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饮马江南(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唐升隆元年十月,由唐齐两军在琉求的擦枪走火引发了两国间的信任危机,丁大全举国征兵,疯狂扩军备战,命京湖制置使史嵩之率本部三十万大军移师江陵,扼守长江,切断襄阳与四川的联系,命刚刚从南京返回立为太子的丁寿辉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又升江淮兵马使曾从龙为枢密院副使辅之,共率庆元府、绍兴府、平江府及湖州、徽州等各路厢军以及御前诸军共计四十万屯兵扬州,抵御驻防徐州的李思齐军南下。

    与此同时,他又任命心腹禁军都统领张大悦为福建经略使兼水军大都督,调广州、建康、扬州、明州等各路水军近千艘战船齐聚泉州,又强行征集民船三千余艘为后备,准备趁李思业北伐西夏故地之际,大举进攻琉求,企图拔掉这颗背上的钉子。

    今天的议题,早在半个月前就散发,主要是讨论齐国移民安置的问题,由本期掌执政事笔的门下侍中郝经主持。

    殿前执事官一声鞭响,大殿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数十名黑衣侍卫将唐国开国皇帝李思业簇拥而出。

    李思业点点头笑道:“张爱卿是老户部了,经验丰富,尽请直言。”

    最后一条是税赋,应效仿山东的成熟经验,实行二免三减半的法子,田租也要降到最低,修养生息,现在朝廷财力充裕,确实不缺这点赋税。以上便是我们户部提出的原则性方案,各位看看,可有补充没有。”

    众臣排成三列,一齐向李思业长施鞠躬礼。

    南京,大庆宫,今天是大朝之日,数百名朝臣鱼贯而入,分坐大殿两旁,众人皆神情激动,议论纷纷,齐国挑起战争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难民大量涌入唐国,若不及早采取各种应对措施,难民潮必将对边境各地造成巨大的冲击。

    “说得好!各位爱卿可有补充?”李思业赞赏地看了一眼张天纲,在所有金国的旧臣中,他最欣赏的就是此人,有原则但并不愚忠,有才能却并不压下,所以金国旧臣中就只有他和完颜阿虎能挤进唐国的决策集团。

    此次大朝,足足讨论了近四个时辰,才告以结束,李思业回宫并没有休息,而是听取张柔关于齐国的形势报告,情况已经相当不妙。

    郝经的职责是抛砖引玉,并不主导议题,他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张天纲出列奏道:“陛下,难民主要是户部的事,臣当仁不让!”

    李思业现在并不想进攻齐国,按照他的部署,应该是先解决完蒙古人后,再从容收拾齐国,忽必烈是一头睡在身边的猛虎,随时会南下噬人,须及早图之,而丁大全不过是条狗,叫唤得凶,却不堪一击,但此时的形式已不容他再等,琉求是他的粮仓和钱仓,一但丢失,丁大全会获得一剂强心针,而他会在五年内也无力进攻齐国,李思业考虑再三,终于还是决定分四路大举进攻,一鼓作气扫荡齐国。

    其次是安置,我建议先将移民安置在中原一带,这里久经战火,人口稀少,正需补充,可由各州抽调骨干组成专门的从事官,一部分到难民集中区登记户籍,安排遣送,另一部分则在本州准备接受,然后再由地保组织流民互助组,将他们组织起来,统一修建房舍,开垦土地,最后流民互助组便可直接转成民团。

    自张天纲和元好问提出意见后,又有多人发言,姚枢以为应将流民打散,不能原乡村整体安置,以防止流民聚众闹事;李汾的意见是在即将到来的冬天以工代赈,组织流民兴修水利;王文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