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讲 意志与生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生活的意志

    二、生存与理念

    三、存在的得失

    四、生存与财富

    一、生活的意志

    在某种范围以内,这是一个显然的先天真理,不必说的,即产生世界现象者(意志),一定不可以这样做,因而仍然处于不活动的状态下。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前一种状况构成生活意欲活动的现象,那么,后一种状况便构成非意欲活动的现象。从本质上看,这与吠檀多和佛家的涅槃相同。

    生活意志的否定根本不会有消灭实体的意思在内,只表示非意欲活动而已,以往有意志活动的东西,现在不再有意志活动了。这个作为“物自体”的意志,我们只有通过意欲活动才能知道它,因此,在意志不再表现这种意欲活动以后,就无法说明或想象它是什么东西或要做什么别的事情。于是,对作为意欲现象的人类来说,这种生活意志的否定,便表示一种从有到无的变化。

    在希腊人和印度人的伦理学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对立情形,前者的目的(虽然柏拉图例外)是使人能够过上一种快乐的生活,后者的目的则相反,是从生命中得到彻底解脱和拯救。

    如果你看到佛罗伦萨美术陈列馆一具古代雕刻精美的石棺的话,就会发现一种同样的对立情形————由于这个对立情形具有可见的形象,更显得有力。在这具石棺上所描绘的,是全部结婚仪式的浮雕,从最初的求婚到婚姻之神的火炬照亮到洞房之路。然后你把这种情形和基督徒的棺木做一下比较,基督徒的棺木四周都漆上黑色以表示悲叹,棺木上放一个十字架。这个对立情形非常有意义,两者都想在面对死亡时给予慰藉,他们所用的方法却完全相反,可是两者都是对的。一个表示对生活意志的肯定,通过这种肯定,生命永远是稳固的,不管生命的形式如何快速地一个一个彼此相续。另一个由于痛苦和死亡的象征,则表示对生活意志的否定,以及从死亡和魔鬼支配的世界中解救出来。在希腊罗马泛神论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之间,真正的对立是生活意志的肯定与否定的对立————在这方面,基督教毕竟是对的。

    我的伦理学和欧洲其他所有哲学家的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以教会的观点来解释的话,就像《新约》和《旧约》之间的关系。因为《旧约》把人置于律法支配之下而律法并不导人于救赎之境;《新约》则不同,《新约》告诉我们,律法是不够的,的确,《新约》不要求人服从律法。《新约》宣扬恩宠王国以代替律法,我们可以通过信仰、爱心和彻底的自我否定以进入恩宠王国。《新约》告诉我们,这是达到从邪恶和现世界中救赎出来的道路,虽然,所有新教徒和理性主义者都错了————《新约》的真正精神无疑是禁欲主义精神。这种禁欲主义精神正是对生活意志的否定,而从律法范围转变到信仰范围,从罪恶和死亡世界转变到基督中的永恒生命,从实质意义上看,这些都表示从单纯的德行转变到生活意志的否定。在我之前的整个哲学、伦理学都固守《旧约》的精神,它提出了绝对道德律(即没有基础也没有目的的道德律),并包含道德上的命令和禁律,在这些命令和禁律背后,暗中有一位独裁的耶和华,不管这种伦理学表现的方式如何,然而,这种说法都用得上。相反的,我的伦理学却有基础、目的和目标:在理论上证明正义和慈善的形而上基础,然后,指出正义和慈善完全实现时所必定达到的目标。同时,它明白承认世界的应受责难并指出意志的否定为达到救赎之道。因此,我的伦理学实际上和《新约》的精神是一样的,而所有其他伦理学却和《旧约》的精神一致,因而在理论上甚至只是犹太教而已,这就是说,只是一种赤裸的、专横的一神教而已。从这个意义上看,我的学说可以说是真正的基督教哲学,尽管那些不愿进入问题中心、只想了解皮毛的人觉得这种说法是多么不合理。

    如果一个人能够稍作深入的思考,他会立刻发现,人类的种种欲望并非只在彼此偶然对立产生伤害和邪恶时才成为罪恶的。如果这是它们带来的结果,那么,本质上就是罪恶的和应受责难的,整个生活意志也是应受责难的。这世界所充满的残酷和痛苦现象,事实上只是生活意志种种客观化方式的必然结果,因此,也只是对生活意志的肯定所做的解释。死亡这一事实就证明我们的存在本身含有罪过。

    如果你从物自体,从生活意志出发去了解这世界,那么,你会发现,这世界的核心,这世界最集中之点,是生育活动。相反地,如果你从现象世界出发,如果你从经验世界、观念世界出发,所表现的情形便会多么不同!这里,生育活动被视为完全超然而不同的东西,并不十分重要,其实,生育活动是被视为一种不必加以掩饰和隐藏的东西,为带来许多笑料的不合理的反常事物。可是,我们可能以为这只是魔鬼隐藏诡计的情形,我们不是知道吗,由于性欲给我们的憧憬是如此之多,而实现的又如此之少,因而只是这个高贵世界所表现的骗人把戏,尤其是当我们的性欲固定于对某一特定女人因而全心全意迷恋她时。

    从某种意义上看,女人在生殖中担任的角色比男人担任的角色较无害处,因为男人使小孩具有意志,这是一切不幸和邪恶的源泉与最大的罪恶,而女人使小孩具有知识,这是打开得救之道的。生育活动是宇宙之结则表示:“生活意志再度被肯定。”另一方面,怀孕和妊娠则表示:“知识之光再度和意志合一。”借此,可以发现再度摆脱这个世界之道,而救赎的可能性也因此打开了。

    这一点说明了一个明显事实,即每个女人虽然乍闻生育活动会觉得羞死人,然而当她们挺着一个大肚子时,却毫无害羞的样子,甚至引以为荣。理由是:从某种意义上看,妊娠是抵消性交带来的罪过。因此,虽然性交使人觉得很害羞和不好听,然而与性交密切相关的妊娠却表现出纯洁无邪,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神圣的事情。

    性交主要是男人的事情,妊娠则完全是女人的事情。小孩从父亲那里接受意志和性格,从母亲那里获得智慧。后者是救赎原理,意志则是奴役原理。性交是一种象征,表示尽管由于智慧而不断增加启发,可是,生活意志仍然存在于时间之中。生活意志的重新具体化也是一种象征,表示知识之光、最明亮的知识之光、救赎的可能性,再度和意志合一。这种情形的表征是妊娠,因此,妊娠可以大摇大摆地公开表现出来,并作为引为光荣的事情,而性交却像罪犯一样的藏头藏尾。

    对从事不义和邪恶行为的人来说,不义或邪恶行为是其肯定生活意志力量的表征,因而也是离开真正得救时的表示,即离开生活意志否定多么遥远的表示,也是离开“从这世界救赎出来”多么遥远的表示。此外,还表示在他能够获得真正得救之前,仍然需要长时期地学习知识和训练受苦的象征。不过,对于那些必定碰到这些行动的人来说,虽然从形而下的意义看,是一种罪恶,可是从形而上的观点看,却是一种良善和根本有益的行动,因为,它们帮助他走向真正得救之道。

    二、生存与理念

    各种阶段的存在理念,虽然都是求生意志的客观化,但对于囿于“时间”形式的个体而言,他所认识的却不是“个体”,而是结合生殖关系而产生的“种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种族”可以说是超出“时间”洪流的理念,也是一切存在的本质。通过它,我们才能认识个体,也才能谈论存在。

    然而,由于“种族”本身只是一个抽象存在,它必须在个体中赋形才能存在。因此,意志也只有在个体中才能存在。不过,尽管如此,意志的本质经过客观化后,所表现出来的仍是根深蒂固的种族意识,所有个体追求的急切要事,诸如性爱关系、生男育女及其教育问题,乃至个体的安身立命等,无不与种族发生密切关联。为此,动物才有交尾欲(其欲望的强烈,在德国生理学家布尔达哈所著《生理学》书中有详细入微的叙述)。人类为了达到性欲的满足,才先有对异性的深刻观察,或者为了选择终身伴侣而神思恍惚,从而产生缠绵悱恻、如痴如狂的恋爱。最后,再演变成双亲对子女的过度宠爱。

    从内在(即心理)而言,意志犹如树木的根干,智慧是它的枝丫;就外观(即生理)而言,生殖器则如树干,头脑是其枝丫。当然,供给养分时并非通过生殖器,而是肠的绒毛,但因个体有了生殖器,才能和它的根源————种族相联系。所以说前者才可算是根干。总之,若从形而下言之,个体是种族所产生出来的东西;若从形而上言之,则是种族在时间的形式中,所表现出的不太完全的模样。

    以下我将谈谈与上述有密切关系的若干问题。脑髓和生殖器的最大活力期和衰老期是相互关联的,其发生的时间相去无几。性欲可视为树木(种族)的内在冲动,它使个体的生命萌芽,此犹如树木供给树叶养分,同时树叶也助长了树木的壮大一般。正由于如此,所以这种冲动力非常强烈,而且是从人类的本性深处涌出来的。若割掉一个人的生殖机能,就好像把他从赖以生长的种族树干砍下而弃置一旁一样,他的体力和精神必将渐次衰退。个体对于种族所做的服务告终之后,即完成了受精作用后,不论任何动物,必然伴随着力量衰竭的短暂现象;许多昆虫甚至在受精后即告毕命。所以塞尔舍斯才有“精液的射出就是丧失一部分的精神”的警语。就人类的情形而言,生殖力的衰退就表示个体的渐临死亡。无论任何年龄,若滥用生殖力,都会缩短生命;反之,节欲却能增进一切力量,尤其有助于体力。正因为如此,节欲是希腊训练运动员的一种方法。再者,若昆虫实行这种抑制,也可使它的生命延续到翌年春天。上述的种种现象显示出:实际上个体的生命只不过是借自于种族,一切生命力都是种族力量的迸发。但在这里还要附带一点说明:形而上的生命基础,是直接表现在种族中的,并且通过这一点而显现在个体身上。因此,印度人对于象征种族不减的林盖姆和由尼甚表崇拜,同时为了反抗死亡,在死神席巴身上也赋予了这种属性。

    即使没有上古流传下来的种种神话或象征,我们只需观察一切动物(包括人类)在从事有关性欲活动之际的那种热心和认真,也必可了然性欲的激动,这本来就是动物的主要本质,也是种族的一分子对传宗接代大业的效劳。反之,其他所有器官或作用,只是直接服务于个体,而非种族,个体的生存实居于次要地位。同时,由于真正延续的是种族,个体是不能永存的,因此,为了维持种族的关系,个体在激烈的性欲冲动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把其他一切事物都搁置一旁的习性。

    诸位不妨试想一下动物在交尾期的生殖行为,对以上所述自可获得更明确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它本身所不能自觉的认真和热心。当此之时,它们的脑子里会有什么念头呢?它会想到自己迟早要死亡?会想到它现在的行为将产生类似自己的新个体而取代它的生存?决不!它们不会想,也不知道这些问题。但它们表现得有如非常关怀种族的持续一般。何以如此呢?一言以蔽之,那时它们全部的意识都集中于生存问题(当然是不自觉的),而只有借生殖行为才能表达最高度的这种欲望,如此,已足以使种族延续不断了。同时,这也是因为意志是根本,而认识则属偶然性,才会造成这种现象。因此,意志并不必要完全受认识的引导,只要在其本源性中决定的话,在自然的表象世界中,即可客观化。如果我们想象动物也有生命欲和生存欲的话,亦非一般所谓的生命和生存,而是希求与自己相同种族、相同形貌的生命和生存,他从同种的雌类中看出自己的形貌,因而刺激生殖行为的意志。从外表通过无限的时间观之,它们的欲望化成相同形貌的个体陆续更迭,并且由于死亡和生殖的交替,而使种族维持。就此看来,死亡和生殖不过如同种族脉搏的律动而已。这虽是由动物所确定的事情,但可适用于人类。因为人类的生殖行为,虽然伴随有目的的认识,但并不全受这种认识的领导,而是求生意志的集体表现,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总之,我们和动物生殖之际的情形相同,当从事其本能工作时,也不受目的之认识的领导,而且大体来说,此时意志不以认识做媒介而表现。任何其他本能工作,个体所认识的只是琐细的部分,而生殖行为才是最伟大、成就最辉煌的本能工作。

    从以上的观察我们不难了解,性欲和其他欲望的性质截然不同。就动机而言,它是最强烈的欲望;就表达的情形而言,它的力量最强猛,无论在何处它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像其他欲望,会发生趣味、气氛、情境之类的问题。就因为它乃是构成人类的本质愿望,任何动机都无法与之抗衡。它的重要性简直无可言喻,若不能在这方面得到满足,其他任何享乐也无法予以补偿。同时,不管动物或人类,为它常不惜冒险犯难或大动干戈。若以最坦诚、最直言不讳的话说出这种自然的倾向,我们可以用门口以男人性器作装饰的庞贝妓馆那句闻名遐迩的题词来说明,那就是:“幸福住在这里”。刚要进去作乐的人,对于这句话尚觉自然,出来后就不免有啼笑皆非之感了。反之,若以认真严肃的态度来说明生殖欲的强烈,可以希腊神庙圆柱上的那一段碑铭为代表:“爱神乃首一者、创造者、万物衍生的本源”。罗马诗人路克雷提斯在他的著作卷首所做的优美赞语,也属于这类。他写道:

    大慈大悲的维纳斯啊!

    你是爱纳德族之母,

    你为人类和诸神带来喜悦。

    性的关系在人类世界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带着各色各样的面罩到处出现,是一切行为或举动之不可见的中心点;它是战争的原因,也是和平的目的;它是严肃正经事的基础,也是戏谑开玩笑的目标;它是智慧无尽的泉源,也是解答一切暗示的锁钥————男女间的互递暗号、秋波传情、借窥视以慰慕情等,这一切,无非基于性爱。不但年轻人,有时连老人的日常举动,都为它所左右。纯洁的少年男女,经常沉湎于对爱情的幻想中;与异性发生了关系的人,更不时为性爱问题而烦恼。

    恋爱,之所以始终能成为最丰饶的闲谈题材,在于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这人人都关心的重大事项,为什么总要避开人家的耳目而偷偷摸摸进行呢?顽固的人甚至尽量装出视若无睹的姿态,这也显不出这个世界是多么奇妙可笑。话说回来,其实性爱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世袭君主,它已意识到自己权力的伟大,倨傲地高坐在那世袭的宝座上,以轻蔑的眼神驾驭着恋爱,当人们尽一切手段想要限制它、隐藏它,或者认为它是人生的副产物,甚至当作毫不足取的邪道时,它便冷冷地嘲笑他们的徒劳无功。因为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我把生殖器官称为“意志的焦点”。不仅如此,甚至人类也可说是性欲的化身,因为人类的起源是由于交配行为,同时两性交合也是人类“欲望中的欲望”,并且,唯有借此才得以与其他现象结合,使人类绵延永续。诚然,求生意志的最初表现只是为维持个体而努力,但那不过是维护种族的一个阶段而已,它对种族的热心、思虑的缜密深远,以及所持续的时间长度,远超过对个人生存所做的努力。因此,性欲是求生意志最完全的表现和最明确的形态。

    为使我的基本理论更加清楚起见,在这里且以生物学方面的说明供为佐证。我们说过,性欲是一种最激烈的情欲,是欲望中的欲望,是一切欲求的汇集。而且,如获得个人式性欲的满足————针对特定的个体,就能使人觉得有如拥有一切,仿佛置身于幸福的巅峰或已取得了幸福王冠的感觉;反之,则感到一切都失败了。这些事情也可与生理学方面取得对照:客体化的意志,即人体的组织中,精液是一切液体的精髓,是分泌物中的分泌物,是一切有机作用的最后结果。同时,由此可再认识:肉体不过是意志的客体化,即它是通过表象形式的意志。

    生殖行为联结子孙的保存,亲情联结性欲,如此,而使种族的生命绵延赓续。所以说,动物对于子孙的爱和性欲相同,它所做的努力远比对个体本身更为强烈,所有的动物大抵皆如是,做母亲的为保护子女,往往甘冒任何危险,即使一死也在所不惜,连最温驯的动物,也将不惜生死,不辞任何拼斗。这是最佳的佐证,因为动物的活动现象最为单纯。以人类而言,这种本能的亲情,以理性为媒介,即反省的引导,有时虽不免因理性的阻碍而削减,秉性暴戾凶残者,甚至也有不承认亲子之情的现象,但就本质而言,实际并非不强烈,在某种情形下,亲情经常击败自私心,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子女。据法国报纸的报道,琉县的沙哈尔镇有一位父亲自杀了,动机很简单,因他的长子已届兵役年龄。法政府规定,父亲死亡,长子可免除兵役。动物没有理性,没有所谓反省能力,所以它们所表现的本能母爱(雄性动物没有这种意识)最为纯粹,也最为明显。总之,这种爱的真正本质,与其说出自个体,莫若说直接出自于种族。这意味着动物也有种族系赖子孙而得以保持,必要时得牺牲自己生命的意识。所以,它和性欲的情形相同,这里的求生意志也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升华,由超越意识本源的个体而及于其种族。本能的母爱到底何以异乎寻常的强烈?光凭抽象的描述恐怕无法形容,为使读者能了解其中详情,我想再举出两三个实例加以说明之。

    水獭被追捕时,立即带着子獭沉入水中,当它们为了呼吸而再度浮在水面时,母獭便以身子遮挡及承受猎师的镖箭,以使子獭逃遁。还有捕鲸时,只要先射杀子鲸就可把母鲸引诱出来。此时,母鲸便立刻赶到子鲸身边,尽管她身上中了许多鱼镖,但为孩子的一线生机,仍是寸步不离子鲸,毫无逃遁之意。英国航海家史柯斯比著的《捕鲸日记》讲述新西兰附近的三王岛海中,盛产海豹,它们都是成群结队地在海岛周围来回游泳,寻找鱼食,但水中有着我们所不知其名的厉害海兽,屡次使它们身受重创而回。所以,它们在一起游泳时就须训练出一套特殊的战术来抵御敌人,当雌豹在岸边产子授乳的七八周间,雄豹就围在它四周,即使雌豹饥饿不堪时也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