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中国人种之起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癸巳类稿》(俞正燮):“纬书论纬者,古史书也。孔子定六经,其余文在太史者,后人目之为纬。”

    今其书亦不完,即其所存者观之,多荒诞不经之说,犹各国古史之有神话也。诸纬书所述古事,始于三皇,继分十纪:

    《春秋命历序》:“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淡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一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提羽盖,乘云车,使风雨,出旸谷,分九河。”“人皇出于提地之国,九男九兄弟相似,别长九国,凡一百五十世,合可万五千六百年。”“自开辟至获麟,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每纪为二十六万七千年,凡世七万六百年[7]。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循蜚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疏仡纪。”按纬书所云十纪,并未实指某纪有某氏某氏,惟云“人皇九头”,故曰“九头纪”,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至宋罗泌《路史》,杂采诸书,傅会其说始云摄提纪传五十九世,合雒纪传四世,连通纪传六世,叙命纪传四世,循蜚纪传二十二世,有钜灵氏、句疆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神氏、犁灵氏、大騩氏、鬼騩氏、弇兹氏、太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太一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因提纪传十三世,有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浑敦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豨韦氏、大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禅通纪传十九世,有仓颉氏、轩辕氏、伏羲氏、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神农氏。虽其说不尽无稽,要不可据为正确之系统也。

    大抵出于臆造。然即此臆造之说推之,亦可立三义,以破后来之谬论:

    (一)人类之生历年久远也。古无历法,则纪年必不能如后世之正确。所称若干万年,不过约举臆测,不能视为确数。然以地质证之,自生民之初至于有史时代,至少亦必经数十万年。若谓吾国茫茫九有,从古初无人类,必待至最近数千年中,始由巴比伦、中央亚细亚转徙而来,是则理之所不可信者也。

    (二)人类之生不限一地也。天皇起于昆仑,则西方之种族也;地皇兴于熊耳、龙门,则中部之酋长也;人皇出于旸谷、九河,则东方之部落也。吾国地势,固西高而东下,然亦未必人类悉出于西方。吾意天皇、地皇、人皇,初非后先相继,特十口相传之说,谓吾国东、中、西三方,有最初发生之部落,因目之为天、地、人三皇,而后世遂以天、地、人分先后,若近世帝皇相嬗者然。实则纬书之言,仅可为人类初生不限一地之证,不当以后世帝皇例之也。

    (三)一地之人各分部落也。天皇十二头,兄弟十二人;地皇十一头,一姓十一人;人皇九头,兄弟九人。此可见最古之时,但有人类,即分部落。部落之中,各有酋长。后世传说,谓其地之相近者,皆此一姓兄弟所据。实则其时父子夫妇之伦未分,恶有所谓兄弟,纬书之言若干头,犹后世盗贼分据山林,各拥头目耳。以此推之,合雒、禅通诸纪之某氏某氏,亦非一时代只有一氏,盖同时有若干部落,即有若干氏。其纷争合并之迹,虽不可详考,要之羲、农以后所谓华夏之族,实由前此无数部落混合而成。必实指此种族为崛兴于某地,或由来于某地,凿矣。

    彼以为中国土著,只有一族,后之战胜者,亦只外来之一族者,皆不知古书之传说,固明示以多元之义也。

    次则兴于山岳也。世多谓文明起于河流,吾谓吾国文明,实先发生于山岳。盖吾国地居大陆,人种之生,本不限于一地,其拥部众而施号令者,必具居高临下之势,始可以控制多方。非若海滨岛国,地狭人少,徒取一隅之便利也。周、秦诸书,虽不尽可据为上古之信史,然自来传说,古代诸部兴于山岭者多,而起于河流者少。如天皇兴于柱洲昆仑山,地皇兴于熊耳、龙门山,人皇兴于刑马山。出旸谷,分九河之类,实吾民先居山岭,后沿河流之证。更以其后言之,则证据尤多:

    (一)君主相传号为林、蒸。《尔雅》:“林、蒸,君也。”盖古之部落,其酋长多深居山林,故后世译古代林、蒸之名,即君主之义。

    (二)唐、虞时诸侯之长尚号为岳。《尚书》四岳之名,说者不一,或谓为一人,或谓四方各一人。要皆可证古者诸侯之长,多居山岳,故以岳为朝臣首领也。

    (三)巡狩之朝诸侯必于山岳。舜巡四岳,禹会诸侯于涂山,即其证。

    (四)人民相传号为丘民。《孟子》谓“得乎丘民为天子”。丘民,盖古者相传之称。《禹贡》有“降丘宅土”之文,是洪水以前及洪水时,民多居丘也。

    (五)为帝王者必登山封禅。《管子》有云:“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戏氏封泰山禅云云,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此非古人迷信山林之神也。最古之大部强酋,多居山岳,故后之为帝王者,虽已奠都造邑,亦必循古代之仪式,登山行礼,然后为众所推尊。《书》称“尧纳舜于大麓”,亦即此意也。

    此外更有可玩味者,古代诸氏,虽皆后人传说,不尽可凭。然奕祀相传,不谓之某林某蒸,或某君某主,而概称之曰氏,则氏字必有其定义。后世胙土始命之氏,氏之名义,实根于土。《说文》之释“氏”字,即援此义为说:

    《说文》:“氏,巴蜀名山岸胁之旁箸欲落堕者曰氏。氏崩,声闻数百里。象形。段玉裁注:谓象傍于山胁也。氏之附于姓者类此。”

    然则古所谓某氏某氏者,即所谓某山之部落,某山之酋长耳。诸氏并起于山,故后世傅会名山之古迹,往往有某某之丘,某某之台。

    《山海经》:“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其后渐次混合,谋便交通,始有开辟河流、制作舟楫之事。此事实之次序,固可以理测度者也。

    * * *

    [1] 世所传夏代文字,多不可信。

    [2] 亦见《列子·天瑞篇》。盖袭《乾凿度》文。

    [3] 《后汉书·南蛮传》。

    [4] 任昉:《述异记》。

    [5] 据《四裔年表》推之。

    [6] 《四裔年表》帝挚八年。

    [7] 此说以《春秋元命苞》证之,当云凡二百六十七万岁,每纪为二十六万七千年。凡世云云,当系衍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