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内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个BUG的逆天存在,他掌握着世界船舶发展史的脉络,知道很多更新式的船型,现如今到了承天三年的时候,海狼造船厂已经可以建造出排水量高达一千五百吨到两千吨的巨型海船。

    内阁制建立之后,于孝天算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最后一次早朝结束之后,他直接回到后宫里面,蒙头大睡了大半天,才神清气爽的爬了起来。

    而六大协理大臣,则分别负责农务、教育、工商、军事、司法等事务,受总理大臣管理,另外各部尚书也入阁参与理事,由内阁负责对大中朝国家事务进行管理。

    甚至于他们已经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等沿海地区,建立起了属于大中朝的桥头堡,宣布了这些地方归属于大中朝所有。

    而且木材还需要一个干燥的时间,采伐的木材最短的需要干燥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一些硬木甚至需要两年以上的干燥时间,才能用于造船,否则的话强行造船使用,造出的船只也无法保证结构强度,下水之后会出现变形开裂,弄不好就发生沉船事故。

    沿海各地开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了新的船寮,开始建造各种通海用的海船,其中以近海常用的沙船和适合远洋航行的福船以及坚固耐用的广船这几种船型为主,体积也越建越大。

    暂时他没有把兵权交给内阁,只有调动兵力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他的首肯才能调动兵力,发动战争的权力也全部在他手中,这样先保证他对于天下的绝对控制权,以免出现权力失控的情况。

    而且他们所造的船只质量上也最好,坚固耐用,抗风浪能力强,抗沉能力强,价格虽然高,但是却还是被各大海商追捧,订单如同雪片一般的落在了海狼的船厂之中,使得海狼在各地的船厂,都不得不断的扩大规模,招募船匠。

    而有些探险船则穿越了太平洋,沿着获取到的海图,远航到了南北美洲的西岸,并且沿着南北美洲的西岸,朝着两边航行,沿途考察了很多地方,绘制出了一副完整的海图。

    而这一步干的可以说是非常之漂亮,因为自宋元开始,中国航海业就一直在发展,南方大批的森林被采伐,然后造成了船舶远航于各地,到了明代之后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整个南直隶一带都已经找不到可以造大船的大树了。

    这方面目前海狼集团的造船厂占有了很大的优势,他们控制着整个台湾岛的木材出产,原料只能先紧着海狼的造船厂使用,多余的才会卖给其它船寮使用,而且他们掌握了木材干馏的工艺,拥有建造大型木材干馏厂房的技术,采伐的原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干馏烘干工艺,尽早的投入使用。

    现如今随着海禁开放,南方建起了大大小小的船寮,对于木材的需求就越来越大,现在南方造船所用的木材,要么是从南洋进口,要么从台湾岛进口,海南那边也是一个木材出产之地。

    最初刚开始开海禁的时候,各个船寮以及新建的船寮因为船匠手艺不成熟,大多只能造二百料左右的海船,但是随着各地船寮的船匠们的手艺提高,船只建造的也越来越大了,从四百料开始,到七百料八百料,船桅从单桅到双桅,现如今到三桅甚至四桅,使得海船的性能也越来越高。

    于孝天这个时候,在朝中重新对于执政结构进行了一次相当大的改制,正式推出了内阁制,设立总理大臣一名,另外协理大臣六名,其中总理大臣总理天下事务,直接向他负责,按照于孝天的指示,对国家进行管理。

    他们现在泉州和香港建立了两座造船分厂,接着又在松江府建立了一座分厂,后来又在青岛设立了一座分厂,当承天元年的时候,于孝天刚刚收复辽东,他们便第一时间跑到了旅顺那边,在后世大连的地方,建立了一座超大型的船厂。

    内阁每天只需要将他们处理的各种政务,汇总成一个简报,第二天呈交给于孝天,于孝天审阅一下简报就可以了,一旦要是他发现简报之中某些政务处理不符合他的想法,那么他可以有权召回内阁已经发布的指令,撤销内阁已经做出的决定。

    好好休息了几天之后,他动手的瘾便又犯了,把以前他手下配合他制作各种模型的工匠招入了宫中,并且派人给他制作了一个大型的绘图板以及全套制图工具,开始在御书房之中挥洒了起来。

    于是于孝天终于把目光再次投到了大海上,开始正式圆他的梦想,于是整个军费开支,也随即开始朝着海军方面倾斜。

    当然这些船寮之中的翘楚,还是要算海狼集团旗下的那些船厂,在于孝天北上控制了朝局之后,海狼集团旗下的船厂便开始在陆上沿岸设立分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