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后期萨克森英吉利的生活状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复,则积聚渐厚的牧区资产(供教堂及牧师之用)是否足以供中古英吉利之发展而已足,诚一有味而难决的问题,但这不是历史所宜试答的问题,历史须跟了事实走。

    寺院主义复活是事实。从法国的克吕尼及夫勒里(Cluny,Fleury)两寺院英国的寺院得了一种新的精神。所谓克吕尼运动(“Cluniac movement”)本是本泥狄克特(St. Benedict,为提倡寺院主义之始祖)势力发展之一枝叶。受了这势力的精神激励后,许多操守甚坚的僧正主教遂恢复了英国寺院的清规教则,即遇阻挠纷扰亦不稍屈。丹斯坦(Dunstan)即此辈高僧中最有能力,而度量未必最狭的一个。在同时候,爱德加(959——975)及后继诸王亦能听人劝告而重建盆地诸寺院,如伊里及彼得堡罗(Ely,Peterborough)等,慨损资产,并付寺僧以司法及管理地方之大权。

    英国的宗教亦随此鼓动而前进,渐渐与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即喜尔得布蓝德Hildebrand)时耶教教社所持的标准相吻合。喜尔得布蓝德的宗教理想诺曼征服者且于日后强英国教社以必从。最后,这寺院主义运动且使牧区的牧师过独身生活,使教皇所统率的教社大增其国际性,使化体之说(即圣餐用之面包及酒能变成基督之肉及血之说)得以发挥尽致,使贞女玛利之礼拜有重大的意义,使许多其他中古末期的特殊宗教运动一一发生。此后数世纪关于宗教的思想及习惯几完全萌育于寺院中,而寺院亦占封建英国的经济,及社会生活的重要地位。

    格拉斯顿伯里隐修院废址

    据《盎格鲁·萨克森编年史》,格拉斯顿伯里隐修院由韦塞克斯国王伊尼建造。1191年据称在此发现亚瑟王和圭尼维尔王后的墓地。

    在丹斯坦的幼年时代没有多少人会料到寺院生活之将来会如是之赫赫。他为格拉斯吞柏立(Glastonbury)的少年僧正时,他本是热心参加复活运动(寺院主义)的一个重要分子;他做了大主教后,虽对于运动的同情不减,而活动较衰。昔日的历史每以他为极不能容纳异己之宗教思想或行为者,但此说显非事实。他本是索美塞特一个豪贵之子,他的宗教性情中很富塞尔特人的易受刺激性;但他也甚富于大政治家的冷静头脑,两种不同的性质调合甚匀。历多年他为朝中最有势力的辅弼。他在朝中的权势可为教社复活的明证。然他也绝对没有滥用威权之事。所以无“勒德”的爱衰尔勒德(Ethelred the“Redeless”,“勒德”Rede古文作谏言讲)于不受丹斯坦的“勒德”或谏言后,英国复陷于衰乱之状态中。

    在封建本身说起来,新封建主义初不问世俗与僧侣之分。豪贵及教官都是享领王土的封建主,也都须为王服务,无论在平时或在战时。绝欲主义之复活使国王觉得有厚贶贤僧之必要,不然不足以表示对于宗教之虔敬。然因此之故与此世绝缘之寺僧反拥有了无限的田地,宝藏,及法权!到了诺曼征服之世,如乌斯忒,尉尔次,及多塞特等各邑中僧侣的所有地及管辖权已不在诸男及诸武士之下。诸男可持刀抢地,但寺僧可假造文书以争地;关于这一层,两者正也旗鼓相当。

    邓斯坦像

    邓斯坦(924——988),英国隐修院院长,著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韦塞克斯王国诸国王的首席顾问,因从事重要的修道制度改革而著称。

    那时候,固没有人会非议僧侣之享有世俗法权及世俗权力,但重大的流弊已于此种伏。在好的一方面讲,寺院的富有实为中古华美建筑之所由起。牧区教堂亦老是在一一兴起,几村村都有一个;因此之故,耶教日在浸润于诺尔狄克性质之内而不之觉。在坏的一方面讲,教社有了封建势力深足以使教社的精神易于堕落。但也有人以为,如果教社没有巨大的势力,教社或且不能稳渡诸封建世纪的怒浪而存在的。

    艾特尔雷德二世像

    艾特尔雷德二世(968?——1016),英格兰人的国王(978——1013年,1014——1016年在位)。他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未能阻止丹麦人蹂躏英格兰。绰号“迟钝的艾特尔雷德”。埃德加国王之子。异母兄爱德华被刺后即位。980年丹麦人入侵时无防御可言,几乎整个英格兰都遭到蹂躏。他大批屠杀丹麦移民(1002),从而引起丹麦人的再度侵犯。1013年末,丹麦国王斯韦恩一世被公认为英格兰国王,艾特尔雷德逃往诺曼底。1014年斯韦恩去世,艾特尔雷德的顾问班子迎他复位,条件是满足他们的要求。1016年艾特尔雷德去世,斯韦恩之子克努特又蹂躏了英格兰。

    外琴人第二次的入侵

    第10世纪的大部分可算是比较的安靖,而外琴运动亦暂告各国来的移民数目大减;各地之斯干条那维亚移民则就他们先人以战斧挣来之休息的时期。在此期中自波罗的海地,兢兢业业从事于市镇,农庄,及其他制度之建设。阿尔弗勒的子孙乘外琴人不大来侵扰之时,从容征服了丹法国;但这征服也只是浮表的,丹法国内的斯干条那维亚人仍得保守他们的民族性。爱德加及丹斯坦之世更为小康之世,人民安居乐业而无烽烟之警。但在无勒德的爱衰尔勒德之季世,则波浪又重起。

    外琴人重又以兵戎为生。此次的领袖为丹麦王福刻俾耳德(Sweyn Forkbeard),攻侵最甚的地方则为南英。他们不侵犯和他们同族的诺曼底及丹法国;而住居约克邑及东盎格利亚的同宗者亦当然不来阻止他们,或帮助萨克森庸君以救护威塞克斯。英格兰之萨克森人及丹麦人未能完全融洽,及新英吉利国之柔弱无力至是亦大显。有人谓丹法国为“旧英吉利国所由覆没的海礁”,诚非虚语。爱衰尔勒德固一昏庸软弱之君,他的一世固亦祸乱相寻;但旧英之所以亡亦不尽可归罪于国王的个人,及偶然的事变。

    在此后之多年战争内,在克拿特获得王位以前,有两件事情很值得我们的特别注意————丹麦金及伦敦城所处的地位。

    丹麦金

    丹麦金(Danegeld)在阿尔弗勒时已见采用,入侵之丹麦人索之,而无援之萨克森人付之。但在初时,丹麦人多喜就地劫掠,而厌勒索之麻烦。此后,盗与被盗者皆视前为文明,故后来之外琴人辄以全国为要索,而勒付赎金,不然者,则全国遭糜烂而玉石不分。且后来丹麦人之需要农地及田耕似亦不如阿尔弗勒时之甚。很多的外琴人但求分得若干丹麦金,以携回斯干条那维亚的故乡,以经营田地房舍,则于愿已足;他们并不想常留英格兰。其时偿付丹麦金之总数极大,史家每引为奇异;不特远过日后诺曼及不兰他基奈王库所得于同样赋税之数,且似亦远非当时田价之所能负担。大概因第10世纪较为太平之故,英国之豪族僧侣得以积聚种种宝藏及私产,尤其是英吉利金银匠所制极精致之金银器皿饰品。此种金银器今殆尽充赎金之用,犹之查理及克伦威尔之战时,文艺复兴时代之英国银器及珠宝亦尽充战帑。赎金之一部殆即由好冶游之外琴人用于英国,但一部分则仍被卷至斯干条那维亚。

    农夫所负担之赎金足以倾家荡产而有余,因此自由人更一一变为农奴。丹麦金在我国之社会史,财政史,及行政史上实有重要的地位。直接税即由此可耻之赎金而起。在软弱的爱衰尔勒德时它为奉敬丹麦人的善法。在强硬的克拿特时,它为保卫国家的军用税。在征服者威廉时它变成主要的国税。我国第一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即在于此,《土地调查书》的原先目的即在教人以如何征收丹麦金之法。地税之征收初本付诸各乡区(township),但嗣后则为采地主(lord of the manor)之职责。克拿特已觉得和一人交涉比和全乡交涉要好办些,诺曼诸王更以此为定例,只向采地主征全采地之税而不复向乡区追问,于是各乡村益受制于封建主而不得自脱。封建主成为税农(tax-farmer)。国家亦渐渐视包办纳税之人为地主,且为该地居民之主;而封建制度更进一步。

    伦敦之成重心

    在重起的丹麦之战中,另一可以注意之事即伦敦的地位。百余年前阿尔弗勒曾重建伦敦的城堡,而移民卫戍,以当抵御丹麦人之要口。当危急之秋,伦敦竟能满副阿尔弗勒的希望。在爱衰尔勒德朝时,伦敦市民成为抵御之中心,远非懦怯无能的君主所可比拟。及后,福刻俾耳德(1014)及爱衰尔勒德相继死后,他们的虎子克弩特及铁甲爱德曼(Edmand the Ironside)复因争立为英王而有短期的血战。战期中伦敦又为爱德曼的坚营而不能轻易动摇。不幸爱德曼于数月后即去世了;因时势所趋萨克森之贤人会议至是推举克弩特为王。当时冲突之地为南英,而丹法国又紧邻战地,克弩特之当选本为势所当然,自爱德华(爱德曼之子)死后,则更为事所必至。且克弩特有许多可取的才德,日后的事实可证明他的被举为极幸之事。

    斯韦恩——世像

    斯韦恩一世(?——1014),丹麦国王(约987——1014)原为北欧海盗首领。丹麦和英格兰国王克努特大帝之父,著名的丹麦北海帝国的创立者。

    英国君主的选举性质在此时最为空前绝后的显著。克弩特,哈罗德,及威廉皆没有多少取得王位的权利;他们惟一的根据就是贤人会议的推举,或全国各巨豪的承认。但这样的推举已够使征服变为合法,已够表示国民的公意。贤人会议非英吉利国会之起源,后者乃自盎格鲁·诺曼制度中蜕化出来。贤人会议也不是一个人民的代表团体,或代表任何的机关。它只是主教,伯,王室官吏,及其他巨豪杂凑而成的一种会议,虽号称贤人会议(Witan),而与会者不必尽贤。在国王已经即位之后他们所能行使的控制权,随国王的性格及当时的情形而有不同,因为那时尚无所谓宪法。但国王因死出缺时,他们有选举后继者的权利。这个大权在萨克森末期时最不受限制:不但承继的次序可有更变,即王室本身亦可任意挑选。君权神圣,而不受人类管束之义,在英国史中,实为詹姆斯一世过灵脑中的结晶,而毫没有历史上的根据。

    伦敦在后期丹麦之战中所负起的重任有如一个独立的军事政治权力那样的大;这诚值得惊奇,因为它的市权在表面看起来应是非常狭小的。它没有它自己的市长及长老(Alderman),即埠官(port-reeve)也为王家的官吏。伦敦全城之有若干自治的区(“wards”)乃日后的历史,此时则仅分裂成若干的“封地”(“sokes”)。“封地”即国王赐与巨豪或大僧之地,地内法权亦悉归受赐人管辖。市自治在英国实为后日的发展。此时,即素爱自由的丹麦城市亦受治于世袭的“法官”(“lawmen”)。英吉利的其他贸易市及堡市(“Market towns”and“burhs”)和乡村及要塞本尚无甚区别;它们,不用说,更完全在封建主之掌握之中,无论此封建主为国王,或为一个豪贵。一市受几个豪贵的分治,亦为常见之事。

    但伦敦埠和其他英市实有的权力及事实上的独立,要远过于它们在法律上应有的权位。英国古时本无一定的国都。克弩特以温彻斯忒(Winchester)为新都,而不建都于伦敦,更给泰晤士河的巨埠以一种真正的政治独立;且更使它有从旁监督王权的可能。在此后之数世纪中,要到斯图亚特时之异动为止,伦敦一直维持这种傲然不阿的精神,但又从不稍缺真实的忠君心及爱国心。巴黎因向为法兰西王之都城之故,历史完全不同。

    伦敦人先时虽极力反对克弩特的继立,然此事实于他们有利。北海的海盗经歼灭,而各岸的港埠经开放后,英吉利各地及波罗的海各地间的贸易增加极速。丹麦商人本已为约克及丹法国中各城的体面市民,今更云集伦敦,为伦敦之光。到了11世纪,伦敦的丹麦“内河船商”(“lithsmen”)及“外海航商”(“butsecarles”)已执海运业之牛耳,为主持我岛海防的重要分子;他们更参加因继承而起的争端。他们的大部本为邪教徒,但我们可从圣克来门特·丹麦人(St. Clement Danes)的名字中及城中各教堂之取名于圣奥拉夫(St. Olaf,传教丹麦的圣徒)的一事中,得知他们的归向耶教。中古皇帝在可伦(Cologne)及它处的臣民此时亦有留居伦敦而经商者。伦敦在罗马时本为欧洲商业的中心,今又恢复旧日的地位。

    克弩特

    老外琴福刻俾耳德之子克弩特一方做查理曼式的皇帝,一方又仿效阿尔弗勒之所为而做一英吉利的贤王,从事于和解各族人民及建设的工作。他以武力征服英吉利人后,即把他们和丹麦人同样看待,无所歧视;人民因亦一致敬他爱他,无分种族。他父亲之信邪教比信耶教为恒为坚,他和诸昆仲因亦生长于窝登教中;但他死时已为笃信基督的教徒,而为寺院史家所最称道的一人。他捐助寺院甚豪。他更以法律严令人民完缴什一之教税,守礼拜日的仪节,并严禁丹法国中及新来丹麦人中余存的邪教,虽则他领这些丹麦人来时他自己也是一个邪教徒。有一个传下的古歌可以证明他末期时的英吉利已不复记得他曾出身邪教:

    当我王克弩特乘船而过时,

    伊里的寺僧很愉乐为歌以颂,

    船虽不是近岸而摇过,

    我们仍可听见寺僧的歌声。

    插图中的克努特——世

    这件11世纪的手稿描绘了英格兰、丹麦和挪威的国王克努特一世与他的妻子、诺曼底人的爱玛王后正在纽敏斯特修道院安装一个圣坛十字架。

    寺僧的歌吟大概不会像上述的愉乐,如果他们所见的克弩特为幼年时随了他老父的战船摇到盆地河流中的克弩特。但外琴人的时代早成过去,而克弩特已为丹麦,诺威,英吉利,及赫布里底群岛的大王;他方用外琴人的雄力以造成一个福利的海上帝国,诺尔狄克诸民族的海上帝国。

    照野史所说,克弩特是一个不好阿谀的明主,他曾因幸臣献媚太过之故而面加斥责。这种野史虽为期甚古,而显不可靠。在热带及东方充斥阉宦佞臣的宫廷中,或会有如稗史所传之媚主求欢之事,但臣事克弩特的丹麦卫士,或外琴人,或萨克森豪贵,他们向从粗暴勇武中过生活,他们安能为过甚的谄媚?稗史所传决不能见于那时北海沿岸之地。能发生那种丑态之地,海浪必不会像北海那样的可畏。

    克弩特的设施

    克弩特即位后,起首几年尚不脱马上得天下之气,随处以武力压服英人。他于1020年回丹麦继承王位,事事得手。那年自丹麦回英后,他的政策大变,一方调和征服者及被征服者间的感情,使之和善,而置之平等,一方又与教社结不解缘。从许多重要的地方看起来,他的政策和50年后诺曼征服的政策绝不相同。诺曼人以充公田地为自肥之道,而丹麦人则取丹麦金以自奉,而不直接侵害英人的地权。在克弩特的温彻斯忒宫院中,盎格鲁·萨克森文及丹麦文为并用的语言。克弩特更汇订了好些盎格鲁·萨克森法典。他在位时的教社多由盎格鲁·萨克森僧侣管理;这班僧侣初为政府的僚吏,继则被升任为主教。在他的保护之下,英格兰的僧侣更远适诺威及丹麦而力助耶教翦除邪教。征服者威廉觉得法兰西僧侣的训练比萨克森的强,而克弩特则觉得斯干条那维亚僧侣的训练比萨克森的更弱:此层我们固可断言;但两人对于被征服民族的领袖者态度的绝异我们也无从为讳。克弩特之重用萨克森豪族不仅限于教社,即政治及军事亦莫不皆然。他能把举足轻重的威塞克斯伯土交于他的宠臣高德温(Godwin),亦可见他能十分信托萨克森人。高德温之闻名亦渐自此时起。

    克弩特的御卫队

    克弩特于酬答助他征服英吉利的丹麦队伍,而令他们解甲归田后,仅维持一个40只船之海军及一个小小常备军叫做“御卫队”(“housecarls”)。御卫队为披重甲之乘马步兵,专以从军为业,且受国王的薪给;但他们和克弩特本人同属于一种军人的行会或帮会。所以御卫队是一种金钱的团结,又是一个尚义互助的弟兄会。御卫士虽亦有领得赐地者,但他们的服务初不由赐地而起,故封建原素不著于御卫军。充御卫士者初仅限于斯干条那维亚人,但不久即有萨克森人加入;故御卫军的起源是外琴的,而发育则是盎格鲁·丹麦的。御卫军在海斯顶斯之战时全军覆没,此后不复恢复。诺曼征服后封建之制大盛,文治及军事制度俱以封建的地权制为基础,酬给制当然不能存在。

    海上帝国的解体

    克弩特死后之一世内,他的全功尽被诺曼征服所推翻;因此他的功绩究竟如何完善或如何重要我们竟难估计。如果天假以年,不死于40,壮年而殁于60之老年,他或者可以留下较永久的痕迹于后世。他是一个伟大的雄主,死时他正在建设一个雄跨北海的大帝国,以斯干条那维亚及英格兰为左右两柱。海权将为这海国的主要精神及团结力。如果帝国真能成立,全世界的历史必将完全不同。虽然,11世纪时北海之难渡不亚于18世纪之大西洋;欲于是时维持横跨北海的大海国,其难也不亚于在18世纪时维持横跨大西洋的大海国。北海两端的距离尚非11世纪人之机械所能应付裕如。丹麦,诺威,英格兰,及赫布里底间既无联合的组织,又无一致的爱国心,所有者仅克弩特个人的关系。且英格兰本身尚取四个伯土分治之制,诺威本身更不能称为一统;此时而欲创一真正帝国,其难亦真有不堪言者。

    继克弩特的诸丹麦王类皆庸庸碌碌,而散漫的海上帝国遂瞬归乌有。在守教者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之下,英吉利重又恢复为独立的萨克森王国;他和法兰西的诺曼底日亲,而和斯干条那维亚日疏;英吉利亦因诺曼底的关系而渐受法兰西文化的支配。它(英吉利)虽和斯干条那维亚有数世纪时而仇时而友之关系,终仍漠不相关。它抛弃了一个诺尔狄克国家的海上生活,改变了从前和欧陆若即若离的孤立态度,而竟变成法兰西封建文化的一部,且时时加入法兰西本国的地盘战争。此种新的关系竟历数世纪之久。这剧烈的变化也许是无可逃免的,变化的结果也许是所获者大于所失;但克弩特的雄心是在想把英吉利造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雄心虽未实现,但已深可引起我们的幻想。而且这个雄心也不是一点没有永久的影响,我国国民的经商性质及斯干条那维亚性质还是从那时取得的。

    * * *

    [1] 译者按,Lænland之所入为维持礼拜及牧师俸给之用。

    [2] 邑官初名“shire-reeve”继称“sheriff”,本为国王的命官,而驻于邑中者,但有时亦为方伯之代表。方伯之仅领一邑者,其邑中无邑官。诺曼征服后,方伯不复见,主教则另有宗教法院;于是邑官为邑中惟一之官吏,且仅受国王之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