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闵予小子之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所唱的乐歌。

    畟畟良耜〔一〕,俶载南亩〔二〕。播厥百谷,实函斯活〔三〕。或来瞻女〔四〕,载筐及筥〔五〕。其饟伊黍〔六〕,其笠伊纠〔七〕。其镈斯赵〔八〕,以薅荼蓼〔九〕。荼蓼朽止〔一○〕,黍稷茂止。获之挃挃〔一一〕,积之栗栗〔一二〕。其崇如墉〔一三〕,其比如栉〔一四〕。以开百室〔一五〕,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一六〕,有捄其角〔一七〕。以似以续〔一八〕,续古之人〔一九〕。

    【注】

    〔一〕畟(cè测)畟,耕犂翻土前进貌。

    〔二〕俶,起土。载,翻草。

    〔三〕实,指种籽。函,含也。谷种含在土里。斯,乃也。

    〔四〕瞻,借为(niān拈),拿饭给人吃。女,汝。

    〔五〕载,持也。筐、筥(jǔ举),方筐称筐,圆筐称筥。

    〔六〕饟,即饷,送来的食物。伊,是也。

    〔七〕笠,笠帽。纠,编织貌。

    〔八〕镈(bó博),锄也。赵,读为削,锋利。

    〔九〕薅(hāo蒿),除草。荼,草名。蓼,草名。

    〔一○〕朽,腐烂。止,语气词。

    〔一一〕挃(zhì至)挃,割庄稼的声音。

    〔一二〕栗栗,众多。

    〔一三〕墉,城墙。

    〔一四〕比,密也。栉,今名篦子。此句言庄稼垛密密地排列如篦齿一般。

    〔一五〕室,指装粮食的屋子。

    〔一六〕时,是也,这个。犉(rún),牛七尺为犉。牡,公牛。

    〔一七〕捄,借为觩,兽角弯曲貌。

    〔一八〕似,借为嗣,继续。

    〔一九〕古之人,指社神和稷神。社神名后土,原是古代在治土方面有贡献的人。稷神名后稷,原是古代在种谷方面有贡献的人。后人治土种谷要效法他们,所以说续古之人。

    【附录】

    注〔一六〕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尔雅·释畜》:‘牛七尺为犉。’”

    丝衣

    这篇是周王举行养老之礼所唱的乐歌。周王每年设宴请贵族和士阶层的老年人吃一次,叫作养老。

    丝衣其〔一〕,载弁俅俅〔二〕。自堂徂基〔三〕,自羊徂牛〔四〕,鼐鼎及鼒〔五〕。兕觥其觩〔六〕。旨酒思柔〔七〕。不吴不敖〔八〕,胡考之休〔九〕。

    【注】

    〔一〕(fóu),衣服鲜洁貌。

    〔二〕载,借为戴。弁,一种帽子,圆顶,革或布制。俅俅,恭顺貌。此二句写周王的衣帽。

    〔三〕徂,往也。基,墙根。

    〔四〕自羊徂牛,指周王巡视供食用的牛羊。

    〔五〕鼐,疑当作鼏(mì密),形似而误,盖覆也。鼒(zī资),小鼎。此句言周王亲手盖一盖大鼎小鼎。

    〔六〕兕觥(gōng肱),一种饮酒器,形似伏着的兕牛。觩,兽角弯曲貌。

    〔七〕旨酒,美酒。思,犹斯也。柔,酒味柔和。

    〔八〕吴,大声说话。敖,借为傲,傲慢。此句指周王特别尊敬老人。

    〔九〕胡考,寿考。休,美也。

    【附录】

    注〔五〕此句无动词,不成一句。鼐当作鼏。玉篇:“鼏,鼎盖也。”此用作动词,即把鼎盖上。

    酌

    《酌》是《大武》舞曲的第五章,叙写周公召公领兵伐殷,取得胜利的事。

    於铄王师〔一〕,遵养时晦〔二〕。时纯熙矣〔三〕,是用大介〔四〕。我龙受之〔五〕。蹻蹻王之造〔六〕,载用有嗣〔七〕,实维尔公允师〔八〕。

    【注】

    〔一〕於,呜,叹息声。铄(shuò朔),通烁,辉煌。

    〔二〕遵,屯聚。遵养,把兵屯聚起来加以教养训练。时晦,时代黑暗,指殷纣王统治末年。此句指王师屯聚不动而养之,由于那个时代是黑暗的。

    〔三〕纯,大也。熙,光明。

    〔四〕介,疑借为捷,胜也。大捷,指打败殷纣王。一说:介,善也,吉也。大介即大吉,指取得巨大胜利。

    〔五〕我,武王自称。龙,借为宠,荣也。受之,承受殷朝的王业。

    〔六〕蹻蹻,勇武貌。造,读为曹,众也。指士兵。

    〔七〕载,乃也。嗣,读为司。有司,文武官吏的通称。此句指武王任命王师的将官。

    〔八〕尔,你。尔公,指周公、召公。允,当作充,形近而误,充借为统。统师,统领王师。武王伐殷,统领周兵的将帅是周公、召公,周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的联军统帅当是吕望(姜太公)。

    【附录】

    注〔二〕遵,借为僔。《说文》:“僔,聚也。”

    注〔八〕允,当作充。充借为统。充、统古通用。《礼记·儒行》:“不充诎于富贵。”郑注:“充或为统。”便是例证。

    桓

    《桓》是《大武》舞曲的第六章,叙写武王灭殷平南后班师还朝的太平景象。

    绥万邦〔一〕,娄丰年〔二〕。天命匪解〔三〕。桓桓武王〔四〕,保有厥士〔五〕,于以四方〔六〕,克定厥家〔七〕。於昭于天〔八〕,皇以间之〔九〕。

    【注】

    〔一〕绥,安也。

    〔二〕娄,读为屡(《左传·宣公十二年》引作屡)。

    〔三〕匪,非。解,离去。此句言天命不离开周朝。

    〔四〕桓桓,威武貌。

    〔五〕士,当作土,形似而误。

    〔六〕以,有也。有四方是说征服了别国。

    〔七〕克,能也。

    〔八〕於,呜,叹息声。昭,明。于,犹乎。

    〔九〕皇,显明。间,监察。

    【附录】

    注〔五〕士,惠栋《毛诗古义》:“士当为土之误字。”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同。注〔九〕皇,借为煌,明也。间借为。视也。

    赉

    《赉》是《大武》舞曲的第三章,叙写武王征伐南国是为了天下太平。

    文王既勤止〔一〕,我应受之〔二〕。敷时绎思〔三〕,我徂维求定〔四〕。时周之命〔五〕,於绎思〔六〕。

    【注】

    〔一〕止,语气词。

    〔二〕我,武王自称。应,承也。此句言我承受文王的基业。

    〔三〕敷,读为普。时,世也。绎,借为怿,喜悦。思,语气词。此句言普天下都喜悦周朝。

    〔四〕徂,往也。此句言我前往征伐南国,是求天下安定。

    〔五〕时,借为承,奉也。

    〔六〕於,呜,赞叹声。此二句指各国遵奉周朝的命令,是心悦诚服的。

    【附录】

    注〔三〕敷,林义光《诗经通解》:“敷借为溥。溥,普也。”绎,借为怿,喜悦也。绎怿古通用,《大雅·板》“辞之怿矣”。《说苑·善说》引怿作绎,便是例证。

    注〔五〕时,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时与承古通用。”《说文》:“承,奉也。”

    般

    《般》是《大武》舞曲的第四章,叙写武王平服南国后大一统的景象。

    於皇时周〔一〕,陟其高山〔二〕,嶞山乔岳〔三〕,允犹翕河〔四〕。敷天之下〔五〕,裒时之对〔六〕,时周之命〔七〕。

    【注】

    〔一〕於,呜,赞叹声。皇,大也。时,是也。

    〔二〕陟(zhì至),登也。

    〔三〕嶞(duò剁),狭长的小山。乔,高大。

    〔四〕允,借为沇(yǎn兗),水名,济水的别称。犹,借为湭(qiú酋),水名,在西周境内。翕(xì),合也。河,黄河。沇湭二水都流入黄河,所以说沇湭翕河。上三句言:登上西周的高山一望,便望见小山高岳、东方的沇水和西方的湭水汇合于黄河。此写周国幅员的广阔。

    〔五〕敷,读为普。

    〔六〕裒(póu抔),包括。时,世也。对,封疆,边界。裒时之对,包括当今各诸侯国的疆界。

    〔七〕时,借为承,奉也。

    【附录】

    注〔四〕允、犹,都应是水名。允借为沇。《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是沇即济水的上游。犹借为湭。《集韵》:“湭,水名,在雍州。”

    注〔六〕裒,即古袌字。用衣裹物为袌,即包括之包。对,封疆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