤之外界。北近海,多平地可耕,土番及民人聚落,以百数;山背东南,一望汪洋,舟楫所不到,土番加磱使种类居之。自红夷以至郑氏,皆不能绥附;闻中国盛德,悉来臣服,贽其方物。故我国家边陲,极于海东数万里,置郡县实古所未有(「福建海防志」)。

    台湾海外天险,治乱安危,关系国家东南甚巨。其地高山百里,平原万顷,舟楫往来,四通八达。外则日本、琉球、吕宋、噶罗吧、暹罗、安南、西洋、荷兰诸番,一苇可航。内则福建、广东、浙江、江南、山东、辽阳不啻同室而居,比邻而处,门户相通,曾无籓篱之限。非若寻常岛屿邑,介在可有可无间(「东征集」)。

    台湾机括,全在厦门;控制台湾,惟厦门最为扼要,形势所在,便于指挥(「鹿洲文集」)。厦门距台湾重洋浩浩七百里,号曰横洋;往来船只,必以澎湖为要津。澎湖岛屿,大小相间,有名号者三十六岛(一作「五十五屿」)。水底皆大石参错;其北曰北墝,舟触之必破,故舟行惟从西屿头入;或寄泊西屿内,或妈宫澳、或八罩、或镇海屿,渡东吉洋始入鹿耳门;则澎湖为台、厦中流之砥柱。台山南尽沙马矶,北抵噶玛兰,形如弦月,朝向内地。北路之后垄港与南日对峙,竹堑与海坛对峙,南嵌与关■〈阝童〉对峙(一作官塘)。上淡水与北茭相望,鸡笼与沙埕、烽火门对望(一作鸡笼与福州对峙)。南路凤山县之弥陀港、万丹港、岐后港、茄藤港与漳州之古雷、铜山、悬钟等处相望(「厦门志」)。

    其土宜五谷,北可至辽东,南则抵漳、泉。全台三千余里,入版图者几二千里;其余尚系生番杂居,情态叵测。台中兵卒,宜屯田以足食,渐次开荒辟土,以夷后患者也(「福建通志」郭起元「慎防守议」)。

    魏源曰:『台湾地倍于琉球,其山脉发于福州之鼓山,自闽安赴大洋,为澎湖三十六岛;又东渡洋百里至台湾,为中国之右臂,可富、可强、可战、可守。方郑氏之初平也,廷议以其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专守澎湖。施琅以为天下东南形势,在海而不在陆,陆之为患有形,海之薮奸莫测。台湾虽一岛,实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则不归番、不归贼,则必归于荷兰。恃其戈船、火器,又踞形势膏沃为巢穴,是藉寇兵而资盗襄;且澎湖不毛之地,不及台湾什一,无台湾则澎湖不能守,诚深识遐虑之言哉』(「圣武记」)。

    蓝鼎元曰:『从来疆域既开,有日辟,无日蹙;气运使然。即欲委而弃之,必有从而取之。如澎湖、南澳皆为海外荒陬,明初江夏候、周德兴皆尝迁其民而墟其地。其后皆为贼巢,闽、广罢蔽,乃设兵戍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