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铁壁合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即将穿过战场的时候,德军散兵队列终于遭到了苏军拦截。德什卡重机枪响亮的吼叫声中,暗红色的光点在视线中乱窜,不少德军官兵应声倒下,但这些苏军机枪并没能阻挡住德军的反击脚步。黑暗中,火光暴露出了这些机枪的准确位置,稍事调整,德军队列中的轮式装甲车便以机枪和机关炮进行逐一清理,而德军步兵们也不甘示弱,由于战斗发生时双方之间的距离还不到300米,就地射击的MG-42能够凭借射速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制对方,不等步兵们携带的轻型迫击炮加入战斗,苏军遗留下来的机枪组就已经被清理殆尽——前沿阵地上的苏军官兵几乎都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来,在快速行进了十来分钟之后,跟随装甲车辆投入反击的德军步兵已经将先前的战场已经被远远抛到了身后。

    穿过了白天已进行了反复冲杀的街区,德军官兵们逐渐深入到了苏军战线纵深,自从一个多星期前丢失这些区域以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回到这里。在乱糟糟的城市巷战中,常规侦察很难提供有关敌人兵力配置、武器部署等相关情况,深邃的黑暗中突然火光一闪,火炮射击的轰鸣声旋即传来,当即有人喊道:“卧倒!”

    当晚,慕尼黑城内的战斗迎来了最后的高潮。近四十万德军围攻部队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十数万苏军部队据守的西城区笼罩在战争的暴风骤雨之中。

    经验丰富的士官们一边小步快跑,一边提醒刚刚适应军旅生涯的青年们。战场上的尸体横七竖八,这其中不乏装死或者被炮弹震晕的苏军士兵,但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清理战场。模糊的视线中,投入反击的德军部队正以一条歪歪扭扭的散兵队形向着并不明确的目标推进,黑暗中,哗哗啦啦的脚步声听起来少说也有千人,官兵们身上的水壶、刀鞘、手榴弹等物件相互摩擦,发出特有的悉索声。接下来是会遭遇到苏军有组织的抵抗,还是演变成为一场畅快的击溃战,谁心里也没有底。正常情况下,步兵们将在遭遇抵抗后放缓脚步甚至直接稳妥地停下来构筑新的阵地——它们不需要以标准战壕的模式出现,如果时间急迫,士兵们甚至来不及挖掘一条可以侧着容身的射击掩体。

    “注意脚下!保持警惕!”

    在伊萨尔河以东的一片街区,佩戴着德国陆军第5轻步兵师袖标的官兵们毅然带着满身倦怠与伤痕投入这场至关重要的战斗。后方的德国炮兵不断向空中发射照明弹,残破不堪的街道从黑暗中显露出来,一支支以连、排为单位的德军部队紧跟着为数不多的装甲车离开阵地向西推进——直接冲向敌方阵地对人们的精神亦是一种另类的考验,尤其当装甲车无意碾过那些一息尚存的苏军士兵,撕心裂肺的嚎叫声令人心悸。

    入夜,德军第1空降营分乘四十多架运输机由巴伐利亚中部飞往北部,在四个预定地点实施伞降突击。尽管苏联空军的夜间拦截能力较差,出于安全考虑,德军派出夜间战斗机全程掩护。经过大约一小时的夜间飞行,运输机群各自抵达目的地,这第1空降营是民主德国组建的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空降部队。该营以第三帝国时期的伞兵人员为班底组建,除接受严苛的训练之外,还创造性地引入了装甲空降兵的概念,在军事演习中曾有过技惊四座的表现。秉承了第三帝国时期的主要战术,德军伞兵们继续使用RZ型快速伞,从极限高度跳出机舱之后,他们只需十几秒就能够接触地面,具有相当强的突然性和攻击性。只是这一次出于作战方式的特殊性,他们引以为豪的空降车辆和火炮并没有随同降落,略显孤独的伞兵们主要依靠制式枪械和手榴弹、轻迫击炮、反坦克火箭筒作战。

    听到这个喊叫声,匍匐在地的军官们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作为轻步兵,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快速穿插作战来破坏敌人的防线,有时候甚至是收拢成群结队的投降者,任何一个时期的胜利都不像那时候轻松易得,然而在拥有巨大数量优势的苏军面前,德军步兵们往往需要和己方坦克一起抵挡苏军的装甲洪流。步兵对抗坦克,这不仅仅需要超凡的勇气,更需要纯熟的作战技巧,经过短期的针对性训练,年轻的德军士兵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些要素,但这次快速突击是他们真正在战场上进行实践的头一回!

    架设在装甲车上的大喇叭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劝降的内容,但在苏联军势犹盛的大环境下,这种心理战对苏军官兵的作用并不明显。在一些孤零零的房舍或地下室内,陷入绝境的苏军士兵依然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而这座城市庞大的下水道系统也成了数千名苏军官兵拒不接受失败命运的寄托,而他们的倔强终极无法改变这场战役的结局。在歼灭困守慕尼黑的苏军部队后,德军参战部队不顾持续作战的疲劳奔赴下一处战场——在慕尼黑以东,十万苏军部队被分割包围在了格拉芬和瓦瑟堡地区,他们的实力虽然没有之前困守慕尼黑的苏军强大,但也同样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且只要苏军突破米尔多夫阵地,他们的受困局面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希望越大,苏军官兵们的抵抗意识自然越加强烈。

    连日苦战磨砺了战士们的素质,也起到了优胜劣汰的作用,余下之人莫不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敏捷的反应力。喷射火焰的炮口看起来就在机枪射程之内,附近两辆德军装甲车几乎在爆炸声消逝的刹那开火了,成串的机枪子弹飞向了黑暗深处,若那是苏军未来得及撤退的榴弹炮,炮手们压根逃不过如此及时的反击——薄弱的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