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作者应有的态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文章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前面已经讲过。所谓好文章,就是达意表情,使读者读了以后能明了作者的本意,感到作者的心情的文章。应当怎样作法才能达到这种地步,这个问题包含很广,实不容易;但综合起来,最要紧的基本条件却有两个:(1)真实;(2)明确。

    (1)真实 文章是传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给别人的东西。倘然自己本来并无这样的意思和情感,当然不应该作表示这样的意思和情感的文章,不然便是说诳了。近来,许多青年欢喜创作,却又并不从实生活上切切实实地观察体验,所以虽然作了许多篇东西,却全同造谣一样,令人读去觉得非常空虚。“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所以作文先要有真实的“情”,才不是“无病呻吟”。所谓“真实”,固然不是开发票或记账式地将事实一件一件地照样写出,应当有所选择;但把很微细的事物说得很夸张,把很重大的事件说得很狭小,或竟把有说成无,把无说成有,都不免成为虚空。

    虽然文章是表现作者的实感,往往有扩大、缩小的事实,而同一事物看大、看小也随人随时不同;但这是以作者的心情做基础,不能凭空妄造。用一块钱买一件东西,是一桩很简单的事;但因时间和各人的情形不同,有的人觉得便宜,就说:“不过花一块钱。”有的人觉得昂贵,就说:“这要一块钱呢!”心情完全不同。但都是真实的,所以没有不合理的地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朝如青丝暮成雪”、“边亭流血成海水”,这类名句所以有价值,就因它们是表现作者的实感。倘若并没这样的心情,徒然用这样笔法来装饰,便是不真实。

    (2)明确 文章要能使读的人了解,才算达到作文的目的,所以难解及容易误解的文章,都不能算是好的。古来的名文中,虽也有很深奥、晦涩,非加上注解不能使人明白的,但这不是故意艰深,使人费解。所以这样有两种原因:一是它的内容本来深奥,二是言语随着时代变迁,古今不同。

    文章本是济谈话之穷的东西,它的作用原和谈话没有两样。但用谈话来发表意思和情感的时候,大概是彼此见面的;有不了解的地方,还可当场问清楚。至于文章,是给同时代或异时代任何地方的人看的,很难有询问的机会,万一费解,便要减少效用,或竟失却效用。就是谈话,尚且要力求明了,何况文章呢?

    以上两种是作文的消极的条件,不可不慎重遵守。要适合这两种条件,下列几项最要注意。

    (1)勿模仿、勿剿袭 文章是发表自己的意思和情感,所以不能将别人的文章借来冒充;剿袭的不好是大家都承认的,古来早已有人说过,不必再讲。至于模仿,古来却有不以为非的。什么桐城派、阳湖派的古文呀,汉魏的骈文呀,西昆体的诗呀……越学得像越好。其实文章原无所谓派别,随着时代而变迁,也无所谓一定的格式。仅仅像得哪一家,哪一篇,决不能当作好的标准。从另一方面说,文章是表现自己的,各人有各人的天分,有各人的创造力;随人脚跟,结果必定抑灭了自己的个性;所作的文章就不能完全自由表示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也就不真实、不明确了。

    (2)须自己造辞,勿漫用成语或典故 所作的文章要读的人读了能够得着和作者作时相同的印象,才算是好的,所以对于自己所要发表的意思和情感必须十分忠实。这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步功夫就在用辞。用辞要适如其分,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从来文人无不在用辞上下过苦功夫,贾岛的“推敲”就是最显明的例。法国文豪福来培尔(今译为福楼拜)教他的学生莫泊桑有几句名语,很可做教训。

    因为世间没有全然相同的事物,作者对于事物,要先观透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