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常州派之興起與道咸以來詞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常州詞派,倡始於張惠言(字皋文,武進人),而發揚於周濟(字保緒,號止庵,荆溪人)。惠言以易學大師,乘浙派頽靡之際,以《風騷》之旨相號召,輯《詞選》一書;而爲之叙曰:“詞者,蓋出於唐之詩人,採樂府之音,以制新律,因係其詞,故曰詞。傳曰:‘意内而言外謂之詞。’其緣情造端,興於微言,以相感動;極命風謡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蓋詩之比興變風之義,騷人之歌,則近之矣。然以其文小,其聲哀;放者爲之,或跌蕩靡麗,雜以昌狂俳優。然要其至者,莫不惻隱盱愉,感物而發,觸類條鬯,各有所歸;非苟爲雕琢曼辭而已。”其論詞宗旨,具見於是。惠言以説經之見解,推論詞之本體與起源,要不免於“拘墟”;而壹意提高詞體,以防淫濫之失,則自詞與樂離之後,有不得不如此者。惠言又謂:“幾以塞其下流,導其淵源;無使風雅之士,懲於鄙俗之音,不敢與詩賦之流,同類而風誦之。”則其意固欲以此體上接《風》《騷》,而一切庸濫侈靡,乃至“無病呻吟”之作,皆擯諸門外,而體格自高矣。詞至清代,原已發露無遺;得惠言而其體遂尊,學者競崇“比興”,别開塗術,因得重放光明;此常州詞派之所以盛極一時,而竟奪浙派之席也。

    張氏《詞選》,所録僅四十四家,一百十六首,門庭過於狹隘;潘德輿(字四農,山陽人)即起而非之曰:“張氏《詞選》抗志希古,標高揭己;宏音雅調,多被排擯。五代北宋,有自昔傳誦,非徒隻字之警者,亦多恝然置之。”(《與葉生書》)就詞論詞,潘説切中張選之病。至周濟受詞學於董士錫(字晋卿,武進人),董爲詞實師其舅氏張皋文、翰風(琦)兄弟;淵源有自,因從其説而推拓之;標舉周邦彦、辛棄疾、吴文英、王沂孫四家,教學者“問涂碧山,歷夢窗、稼軒,以還清真之渾化”(《宋四家詞選叙論》)。由是常州詞派,疆宇恢宏,遂大行於嘉慶、道光以後矣。

    惠言兄弟既同撰《詞選》,以相砥礪;一時聞風而起,與表同情者,有惲敬(字子居,陽湖人)、錢季重(陽湖人)、丁履恒(字若士,武進人)、陸繼輅(字祁生,陽湖人)、左輔(字仲甫,陽湖人)、李兆洛(字申耆,陽湖人)、黄景仁(字仲則,陽湖人)、鄭掄元(字善長,歙縣人)、金應城(字子彦,歙縣人)、金式玉(字朗甫,歙縣人)等,皆不愧一時作家;而董士錫造微踵美,爲其後勁。

    惠言詞大雅遒逸振北宋名家之緒,以自成其爲“學者之詞”。録《水調歌頭》一闋:

    百年復幾許?慷慨一何多!子當爲我擊筑,我爲子高歌。招手海邊鷗鳥,看我胸中雲夢,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閒耳,肝膽有風波。  生平事,天付與,且婆娑。幾人塵外,相視一笑醉顔酡。看到浮雲過了,又恐堂堂歲月,一擲去如梭。勸子且秉燭,爲駐好春過。

    周濟精於持論;其《介存齋論詞雜著》,極不喜姜夔、張炎,適與浙派立於反對地位。又謂:“詞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一事一物,引伸觸類,意感偶生,假類必達,斯入矣;萬感横集,五中無主,赤子隨母笑啼,野人緣劇喜怒,能出矣。”(《宋四家詞選叙論》)説皆精到,影響於清季詞壇者尤深。其自爲詞,精密純正,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