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逆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简陋但十分坚固的前线指挥部里,林恩问了一个看起来再寻常不过的问题。驻守乌尔姆的德军部队共有3个步兵师外加1个炮兵团,总兵力大致相当于苏军的半个野战集团军,而且地形条件对防守有利。担任乌尔姆防线总指挥的奥托·希策菲尔德将军在第三帝国时期曾任集团军级的代理指挥官,二战期间的表现中规中矩,而作为德国防卫军将领参与对苏作战期间,他为盟国阵营赢得了战争后期为数不多的一场局部胜利,以两个德国步兵师重创了一支冒进的苏军坦克部队。

    林恩视察乌尔姆过后不到40个小时,苏军重炮的滚滚轰鸣在多瑙河东岸响起,雨点般的炮弹以毁灭世界的气势侵袭而至,上百架苏军战机轮番飞抵乌尔姆投弹,成千上万的苏军步兵强行渡河,战斗的进程正应了林恩所言:空前惨烈!

    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德国人成功扭转了开战之初的绝对劣势,苏联军队在硬实力上依然更甚一筹。受到来自莫斯科的政治指令催促,在德国作战的苏联军队顶着严寒向德军据守的西部地区集结。在乌尔姆的一线阵地,林恩透过战壕潜望镜就能够清楚观察到对岸苏军的频繁调动,并从己方军官口中得知,自从双方隔河对峙以来,苏军不仅对德军阵地展开密集的空中侦察和轰炸,还多次派遣分队实施夜间渡河侦察,试图获取德军防务方面的重要情报,新一轮进攻看来已是箭在弦上。

    正是因为这种希望的存在,德军开战后仓促组建的各支部队在战场上大多有着合格表现,并涌现出一大批战斗尖兵。绝大部分新兵和新晋军官在艰苦卓越的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他们的成熟使得所在部队愈发稳定和坚强。慕尼黑战役期间,许多新兵占了多数的部队在外围防御战中顶住了苏军轮番猛攻,即便蒙受了沉重的损失,这些部队也未出现崩溃的极端状况,撤往后方休整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在这几个月的战争中,德国武装力量阵亡、被俘、失踪以及重伤人员几乎是苏军的两倍多,即便如此,德国的军事力量仍得到了成倍的增强,反观苏联军队一方,虽然开抵德国作战的部队从最初的八十余万增加到了两百二十多万,但随着战线的拉长、占领区域的扩大,不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都处处受制,颇为被动。在西方世界的联合抵制下,苏联自入侵德国以来只能从非常有限的国家进口军需物资,国内的工业产量仅有1945年时的百分之六十,军工生产主要集中在前线消耗颇大的战斗机、坦克和炮弹上,以至于子弹的月产量不及前线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军队的食品供给勉强维持1942年时的水平,连年征战造成的超期服役使得苏军官兵们身心倦怠,自上而下的政治斗争也形成了相当严重的内耗,基层部队不仅士气低迷,还时不时受到官僚风气影响而致发挥失常。

    “战争没有如果,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续,为了德意志军人的神圣使命,我们必当在此坚守至一人一枪!”希策菲尔德将军用铿锵有力的语气给出了完美回答。

    “如果对岸苏军投入一个集团军甚至更大数量的进攻兵力,我们的防线能够坚守多久?”

    在位于城区的作战指挥中心,佩戴陆军一级上将标识的奥托·希策菲尔德将军狠狠挂下电话,还不等喘口气,刺耳的电话铃声从另一部电话机传来,副官以令人厌恶的敏捷接起电话,不好的消息随之从他口中传出:“是霍里德将军,他报告说苏军再次向他的右翼阵地发起猛攻,最后一支预备队已经派上去了,再这样下去他得从其他阵地抽调兵力,或者指挥部给他增派援兵。”

    走在泥泞而熟悉的堑壕中,林恩不断与起身致意的战士们握手。在苏联空军的持续轰炸下,德国本土的工业生产再度化整为零,由“地下作坊”制造的钢盔外观上有着明显的瑕疵甚至缺陷,紧凑的作战行程和前线一贯的恶劣条件使得士兵们无从保持整洁军容。越是如此,林恩越能够从这些人身上获得兄弟般的亲切感,而整整六年之前,他自己也不过是前方战壕中的一个无名小卒。所不同的是,当时的他深知历史大势而无力改变,心中充满酸楚与绝望,而如今这些同样年轻的德军士兵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