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释经文 甲一、序分 乙二、发起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乙二、发起序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从尔时王舍大城起,至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止,这段文字叫发起序,叙说发起此十六观经的因缘。前面证信序的六成就,每部经都大致相同;此发起序,各经各异。而这部十六观经更是特别不同,就是儿子欲杀老子要杀母亲,以这么一段文来作发起十六观经的因缘。

    “尔时”就是释迦世尊与大比丘众及诸大菩萨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正在此时,王舍城发生了一件逆伦之案,就是儿子要杀父亲,要杀母亲。“王舍大城”是古印度第一大国————摩竭陀国的首都,此城很大,故云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国王的儿子立为储君的叫太子。名字叫“阿闍世”,阿闍世的意义,中国话叫未生怨————未曾出生就是冤家。又名折指,因他出生之时,从高楼跌下,未曾跌死,仅折断一小指,故名折指。这二个名字,太子长大之后,听了都会不开心的,于是宫中的人另外给他作个较好的解释,叫做善见。就是说善能见到高深的道理,别人不了解的道理,他都能了解,故名善见。这是恭维他的好听的解释。“随顺调达恶友之教”调达者,提婆达多之异译也,华言天热,因他出生之日,天气特别热,故名“天热”。另一种解释,天上气候本是不热,他出生之日,天人心中热恼,谅非吉兆,天人皆有神通,以是用天眼观察,照见此一小孩————提婆达多,将来必定害佛,要造出佛身血之罪案,故名天热。此调达是阿难之亲兄,他很聪明,出家之后,以恶心想学神通,先向佛求学,佛不传授给他,只教他修无常观。又向舍利弗等学,大众皆不传授给他。最后,他命令阿难教他,阿难此时仅证初果,未得他心通,不知调达之用心,遂将从佛听闻得来之神足通口授给他。神足通又名身如意通,即是身体能在空中飞行自在之神通。调达既学会了神通之后,名利心愈重,见佛受大众供养,心生嫉妒,尤其见到国王去供养佛时,饮食、衣服、珍宝等物,大车小车的装运送来,心里更是妒火如焚。他不能得到国王的供养,于是运用神通去蛊惑太子,希望太子能供养他。他飞到太子宫的上空中,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或现大身,或现小身,履水如地,入地如水,或上身是火,下身出水,或现于虚空中,坐卧自在,种种神变。太子见了,心生欢喜,问是何神?宫中有人见到过调达的,便对太子说:此是阿难之兄,佛陀之弟子调达,与太子有缘,特来度化太子的。太子以手招他下来,调达便变作又白又胖可喜可爱之小儿,投入太子怀中。太子把他抱坐膝上,百般抚弄,并以口接吻,吐个口水到他嘴里,调达为邀太子之宠,忍辱咽下。即恢复本形,与太子说法,说的尽是供养之法,激令太子供养他。他说国王护世尊的法,每次都送五百车的供养,供养佛和供养大众僧;我的福报不够得到国王的护法,但是我与太子很有缘,希望太子你能供养供养我,亦是我出家修行的光荣。太子以是答允亦如父王一般,供养调达饮食衣物等五百车,随即送去。调达既得太子的五百车供养之后,贡高我慢之心更加炽盛,便去见世尊,要求佛将大众僧团领导之权交给他,由他代表世尊化导,世尊年老了,应当休息。佛因调达在太子宫中示现神通,咽下太子唾液之丑行,丧失僧格,正要申斥他,见他反而前来索众,于是呵斥道:我弟子中智慧第一之舍利弗,和神通第一之目犍连,尚不给他,怎能给你这“食唾之人”————食人口水之人。调达索众既未得逞,便想害佛,而自作新佛。佛须有大护法,于是复去离间太子,唆使行逆,说道:世尊年迈,应当退休,我作新佛;老王年迈,亦当退位,你作新王,护我的法。新王新佛,共治天下,岂不快哉!太子闻言,遂道:这样好是好,我亦想作国王,但是我的父亲还在世,君临天下,怎么办呢?调达说:你把他杀掉就好了!阿闍世闻言一惊,问他何故口出此言?调达说:我说此话,是有道理的,按因果报应而说的。你知道你何故叫阿闍世?阿闍世者,义为未生怨,因你尚在母胎之时,算命先生说,你出生之后,将来一定害父害母,故名未生怨。于是你父亲天天设法害你,到你出生之初,便将你由楼上摔下来,幸亏你的命大,没有跌死,只跌断一小指,故名折指。如此看来,你父亲与你,有什么恩爱呢?你何不报他的仇。于是阿闍世太子随顺恶友调达的教唆,“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收执就是关闭起来。做国王的父亲叫父王。他父亲的名字叫频婆娑罗,频婆娑罗华言模实,意思是说他的身体很健康很结实。他是摩竭陀国的国王,阿闍世把他收执起来,“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幽闭就是关闭。七重就是一重一重有七重的门禁。阿闍世太子把他的父王,关闭在七重门禁的房子里,“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制是禁制。禁制群臣,任何一个人亦不得前往探视。他的意思,欲把老王饿死。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潄口。潄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阿闍世太子把他的父王关闭起来,禁制群臣,任何人都不许去看。但是他没有命令禁制内宫妇女去看。这个时候“国太夫人,名韦提希。”韦提希翻译中国话叫做“思维”,就是她善于思维。“恭敬大王”大王就是她的丈夫,她对他很恭敬。大王被他的儿子关闭起来了,她没有办法,可是她对大王,还是很恭敬。他儿子禁制群臣去看大王,要把大王饿死。她恭敬大王,就设法要送饮食去救大王,不敢明的送,于是“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先洗澡把自己身体洗清净,然后以“酥蜜”酥即奶油,蜜是蜂蜜,“麨”即炒熟了的麫粉。以奶油、蜂蜜,和炒熟了的麫粉,调和起来,涂在身上,外面穿上衣服,不给人看见。“诸璎珞中,盛葡萄浆。”璎珞是国太夫人身上挂的庄严饰品,她将身上挂的璎珞,其中灌满葡萄浆。“密以上王”密是秘密,上是奉上,秘密的奉上给大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这个时候,大王吃过了国太夫人奉献的麨,饮了葡萄浆,再求一点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漱口以后,他关在房子里面,这时候就想起求佛法了,于是合掌恭敬,对着耆闍崛山,遥远的礼拜世尊。拜过之后,而作是言,也就是开始祷告。于此应知,漱口是怎么一回事?不是大王的生活习气太利害,到这个时候,没有饭吃,国太夫人偷偷的送点东西来给他吃,吃了东西还要漱口。话不是这样说,吃了东西要漱口,这是一种礼节,不漱口不敢和世尊讲话。佛制的戒律明白规定,吃过饭之后,一定嚼杨枝,(即今之漱口或刷牙)不嚼杨枝,不能念经,不能念佛,这是一种礼节,不可当作生活习惯看,乃是表示恭敬。漱口以后,才可以合掌、恭敬、行礼、祷告。他祷告什么?就是我现在被关禁七重室内,不敢劳请世尊驾来,可是我平日有个最亲近的善友,就是大目犍连尊者。“而作是言”,就是遥远的对着耆阇崛山,和世尊说话:“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此亲友两字,有的注解书,解作亲戚朋友,其实不是。亲是亲近,友是善友,此谓大目犍连,是我平日常常亲近的善友(善友今时一作道友或莲友讲),他是神通第一的尊者,佛的右首弟子。“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我求目犍连尊者来干什么?愿兴慈悲,授我八戒。因为我常常听他说过:在家人要种出世因,应当受八关斋戒。平时我只听得讲,没有发心受过八戒,现在我被我的坏儿子,把我关起来,要我的老命,所以想到要受八关斋戒了。

    八戒又名八关斋戒,是在家人临时受的出家戒。在家人为家务所累,想出家不能出家,佛特开方便,着令临时受个八关斋戒,权当一日一夜的出家人。八戒就是沙弥戒的前九条。八戒的前五条以五戒为基础: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若是你们居士发心受八关斋戒的,应知此八戒以一天一夜为期,今天上午受,明天天亮,戒体自然结束就没有了。故在家居士有夫妻的受五戒不犯邪淫就可以了,但是受八戒时此一日一夜,夫妻必须分床卧,还要分开房间睡觉,因为要做一日一夜的出家人,即当如此。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和五戒相同。第六、不着香华鬘,不香涂身————这和五戒不同了,受五戒的居士,尤其女居士头上戴花,身上涂香都不犯戒;但是八戒不行,在受持八关斋戒期间,不得佩戴香华,亦不得香油香膏涂身。第七、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你若是个五戒居士,自己唱歌跳舞,或人家唱歌跳舞时,去看去听,都不犯戒。但是受八戒时,却不许唱歌跳舞,不得奏音乐;人家唱歌跳舞,亦不许去看,不许去听。第八、不坐高广大床————五戒居士可以坐卧高广华丽的眠床,但是八戒必须换个小点朴素的床。这八条叫八关,关者关闭,把邪恶之门关起来。第九、不非时食,即过午不吃饭,这叫斋。此第九倏和前面八条戒,合起来就叫八关斋戒。即是沙弥十戒中的前面九条戒。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时者即频婆娑罗王在七重室内祷告之时。世尊有神通,目犍连尊者亦有神通,大王在那边一祷告,目犍连尊者就知道了,他知道国王遭了难,在那边请求他为大王授八戒,所以当时就来。来时是乘神通来,为欲显示神足通的速度,故谓“如鹰隼飞”。鹰隼是形容词,鹰是老鹰,大家都知道的。隼是鹰的属类,亦叫鹞子。鹰隼飞行极速,什么鸟亦没有鹰隼飞的快,这里借以形容目犍连尊者的神通飞得很快————如鹰隼飞,实际神足通要比鹰隼飞快得多。“疾至王所”,疾字是疾速之意,谓很快就到国王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今天如是来为王授八戒,而且天天如是,来为大王授八戒。为什么要天天来为王授八戒呢?第一、佛制八戒,是一天一夜受持的戒法,如戒文云:“第一不杀生是八关斋戒,汝一日一夜能持否?”八戒一斋,逐条审问“一日一夜能持否”?答:“能持”。即表示接受了这个戒法。八关斋戒就是沙弥戒的九条戒法,沙弥戒、沙弥尼戒是一样的,统统是十条戒,一至第九条戒,如前所说,其第十条为银钱戒,“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出家人不捉摸银钱,可以过活,因为佛制戒规,令在家弟子要供养出家的僧尼衣食,所以他们可以去托钵化饭吃,他们不要金钱亦可以生活;在家弟子则不可能,在家弟子没有钱就不能生活,所以在家居士要想临时过个出家生活,只受九条沙弥戒,第十条银钱戒就不受了。这里说受戒规矩,讲经讲的是频婆娑罗王,听经的应该会归自己。就是要劝请诸位,尤其在家居士,你们要发心受八关斋戒。五戒是长行戒————终身戒,尽此一报身,终生受持的戒。八戒是加行戒————加工进行,加工夫上去,我虽不能出家,要做一天一夜的出家人,这只有一天一夜的戒体。八戒和五戒不同之处即在此。八关斋戒一共九条戒,前面八条戒是帮着第九条斋法的,斋者齐也,齐午不食也————斋即过午不吃东西,你今天若是欲做出家人,第一个戒规就是过了午不吃东西。这叫斋法,以这条斋法为主,以前面八条戒为副,八关斋的关,即关闭、关门————关闭邪恶之门。若犯了前面八条戒,就等于打开了邪恶之门,邪恶便入汝身心,使你身心受到染污。所以用前面八条戒,关闭邪恶之门,使身心清净;身心既得清净,然后才受持第九条的斋法,故名八关斋戒。八关斋戒,以斋为最重要之戒,故受八关斋戒,应于上午受,下午不能受,因为只有一天一夜的戒,若是下午受,这条过午不食戒,没有办法受,所以一定要上午受。此一戒法规矩,希望出家师父和在家居士,都要记着。若是上午受了八戒,这天中午应该注意,午餐不要过午,八戒戒体只有一天一夜,到了明天天亮之时,戒体自然没有了。于此附带一说:在家五戒不戒正淫,在家菩萨戒亦不戒正淫,大家不懂戒法,有人好不容易发心受在家菩萨戒,遇上一个冒充内行者,瞎讲瞎说:“你年轻轻的,有夫有妻,怎么去受菩萨戒?”这人自以为很内行,其实他是假内行,佛陀制的菩萨戒分出家和在家,某甲求受的在家菩萨戒,不是出家菩萨戒。在家菩萨戒是不戒正淫的(在家菩萨,惟每月六斋日加行八戒,其余时间不戒正淫。)在家戒中戒正淫的只此八关斋戒,只有一天一夜。大家要记清楚,因为讲戒的机会很少,故此顺便说一说。现在言归正传,频婆娑罗王这时遭了灾难,要受八戒,并没有出家人劝他受,是他自己发的心;他既遭了灾难,关在七重室内,他怎么发了心?他过去听过的,这就是“佛法难闻”,他已经闻到了,可谓有大善根。可是“富贵修道难”这一难关,他还没有破。“佛法难闻”这一关他已过来了,他听了不少的佛法,他早就知道应该受八关斋戒,但是他没有受,没有受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国王,是大富贵人,不愿受约束,所以没有受,这就叫“富贵修道难”。这时遭了灾难,才想起来,要受八关斋戒才好,于是发心要求目犍连尊者来为他授八戒。此处说到频婆娑罗王如是因缘,有善根能闻到佛法,但未脚踏实地的真正修行,因为“富贵修道难”也。反观我们自己本身,我们亦是闻佛法的善根有了,而脚踏实地的持戒的工夫,恐怕都不够,自己应该反省。

    学佛法应知道,什么叫佛法?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法。三无漏学,第一是戒学,第二定学,第三慧学,犹如三重楼,必须先到头一重楼,再到第二重楼,再到第三重楼。学佛法目的在开智慧,成了佛便叫一切智人。智慧怎么开?要开智慧,须学禅定,没有禅定工夫,智慧不会开;怎样能得禅定工夫?必须持戒清净。学佛应按次序进修,不能投机取巧。现在我们佛门中,大家都在研究佛学,都在研究禅宗,你可曾听说有谁研究持戒?这都叫做越级。研究佛学就要求开智慧,研究禅宗就要得禅定,能以大彻大悟。不研究戒等于第一重楼没有上,要上第二重楼、第三重楼,这样的路线,走的对吗?一定要栽跟斗的!因讲戒定慧的次序,劝请诸位要发心持戒,发心修定,再求开智慧。此处讲频婆娑罗王“日日如是,授王八戒”,即是说目犍连尊者,天天都来为国王授八戒。刚才说过,为什么要天天受?因为八戒的戒体是如此,一天一夜戒体就没有了,所以明天再来。第二、目犍连尊者固然是受了佛的慈命,还有一种慈悲心加被他,因为国王被关在七重室内,连饭都不给他吃,生命非常危险,他的苦恼大,好在他有善根,过去亲近过佛,闻过佛法,现在要受八戒,受了八戒,他得点法乐,以现在的普通话,就叫得点安慰。每天去给他受八戒,即每天给他得点安慰,驱除他的苦恼。这是世尊的慈悲,目犍连尊者的慈悲,要每天每天给他受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说日日受戒,是世尊和目犍连尊者的慈悲,是我们推想出来的,这里经上就有明文为凭。世尊亦遣的遣字,解作派遣,谓世尊派遣另外一位尊者叫富楼那的。富楼那译成中国话叫满慈子,他在诸大弟子之中说法第一,能代表佛说法,故派此富楼那尊者为王说法。频婆娑罗王所请求的是请世尊派遣目犍连尊者为他受八戒,并没有请求派富楼那为他说法,为什么派富楼那去为王说法呢?这就证明佛的慈悲。受戒虽得到安慰,但是苦恼不能解除之时,非得说法不可,说法是明理的,把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以及因果报应之理和他讲,使他自己心里了解,他自然不生烦恼了。所以每天给他受八戒,每天派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来为他说法,如是经过三七二十一天的时间。在此三七二十一天之中“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阿闍世太子把他父王关闭在七重室内,目的欲把他饿死,故不许任何人给他送饭吃,可是他没有禁止老国太去见国王,因此老国太韦提希夫人每天给老王送麨蜜,他食了麨蜜,得滋养生命;又有目犍连尊者和富楼那为王授戒和说法,滋养他的法身慧命。所以老王的身体不挨饿,精神上很愉快,面容的颜色非常好看,很和悦。他一点烦恼也没有,表示很欢喜的样子。

    时阿闍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闍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一个人不吃饭,七天就可以把他饿死,最长的饿三七二十一天决定可以把他饿死了。阿闍世抱这种知见来问守门的,在他心里想他的父亲已经饿死了,所以他问守门的“我父王今天还存在不存在?”守门的人依实答道:“大王!”这时阿闍世把父王关闭起来,已篡位为王,故守门者称他为大王,而不称太子了。“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说是父王至今还存在,没有饿死。为什么?因为他天天有东西可吃。谁给送饭呢?没有人给他送饭,而是国太夫人,每天来奉上她的麨蜜,在她的璎珞中,都灌上葡萄浆,持用上王。大王食了东西,滋养生命,故未饿死。这是说国太夫人给他送东西吃。还有“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梵语沙门,翻成中国话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故号为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有个出家人,出家人是谁?一个是目连,一个富楼那,他们都会飞,打从空中来,来了就为王说法,“不可禁制”。守门的人,他要照实话讲,可告无罪。第一、国太夫人,我不能禁制,大王没有下命令,禁制国太夫人来,所以我不能禁制她。第二、两个沙门会飞,从空而来,我禁制不了。此是守门人照实禀白阿闍世之语。“时阿闍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阿闍世恨他父亲,欲把他饿死,结果饿了二十一天,没有饿死,而是他母亲,给他父亲送东西吃,所以发了怒,破恶口骂他的母亲“我母是贼”。母亲怎么是贼呢?因为父亲就是个贼,她“与贼为伴”,所以我母亲亦是个贼。“沙门恶人”,沙门本是善人骂作是恶人,“幻惑咒术”,用幻化迷惑人的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使我父亲,饿了二十一天了还没有死。他这一发了怒,不但破恶口骂他母亲,骂出家人,还要杀他母亲。“即执利剑,欲害其母。”他要把他母亲杀死,是因为我父亲不死,就是母亲你送东西给他吃的关系。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闍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这个时候,跟着阿闍世的有两个大臣,“时有一臣,名曰月光。”是先说这一个名字叫做月光,“聪明多智”是赞叹他的德性,他是大官中最有智慧的一个大官;并且还有一个叫做耆婆,耆婆不是大官,所以两个臣子,说做一个臣子。耆婆是阿闍世同父异母之小弟,频婆娑罗王的后宫不止一个王后,阿闍世太子是正宫王后韦提希夫人所生,而耆婆是贵妃奈女所生。耆婆翻成中国话叫做固活————固者固定,活是活命,他是一个大医生,当时人都称他为神仙,号为神医,谁有了病,请他治疗,固定,即决定也,决定可以活命,故名固活。耆婆国人对他尊敬的了不得,他是救命的神仙。那月光国人亦对他尊敬的了不得,他聪明多智,智慧第一。这两个人出来,就是劝谏阿闍世,“为王作礼,白言:”他们都是居于臣子的地位,还是为王作礼,仰白于国王:“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毗陀论经是印度婆罗门教最高的一部经典,前天讲过,印度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就以毗陀论经作彼国之历史,凡是研究学问的人,都得研究这部经。以这部经的话作根据,那么他们认为所说的话都是对的。这两个大臣都看过这部毗陀论经,故引这毗陀论经说:自从劫初以来,即我们中国话开天辟地以来,或从古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有一万八千之多。可是毗陀论经上没有说,有哪一个恶王害他母亲。“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