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社会情感及儿童的发展障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参照之前的章节中对个体追求优越感的相关讨论,还发现了一种合作的意向。这是一种在很多儿童和成年人中,把自己和别人联系起来的合作意向。这种意向可以使个体通过和别人合作来取得自己的成就,从而使个体获得社会观念中有用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通过社会情感这一术语得到最好的描述。这种感觉的根源是什么,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但据本书作者目前为止的发现,看来这里我们要做的,正是将这个问题和个体的想法紧密相连。

    有人也许会问,在何种意义上,这种社会情感会比追求优越感的心理感情更接近人的本性?答案是,其实在内心深处,它们有着相同的根源,即追求优越感的个人主义欲望及社会兴趣的感情都基于同样的人类本性,都表现出了人类对于认可感的最原始欲望,只是表现形式有区别而已。这种区别来源于对人类本性的潜在心理所判断的差异。由此,个体对优越感的追求所涉及的判定是,认为个体无须依赖集体就可以取得成就,而社会情感所涉及的判定是,认为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集体才能取得成就。毫无疑问,对于人类本性的观点,社会情感的判定要优于个人主义追求的判断。因为社会情感代表了一个更健康、更符合逻辑的基本观点,而后者只是一个肤浅的观点,即使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个体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果我们想知道社会情感是何种意义上的真理和逻辑,那么我们只需要考察一下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人类更多的是生活在群体之中。这个事实不会让我们太过震惊,如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揭示出任何个体都无法独力保护自身,而常常被迫用群居来保护自己。我们只需要将任何一个人类个体与狮子相比较就会发现,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独自生存极不安全,而大多数和人类体格大小相当的其他动物,则被大自然赋予了更强大的生存力量、更好的武装。以此用于身体的进攻和防守。达尔文发现,就那些个体防御能力不够强大的动物而言,它们都是以群体的方式出没。例如,猩猩凭借其特别强大的身体而远离群体,选择和伴侣生活,而猿猴家族中较小和较弱的成员则往往是群居在一起。群居的生活方式,正如达尔文所指出的那样,可作为那些没被大自然赋予利爪、尖牙、翅膀等防御工具动物的一种补偿。

    群居的生活方式不仅弥补了单个动物所缺乏的东西,还使整个群体发现只有群体生活才会具备的、新的保护方法来改善自我的处境。例如,有一群猴子知道如何派遣出先行的“侦察兵”来查看是否有敌人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它们汇聚群体力量的优势,以便很好地弥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力量弱势。我们还发现,一个牛群集结在一起,以群体的力量成功地抵抗力量远大于自己的单个敌人的进攻,以此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研究过群居问题的动物学家也指出,在这样的动物群体中,我们可以常常发现像法律一样严谨的制度和安排。例如,被送出去的“侦察兵”必须根据特定的规则来行动,它们的每一次失误或违规都会遭到整个群体的严厉处罚。

    观察与此相关的事件非常有趣。许多历史学家宣称,人类最古老的法律受部落守护者的影响。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种群居思想的发明是由于体格弱小的动物个体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而形成。在某种意义上,社会情感常常是个体身体弱小的反映,并且两者之间无法分割。因此,在这个案例中,人类最重要的情况也许是,在婴儿和儿童时期就培养个体的社会情感,因为此时的个体最无助,成长也最缓慢。

    在所有的动物生命(人类也是一种特殊动物)范围内,我们发现除了人类之外,再没有其他动物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有如此纯粹的无助感。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只有人类的孩子需要最长的时间来成长以至成熟。这并非因为孩子长大成人之前有不计其数的事情需要去学习,而是因为他们的成长强大需要更久的时间。人类的孩子需要父母保护的时间更长,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需要,而且如果没有给予孩子这种保护,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儿童的身材弱小将被作为一个纽带,将教育和社会兴趣联系在了一起。由于儿童的身体没有发育成熟,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由此,教育的目的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只能通过群体才能克服儿童的不成熟。因而,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会性的。

    所有我们用于儿童教育的规则和方法中,必须要有的是,我们要常常有群体意识,以及个人适应社会的意识。无论我们是否了解这些意识,我们总会认同群体意识中对社会有益的方面,而唾弃那些通常对社会不利或有害的方面。

    我们注意到的所有的教育错误之所以错误,只是因为我们判定这些错误会产生有害于社会的影响。事实上,所有伟大的成就以及人类能力的所有发展,都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压力之中,且以社会情感为导向。

    我们以语言为例来进行说明。一个独自生活的人不需要知道如何说话。人类语言的存在无可非议地证明了群体生活的必要性。语言可以同时将人们和他群居生活中的其他人清楚地联系起来。只有从社会和群居的思想出发才会想要说话和语言,独自生活的个体没有兴趣说话。如果一个儿童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或者其独自成长时,他说话的能力将会推迟。我们所说的那些能言善辩者,只是因为他们通过将自己与别人联系在一起,才得到提高了这种能说会道的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有些儿童比别的儿童更擅长表达是由于他们更有语言天赋,其实这并不正确。那些有语言障碍的儿童,或者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存在交流困难的儿童,是因为他们通常都不具备强烈的社会情感。这些没有学会很好地说话的儿童,往往被父母宠坏了,在他们提出任何要求之前,父母已经为他们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他们无须开口说话,因此而失去了和社会的联系,丧失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有一些儿童不情愿说话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机会说完一整个句子,或者因为不允许他们自言自语。还有一些儿童被别人嘲笑或讥讽,并因此而失去说话的信心。这种不断纠正和挑剔儿童说话的习惯,似乎是一个广泛存在的不良的儿童教育。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悲剧性的后果就是,这些儿童长年累月地背负着自卑感的苦楚。我们可以注意到,背负着这种苦楚的人在开始一个句子之前都会一成不变地说“请不要嘲笑我”,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也会马上意识到,这些人在童年时经常被嘲笑。

    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小孩耳聪目明,但父母都是聋哑人。每当他受伤的时候总是默默地流泪,而不放声哭喊。因为父母的聋哑,即使哭喊也是没有用的,因此,很有必要让他的父母看到小孩的这种痛苦。

    如果没有社会情感,其他能力,例如,人类的理解能力或逻辑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与世隔绝、独自生活的人根本不需要逻辑,或者说他对逻辑的需求不会比其他任何一个动物多。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总是和别人保持联系,那么他们必须学习语言和逻辑以及和别人交往的常识,必须培养或获取社会情感。这是所有逻辑思维的最终目的。

    有时,在我们看来很愚蠢的个人行为,其实在现实中,这些个人行为对于个体本身的目标来说非常明智。有些人总是认为别人一定要按他们所想的那样去做,这也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情感或者社会常识是如何影响我们思想的。(更不用说如果社会生活没有这么复杂,也没有给个体带来如此多错综复杂的问题,那么就没有必要发展个体的社会常识。)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原始人之所以还停留在原始水平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刺激他们更深远的思考。

    社会情感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于人类说话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方面,这是两种我们几乎可以视其为神圣的能力。如果每个人都试图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顾及他所居住的群体,或使用自己的语言,那么最终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混乱不堪。而社会情感所给予的安全感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也可以对个体的生活起主要的支撑作用。这种安全感可能不完全相似于我们从逻辑思维和真理上获得的信任感,但却是信任感最明显的构成。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数学计算可以给所有人这样一种信任感,从而导致我们倾向于认为只有可以用数字表达的东西才可以视其准确真实?原因就是数字运算更容易准确、真实地传递给我们的同胞,同时,大脑容易对这种运算发挥作用。而对于我们不能与别人接触、无法和别人分享,对于这个真理我们没有太多的信任。毫无疑问,这种准确思维的训练,在柏拉图将所有哲理建于数字和数学的模型上也有所体现。我们看到柏拉图哲学也就是他的数学模型的哲学,与社会情感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来自于柏拉图希望那些将个体孤立于群体之外的哲学家,退回到“洞穴”,即参与到同胞们的生活之中。甚至是柏拉图这个哲学家,没有源于社会情感的安全和信任也会感到无法正确地生活。

    可以说有些儿童缺少的安全感,会在他们和别人接触时或者他们必须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得以体现。尤其在学校,在有些类似于数学这种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上,安全感的缺乏更会得以体现。

    人类在幼年时期就被培养的思想观念(例如道德、情感、伦理等),通常呈现得非常片面,并不完全。那些注定要脱离群体独自生活的人,其人类伦理是无法想象的。只有在我们考虑团体,考虑到别人的权利时道德才会存在。不过,在一些审美感受方面,或者我们的艺术创作方面,有时这种道德观点难以得到证实。可是即使是在艺术领域,我们仍然会有一个普遍的,道德观统一的印象。这种印象基于对健康、力量、正确的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解。当然,就艺术而言,它的边界是有弹性的,不过,如果艺术遵循于社会发展方向,那么就有更多可能发挥的空间。

    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如何鉴别一个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那么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他的一些特殊行为表现才能回答。例如,我们看到儿童在追求优越感时,不考虑别人,只想突出自己,这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比起那些没有刻意突出自己的儿童,这类儿童的社会情感更薄弱。无法想象在我们当代文明中,一个儿童会没有追求优越感的欲望。正因为如此,个体的社会情感才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类会批判这样一种发展不充分的社会情感,过去和现代的道德家常常也会抱怨这样的人是天生的个人主义,考虑自己永远比别人多。这种抱怨常常以说教的方式出现,但是对于儿童或成人来说也都无济于事,因为只靠这种道德说教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也很难看到成效。而且这些被说教的人最终也会自我安慰,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优秀。

    有些儿童的想法变得非常困惑和混乱不堪,以致他们已经表现出危害社会或违法犯罪的倾向,当我们教育这种儿童时必须认识到,再多的道德说教也无法对他们产生任何良好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明智的是探究其中的缘由更深入一些,这样就可以将邪恶有害的心理连根拔除。换句话说,我们一定不要将自己当作道德的法官对儿童进行裁判,而是假设自己是儿童的伙伴或医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治疗。

    如果我们不断地告诉孩子他很坏或很愚笨,那么他将在很短的时间内确信我们的断言是正确的,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来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此时,会发生的情况是,任何他想做的事都会遭遇失败,因为他是愚蠢的这一信念已经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并使他确信不已。其实他不知道,是我们最初的断言和环境摧毁了他的自信,使他潜意识中安排自己的生活,来证明这个荒谬断言的正确。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伙伴们,觉得自己在能力和未来的可能性方面非常有限。他的这种抑郁心境通过一种外在的消极态度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这种消极态度所造成的不利的外界环境影响又加深了他的抑郁心理。

    个体心理学试图表明,对于儿童所犯的每一个错误,我们总是可以察觉到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一个儿童之所以杂乱无序,是因为总会有人将他的生活安排妥当,他生活在这个人的庇护之下而无须自己安排。而一个撒谎的孩子生活在一个颐指气使的成年人的影响之下,这个成年人用于纠正孩子撒谎的手段过于残酷严厉,致使孩子不得不私自撒谎以逃避惩罚。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个儿童的自吹自擂的习惯中追寻到他生活环境的痕迹。这样的孩子一直渴望赞扬而不是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他一直特别渴求来自于家人的赞扬。

    父母经常会忽视或误解每个儿童在家庭中的不同处境。而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父母更会忽略每一个孩子处境的不同。家中的长子在家庭中的处境和地位特别,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而次子无法了解这种处境和经历。家中最小孩子的处境也不是每一个孩子所能体会的,因为他会一直是这个家庭环境中最小最弱的孩子。他们的处境各不相同,也会有些微变化。如果两个兄弟或两个姐妹一起长大,年龄更大、能力更强的儿童所能克服的苦难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还无法克服的。此时,相对年幼的儿童会处于一个相对不利的位置,而且他自己也感觉到了这种不利,因而产生了自卑感。为了弥补这种自卑感,他可能会加倍努力以超越年长的哥哥或姐姐。

    长期研究儿童的个体心理学家,通常可以判断出儿童在家庭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当一个家庭中年长的儿童取得正常的进步时,年幼的孩子会被激发出更多更大的努力以超越年长的孩子。由此,年龄较小的儿童通常变得更积极活跃,也更咄咄逼人。如果年长的儿童一直病弱,发展缓慢,那么年幼的小孩也无须被迫作出更大的努力来和年长儿童竞争。

    因此,判定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儿童的位置,才可以完全理解儿童的行为活动。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其行为也明确地表现出他们是最小的孩子这一事实。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但这种最小孩子的最常见的表现出的特征,是想超越所有的哥哥姐姐,从来都停不下来努力前进的步伐,总是认为自己也相信自己最终必须远远超过其他人,同时这一感觉和信念总会激起他们更进一步的行动。观察这些表现形式,对于儿童的教育很有意义,因为这决定了我们对儿童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在指导所有的孩子时不可能都遵循相同的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对其进行分类时,我们还必须将每个小孩都当作个体来认真对待。这个任务对于学校来说几乎不可能完成,但对于家庭则肯定可以完成。

    最小的孩子还有一种表现,他们总想在任何照片中都处于前排,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也成功实现了。这种情况之所以要被极其重要的考虑,因为它大大弱化了心理特征的遗传继承这一作用。而当不同家庭中的每个最小的孩子都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时,我们再也无法说是遗传的作用。

    另外一种类型的最小孩子与前面所描述的积极好动的类型完全相反,他们完全失去了信心,极其懒惰。我们可以理解这两种类型的看似天壤之别,这可以从心理学上加以解释。如果一个人想超越所有人,那么不会有人比他更容易因苦难而受伤。这种毫无节制的野心使他闷闷不乐,如果这种困难障碍看起来几乎无法逾越,他就会比其他没有这种野心和追求的人逃避退缩得更快。从这两种看似差异的最小孩子类型中,我们看到拉丁谚语的形象比喻:“要么是恺撒大帝,要么什么都不是。”或者正如我们的谚语所说:“全有或全无。”

    在《圣经》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最小孩子优秀行为的描述与我们的经验完全一致,例如,约瑟夫(Joseph)、大卫(David)、索尔(Saul)等人的故事。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约瑟夫有一个弟弟,即本杰明(Benjamin)。不过,本杰明出生的时候,约瑟夫已经17岁了,因此,约瑟夫仍然可以看作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家庭成员总是支持最小的孩子。这个观点不仅在《圣经》中得以体现,在童话故事中也有所表现。在所有的童话故事中,最小的孩子都超过了他所有的哥哥和姐姐。在德国、俄罗斯、北欧(Scandinavian)或中国的童话故事中,最小的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