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师古注:“古‘嗅’字。”《集韵》亦作“ ”。 俗又呼作“哄”。案,山谷《薛乐道会饮》诗:“酒椀未忍齅。”押入“送”韵,自注云“借用”,盖宋时已呼为“哄”。

    口吸物曰嗽 所角切,俗讹如“缩”

    《汉·邓通传》:“文帝病痈,通为上嗽吮之。”俗谓吸取曰嗽,本此。《说文》作“欶”,注:“吮也。”昌黎《联句》:“酒醪欣共欶。”旁从“欠”,与“戒敕”、“咳 ”字从“攴”者别。

    口取食曰嚃曰呷

    《记》:“毋嚃羹。”孔疏谓:“不嚼菜,含而歠吞之。”今谓口取食曰嚃,盖本此。《广韵》亦作“嗒”,注:“舐嗒。”又“ ”注:“犬食。”并音“答”。 俗谓犬食声曰舐 ,音如“帖搨”,声之讹也。 又曰呷,东坡《九日黄楼作》用之:“把盏对花容一呷。”赵凡夫《长笺》云:“吸而饮曰呷。”“甲”有敛藏义,故从“甲”。

    舌品食曰咂

    《风俗通》:“入口曰咂。”《洞冥记》:“升蕖鸭,惟咂叶上垂露。”秦少游《秋兴》诗:“绿头鸭儿咂 藻。”亦作“啑”,《左传》:“盬其脑。”杜注:“啑也。”《史记·文帝纪》:“啑血。”《集韵》:“啑喋,水鸟食鱼皃。”亦作“唼”。俗以舌品物曰咂。又,水中有声曰喋啑,音如“接札”。 即啑喋也。 又,舌取物曰 ,《篇海》作“舔”,注:“以舌舔物。” ,本古“甜”字。

    悬物曰  “吊”上声

    《玉篇》“ ”注:“丁了切,悬物也。”宋濂《篇海》云:“今作 。”案, ,音鸟,悬物貌。王延寿《王孙赋》:“ 爪悬而瓠尽〔垂〕。”《古文苑》注云:“倒‘了’字。”

    物并和曰羼

    《颜氏家训》:“典籍错乱,皆由后人所羼。”案,《说文》“羼”音“铲”,“羊相厕也。”自后物相淆和,皆曰羼矣。

    待客曰款 俗作“欵”

    谢康乐诗:“断念虽殊绝,俱为归虑款。”注:“款,留也。”俗以酒食留客曰款。 又,条件曰条款。《集韵》:“款,科也。”谓科条列之,犹古器之款识也。阴字谓之款,阳字谓之识。 今笺对书名曰落款,不合格曰忒款,皆此意。《匡谬正俗》云:“‘款’字,《字林》作‘ ’,刻也。古者简牍编连之处,于缝上刻记,呼为 缝。今纸缝上书名犹取旧语呼为‘款’。”

    得力曰亏

    亏本为欠阙之义,俗谓效力者反曰亏。案,吕云孚《六书音义辨正》载成祖谓仁孝后曰:“媳妇儿好,他日我家事亏他撑持。”则此言起于明初,盖尽力者不无亏伤也。

    营谋曰钻

    方勺《泊宅编》云:“今之巧宦者,皆谓之钻。”思案,班固《答宾戏》:“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是汉以前有此语,特宋时多称之尔,如《王子韶传》:“刘安世劾子韶在十钻内,为衙内钻。”东坡《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不敢巴裹钻权幸。”又,吕公著作相,好谈禅,时多幅巾道袍,日游古寺,冀邂逅,时谓之“禅钻”。赵耘松云:“钻者,言其交结要人,如刀钻之利也。”

    叹气曰欸 音如“亥”平声

    陈(芳)〔芬〕《芸窗私志》云:“今人暴见事之不然者,必出声曰‘欸’,乌开切,乃叹声也。《楚辞》:‘欸秋冬之绪风。’王逸注:‘欸,叹也。’《集韵》亦作‘唉’,音医。”案,《史·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索隐》以为叹恨发声之词。《集韵》又音挨,音爱,义并同。

    意不喜曰啎

    心不然而口不明言,辄作声曰啎。啎,其音如土音“午”字。案,《释名》:“青、徐谓女曰娪。娪,忤也。始生时人不喜,忤忤然也。”忤,《说文》作“啎”,逆也。俗谓不孝曰忤逆,其音正同。

    手按曰  “钦”去声

    《南齐·高帝纪》:“人有罪,辄付桓康 杀之。”俗谓手按曰 ,本此。“ ”字诸字书俱不载。《集韵》作“搇”,注:“按也。”

    手承物曰  音托

    吴氏《字补》“ ”字注:“两腕引长谓之 ,音托。”案,本作“托”。宋时柈有托子,即今之托盘。《集韵》:“托”同“拓”。《广韵》“拓”注:“手承物也。又拓跋氏,自云拓天而生,拔地而长。”唐李山甫诗:“一拓纤痕更不收。”自注:“大历四年,崇徽公主道汾州,以手掌拓石壁,遂有手痕。”俗以两肱舒引量物,亦曰托。郑若曾《日本针路》:“乱礁洋水深八九托,茶山深十八托。”是也。

    典屋曰徣 音积

    《左传》:“寡君是以愿借助焉。”杜注:“音积,假也。”《古今注》:“草履曰不借。”吴任臣《字补》云“从资昔反”,是“借”字,元可读“积”也。“徣”字宋、元字书无之,惟宋濂《篇海》“同‘借’”。吴任臣《字补》云:“子夜切,徣与也。”是“徣”即“借”字。借,又音籍,假取也。见《左传》“计功则借人”杜注。

    尽量饮食曰孻 音“乃”平声

    陆容《菽园杂记》云:“广东谓老人所生幼子曰孻,音‘奈’平声。”吴任臣《字补》引之,又别载“ ”字,注云:“夯夫努力子尽曰 ,“子”字疑误。 ‘奈’上声。”案,“ ”当即“孻”字之省,俗谓尽量饮食者曰“孻得下”,当是此字。

    手拗转曰捩 音如“烈”

    退之《送穷文》:“捩手翻羹。”王安石诗:“东西捩佗万舟回。”今谓拗转曰捩,本此。《集韵》“捩”注:“又折也,或作‘挒’。”

    手提物曰拎

    《广韵·十五青》有“拎”字,注:“手悬捻物也。”音灵。 今谓手提曰拎,亦有本。朱竹垞《河豚歌》用之:“马驮车载兼手拎。”《正字通》云:“俗作‘ ’、‘ ’。”

    手坚握曰捘 音如“尊”

    《左·定八年传》:“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方言“以掌握之曰捘”,今谓手坚握曰捘,本此。《集韵》音“尊”去声,今呼作平声。 亦曰揪,见《字汇》:“手揪也。”本平声,同“揫”,今呼作上声。

    两手转物曰搓

    东坡诗:“手香新喜绿橙搓。”山谷词:“手搓金橘敛双眉。”放翁诗:“柳细搓难似。”今谓两手转物曰搓,见此。《集韵》:“搓,挪也。”俗谓手摩曰挪,即“搓挪”之省。

    以器取物曰打

    《归田录》:“今世言语之讹而举世君子小人皆同其谬者,惟‘打’字耳,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造金银器,皆谓之打。至于打船、打车、打鱼、打水、打饭、打衣粮、打伞、打量、打试,触事皆谓之打,而遍检字书,了无此义。考击之义,本音‘都耿’切,不知何由转为‘丁雅’。”

    两手扶曰绰

    《宋史·范成大传》:“使金,金主令绰起者再三,成大不为动。”绰,《篇海》作“掿”。

    背负物曰驮

    《说文》“佗”注:“负荷也。从人,它声。”俗作“驮”。案,太白诗:“十五吴姬细马驮。”用此字。

    肩举物曰  音乾

    赵氏《说文长笺》“ ”字注云:“吴言以身肩物曰 ,借相讦告亦曰 。”方氏《通雅》谓因“掀”字重其声也。俗作“掮”,非。

    振去余物曰抖

    余物不尽,振去之,曰抖。见《方言》:“东齐曰铺颁,犹秦晋言抖薮也。”郭注:“谓抖薮举索物也。”

    鸟理毛曰擞

    王摩诘诗:“抖擞辞贫里。”案,《法苑珠林》:“抖擞烦恼,如衣抖擞去尘垢也。”亦作斗薮。乐天诗:“斗薮尘埃中,礼拜冰雪颜。”东坡诗:“一时斗薮旧尘埃。”今鸟理毛曰擞。又,精神疲 ,振作之,曰抖薮。《湘山野录》载:“孙冕守姑苏,写一诗于厅壁,云:‘寄语姑苏孙刺史,也须抖擞老精神。’”

    花卉笋萌曰建

    花、卉、笋初起曰建。案,当为“箭”。谢灵运《山居赋》云:“二箭殊叶。”又,药有“赤箭”,盖以其形似箭也。

    以物平推曰挡

    以物推之使平曰挡,读作“烫”。以齿耙推田曰挡稻,见《方言》注:“今江东人亦名推为挡。”《列子·黄帝篇》:“挡 挨抌,无所不为。”挨抌,亦推也。 《说文》“挡”注,徐铉云:“今以为推挡字。”

    以杓取水曰舀 本“腰”上声,《集韵》又音耀

    唐张泌《妆楼记》:“世传织女送董子,经半阳泉,董子思饮,舀此水与之。”案,《说文》“舀”注:“挹彼注此也。”以沼切。 重文作“ ”,从穴从手。案,《周官·舂人》:“女舂二人。”或讹作抌,非。抌,音“碪”上声,击也。 王应麟《诗考》:“董氏引韩诗‘或舂或 ’,《周礼》注同。”今讹作“抌”。 案, ,音由,即“以沼切”之转音,俗以杓取水曰舀,当本此。《说文》又作“ ”,《集韵》亦作“ ”。

    手牵物曰扯

    《宋史·杜纮传》:“伴夏使入见,使欲有所陈乞,纮连扯之,乃不敢言。”俗谓手牵物曰扯,见此。字本作“撦”。《玉篇》:“裂开也。昌者切。”俗作“扯”,今呼作平声。

    与犬豕食曰餵

    《梁书·扶南国传》:“有罪者,以餵猛兽及鳄鱼。”俗以食与犬豕曰餵,本此。字书无“餵”字,盖即“餧”字之变。 俗又转其音如“与”去声。

    皮冒鼓曰漫

    大苏《寄刘孝叔》诗:“东海取鼍漫战鼓。”俗以皮冒鼓及布绢冒筛曰漫,本此。

    遗像曰真

    《唐诗纪事》:“处士张孜写李白真虔祷。”案,真即真容也。东坡有《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又有《题孙思邈真》诗,又有《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又,《真兴寺阁》诗云:“写真留阁下。”《贯休集》有《观李翰林真》诗,陈后山有《和饶节咏周昉画李白真》诗。今称祖先遗像曰真,描写遗容曰写真。梁简文帝《咏美人看画》诗:“可怜俱是画,谁能辨写真。”杜诗:“必逢佳士亦写真。”

    ————————————————————————————————————————

    (1)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六:“尔时跋陀罗身正着睡眠。其夫起立经行之时,彼地方所有一黑蛇,欲得行过。时跋陀罗既着睡眠,而其一手悬垂床梐。毕钵罗耶见于黑蛇欲从彼过,跋陀罗手既垂下悬,心作是念,畏彼黑蛇蜇螫其手,即衣裹手,擎跋陀罗臂安床上。”

    (2) 苏洵《谥法》卷三:“不悔前过曰戾。”作者或误记。

    (3) 此处所引是《说文新附·木部》:“桩,橛杙也。从木,舂声。”

    (4) 《五音集韵·绛韵》:“ ,捍船木也。”《通俗编·杂字》:“ ,今江船所用以代缆,住则下,行则起者是也。”《五音集韵·绛韵》:“ ,与 同。俗呼丑巷切,亦是捍船木也。”《汉语大字典》“ ”字释文引《五音集韵》误作“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