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一曰鷄籠港:其港三面皆山,獨北面翰海。然西北有籠頭線,東北有鷄籠鼻山,港口又有鷄籠嶼、桶盤嶼,周圍甚密,內可泊巨艘。

    澎湖三十六嶼

    南嶼:橫里許,直二里,亦名大嶼。偽時民居稠密,今俱移在八罩嶼。

    花嶼:橫直里許。

    鐘子嶼:山石直聳,形如覆鐘,故名。

    東吉嶼:周圍里餘。

    西吉嶼:橫直不上里許。

    上上四嶼并無居民。

    八罩嶼:周圍二里餘,頗有居民,冬天可泊船。今澎湖水師撥兵防守。

    目嶼:山形如人眼然,故名。

    將軍嶼:上有將軍廟一座,故名。有港澳,可以泊船,周圍里餘。

    虎穴嶼:形如猛虎,中裂一港,故名。南風起,澎民張網於此,及冬而歸。

    大貓嶼:怪石隱約如貓,故名。

    小貓嶼:由大貓嶼脫落,山形與大貓嶼如一而小,故土人呼為大貓、小貓。

    鳥嶼:澎有北鳥嶼,有南鳥嶼。北鳥嶼澎民往之,以時張網捕魚;南鳥嶼則無民居。《廣輿》所載,必北鳥嶼無疑。

    桶盤嶼:嶼上一石大三丈餘,周圍皆圓如桶盤,故名。

    四角嶼:偽時設砲臺于此。

    西嶼頭嶼:中有二三居民,此嶼即內塹,外塹背山,凡船隻自內地來者,登桅而望,見東南水面上有一黑痕,如竹竿,即是此嶼,故渡澎舟子皆以西嶼頭為準。

    大山嶼:澎湖諸嶼,獨此最大,橫直各有十餘里,民居頗多。由此而下有五地:曰風櫃仔尾、曰峙里、曰猪母落水、曰烏嵌仔、曰林投仔。而媽宮前即在此嶼,水師鎮防汛在此。見武衛志。

    牛心礁嶼:嶼下有礁,如牛心形,故名。

    香爐嶼:嶼有三層,形如香爐,故俗為香爐嶼。

    芝眉嶼:周圍不下里許,並無居民。

    凌波嶼:荊棘填塞,四面巉巖,澎民罕至。

    椗構嶼:嶼出紫菜,澎民常往採焉。

    鷄膳嶼:嶼形如鷄膳子,故名。

    員背嶼:偽時居民甚衆,今止零落一、二家。

    中墩嶼:形如墩堡之狀,周圍里餘,居民十數家。

    大倉嶼:澎民罕到,只一壙土耳。

    丁字門嶼:周圍不及里許,並無居民,去西嶼頭有七、八里許。

    北山鎮海嶼:明金門防守海寇,官兵常哨探鎮駐於此,故名為北山鎮海。

    空殼嶼:此嶼並無水利,又無土產,若剩一空殼,故土人呼為空殼,言百物皆無也。

    白沙嶼:嶼之周圍皆有輕白粉沙,故名。

    姑婆嶼:澎湖居民春往捕蠔,冬往掇拾紫菜。

    吉貝嶼:澎民常往張網捕魚。

    金嶼:其嶼有黃赤色如金,故土人呼之。

    屈爪嶼:嶼形如臥虎屈爪勢。

    日嶼:無居民。

    鐵砧嶼:山上皆石板,大三、四丈,平坦無痕,若攻鐵之砧然,故名。

    顏靖嶼:無居民。

    澎湖三十澳

    娘媽宮澳:其澳可拋南、北風戈船二十隻,今水師鎮防汛在此。

    西垵仔澳:此澳即在娘媽宮澳外,北風僅可泊戈船三、四隻。

    雙頭跨澳:媽宮對面有山,名曰案山,後有港,入到盡處即是此澳,潮退時,盡是爛泥。凡遇颶風,官、商船皆收入此澳避風。

    東衛澳:媽宮里餘有城,曰暗澳城,明俞大猷所建,今壞,其址尚在,由此轉東五里,即是此澳。

    西衛澳:去城西二里許。

    鼎圓仔澳:在東衛西,去東衛澳五里許。

    紅羅罩澳:在東衛東,去東衛澳八里許。

    湖東澳:在紅羅罩東,有一大湖,湖東、西俱有民居,東曰湖東澳,西曰湖西澳。

    湖西澳:見上。

    龜壁港澳:在湖東澳東北,相距三里許。不時有龜□進港字卵,故名。

    小果葉仔澳:在湖東澳東,相距五里許。

    良文港澳:在紅羅澳東南,相距八里許,此澳可拋南風船二十餘隻。

    林投仔澳:在良文港東南。

    烟墩仔澳:在東衛澳南,相去五里許。

    鎖管港澳:去烟墩仔澳八里許。

    峙內澳:此澳在鎖管仔澳南,相據五里,可拋北風船十餘艘。

    瓦銅港澳:在城仔澳西,相距四里許。前年紅毛曾築銃城於此。外有一嶼,曰桶盤嶼。

    通梁港澳:在瓦銅港西五里許。

    鎮海港澳:在城仔澳北,有潭,名曰萬丈潭。凡官、商船遇颶風,皆收入此處避風。

    大赤嵌澳:在鎮海港西三里許。

    小赤嵌澳:在大赤嵌澳西三里許,此澳去吉貝嶼不遠,只用小艇往來。

    外塹澳:在西嶼頭嶼裡面。

    內塹澳:去外塹澳僅有三里之地。凡自廈門來澎者,多拋船於此二澳,風浪甚穩。

    竹篙灣澳:離內塹澳五里之地。

    輯馬澳:去竹篙澳僅有五里許,此澳盡處,對過通梁山,有一門曰吼門,流水湍急,船罕出入。

    八罩澳:與將軍澳相連,可泊船。

    大嶼澳

    花嶼澳

    東吉澳

    西吉澳:以上四澳俱小澳,僅小漁艇泊此候流耳。

    水利

    臺灣縣水利

    甘棠潭:在保大東里,係佃民私築,以防秋旱。原多生甘棠樹,故名之。

    無源潭:在永豐里,其水不流,內產小魚蝦。

    蓮花潭、承元潭:俱有灌溉之利。

    王友埤:在仁和里,係佃民王有所築,因以為名。

    參若埤:在文賢里,自紅毛時有佃民姓王名參若者,築以儲水灌田,遂號為參若埤云。

    十嫂埤:係王十嫂募佃所築,故以名埤。

    月眉池:係明寧靖王填築灌田,形如月眉,中植紅白蓮花,甚盛,今廢矣。

    鴛鴦潭:在文賢里,紅彛時有鴛鴦戲於潭,故名。

    水漆潭:在文賢里,四面生水漆成林,故名。

    鯽仔潭:在永康里,東南周圍大十里餘,深不可測。潭生鯽魚甚多,歲有稅。

    小坑溝:在仁和里,發源東北,西流入海。

    鳳山縣水利

    涸水埤:在依仁里,有數處。

    風櫃門潭:以其潭形似風櫃然。

    竹仔湖:在長治里,灌注甚多。

    鯽仔潭:在維新里,闊三百餘步,深丈餘,內產魚。

    三鎮埤:係偽時林三鎮所築。

    龍鬚埤:水從龍鬚港來,因以龍鬚為名。

    草潭:在觀音山莊,蓄水甚多,灌注甚廣。

    蓮花潭:中產蓮花,故名。

    公爺埤:在鳳山莊,偽鄭輔政公所築。

    竹橋埤:灌竹橋莊田。

    金荊潭:內多生金荊樹,故名焉。

    諸羅縣水利

    鼎臍挖:在新港之南。

    蟳潛塭:與鼎臍相接,皆出魚蝦。

    草埔五塭:在安定里,秋月有魚。

    蚊港:統隸南崑身、北崑身、茄藤、頭威里等港,皆漁船採捕之所。

    後壠港:由崩山社至新港仔入海。

    竹塹港:一支為中港,在武勞、南日兩山之間,合流入海。

    南嵌港:自雙寮山、奶奶山異源合流,出鳳山之北入海。

    注水潭:在赤山。

    石螺潭:在大奎壁內。

    鬼面潭:在半線山內,皆水所停瀦,夏秋則溢,冬春則竭,居民土番取其魚、蝦、螺以為食,非罟、繒、??所可施者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