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来的绘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各方面观察,将来的绘画,必然向着“形体切实”与“印象强明”两个标准而展进,形体切实是西洋画的特色,印象强明是东洋画的特色。故将来的绘画,可说是东西合璧的绘画————不过,这所谓东西合璧,不是半幅西洋画与半幅东洋画凑成一幅,而是两种画法合成一种。不在纸上凑合,而在画者的心中、眼中和手上凑合。不是东洋画加西洋画,须是东洋画乘西洋画。不是东西洋画法的混合,须是东西洋画法的化合。

    东西洋两种画法比较起来,互相反对的差别有四点:第一,西洋画向来是“如实”描写的,故其画类似照相。布置取舍固然与照相不同,但在一局部物体中,如实描写,与照相相类似,像写实派以前的西洋绘画,这点特色尤为显著。反之,东洋画向来是“摘要”描写的,故其画中之物与实物迥异,坦白地表示这是绘画,并无模仿或冒充实物的意图。画的世界与真的世界判然区别。故看画时感得实际世间所无的特别强明的印象。

    第二,西洋画的布置向来“紧张”。一幅画中,往往自上至下,自左至右,装满物体,近景、中景、远景,往往俱收并取在一幅画中。凡眼前所见布置美好的状态,皆可以如实描写之,使成为绘画。故其画一见就有真切之感。反之,东洋画的布置向来都“空松”,往往把天地头留出很多,着墨的只有画纸的一部分。有时长长的一条立轴中,只在下端孤零零地画一块石头,或者一株白菜,不画背景,留着许多的白纸。因此一幅画中的主要物体非常显著,给看者以非常强明的印象。

    第三,西洋画由“块”组成,例如所谓没骨画法,印象派以前西洋画中盛用之。其法照物体实际的状态描写。不用显明的线条,只在块与块相交界处略略用线分割。然其线不是独立的东西,只是各块的境界,与照相中所见的相近似。故西洋画非常逼真。反之,东洋画由“线”构成,线除了当作形体的境界以外,又具有独立的意义,有面积,有肥瘦,有强弱,有刚柔。有时竟不顾形体而独立地发展,成为石的种种皴法,及四君子的种种笔法。故东洋画坦白地表明它是画,不是模仿实物。因为实物上是只有界限而没有独立的线条的,因此东洋画的表现非常触目。

    第四,西洋画因为如实地描写,紧张地布置,不显示线条,所以一幅画中必然有统一的中心,稳固的根基,表出一种“完成”的实景。反之,东洋画因为摘要地描写,空松地布置,又用独立的线条,故一幅画中没有统一的中心,物体都悬空地局部地写着,表出一种“未完成”的趣味。故西洋画所写的是常见的现象,东洋画所写的是奇特的现象。

    由上述的四种差别,可知西洋画法的特色是“形体切实”,东洋画法的特色是“印象强明”。例如现在前面走来的是个女人,用西洋画法在油画布上表现起来,是照现在望见的状态描写,虽不奇特,而很逼真,一望而知为一个行路的女人。倘用东洋画法在宣纸上表现起来,是看取其人的特点,加以扩张变化,而夸大地描写。虽不逼真,然而“女”的特点非常强明地表出着,试看古画中的仕女,大都头大身小,肩削腰细,形体上完全不像世间的人。然古代女子的纤弱窈窕的特点,强明地表出着。

    近世纪以来,东西洋两种画法已开始握手。乾隆年间,意大利人郎世宁把西洋画法混入中国画法中,描出一种西洋画化的东洋画。大致像现今流行的一种月份牌画,而技术高明得多。十九世纪末,法兰西人塞尚(cézanne)把中国画法混入西洋画中,创制一种东洋画化的西洋画,成为近代西洋画界的主潮。二十世纪以来,汲其泉流的画家,世间到处皆是。现在中国的油画家,也有不少人受着塞尚的影响,在那里描写中国画化的西洋画。本来是自己家里的东西,给别人拿去改装了一下,收回来似乎新奇些。但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

    现今的世间,自科学昌明,机械发达,而交通日趋便利以来,东西洋的界限渐渐地在那里消灭,有的东西早已不分东洋西洋了,例如轮船、火车、电报、电灯等,原是西洋的东西,但是现在普遍地流行于世界,不认它们为西洋独有的东西,为的是这种东西最便利于人生,比世间一切舟、车、通信方法、照明方法都要进步,就被全世界所采用了。艺术上也是如此,例如音乐,绘画,建筑,东洋虽然也有固有的技术,也曾经发达过,但是在现代,都不及西洋的发达而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所以现在的西洋音乐法,已成为世界音乐法,被全世界的学校的音乐科所采用了。现代的西洋画法,已成为世界的画法,被全世界的学校的图画科所采用了。现代的西洋建筑术,也将成为世界的建筑术,“洋房”这名称将渐渐地被废除了。故塞尚一派的画法,其实也不完全是西洋画法,不妨认之为现代的世界的画法,照这画派的展进状态看下去,将来一定还要发达,同时东西洋画风和合的程度一定还要进步,即东洋的“印象强明”与西洋的“形体切实”两特色,将更显著地出现在将来的绘画中。

    这不是凭空猜拟,而有着社会的必然性。今后世界的艺术,显然是趋向着“大众艺术”之路。文学上早已有“大众文学”的运动出现了。一切艺术之中,文学是与社会最亲近的一种。它的表现工具是人人日常通用的“言语”。这便是使它成为一种最亲近社会的艺术的原因。故一种艺术思潮的兴起,往往首先在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