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罗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起的汤花乳沫消失后在茶盏壁上留下的水痕。建安民间斗茶,以汤花乳沫持久、最后消散在碗壁出现水痕者为优胜,所以“水脚易生”容易现出水痕的点茶法为不佳。

    【译文】

    点茶手法和效果很不一样,紧随着调膏进行。将开水注入,手用力但茶筅无力,茶汤表面形不成粟粒状和蟹眼般颗粒状花纹,这称之为“静面点”。因为茶筅击拂的力度不够,茶汤花没能被击拂出来,水和茶未相融合,又再增注开水,茶的色泽不能完全显现,精英华彩散失,茶就不能击发出来汤花并保持住。也有边注开水边用茶筅击拂的,手和茶筅都很用力,激发出来的汤花很浮浅,称之为“一发点”。这是因为注水的时间长,手指手腕运转不够圆活,茶汤表面的汤花没能像粥面一样凝聚,茶的力道已经耗尽,茶汤表面虽然也有云雾般的汤花浮起,但很容易消失而在茶盏壁上留下水痕——水脚。

    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178]。环注盏畔,勿使侵茶[179]。势不欲猛[180],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181],上下透彻,如酵糵之起面[182],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面根本立矣。

    【注释】

    [178]调如融胶:将茶膏调得像融胶那样有一定浓度和黏度。

    [179]侵:谓一物进入他物中或他物上,侵蚀,逐渐地损坏。

    [180]势:力量,气势。

    [181]绕:围绕,环绕。

    [182]如酵糵(jiào niè)之起面:就像酵母发面一样。酵,含有酵母的有机物。糵,酒曲,酿酒用的发酵剂。起,指发酵。

    【译文】

    擅于点茶之道的人,会根据茶量来注入适量的开水,先将茶膏调得像融胶那样有一定浓度和黏度。然后再环绕茶盏壁注水,不让水侵入茶膏。不用猛力,先搅动茶膏,渐渐增加点击和拂弄,手轻而茶筅用力,手指和手腕一起环绕回旋,茶汤上下透彻,就像酵母发面一样,茶汤表面就如同点点星辰和皎皎明月,生出明亮鲜明的沫饽,茶汤表面的根本就生成了。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183]。

    【注释】

    [183]珠玑:珠宝,珠玉。磊落:众多委积貌,明亮貌,错落分明貌。

    【译文】

    第二次注水从茶面注入,环绕注水一周,急注急止,不扰动茶汤的表面,用力击拂,茶汤色泽逐渐开朗,如同众多的珠宝堆积,错落分明。

    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184],表里洞彻[185],粟文蟹眼,泛结杂起[186],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注释】

    [184]旋复:回转,回还。汉傅毅《迪志诗》:“日月逾迈,岂云旋复。”

    [185]表里:表面和内部,内外。洞彻:通达。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

    [186]泛:广泛,普遍。结:联结,结合。杂起:混杂在一起产生出现。

    【译文】

    第三次注水量多少跟二汤一样,击拂渐渐轻巧均匀,周旋回转,茶汤内外通达,粟粒状和蟹眼般的花纹混杂在一起出现,茶汤的色泽已经显现出十分之六七了。

    四汤尚啬[187],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真精华彩[188],既已焕然[189],轻云渐生[190]。

    【注释】

    [187]啬:悭吝,少。

    [188]华彩:美观,漂亮。

    [189]焕然:光明,光彩,明显貌。

    [190]轻云:薄云,淡云。

    【译文】

    第四次注水量要少,缓慢转动茶筅,茶的真精华彩焕然显现,渐渐形成像淡淡薄云一样的汤面。

    辽张世卿墓壁画《备宴图》中持茶筅的侍女

    五汤乃可稍纵[191],筅欲轻盈而透达[192],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193]。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194],结凝雪[195],茶色尽矣。

    【注释】

    [191]纵:放纵,任意。

    [192]轻盈:行动轻快。透达:透彻,畅通。

    [193]击:敲打。作:兴起,发生。

    [194]结:凝聚。浚:深。霭:云气。

    [195]凝雪:积雪。

    【译文】

    第五次注水可以稍微任意一些,轻盈而用力透达地转动茶筅,如果汤花没有被完全击拂出来,则可以略加敲击使之兴起。如果汤花过度,则用茶筅拂弄以收敛一些,这样茶汤表面就会如同重重的云气或积雪一样凝聚,茶汤的色泽完全显现。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196],则以筅著居[197],缓绕拂动而已。

    【注释】

    [196]勃然:兴起貌。

    [197]著:通“伫”,滞留。居:停息。

    【译文】

    第六次注水主要观察汤花的发生,乳花点点泛起,就将茶筅滞慢下来,缓缓围绕盏壁拂动而已。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198],可欲则止[199]。乳雾汹涌[200],溢盏而起[201],周回凝而不动[202],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203]:“茗有饽[204],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注释】

    [198]相(……):看,观察。稀稠:犹言疏密。得中:适当,适宜。

    [199]可:符合,适合。欲:爱好,喜爱。

    [200]汹涌:翻腾上涌。

    [201]溢:满,充塞。

    明唐寅《茶图》

    [202]凝:凝结,静止。

    [203]《桐君录》:全名为《桐君采药录》,或简称《桐君药录》,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自序》中载有此书,当成书于东晋(4世纪)以后,5世纪以前。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录此处所引内容。

    [204]饽(bō):茶上浮沫。陆羽《茶经·五之煮》:“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

    【译文】

    第七次注水要看茶汤轻清、重浊的情况,观察汤花稀稠疏密适宜,符合个人的喜好即可停止。茶盏里乳沫翻腾上涌,充满茶盏,周边凝结不动,称之为“咬盏”,这时就可均匀轻清浮合的汤花乳沫进行饮用。《桐君录》说:“茗有饽,饮之宜人。”沫饽虽多也不为过。

    【点评】

    点茶法是宋代主流茶饮方式和技艺,本是建安民间斗茶时使用的冲点茶汤的方法,随着北苑贡茶制度的确立,制作贡茶方法的日益精致,贡茶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贡茶作为赐茶在官僚士大夫阶层的品誉日著,建茶成为举国上下公认的名茶。庆历末年任福建转运使督造贡茶的蔡襄,于皇祐年间写成《茶录》,专从建茶点试角度论述茶之品质及点试所用器具。《茶录》所宣扬的内容伴着蔡襄的书法一起在社会上流传,建茶的点试之法也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点试上品茶时的主导品饮方式。徽宗的《大观茶论》对点茶之法则作了更为深入和详细的论述。《茶录》和《大观茶论》为宋代的点茶茶艺奠定了艺术化的理论基础,此后从这两种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点茶法的全部程序。

    关于点茶法,赵佶给予了二十篇中的最大篇幅,足见其重视程度。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一般每碗茶的用量是“一钱匕”左右,放入茶碗中后先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极均匀的茶膏,然后一边注入开水一边用茶筅(蔡襄时以用茶匙为主)击拂,蔡襄认为总体注水量“汤上盏可四分则止”,差不多到碗壁的十分之六处就可以了,徽宗认为要注汤击拂七次,看茶与水调和后的浓度轻、清、重、浊适中方可。(日本抹茶道中,没有调膏这一步,且是一次性放好开水,然后再一次性完成点茶。)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记述了点茶过程注汤击拂的七个层次,一个很短暂的点茶过程,被细致分析成七个步骤,每一步骤更为短暂,但点茶人却能从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感官体验,从中人们可以看到,点茶时茶人细腻而极致的感官体验和艺术审美。

    味

    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205],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206]。其味醇而乏风骨者[207],蒸压太过也。茶枪乃条之始萌者[208],木性酸,枪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茶旗乃叶之方敷者[209],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此则芽胯有之[210]。若夫卓绝之品[211],真香灵味,自然不同。

    吴昌硕《品茗图》

    【注释】

    [205]甘香:香甜。重:浓厚,浓重。滑:柔滑。

    [206]北苑:宋代建州凤凰山专门生产贡茶的北苑茶园,又称龙焙、御焙。始自五代闽国龙启中,里人张廷晖将其地献给闽王,从此成为官茶园,南唐沿袭之,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诏令其地置御焙,专门造贡龙凤团茶。其址位于今福建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在建瓯东峰镇裴桥村林垅山发现一处独立的“凿字岩”,高约4米,宽约3米。正面朝西北,楷体阴刻《宋庆历戊子柯適记》一篇,竖8行,行10字,每字约20——30厘米。其文曰:“建州东凤皇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东东宫,西幽、湖南、新会、北溪,属三十二焙。有署暨亭榭,中曰御茶堂,后坎泉甘,宇(字)之曰御泉,前引二泉曰龙凤池。庆历戊子仲春朔柯適记。”

    [207]风骨:刚健遒劲的特性。

    [208]茶枪:特指茶树初萌未展的嫩芽。宋王得臣《麈史·诗话》:“闽人谓茶芽未展为枪,展则为旗,至二旗则老矣。”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

    [209]茶旗:展开的茶芽。唐皮日休《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敷:铺开,扩展。

    [210]芽胯:一般的茶芽制作的茶饼。

    [211]若夫: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卓绝:超过一切,无与伦比。

    【译文】

    茶以滋味为最重要,全面完美的滋味包括甘、香、重、滑,只有北苑、壑源的茶叶兼具这些滋味特点。滋味醇厚但缺乏刚健遒劲特性的,是因为蒸茶、压黄太过。茶枪是茶树初萌未展的嫩芽,木为酸性,茶枪过长的茶叶,其滋味虽然初饮甘、重,但最终会感到微有苦涩。茶旗是茶芽刚刚展开而成叶者,叶滋味苦,茶旗过老的话,其滋味虽然最初留苦味于舌,但饮完之后反而有回甘。一般的茶芽制作的茶饼都有这些特点。至于品质卓绝的茶叶,具有真香灵味,与一般的茶自然不同。

    【点评】

    “点茶”之后,赵佶专门论列茶的味、香、色,以实际品饮过程中茶叶味香色的表现,来论述其不同表现的原因。加上“点”一节中最终汤花要浮起凝立“咬盏”的要求,赵佶实际已经将茶叶评品对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要求标准全部提了出来,四项指标之中,味最重要:“茶以味为上”,而“甘香重滑,为味之全”,可以说概括出了茶味的真谛。而茶若想有甘香重滑全面的滋味,除了依法及时制作外,原料茶叶的品状也很重要。赵佶很细致地论述了所谓旗枪——也就是茶芽和茶叶在采摘时的状态,对于味的不同作用和影响。当今武夷岩茶茶叶采摘时的开面采要求,可以说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

    香

    茶有真香[212],非龙麝可拟[213]。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干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214]。或蒸气如桃仁夹杂[215],则其气酸烈而恶[216]。

    【注释】

    [212]真香:未经人为、本真自然的香味。

    [213]龙麝:即龙涎脑(又简称龙脑)和麝香,是宋代最常用的两种著名香料。拟:比拟,类似。

    [214]秋爽:秋日的凉爽之气。骆宾王《送宋五之问得凉字》诗:“雪威侵竹冷,秋爽带池凉。”洒然:清凉爽快,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

    [215]或蒸气如桃仁夹杂:茶蒸不熟时会有桃仁一类草木异味。宋人黄儒《品茶要录》有言:“蒸不熟,则虽精芽,所损者甚多。试时色青易沉,味为桃仁之气者,不蒸熟之病也。唯正熟者味甘香。”

    [216]酸烈而恶:非常酸而不好。

    【译文】

    茶有未经人为、本真自然的香味,不是龙涎脑和麝香的香味可以比拟。必须蒸茶正好熟时进行压黄榨茶,榨干后即进行研茶,茶研细后即进行造茶,这样制成的茶就能和美具备,入盏点茶时就会茶香四处飘达,像秋日的凉爽之气一样清凉爽快。茶蒸不熟时会有桃仁一类草木异味,这样的茶气味非常酸而不好。

    清吴友如《古今人物百图·玉川品茶》

    【点评】

    关于茶香气,虽然自蔡襄《茶录》即说“茶有真香”,而建安民间茶人自己试茶从来不加香料,却对上贡的茶叶“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这看似矛盾的行为,其实道破了一个事实,即采摘过嫩的贡茶,事实上滋味香气不全,而为了保证原料细嫩的品质,只能通过外在添加物质来弥补香气等内质的不足。蔡襄即不赞同此法,但直到真正懂茶的徽宗皇帝赵佶这里,这个作假的现象才被纠正。赵佶在《香》一节说“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直接的结果是随后的宣和初年,贡茶开始不再添加龙脑等香料。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作了明确的记载:“初,贡茶皆入龙脑,至是虑夺真味,始不用焉。”但是此后历代茶人批评宋茶时,都说添加香料损害茶叶真味,完全忽略了懂茶的徽宗以后已经不再添加的事实。

    然而另一个令人悲哀的事实却是,添加他物以助香、助味、助色的做法,至今却仍时不时地为某些制茶者所用。这些作假的行为,轻则影响茶叶本真的色香味,重则损害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色

    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217],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218],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天时暴暄[219],芽萌狂长,采造留积,虽白而黄矣。青白者,蒸压微生;灰白者,蒸压过熟。压膏不尽则色青暗,焙火太烈则色昏赤[220]。

    【注释】

    [217]上真:最好。(疑此处“真”为衍字。)

    [218]天时:时序,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19]暴:急骤,猛烈。暄:炎热。

    [220]昏赤:暗淡、模糊的红色。

    【译文】

    点茶的汤色,以纯白为最好,青白为其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于上得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于下极尽人工劳作的最大努力,茶色必定纯白。如果气候炎热,茶芽迅速萌发,快速生长,采摘制造过程中有积压不能及时制造,原本纯白的茶色也会变黄。茶色青白,是因为蒸茶、压黄不够充分;茶色灰白,是因为蒸茶、压黄过度。压茶榨膏去汁不尽,茶色青暗;焙茶之火太猛烈,茶色暗红。

    明宣德茶碗

    【点评】

    因为斗茶“斗色斗浮”的需要,宋代茶叶崇尚白色,这就要求在茶饼的制造过程中,尽量榨尽茶叶中的汁液,否则就会色浊味重。这听起来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宋人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黄儒在《品茶要录》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如鸿渐所论‘蒸笋并叶,畏流其膏’,盖草茶味短而淡,故常恐去膏;建茶力厚而甘,故惟欲去膏。”但力厚而甘的上品建茶毕竟为数甚少,到南宋,宋人已经不再轻信流传中的声名,而是通过实际品尝,最终承认就蒸青绿茶而言,绿色的茶叶味道实比白色的为好:“正焙茶之真者已带微绿为佳。”绿茶色泽标准回归到绿色,唯一的关键是自然本真,“盖天然者自胜耳”。

    虽然赵佶详细讨论的宋代末茶各种的白色层次,自南宋之后就失却了现实意义,但是他对茶叶细腻的感官评价之风,却一直为此后的茶人所奉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