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音乐之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学校的一切课业中,音乐似乎最没有用。即使说得它有用,例如安慰感情,陶冶精神,修养人格等,其用也似乎最空洞。所以有许多学校中,除音乐教师而外,大都看轻音乐,比图画尤其看轻。甚至连音乐教师也看轻音乐,敷衍塞责地教他的功课。

    这是因为向来讲音乐的效果,总是讲它的空洞的方面,而不讲实用的方面,所以大家不肯起劲。这好比劝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十遍百遍或千遍可获现世十种功德,人皆不相信。又好比只开支票,不给现洋,人皆不欢迎。

    《中学生》杂志创刊以来,好像没有谈过音乐(我没有查旧账,只凭记忆,也许记错了。但即使有,一定甚少)?现在我来谈谈。一切空洞的话都不讲,从音乐的实用谈起。

    听说,日本九州有一个大机械工厂,厂里雇用着大群的女工。每天夜班做工的时候,女工们必齐声唱歌。一面唱歌,一面工作,工率会增高,出产额比别厂大得多。但夜工的时间很长,齐唱的声音又大,妨碍了工厂邻近的人们的安睡,邻人们抗议无效,便提出公诉。诉讼的结果,工厂方面负了,只得取消唱歌。取消之后,女工们的工率大为减低,工厂的生产大受影响,云云。

    听说,美国有一种习字用的蓄音机①(①蓄音机,即唱机。————校订者注。)唱片,其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恰符合着写英字时的手的运动。小学生练习书法时,一面听蓄音机,一面写字,其工作又省力,又迅速,又成绩良好。这等方法是由种田歌,采茶歌,摇船歌,纺纱歌等加以科学的改进而来的。又可说是扛抬重物的劳动者所叫的“杭育杭育”,或建筑工人打桩时的歌声的展进。我乡(恐怕我国到处皆然)有一种人,认为打桩的歌声中有鬼神。打桩的地方,经过的人必趋避,小孩尤不宜看。据说工人们打桩时,若把路过的人的名字或形容唱入歌中,桩便容易打进,同时被唱入歌中的人必然倒楣,要生大病,变成残废,甚或死去。因为那人的灵魂随了这桩木而被千钧之力的打击,必然重伤或致命。而且,归咎于看打桩的瞎子、跛子、驼子或歪嘴,亦常有所见闻。但是,我每次经过打桩的地方,定要立定了脚倾听。

    他们不知在唱些什么歌曲?一人提头唱出,众人齐声附和。其旋律有时像咏叹调,有时像宣叙调;其节奏有时从容浩大,有时急速短促;其歌词则除“杭育”以外都听不清楚,不知道在念些什么。据邻家的三娘娘说,是在念过路人的姓名,服装或状貌,所以这种声音很可怕。但我并不觉得可怕,只觉得很自然,很伟大,很严肃。因为我看他们的样子,不是用气力来唱歌,而是用唱歌唤出气力来作工。所以其唱歌毫不勉强,非常自然。又看他们的工作,用人力把数丈长的大木头打进地壳里去,何等伟大而严肃!所以他们的歌声,有时像哀诉,呐喊,有时像救火,救命,有时像冲锋杀敌,阴风惨惨,杀气腾腾的。这种唱歌在工作上万万不能缺少。你们几曾见过默默地打桩的工人?假如有之,其桩一定打不进,或者其人都要吐血。音乐之用,没有比这更切实的了。那机械工厂的利用唱歌,和习字唱片的制造,显然是从这里学得的。

    听说,音乐又可以作治病的良药。大哲学家尼采曾经服这药而得灵验,有他自己的信为证。千八百八十一年十一月,尼采旅居意大利,偶在一处小剧场中听到法国音乐家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的杰作歌剧《卡门》(car-men,这歌剧现在已非常普遍流行于世间,电影中已制片,各乐器都有这剧的音乐,开明书店的《口琴吹奏法》里也有《卡门》的口琴曲),被它的音乐所感动,热烈地爱好它。第二次开演时,尼采正在生病,扶病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