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汉嫣伪舅甥性以及盈嫣感情时间线问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曾被毁容,在信平侯中无宠,但是穿的是名贵的冰纨。这些细节,当时张嫣恍然未觉,却在后来,知道赵姬身亡之后,所有的线索忽然涌上心来,猜透了事情的真相。

    我的一位书友跟我说,其实心里还是有一点不舒服,一方面,不希望他们真乱|伦,一方面,想起张嫣终究不是嫡女,有点觉得明珠暗投之意。

    其实,我也有点这样的感觉。但是为了支持伪舅甥的设定,只能选择如此。

    第一是怕伤害阿嫣。

    关于这本《大汉嫣华》,灵感来自于史上可信度最高的处子皇后张嫣。写《金屋》的时候,我接触到这位皇后的生平资料,对其非常怜惜,于是希望给她一个完满的故事。意外的发现,网上对张嫣几乎没有一本很完整的小说,那么,我就对自己说,自己写吧。在张嫣身边的人群中,我依旧将男主的位置敲定在汉惠帝身上。无他,失去了刘盈,张嫣也就不是史上那个我怜惜不已的处子皇后了。而且,撇开史家千年迷蒙的纱雾之后,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出来,刘盈是一个很好的人,拥有可以加工的基础。

    君不见,《红楼梦》中,赵姨娘要求探春照顾自己的同胞兄弟,称其为探春舅舅。贾探春小姐是如何说的,哪个是我的舅舅,九省检点王子腾才是我的舅舅,他算是什么舅舅,姨娘也是知道的,他只是一个奴才罢了。

    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两重考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男主刘盈:

    天一阁事件与张嫣出走是在正月初,番外春雷大概是在春二三月的时候,之后不久,刘盈通过张嫣的詹事张满的异常,察觉到疑点,于是派人追查当年阿嫣出生时旧事,终于得到了可能的真相,去质问阿嫣的父亲张敖,张敖给了他肯定答案。

    张嫣离开半年后,刘盈花了很大的精力,才找到张嫣的行踪,这才追过去,得回了阿嫣。

    在当时的春|药药效下,他是否真的有自主意愿?

    这也是她在最后的绝望中,唯一一点小小的坚持。

    正因为他娶了阿嫣,而不能给阿嫣一个做丈夫的感情,所以,这段时间,他对阿嫣也很愧疚。这种愧疚,积压到最高点,就是天一阁当夜。

    有点狗血。但是,张嫣就是这个孩子。她的生母是赵姬折杞,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被当做鲁元的嫡长女养育。

    而刘盈。

    在他看来,他与阿嫣的舅甥关系,对阿嫣自己并没有什么障碍(“法律漏洞”类意),那么,只要他能够说服自己的信念,说不说这一点,对自己与阿嫣的感情,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吧,隐瞒下这点,更能够凸显自己对阿嫣的深情。

    ◇ ◇ ◇

    既然如此,为什么,修改版中,在北地的时候,我修改了设定,让刘盈没有明确的告诉阿嫣,他已经知道了张嫣的身世?

    3:关于张嫣的身世

    首先,我们来看女主张嫣:

    婚前的刘盈是纯粹将张嫣当做晚辈来宠爱的。婚后么,虽然尴尬,但是,他也必须得承认,阿嫣已经是他的妻子了,而且,与阿嫣相处时间长,日久生情。这情分,中间有多少是舅舅对外甥女,有多少是丈夫对娇妻,他自己也分不清,也不敢分。这段时期,他对张嫣的感情处在压抑状态,被那张叫做伦常的井盖给压着,不得宣泄。可以预见,如果这张井盖掀了,会出现一个爆发。

    哪怕世人反对。

    这种体质,与赵姬相同。

    张嫣的身世,我在两年前的原版如今已经被修改掉的章节中有清晰的介绍:当时,赵王张敖的妻妾鲁元长主与赵姬同时怀孕。鲁元公主难产,而赵姬顺产下一个女婴。为了借由鲁元而拉拢住高帝吕后的欢心,张敖用赵姬的女儿替换了鲁元死去的孩子。

    当然,我们现代人知道,冬天打雷么,虽然不常见,但还是有的。但是,在汉人眼中,冬雷如同其他几件事情一样,是一件妖异,不祥的事情。

    因为这个回答,再加上后来刘盈的反应,张嫣才真正绝望,以至于后来出走未央宫。

    她不愿意,也不能为了一个死了的赵姬,去伤害这些年来疼爱她的鲁元。

    张嫣知道了真相。可是,又怎么样呢?她和赵姬并没有感情,而这个时候,赵姬已经死了。

    其实,张嫣,字孟瑛。很大程度上,就表示了她的身世。中国人古早,字意很讲究,若是嫡长,会用伯字,如孙坚孙伯符。庶长,则用一个孟字,如曹操曹孟德。

    关于刘盈对阿嫣的感情,刘盈有自厌,有自苦,有占有欲,有愧疚感。当夜,醉酒的作用和春|药的药效下,剥去了他的理智和压抑一些,凸显了他的欲望和放纵一些。吕后有一点说的是对的,他希望真正的拥有阿嫣,但是,他不愿意承受道德的压力。在这个夜晚,他有一点点,这样的心理趋势,将责任推到春|药上面,然后,他可以出于一个男人应有的负责态度(似乎这个在道德上的力度可以抵消乱|伦的负罪感?),此后承担起阿嫣的一生来。

    他终于可以掀开他心中的井盖子,负担起阿嫣的一生来。

    我想,在这个时候,惯来勇敢的阿嫣还是有点胆怯了。她还是会害怕,害怕如果自己说了,不仅得不到刘盈的真情以顾,反而连过去的舅甥情都要失去。伦常与信念有关,但与感情无关。他们之间缺的不是感情的浓厚,而是信念的松动。

    在《陌香》之后,《大汉嫣华》之前,我曾经研究过一阵写作技巧。一位知名写手曾经说过:不要低估读者的理解能力。于是,我在《大汉嫣华》中试了一下,希望将刘盈和张嫣的感情时间线以及转折点都通过比较隐晦的笔法点明,结果现在看来,也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

    关于舅甥为姻,这个问题,很复杂。五伦中的确没有明确规定禁断,但我估计,在当时众人的认知中,这也是件不适合成就的婚事。有点像现在的律师钻法律漏洞。明明知道是不好的,但是法律的确没有明文规定,因此无法定罪量刑。

    于是舅甥婚姻这件事,就出现了两极分化。心理宽一点的(如吕后),就心安理得,觉得有什么大不了,挺好的,还亲上加亲,永保张吕两家富贵呢。道德洁癖重一点的,如刘盈,就悲催了,此人纠结了很久,很久。

    我的读者大约分为几个阵群。有些喜欢踩线的刺|激,一力希望我写|真舅甥;有些维护保守的观点,希望能够界定清晰的撇开舅甥关系。有些人,追求感情的纯粹性,希望两个人在确定心意的时候,依旧是不知道彼此身世的:这样才足以表现刘盈的神情,对阿嫣的爱能够冲破他固有的信仰;有些人,保持道德的洁癖,希望只有在双方都知道清楚的情况下,才真正缔结感情。偏偏,我个人喜欢走中间线,渲染暧昧的感觉,抱歉。

    哪怕世人反对,她也觉得,只要她和刘盈没有血缘近亲,他们就是可以在一起的。

    没法子,现在在这儿用明法重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