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形篇第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于失败境地的敌人。

    ⑥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意即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使敌失败的机会。《孙子》认为这才算得“善战者”。

    ⑦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兵,胜利的军队。先胜而后求战,即先充分准备了胜利的条件,然后求战。败兵,失败的军队。先战而后求胜,是缺乏胜利的条件,先冒险同敌方交战,而企图侥幸的胜利。

    ⑧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修道,即修明政治。保法,即严守法制。能为胜败之政,即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译文】

    (二十二)预见到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算不得最高明;打了胜仗普天下都说打得好,这也算不得了不起的高明。这就像举得起秋天的毫毛(极言其轻)算不得大力,看得见日月算不得眼明,听得见雷霆算不得耳聪一样。古来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战胜敌人的。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并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猛的武功。所以他取得胜利,不会有差错。其所以不会有差错,是因为他的战略措施先造成必胜的条件,战胜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处于不败的地位,而不放过使敌人失败的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找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同敌人交战,企图在作战中去求侥幸的胜利。善于领导战争的人,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所以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试笺】

    《孙子》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是在军事上有普遍的规律性的名言。他认为“胜可知,而不可为”,在本篇着重讲战争的胜败首先决定于物质条件,所以只讲到可知而不可为,即战争的胜负是可以从双方有形的客观条件对比中预料到的,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企求胜利。这反映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战争观,而在后文“虚实篇”第四十三段,则又讲“胜可为也”(详后)。这样把由“不可为”到“可为”,由“可知”到“可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割开了,在理论上或逻辑上看总不免是个缺陷,但在古代则是难能可贵的。他指出:“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根据兵力众寡强弱决定进攻或退守,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唯物论的战争观。他又提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也是千古名言。

    (二十三)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曹操曰: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地生度,(曹操曰:因地形势而度之。)度生量,量生数,(曹操曰: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数生称,(曹操曰:称量敌孰愈也。)称生胜。①(曹操曰: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

    【注释】

    ①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度,计算长短的丈尺叫度,这里度字是指国土的大小,不是指战地,杜牧注也认为是讲“国土大小”。量,计算物产体积多少的升、斗等叫量,这里指物产(主要指粮秣)收获之丰歉。数,数目的多少,这里指户口、人口的多少,即可能征召和供养的兵力数量上之多寡。称,就是“衡”,衡量轻重的斤两叫衡。这里是指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含义似较衡广而深些,指上述“度”、“量”和“数”所构成的两方面力量对比的轻重,孙子把它叫做“称”。双方国土有大小,在国土大小基础上,物产就有多有少,户口人口也有多有少。胜,即胜利。这里指的是胜利的物质基础。 [地生度]:敌对双方各有各的国土,双方国土有大有小,于是发生“度”的不同。 [度生量]:在双方国土“度”的大小不同的基础上,就产生双方物产有贫有富的“量”的不同。 [量生数]:双方物产“量”的不同,就产生双方可能召集征召和供养兵员“数”的多寡。 [数生称]:讲的是国土的大小,物产的富贫,兵员的多寡,就构成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有轻有重的“称”了。 [称生胜]:而这些物质力量对比的轻重不同,就成为胜败的物质基础。这是《孙子》朴素唯物战争观的又一表现。

    【译文】

    (二十三)军事上有五个范畴: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对双方都有土地〕有了土地就产生〔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的问题;〔双方土地面积大小的〕“度”的不同,就产生〔物产资源多少的〕“量”的问题;〔双方物产资源多少的〕“量”的不同,就产生〔能动员和供给兵卒众寡的〕“数”的问题;〔双方人力众寡的〕“数”的不同,就产生〔军事力量轻重对比的〕“称”了;〔双方力量轻重的〕“称”的不同,就产生胜败。

    【试笺】

    《孙子》在这里所说的“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是古代战争胜败的根本物质基础,是明显唯物论战争观,讲得简单明了。其实国土大的不一定物产丰,物产丰的应召的兵员不一定多,也不一定强;敌我力量对比称胜的,如果指挥错了也会失败,这是古代唯物论的朴素性。《孙子》主张:开明的政治,能令民与上同意,这里多少反映鼓励农奴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战争的胜利建立在修明政治、发展封建经济、充实国家财力和物力的客观基础上,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较没落奴隶主略为开明的思想。

    (二十四)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①(曹操曰:轻不能举重也。)

    【注释】

    ①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兵,指胜利的战争或胜利的军队。镒,古代二十四两为一镒。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为一铢。镒比铢重(24×24)五百七十六倍。这里是形容敌对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一方比另一方重五百七十六倍,用这样绝对优势的力量去进攻敌人,就像用“镒”称“铢”那样轻而易举。反之,另一方力量只有对方五百七十六分之一,用这样绝对劣势的力量去同敌人作战,就像用“铢”称“镒”那样无能为力。因为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在战争初期一般说来是很少有的,所以这段话也可以解释为:胜利的战争出现于力量对比好像用“镒”称“铢”那样的绝对优势上,失败的战争发生在力量对比好像用“铢”称“镒”那样的绝对劣势中。

    【译文】

    (二十四)胜利的军队,在力量对比上,就像用“镒”称“铢”那样占绝对优势〔自然轻而易举,必胜无疑〕;失败的军队,在力量对比上,就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劣势〔自然无能为力,必败无疑〕。

    (二十五)胜者〔1〕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①(曹操曰:八尺曰仞。决水千仞,其高势疾也。)

    【校勘】

    〔1〕胜者:竹简作:“称胜者”,意为力量雄厚的一方。“胜者”则是指胜利的一方。其实质是一样的,故未改。

    【注释】

    ①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仞,周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仞(一说七尺为一仞)。“决积水于千仞之溪”,是说把水堵积在成千丈的水溪上流。水的重量已大得可知,又从而决开积水,使之迅猛奔泻而下,这样大水的重量乘上奔流而下的运动速度,就更加大了在奔流运动中溪水冲击的力量。《孙子》不但重视积水这一物质力量,而且要加上决水于千仞之溪的运动速度,使物质在迅猛的运动中更有冲力。《孙子》把这样的运动的物质,叫做“形”。这是《孙子》把“形”这一范畴用“决积水于千仞之溪”一句这样易懂的形象的语言提示出来。

    【译文】

    (二十五)胜利者指挥军队作战,就像决开在八百丈高处的溪中积水那样,这是重大的物质在迅猛运动中加强了力量(冲力)的表现呀!

    【试笺】

    本篇《孙子》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指出“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都是杰出的战略命题。最后把战争胜利的基础(或来源)归根于国土之广大、物产之丰富、兵员之众多、敌我力量对比上的绝对优势,最后指出“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孙子》意在用兵不但应集中优势力量,并要使它在迅猛奔流运动中加强其冲击力量,这就是《孙子》所说的“形”。这是古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军事思想的萌芽,虽是朴素的,却是卓越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