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明燕九话白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星方法,就是每位星神座下,贴有一张黄纸签儿,注明那位星君是几多岁的值年星宿,香客认准之后,就在那位星君座下,烧香、许愿、给香钱、添灯油,也算心到神知功德圆满啦。北平各庵观寺院有好几百座,可是,只有白云观有星神殿,所以每年祭星那天,仅星神殿一天所进的香钱,比一般庙宇一年的香火,还要旺盛多呢!

    白云观从正月初一起车骑如云,游人纷沓,一直热闹到过完燕九节为止,正月庙会才算结束。二月十五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圣诞,每年各地道众真有不远千里而来瞻拜的。因为白云观所藏道教历史文物图籍丰富渊杂,藏书中有一部道藏,计五千余卷,所收多周秦诸子、晋唐佚书,有正统、万历两种刻本。远来道众,只有那天才能一窥此奥颐宝藏,机会难得,所以道众来得异常踊跃。字画方面有开元石刻老子像,元无名子所画《雪山应征图》长卷,那幅手卷写元太祖、丘真人雪山晤谈玄机,另有一方伏魔墨玉印,合称镇观四宝,除非大有来头的施主,等闲人是不容易观赏得到的。

    《帝京景物略》里说:“群阉趋附,以丘长春乃自宫者。”虽然跟另一传说丘元清自阉成道有异,可是从明代宦官东西两厂权倾一时起,就把白云观当做太监们的祖师庙啦。清代皇帝因为恪遵祖训,对于内监管束严格,所以太监们还不敢过分恣意嚣张,可是到了慈禧垂帘,安德海、李莲英一帮阉人宠信日专。在光绪初年,白云观由一位叫高峒元的道士主持之后,白云观又车马盈门,热闹起来。高道士不但神采隽迈,高超清旷,识见博雅,谈吐流畅,就是衣着也冠佩雍穆,如神仙中人。他自从打听出李总管是慈禧太后跟前第一宠监后,就处心积虑,想跟李总管亲近结纳。靠近什刹海的烟袋斜街有一家古玩铺,是李总管歇班时候常去坐坐的地方,于是他下了工夫不时椎髻卉裳、衣冠齐楚地到那家古玩铺去,把白云观历代相传下来的镜、铎、印带到那家古玩铺,请铺子里高眼来赏鉴品评。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天他在古玩铺闲聊,居然碰巧李莲英也到古玩铺来,想找一只玉翎管,正好相遇。高峒元长了一个上人见喜的面庞,童颜鹤发,仿佛带有几分仙气,加上剪裁合身蓝宁绸道袍,腰系金钩绫带的丝绦,声如戛玉,妙语便捷,李总管跟他一见投缘,从此越走越近,不久两人就变成莫逆之交啦。有一次慈禧銮驾去颐和园歇夏,正好西直门修路,只好改道从西便门出城,路经白云观。慈禧看见这座巍峨道观,垣宇剥落失修,李莲英抓住机会,将白云观来历灵迹描述一番,慈禧一高兴,吩咐荣禄,由内务府拨库帑一万两给白云观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太后拨库帑的消息一经传了出去,加上李莲英的矫旨劝善,高道士乘机造谣,京里的王公大臣、京外的督抚巨绅也凑趣解囊,不到三个月就募集了八九十万两银子。于是鸠工垩黝,彩绘丹漆,奕奕奂奂,内外一新。高道士又撺掇李莲英在老佛爷跟前游说劝驾,开光那天恭请老佛爷御驾莅临,燃烧第一炷香,不但可以增福添寿,而且是庇荫大千,造无量功德千载难逢的机会。老佛爷平素笃信仙佛,听了这话,到白云观开光那天,自然是御驾亲临拈香拜佛,高峒元当时召集全观羽士,玄冠襈服,鸣钟击鼓,跪接恭迎,在三清殿念了一坛无量寿佛经给老佛爷祈福,同时用金漆木盘献上一道灵符,说是丘祖向玉帝请来的,请老佛爷佩带,可以庇佑她国运昌隆,与天同寿。慈禧一高兴,立刻加封高峒元为总道教司,赏赐玉铎、明镜、金印三样法器,并且亲自画了一幅虬曲苍劲、傲骨嶙峋的梅花中堂,以示恩宠。

    高峒元自从晋封总道教司之后,气焰声势日高,整天跟李莲英、荣禄一帮在老佛爷跟前有财有势的大红人儿一块儿厮混。从那些权臣宠监口中,有意无意之中,自然听到不少的宫闱隐事、官场秘辛,他本是惯于出卖风云雷雨的人物,趁此良机,就搞起贿官鬻爵的勾当来了。白云观僻处西郊,早晚进城出城极不方便,于是索性把前门外杨梅竹斜街万福居饭铺的东跨院包租下来,等于是白云观的下院,院落中布置得回廊曲径,绿竹扶疏,室内则珠箔银镫,湘帘棐几,排场豪华不亚王公府邸。高峒元对于割烹之道,也是高手,一味神仙汤,一盘高鸡丁,他把不传之秘,告诉了万福居的头厨,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会吃的老饕到万福居去品尝高道爷的名菜高鸡丁呢!

    据说当年李鸿章在莫斯科所订《中俄密约》,俄国所用国际间谍,就是走的高道士门路,他蛊惑李莲英游说慈禧用联俄制日攻守同盟,一套说词打动她仇日心理,使得李鸿章得到慈禧暗中的维护,才能顺利签订《中俄密约》。俄国历史家罗曼诺夫所说,三百万金卢布“李鸿章基金”如果属实,则李莲英之外高峒元所得大红包可能也是大份儿,谁又想得到一个毛老道,能有偌大神通呢!

    高老道对于他自己年龄,总是故示神秘,含糊其词不肯告人,看他五绺长髯清疏如银,最少有七八十岁,可是他步履矫捷,又有如健男一般。如果有人单刀直入叩问老神仙鹤算,他总是哈哈大笑说:“贫道当年伺候过宣宗皇帝,当时道光爷也问过贫道岁数,那个时候已经记不清了,时光弹指,日月跳丸,能吃便吃,能睡便睡,哪管它度过几许岁月。”他这语带玄机的措词,反而令人莫测高深了。高道士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羽化的,加上李莲英给他撑腰,徒众们又有些权臣勋戚的子弟,死后哀荣,自然是风光阔绰迥异凡流。北平名律师王劲闻有搜集喜帖、讣闻的癖好,他藏有三份讣闻,视为珍品,一份是孚威上将军的,一份是伶界大王谭鑫培的,再有一份就是高峒元的了。高那份讣闻长有尺半,棕色红盖蓝的官封,雕板木刻,宫里上赏的物件,就排满四五页,列名徒众又是四五页,真是剞劂奇藻贯绝古今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