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兴之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样也导致了很多迫不得已从他们手中借贷的小农小户或者小手工业者,最终因为还不起利息,而走上了破产的道路,不得不把他们的土地或者是房屋抵给借钱给他们的那些地主或者钱庄。

    这么一来原来靠着放高利贷过活的那些地主劣绅还有一些钱庄,就失去了业务,没人找他们贷款了,他们的钱就放不出去,放不出去还要给把钱放在他们手里面的人出高额的利息,他们就成了纯赔钱的买卖了,赔钱买卖谁都不干,所以他们只能迫不得已关停他们的业务。

    还有就是大中朝不断的进行各种基础建设投入,官方采购数量逐年增加,于孝天在很多工程或者官方采购方面,推行了公开招标制度,取消以前的暗箱操作,把官方采购放在明面上,让商人们竞争。

    这样大批的官方订货,也大大推动了工商业化的发展,致富了很大一批商人。

    而轻商看来表面上是对商业很有好处,不收取商业税,但是实际上却只是便宜了一些和官府官员勾结的大商贾,真正对于普通的商人来说,官府经常性的强行采购,要么不结账,要么给的价格极低,使得商户或者小手工作坊经常性的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倾家荡产,最终只能走上破产,流落街头成为乞丐的道路。

    但是随着大中朝建立之后,吏治清明,严查严办各种官商勾结,或者是强行对商户进行加派的事情,表面上大中朝增加了对商人的收税,似乎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但是实际上对于很多商人来说,他们免去了被官府敲诈勒索的重担之后,却大幅度的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现在于孝天在承天五年,随着新货币政策逐步落实,统一的货币,已经全面获得了民众的认可并且开始取代了旧式的货币,成为了唯一的货币之后,下旨从原来的大中国有银行之中,分出了两个分支机构,一个专司负责经营对农民的小额贷款,另外一个则主要负责针对工商业的较大额度的贷款。

    这也导致了大批私人的借贷逐步的被逐出了市场,倒闭了一大批小型的私人钱庄,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坏事,但是却实际上使得大中朝廷掌控了整个金融市场,规范了金融市场,同时也避免了小型的私人钱庄出现风险,导致民间闹事。

    同时准予他们吸收存款,但是存款利率较低,贷款的利率也较低,使得老百姓从这两个分支机构贷款,免去了被那些地主或者私人钱庄的重利盘剥。

    但是中国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有钱之后,不知道该怎么理财,他们最喜欢也最习惯的办法,就是购买土地,好像土地是他们最放心的理财方式。

    这一下很多大臣意识到现在的这个圣上,表面上看似乎是不怎么过问朝政,但是实际上心里面却亮堂着呢!想要在他手下做小动作,恐怕当今圣上眼里面揉不得沙子,所以很快就把这种歪风给压制了下去。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事情似乎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一些大臣官员,刚刚懈怠下来,或者是干出了一些小动作,马上便被都察院逮住了马脚,立即奏明于孝天,很快将其逮了起来,送交了刑部审问之后,移交了大理寺速判速决,又一次抓杀了一批贪官污吏。

    这还是于孝天始终在坚持较低税赋结构的基础上所获取的结果,采取轻赋养农,轻赋养商等措施,多年未增加税赋收取比例和额度,并且要求这样的轻赋政策,一直推行下去。

    社会分工到了这个时候,开始变得比以前更细化一些,原来农民的那种几乎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社会消费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而北方农业的逐步恢复,也使得北方对于南方粮食的需求量开始大幅度的减少,这也就大大减轻了南粮北运的压力。

    随着连续几年的复耕面积扩大以及各种良种推广种植,使得北方虽然继续在受到小冰川气候的影响的情况下,但是粮食产量却年年都在稳步提升,而且随着各种高产作物比如良种稻子、旱稻以及选育出来的良种小麦还有红薯、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的推广种植,使得整个北方的粮食产量年年都在用一种翻跟头的速度,得到大幅的提升。

    但是随着于孝天推行轻赋养农的政策,使得农民们渐渐的开始通过种田,可以得到少量的积蓄,虽然他们还是很穷,但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