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亲郊(1),郊庙册文皆曰(2):“恭荐岁事(3)。”先景灵宫(4),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飨”(5);末乃有事于南郊(6)。予集《郊式》时(7),曾预讨论,常疑其次序。若先为尊,则郊不应在庙后;若后为尊,则景灵宫不应在太庙之先。求其所从来,盖有所因。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太庙则皇帝亲行(8)。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宫、庙谓之“奏告”,余皆谓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为“正祠”。至天宝九载(9),乃下诏曰:“‘告’者,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宫宜称‘朝献’,太庙称‘朝飨’。”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为“正祠”。

    【注释】

    (1)郊:祭祀名。古以祭祀天地为郊,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

    (2)庙:祭祀名。古以祭祀先祖为庙。明刻本缺一“郊”字,则与上句断句为“上亲郊庙,册文皆曰”。

    (3)荐:进献,祭祀。

    (4)景灵宫: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供奉北宋历代君主。

    (5)飨(xiǎng):献祭。

    (6)有事:指祭祀活动。《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7)《郊式》:熙宁初年,沈括等奉诏编《南郊式》,考订历代郊祭仪式,以定南郊之礼。由王安石总领其事。

    (8)太清宫:初以祭祀老子的祠庙称太清宫。唐高宗追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乾封元年(666)建祠,玄宗天宝年间改称太清宫。

    (9)天宝九载:公元750年。

    【译文】

    皇帝亲自行郊祭礼,郊祭、庙祭的册文都写:“恭荐岁事。”先到景灵宫祭祀,称为“朝献”;之后到太庙祭祀,称为“朝飨”;最后才去南郊祭祀上天。我纂集《郊式》一书的时候,曾经参预讨论,时常怀疑这个次序是否合理。如果以先为尊,那么郊祭不应在庙祭之后;如果以后为尊,那么去景灵宫的次序不应在太庙之先。考察其来由,大概是有原因的。按照唐代的先例,凡是祭祀上天,则各种神灵都要一起祭祀,需要派遣使者祭告,只有太清宫、太庙是皇帝亲自行礼。册文、祝文都写:“某月某日在某地进行祭祀,不敢不告。”太清宫、太庙的册文称为“奏告”,其余的都称为“祭告”。只有在南郊行祭天礼,才称为“正祠”。到天宝九年下诏说:“‘告’是以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宫的祭祀应该称为‘朝献’,太庙的祭祀称为‘朝飨’。”从此就没了“奏告”之名,而各地册文都称为“正祠”。

    正衙法座(1),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角(2),其前小偃(3),织藤冒之(4)。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之,曰“驾头”。辇后曲盖谓之“筤”(5),两扇夹心,通谓之“扇筤”。皆绣,亦有销金者(6),即古之华盖也。

    【注释】

    (1)正衙:唐宋时朝会听政的场所,在宋为文德殿。法座:君主听政时的坐具。

    (2)堕:通“椭”,长圆形。

    (3)偃:凹陷,平面形近似弯月或腰圆形,又称“月样杌子”。

    (4)冒:覆盖。

    (5)曲盖:顶部弯曲的伞盖。筤(láng):车盖的竹制骨架。

    (6)销金:用金丝装饰。

    【译文】

    正衙的法座是用香木做的,加上金饰,四条腿,圆角,前面稍微凹陷,用编好的藤条覆盖好。每次皇帝的车驾出行,就让年老的宦官在马上抱着,称为“驾头”。车辇后面有顶部弯曲的伞盖,称为“筤”,左右被绣扇相夹,统称作“扇筤”。都为织绣品,也有嵌金丝线的,即古代的华盖。

    唐翰林院在禁中(1),乃人主燕居之所(2),玉堂、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3)。应供奉之人,自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其间者,皆称“翰林”,如今之翰林医官、翰林待诏之类是也。唯翰林茶酒司止称“翰林司”,盖相承阙文(4)。

    【注释】

    (1)翰林院:本为供奉有一技之长者所居之处,属员称“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随时供皇帝差遣。唐玄宗时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居其中,供奉起草诏书。开元二十六年(738),于翰林院之南别建学士院,属员称“翰林学士”,地位高于翰林待诏。

    (2)燕居:闲居。

    (3)玉堂:今人或疑作“浴堂”,即浴殿。承明:古代君主左右路寝称承明,因其接于明堂之后。

    (4)阙(quē)文:指称“翰林茶酒司”为“翰林司”,系阙文所致。

    【译文】

    唐代翰林院在禁苑之中,是皇帝闲居之处,玉堂、承明、金銮殿都在其间。其中供职之人,从学士以下,包括工匠、艺人、各类府衙官员等,都称作“翰林”,就像现在的翰林医官、翰林待诏之类的。只有翰林茶酒司只称为“翰林司”,大概是相沿阙文所致。

    唐制,自宰相而下,初命皆无宣召之礼(1),惟学士宣召,盖学士院在禁中,非内臣宣召,无因得入,故院门别设复门,亦以其通禁庭也。又学士院北扉者(2),为其在浴堂之南(3),便于应召。今学士初拜,自东华门入(4),至左承天门下马待诏,院吏自左承天门双引至门(5)。此亦用唐故事也。唐宣召学士,自东门入者,彼时学士院在西掖,故自翰林院东门赴召,非若今之东华门也。至如挽铃故事(6),亦缘其在禁中,虽学士院吏,亦止于玉堂门外,则其严密可知。如今学士院在外,与诸司无异,亦设铃索,悉皆文具故事而已。

    【注释】

    (1)初命:初次任命。一说为每月初一。

    (2)北扉:北门。这里指开北门。

    (3)浴堂:浴堂殿,皇帝居处之一。

    (4)东华门:北宋时东宫门,门内第二道门称左承天门。西宫门称西华门,西华门内第二道门称右承天门。

    (5)门:指文德殿的东西掖门。

    (6)挽铃:拉铃。唐于翰林学士院设悬铃,以备夜间皇帝有诏命,可代为传呼,入院者需先拉铃。

    【译文】

    按唐代制度,自宰相以下,初次任命都没有宣召之礼,只有学士可以受宣召,大概是因为学士院在禁苑内,没有内臣宣召就无法进入,所以在学士院门之外另设旁门,也因为它和禁苑相通。学士院开北门是因为它在浴堂殿之南,所以便于应召。现在的翰林学士初次拜官,从东华门进入,到左承天门下马等待召见,被学士院的官吏从左承天门一前一后引导至门。这也是延续唐朝的成例。唐代宣召学士,从东门进入,是因为当时学士院在禁苑西边,所以是从翰林院的东门赴召,不像现在是从东华门进入。至于拉铃铛的成例,也是因为学士院在禁苑之中,即使是学士院的官员,也只能止于玉堂门外,其严密程度可想而知。如今学士院在禁苑以外,和其他官府没有什么差异,也设铃铛牵索,这都是为了礼仪的成例所设。

    学士院玉堂(1),太宗皇帝曾亲幸。至今唯学士上日许正坐(2),他日皆不敢独坐。故事:堂中设视草台,每草制,则具衣冠据台而坐,今不复如此,但存空台而已。玉堂东承旨阁子窗格上有火然处(3),太宗尝夜幸玉堂,苏易简为学士(4),已寝,遽起(5),无烛具衣冠,宫嫔自窗格引烛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为玉堂一盛事。

    【注释】

    (1)玉堂:学士院正厅称为玉堂,宋太宗曾以“玉堂之署”四字赐榜,令苏易简榜于厅额。

    (2)上日:上任之日。一说指每月初一。

    (3)承旨:指翰林学士承旨,为翰林学士之首。然:同“燃”,燃烧。

    (4)苏易简(958——996):字太简,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第一,官翰林学士承旨,太宗以飞白“玉堂之署”赐之。历任参知政事、礼部侍郎,出知邓州、移陈州。著有《文房四谱》《续翰林志》等。《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5)遽(jù):马上。

    【译文】

    学士院的玉堂,太宗皇帝曾亲自临幸。至今只有学士们在上任之日允许在正厅就座,其他时间都不敢独自就座。按照成例:堂中设立视草台,每次草拟诏书时,就会穿好衣冠坐在台上,现在已经不这样了,只留下一个空台而已。玉堂东边翰林承旨阁子的窗格上有被火烧过的地方,当年太宗皇帝曾经半夜临幸玉堂,当时苏易简是翰林学士,已经就寝,匆忙起身,没有烛光照明穿戴衣冠,宫嫔从窗格间引烛光为他照明。至今不欲更换被火烧过的窗框,以此作为玉堂的一件盛事。

    东西头供奉官,本唐从官之名。自永徽以后(1),人主多居大明宫(2),别置从官,谓之“东头供奉官”。西内具员不废,则谓之“西头供奉官”。

    【注释】

    (1)永徽:唐高宗年号,公元650——655年。

    (2)大明宫:唐贞观年间始建,居皇城之北高地。高宗龙朔年间改称蓬莱宫,并新建含元殿。长安年间又改为大明宫,改含元殿为大明殿。

    【译文】

    东西头供奉官,本来是唐代从属官员的名称。自从永徽年间以后,皇帝多居住在大明宫,另外设置属官,称为“东头供奉官”。而大内西边的属官没有废置,就称为“西头供奉官”。

    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1),谓之“蛾眉班”。国初,供奉班于百官前横列。王溥罢相(2),为东宫一品,班在供奉班之后,遂令供奉班依旧分立。庆历贾安公为中丞(3),以东西班对拜为非礼,复令横行。至今初叙班分立,百官班定,乃转班横行,参罢复分立,百官班退乃出,参用旧制也。

    【注释】

    (1)两省:指中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负责发布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

    (2)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乾祐年间状元,广顺三年(953)拜相,乾德二年(964)罢相,任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初年封祁国公,谥文献。著有《唐会要》《五代会要》等。《宋史》卷二四九有传。

    (3)庆历:宋仁宗年号,公元1041——1048年。贾安公:即贾昌朝(997——1065),字子明,真定获鹿(今属河北)人。贾昌朝初封安国公,故称贾安公。真宗朝赐同进士出身。庆历年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谥文元。著有《群经音辨》等。《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译文】

    按唐朝的制度,中书、门下两省供奉官在朝廷上东西两向对立,称为“蛾眉班”。本朝初年,供奉班在百官队列之前横排。王溥罢相,任东宫一品官,其班位在供奉班之后,于是皇帝命令供奉班依旧分立两侧。庆历年间,贾昌朝任中丞,认为东西两班对拜不合礼仪,就又改令横列。现在初叙班时分立两侧,百官排好班列之后,转为横列,参奏结束后再度分立,百官班列退出后才出殿,这是参用了以前的制度。

    衣冠故事,多无著令,但相承为例。如学士舍人蹑履见丞相,往还用平状(1),扣阶乘马之类(2),皆用故事也。近岁多用靴简,章子厚为学士日(3),因事论列(4),今则遂为著令矣。

    【注释】

    (1)平状:平等的文书。

    (2)扣:牵马。

    (3)章子厚:即章惇(1035——1105),字子厚,南平浦城(今属福建)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王安石变法时,任编修三司条例官、集贤校理、中书检正等。哲宗初为刘挚、苏辙等所劾,哲宗亲政,复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徽宗初罢相,卒后追封魏国公。《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4)论列:言官检举弹劾。

    【译文】

    衣冠的成例,大多没有正式条令,只是相沿以往的习惯为惯例。比如学士、舍人穿鞋见宰相,往来书信皆为平等之辞,骑马可以牵到宫门之类,都遵循惯例。近年来学士见宰相则穿靴持简,章惇当学士的时候,因此议论过这种做法,于是现在出了正式条令。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1),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2)。虽王庭亦在深荐中(3)。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4)。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鞦根(5),即今之带也(6)。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7),唐武德、正观时犹尔(8)。开元之后(9),虽仍旧俗,而稍褒博矣(10),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11),茂人文也。

    【注释】

    (1)绯(fēi):红色。长靿(yào)靴:即长筒靴。蹀躞(dié xiè)带:一种腰带,可以悬挂兵器等物件。

    (2)使北:沈括于熙宁八年(1075)以右正言知制诰察访河北西路,出使契丹,五月二十五日至北庭,化解鸿和尔大山及天池子一带领土争议。

    (3)荐:草,草丛。

    (4)帉帨(fēn shuì):佩巾,手巾。算囊:算袋,放物品的袋子。砺:磨刀石。

    (5)鞦(qiū)根:套车时拴在牛马大腿后的革带称“鞦”,鞦根当为带上之装饰物,应亦为环状。

    (6)带(kuǎ):附于腰带上的装饰品。

    (7)十三环:“十”字原阙,从王国维《观堂校识》补。

    (8)武德:唐高祖年号,公元618——626年。正观:即贞观。“贞”,避宋讳而作“正”。贞观,唐太宗年号,公元627——649年。

    (9)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

    (10)褒博:宽大。

    (11)顺折:疑指“挞尾”,腰带下垂的金属饰物,宋时以金、玉、犀、银、铜、铁为饰,区分官职等级。

    【译文】

    中原衣冠,从北齐以来,就全采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筒靴、有蹀躞带,这些都是胡服的装束。窄袖利于骑马射箭,短衣、长靿都便于在草丛中行走。胡人喜欢丰茂的草原,经常居处其间,我出使北朝的时候都看到了。即使是王庭也在草丛深处。我到胡人王庭的时候,赶上新雨刚过,走过草丛,衣裤都湿了,只有胡人身上没有被沾湿。衣带上垂挂的蹀躞,大概是用来佩戴刀剑、佩巾、袋子、磨刀石之类的。自此之后虽然去掉了蹀躞,但是仍然保留挂环,环是用来挂蹀躞的,就像系在马上的鞦带,即现在的带。天子以佩戴十三环为礼节,唐代武德、贞观年间还是这样。开元年间以后,虽然还沿袭旧俗,而都变得稍微宽大了一些,然而带钩仍然穿在带子本身的孔中。本朝又增加了顺折,以繁荣人文礼乐。

    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1),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2)。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3),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4),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

    【注释】

    (1)二:原作“折”,从王国维《观堂校识》改。

    (2)僭(jiàn):僭越,越级。

    (3)直脚:平直硬脚。局脚:弯曲硬脚。交脚:前后脚相交叉。朝天:巾脚上曲。顺风:一脚下垂,一脚上曲。

    (4)颔(hàn):下巴。

    【译文】

    幞头又称为“四脚”,因为有四根带子。两根带子系在脑后垂下,两根带子反系在头上,使其弯过来附在头上,所以也称作“折上巾”。按唐代的制度,只有君主可以用硬质的幞头。晚唐由于藩镇割据,节度使开始僭越地使用硬脚幞头。本朝的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这五等,只有直脚的是不论贵贱都能使用。此外,庶人戴的头巾,唐人也称为“四脚”,两根带子系在脑后,两根带子系在下巴上,这是为了办事的时候不会脱落,没事的时候就反系在头顶上。现在的人不再系在下巴下面,那两根带子就是虚设的了。

    唐中书指挥事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格如今之堂札子也(1)。

    【注释】

    (1)札子:古代官方的公文。

    【译文】

    唐代中书处理公务的文书叫做“堂帖子”,我曾经见过一份唐人的堂帖子,有宰相的签名,格式就像现在的堂札子。

    予及史馆检讨时(1),议枢密院札子问宣头所起(2)。余按唐故事,中书舍人职掌诏诰(3),皆写四本:一本为底,一本为宣。此“宣”谓行出耳,未以名书也。晚唐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中书承受,录之于籍,谓之“宣底”。今史馆中尚有故《宣底》二卷(4),如今之“圣语簿”也。梁朝初置崇政院(5),专行密命。至后唐庄宗复枢密使,使郭崇韬、安重诲为之(6),始分领政事,不关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敕”。小事则发头子、拟堂贴也。至今枢密院用宣及头子,本朝枢密院亦用札子。但中书札子,宰相押字在上,次相及参政以次向下;枢密院札子,枢长押字在下,副贰以次向上,以此为别。头子唯给驿马之类用之。

    【注释】

    (1)史馆检讨:史馆属官,主要负责修国史等。沈括于熙宁五年(1072)七月任此职。

    (2)枢密院:宋代最高军事机关,北宋决断兵事不出于兵部而出于枢密院。与中书省并称“二府”,长官称“枢密使”。

    (3)职掌诏诰:原作“职堂语诏”,据《类苑》及《说郛》改。中书舍人为中书省属官,主要负责起草诏书,故称“职掌诏诰”。

    (4)故《宣底》:此《宣底》当为梁朝遗物,《春明退朝录》称“梁朝《宣底》”,《类苑》引作“梁”。

    (5)崇政院:原作“崇仁院”,据津逮本改。后梁改枢密院为崇政院,枢密使为崇政使。

    (6)郭崇韬(865——926):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于后唐任兵部尚书、枢密使,以战功授侍中、冀州节度使,封赵国公。安重诲(?——931):河东应州(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于后唐任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加侍中兼中书令。

    【译文】

    我担任史官检讨官时,曾经讨论过枢密院问宣头由来的札子。我认为,按照唐代旧例,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都会写四本:其中一本为底本,一本为宣本。此“宣”意思是颁行出去,还没有作为文书的名字使用。晚唐枢密使从宫中接受圣旨,出来交付中书省,就是所谓的“宣”。中书省接受圣旨,记录在案,称为“宣底”。现在史馆中还有梁代的《宣底》两卷,就像现在的“圣语簿”一样。梁朝初设崇政院,专门执行密令。到后唐庄宗恢复枢密使,令郭崇韬、安重诲担任,才开始分走一部分政事,枢密院下达的那些不经由中书省而直接发布的命令称为“宣”,就像中书省发布的“敕”。小事的话,枢密院发的叫“头子”,中书省拟的叫“堂帖”。至今枢密院依然在使用“宣”和“头子”,本朝的枢密院也用札子。但是中书省的札子是宰相签押在上,副相以及参知政事依次向下;枢密院的札子是枢密使签押在下,副使依次向上,以此作为区别。枢密院的头子只有供给驿马之类的小事时才使用。

    百官于中书见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声唱一声“屈”,则趋而入(1)。宰相揖及进茶,皆抗声赞喝(2),谓之“屈揖”。待制以上见(3),则言“请某官”,更不屈揖,临退仍进汤。皆于席南横设百官之位,升朝则坐(4),京官已下皆立。后殿引臣寮,则待制已上宣名拜舞;庶官但赞拜,不宣名,不舞蹈。中书略贵者,示与之抗也。上前则略微者,杀礼也(5)。

    【注释】

    (1)则:稗海本、津逮本、学津本一作“躬”,与上句当断句为“唱一声‘屈躬’,趋而入。”趋:小步快走,以示恭敬。

    (2)抗声:高声。

    (3)待制:宋因唐制,于殿、阁均设待制官,典守文物,以备顾问,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唐以京官五品以上者担任。

    (4)升朝:指升朝官,即朝官或常参官,为朝日参见皇帝的高级官员。

    (5)杀:降低,减少。

    【译文】

    百官在中书政事堂见宰相,九卿以下的官员,由中书省官员高唱一声“屈”,就小步快走进来。宰相作揖行礼以及上茶的时候,都要高声赞喝,称为“屈揖”。待制以上的官员见宰相,则称“请某官”,不行屈揖礼,临近退出时才上茶。会见时,百官的位子都横设在宰相席位之南,升朝官可以坐,京官以下的官员都站立。皇帝在后殿宣见臣僚,待制以上的官员报上名字并且行拜舞礼;待制以下的官员只拜,不报名字,不舞蹈。在中书省略显尊贵,以示地位平等。在君主面前略显卑微,是降低礼节等次的做法。

    唐制,丞郎拜官,即笼门谢(1)。今三司副使已上拜官(2),则拜舞于子阶上;百官拜于阶下,而不舞蹈。此亦笼门故事也。

    【注释】

    (1)笼门:向着殿门跪拜。

    (2)三司:北宋时期总理财政的机构,通管盐铁司、度支司、户部,位在中书省、枢密院之下。宋代称三司为“计省”,三司使仅次于执政,称“计相”,其恩数廪禄与参知政事、枢密使同。

    【译文】

    唐代的制度,丞郎等官员任命,要向着殿门拜谢。现在三司副使以上官职的百官,就在阶上行拜舞礼仪;其他百官则在阶下拜谢,而不舞蹈。这也是“笼门”成例。

    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阁者,多至入相。学士争槐厅,至有抵彻前人行李而强据之者(1)。余为学士时,目观此事。

    【注释】

    (1)抵:到任。彻:搬出。

    【译文】

    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因为前面有一棵大槐树,素来称为“槐厅”。以前有传说待在这个阁子里的人,大多能成为宰相。于是学士们争着要占槐厅,以至于有到任后搬出前人行李而强行霸占的情况。我当翰林学士时,就亲眼见到这种事。

    谏议班在知制诰上(1),若带待制,则在知制诰下,从职也,戏语谓之“带坠”。

    【注释】

    (1)知制诰:宋代起草诏书者加知制诰,一般翰林学士草拟称内制,中书舍人草拟称外制,合称“内外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