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屈灵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中国的诗歌,发生很早。如今所流传的篇章,有尧、舜时的《击壤歌》《南风歌》等这些作品,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假的,也有人说连尧、舜也没有这些人,又何况《击壤歌》和《南风歌》呢?

    这些作品,是真是假,虽不可知;然但就孔子所删定的三百篇看,已可算是洋洋大观了。不过三百篇的诗,到如今虽然存在;三百篇的作者是谁,到如今已不可考了。而且那时候虽然有偶尔作诗的人,而没有以作诗著名的诗人。中国有专门诗人,要算是从屈原起。屈原的生卒年月、事迹、文学作品等,在今日也发生了疑问。许多名人,如胡适之、梁任公等,都细细地研究讨论过。我所见过的,有下面所列的几种:

    胡适之的《读楚辞》,在《努力周报》附刊的《读书杂志》内。

    梁任公的《屈原研究》,《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三辑内。

    谢无量的《楚辞新论》,“国学小丛书”本。

    陆侃如的《屈原》,单行本。

    他们四位先生,已说得很详细了,我没有再说的必要,就是再说,也不能超出他们的范围以外。不过他们四位先生,对于《楚辞》和中国诗学的关系,比较的说得太少,至多说了一句《诗经》是北方的文学,《楚辞》是南方的文学罢了。

    我如今便拣他们所不曾说及的,来说一说,以补他们之缺,便是说一说《楚辞》和汉、唐以后诗学的关系。至于屈原事迹等,他们已经说过了的,我不再说。读者要知道时,可以参看他们的大作。除了胡适之《读楚辞》一篇如今不容易购得而外,其他三种,都是很容易购买的。

    (二)

    屈原的事迹,我们所拿来做考证的根据的,是《史记》里的一篇《屈贾列传》。这篇传,有许多话是空话,也有许多话是不可相信的话。这话说起来很长,现在不必多说,只将谢无量考定了重做的一篇简单的《屈原小传》,录在这里,以见屈原之为人。

    屈原,楚同姓。事楚怀王,颇见信任。因草宪令,被谗见疏。不久召还,参与外交事务;他的主张,是拒秦联齐,曾出使齐国。怀王将入秦,他也力谏,不听。后怀王久留秦,楚国无主;屈原愤恨他的政策不行,作《离骚经》,有怨刺的意思。襄王即位,屈原又被谗再放逐,在沅湘之间,九年不返,因自沉汨罗江死。

    谢无量这篇简单的《屈原小传》,很为适当。读者只须读了这篇小传,差不多已经够了。不过“屈原名平,字灵均”,这几个字,是应补入的。

    屈原的作品,自然是以《离骚》为主要,此外再有《卜居》《渔父》等篇。再有《九歌》,本为楚人祀神的乐歌,而屈原替他改作的。后来他的弟子宋玉、景差及汉朝贾谊等,仿他所做的作品,统名为《楚辞》。如今流传的,以王逸注的《楚辞》为最古的本子。再后来注解的人很多,不及遍举。关于这一层,可参看胡适之的《读楚辞》第二段,及谢无量的《楚辞新论》第三章。我这里不多说了。下文单说屈原和汉、唐以后诗学的关系。

    (三)

    《楚辞》所包含的第一种特点,就是说神话。《九歌》本来为祀神而作,不消说了。就是《离骚》,也有许多的神话。如云: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凰为予先戒兮,雷师告予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又云: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又云: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羲和、望舒、飞廉、丰隆、雷师等,都是后世神怪小说(如《封神传》)里的名词。宓妃、有娀佚女也是神话。《九歌》里的什么东皇太一,什么湘夫人,什么国殇等等,更不必说了。这些神话,是《诗经》里所绝对没有的。《诗经》里的神是天,《诗经》里的鬼是祖宗。从天与祖宗的方面演不出离奇怪诞的神话来,从东皇太一、湘夫人一方面,便可以演得出离奇怪诞的神话来了。

    从此以后,中国的诗歌里,便添了许多神话。首先受屈原的影响的,就是曹子建,他的《洛神赋》,不就是神话吗?

    再后诗歌里夹杂神话的,要算李太白和李义山最为显著。李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云:

    ……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李太白的风为马、鸾回车,不就是《离骚》里的鸾凰为先戒、望舒(望舒,风神名)先驱吗?

    李义山的《嫦娥》云: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义山的嫦娥,不就是《离骚》里的宓妃、有娀佚女之流吗?

    (四)

    《楚辞》的第二种特点,就是说牢骚话,表现孤僻的性情。说牢骚话,在《国风》《小雅》里也有的;后人拿诗歌发牢骚,不单是受了屈原的影响。表现孤僻的性情,在《诗经》里没有的;在《楚辞》里,却随处表现出他自己孤僻的性情来。如云: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