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十二月初得到确实消息,谢美诺夫的兵已败退,日本人出来调和,护送谢氏到沿海滨省,满洲里方面总算肃清了。我们行期,好容易有一点希望。一鼓作气从北京到哈尔滨,忽然中途停顿了这五十多天,锐气恐怕有所消磨。得着这种消息,勃勃的生气又振作起来。去看了陈广平,知道他的专车已经办妥,行期也定在十二月七日离哈尔滨。

    启程了!启程了!向着红光里去!苏维埃俄国,是二十世纪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究竟如何情形,虽有许多传说,许多宣传,又听见他们国内经四年欧战三年内乱,总不知详细,只是向着自由门去,不免起种种想象。此去且要先经新造的民主主义的远东共和国,为苏维埃俄国之缓冲地,行民主主义制度而执政党是共产党————布尔塞维克;亦是研究的兴趣盎然。快走了!快走了!快到目的地了!苏维埃制度,————无产阶级独裁机关,————共产主义————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可以有研究的机会了!而还没有研究。请先得共产党一点空气(atmosphere),回转去说一说哈尔滨工党联合会庆祝十月革命纪念的盛况。

    十一月七日是彼得城发生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的日子(俄国向用希腊历,比西历迟十三天,十一月七日乃俄历十月二十五日,所以谓之“十月革命”)。我当时还在行止未定,得一俄国友人的介绍去参观他们的庆祝会。会场是哈尔滨工党联合会预备开劳工大学的新房子,那天居然得中国警察厅的许可,召集大会。会场里人拥挤得不了,走不进去。我们就同会长商量,到演说坛上坐下。看坛下挤满了的人,宣布开会时大家都高呼“万岁”,哄然起立唱《国际歌》(International),声调雄壮得很。————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国际歌》,到俄国之后差不多随处随时听见,苏维埃俄国就以这歌为国歌。演说的庆贺苏维埃政府,俄罗斯共产党,第三国际(Ⅲ International),世界革命。末后又得赤塔远东新政府亦在这一日宣告正式成立的消息,还有从莫斯科刚到的一个共产党报告,大家更激昂慷慨,欢呼万岁。最有意思的是:一少数党代表宣言中东路一带少数党以至于赤塔,趁此不参与多数党反对的策略,在远东方面两党可共同协济。其时有一社会革命党宣言的意思,“大致也相仿佛”,可是他指摘多数党许多谬误,甚至于说他专制残酷。坛下就陡然起了“嘶……嘶……”的斥骂声……。大会完之后我们就到俄国友人————一多数党————家里去晚宴。屋子里放着盛筵,电灯上包着红绸,满屋都是红光,红光里是马克思,列宁,杜洛次基的肖像。吃饭的时候,大家痛饮欢呼。席中有许多俄国女郎,靠我坐的身上香气浓郁,都凑近来问中国,北京,上海的风俗人情,絮絮不已。忽然席间来了一位刚从莫斯科到此的共产党,又站着演说:“我们在此地固然还有今夕一乐,莫斯科人民都吃黑面包,还不够呢。共产党担负国家的重任,竭力设法……大家须想一想俄国的劳动人民呵。”我因问和我谈话的女郎是不是共产党,他回说不是,然而是对于共产党表同情的。他却问:“你是共产党不是?中国政党有多少,有像我们共产党这样大的没有?”我说中国政党的情形,又说:“中国社会党还没有正式成立的,只有像你们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时的许多研究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会。”他道:“中国政党原来这样,难道只有张作霖一个人管政事么…”酒阑兴尽,站起身要回寓,颂华却因不懂俄国话,和一个刚来的人谈英文,那人听说罗素已到北京,想赶去听讲,却很倾向于基尔德社会主义呢。我叫着颂华回去。十月革命的庆贺算完,要待到莫斯科过第二次十月革命纪念了。

    启程的日期已到,陈广平却又迟延。他说从哈尔滨到莫斯科虽是专车,恐怕劳农政府要车费,一个人约摸要三四百块钱,我们没法,三人共给他一千元,又因莫斯科食粮缺乏,托他买一百元面。————那一千块钱,后来到了莫斯科四五个月之后,陈广平说:“哈满运面费二百二十六元,我虽没付出,外交部一定要在公费内扣算的,还有,‘什么要多少钱,什么要多少钱’,我算来该还你们四百五十几元。颂华已经拿去五十五元。这里有苏维埃钱四百零七万卢布(其时一万七八千苏维埃才能兑一块中国钱),请你们收了,写张收条罢。”这一千元的公案是这样完结的。我们赴俄,知道那时俄国禁止商业,沿站什么也没有买的,自己备了火酒炉,陈广平又答应我们共同吃饭。后来算帐,他却要了我们买的面十铺德(中国秤合有三百斤面),算三个人在车上一个半月的伙食。带的面居然大有用处。我们后来在莫斯科的食用消费都靠他。这都是后话。

    十二月八日才搬到专车上住下。又等两天方才动身,那几天料理一切,交旅费,买食粮,委琐不堪的事情使人烦恼。这才尝着现实社会生活的滋味。所以说:世故,人情,经验。原来是不懂得世故人情,没有经验,就该受骗。懂世故人情,有经验的人都受过“骗的教育”。我却后悔不曾多受几年东方古文化国的社会教育,再到“泰西”去。

    十二月十日开车,又离哈尔滨往北去了。

    同车一共六个人,我们同伴三个,莫斯科领事馆三个。在车上没有事就随便谈话。这次旅俄“和领事同行”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此略知中俄外交以前的经过,中国在俄的外交界向来的态度,在俄京外交团里的地位,在俄国华侨里的口碑。别一方面,截然两个世界两个社会的人聚在一块,精神上的接触,发生种种的痛感,绝不投机的谈话,费了无限的宝贵光阴,双方各自隐匿了真面目,委蛇周旋也夺去我不少精力。

    俄国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之后,中国公使刘镜人和协约国外交代表取一致行动,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