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六节 雪谷交锋(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望着军官们困惑的目光,楚奇明艰难地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相信我,我已经想到办法让被堵在山谷里的美军吃个大亏了。还有,乔治·巴顿这个人我也略有所知,他作战勇猛、指挥果断、富有进攻精神,他是美军装甲部队的创始入之一,所以十分热衷发挥装甲兵的优势以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诸位,在这种天气之下,敌我双方基本都无法起飞战机,那装甲部队的长途奔袭更加要依靠什么呢?”温少将回答道:“充足的后勤保障。”,这里的气太恶劣了,弟兄们埋伏在这片雪地中,不超过一天一夜就肯定发生大面积的冻伤。

    “对。”楚奇明点点头,他摊开一份军用地图继续道,“美国人一向财大气粗,他们的后勤保障规模和能力都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他们的部队也越来越养成了依赖充足后勤保障的弱点。伏击战肯定要打,但不是这里。你们看地图,美军要想从古比雪夫斯基突击正在奥伦堡的我军侧翼,他们的后勤保障基地肯定会设立在古比雪夫斯基后方七十公里的萨马拉,而萨拉马位于伏尔加河分支的萨拉马河的河畔。届时,只要我军将美军缠死在这片山谷内,我军再出奇兵突袭美军从萨拉马到古比雪夫斯基的后勤补给线,那美军必乱无疑,我军再趁此发动反击,一定可以击垮美军的攻势。”

    “司令……您是不是准备在这里打、打伏击战?”第4军军长金嘉豪少将上下两排牙齿不停高速撞击着地问道。

    火车站边的校兵场上,意气风发的巴顿中将开始对集结完毕、手持咖啡杯的美军第2装甲军的士兵们进行着战争动员和战前讲话,他声音高亢、情绪激动,演讲极具“巴顿特色”:

    1942年12月5日,距离新的一年还有27天,同时还有二十天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四年整了。亚欧大陆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以南的古比雪夫斯基高原已经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从西伯利亚吹来的极地寒风横扫着这片沟壑纵横的蛮荒之地,白茫茫的雪地间,一条狭窄弯曲犹如地壳裂缝的沟谷从布祖卢克的后方蜿蜒着爬向雪原的深处,像一条条僵死的蛇伸进了乌拉尔山脉凌乱而巨大的皱褶中,迷蒙的雪雾让一切都掩映在混沌中。山谷再往西一百多公里就是伏尔加河了,便就是欧洲大陆了。

    楚奇明的老部队——第四集团军直属部队的第45快速反应旅和抽调出的第1旅、第22旅一起在第四集团军副司令陈谦少将、总参谋长荆德文少将以及木赞春少将的指挥下执行渡过萨拉马河并潜伏在从萨拉马至古比雪夫斯基的雪原内的任务;而卞少将、金少将则与楚奇明一起指挥着第108重装甲师、第48装甲旅等部队在古比雪夫斯基山谷的隘口处构筑永久性防御工事,以阻挡即将滚滚而来的美军狂潮。为了弥补第四集团军兵力不足,于上将特地命令调遣了第33军的第290机械化步兵师和第五装甲集团军的第109重装甲师协助楚奇明部守护布祖卢克以及抵御美军的进攻,这无疑缓解了第四集团军的压力。

    “弟兄们,美军即将对我们发动进攻。事实上,我们的兵员、重武器、后勤补给等方面都和美军差不多,如果我的智商也不低于巴顿,那我们必须要有一样东西强过美军,这样才能赢得胜利。弟兄们,这样东西是什么呢?这样东西就在你们身上,它就是比美军更加顽强决死的作战精神。而我,则对你们是否拥有这种浴血奋战的精神充满了信心。弟兄们,”楚奇明目光如星地举起右臂,平静的口气中充满了自信,“让我们欢迎美军的进攻。”东北军官兵们齐刷刷地举起了一片手臂的森林,嘹亮的吼声怒涛般:“欢迎美军进政!”

    直升机的引擎轰鸣声震耳欲茸,这让飞机里的楚奇明略有点烦躁。军部的情报让他的心头沉甸甸的:美军巴顿中将的第7装甲集团军正在经由苏军伏尔加河地区的铁路网全力扑向胶着在奥伦堡的东北军的背后,目的不言自明,为了给围困在包围圈内的苏军撕开一个逃生路口。而美军一旦参加奥伦堡会战,那自己的第四集团军便会首当其冲遭到攻击。心头的压力和肩头的负担一起让楚奇明忧心忡忡,此时直升机的舷窗上已经冻结满了冰霜,为了能把下面的情况看得更仔细点,楚奇明拉开了舱门。顿时,呼啸倾泻而入的寒风立刻穿透了飞机上将领们的军大衣,像刀子般刺入了众人的骨头中。顿时军官们纷纷打着冷颤缩紧了衣服。

    “翻过山,再顺着山脚下的这条冰河前进一百四十公里,就到目的地了。妈的,好大一个弯子。”荆少将道,他嘴里鼓鼓囊囊地蠕动着,由于香烟点不着,他索性直接嚼起来。

    军官们顿时拨云见日般,眼里都露出了信心。卞少将则略犹豫地道:“钧座啊,现在这种天气,我们要是派出成建制的部队突袭美军的后方交通线,那就必须要在夜间翻越乌拉尔山并渡过萨拉马河了。现在的气温可是将近零下四十度啊……”

    与此同时,陈少将、荆少将、木少将则率着第1、第22.、第45旅的官兵们艰难地翻越着乌拉尔山最南端的马西姆山,这里是绝不可能出现美军坦克的,因此也是东北军悄悄溜到美军背后的绝佳道路,但路途也是极其恶劣的。出发前,官兵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做了充足的准备,士兵们都披着白色的风衣,钢盔、武器都用白漆涂成了白色,墨绿色的棉大衣也全部反过来穿,远远望去,整个部队与茫茫的雪山浑然一体。路上,周围山高雪深,刺骨的寒风疯狂地呼啸着,刮得乌拉尔山天昏地暗。跋涉的东北军官兵们用绳子将自己和身边的弟兄们串联在一起,以防其中一个脚一滑掉下山沟雪堑里。莽莽雪林间,一团团乒乓球大的雪粉投头没脑地打来,官兵们艰难地睁着眼,一边机械地嚼着补充身体热量的巧克力或压缩饼干,一边挪动着脚步。扛着追击炮和机枪的士兵最苦,他们几乎要被沉重的武器和弹药给压进齐腰深的积雪中了。踉踉跄跄走在队伍前的陈少将、荆少将、木少将直感到脸都没有知觉了,都被冻麻木了。一开始的时候,督促部队前进的军官们还喘着粗气大声呼喊着:“互相拉紧!小心路滑!”但很快便没有声音了,只剩下一片沉重的喘息声,官兵们冻得四肢冰冷、浑身麻木。除了长长的队伍还在移动外,彷佛一切都被冻住了。

    布雷德利中将张大嘴,他几乎难以置信。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我是美军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布雷德利中将,请问阁下有什么事情?”

    一时间,美军第2装甲师的攻势被结结实实地堵在了山谷出口处,而后续的美军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古比雪夫斯基雪谷中,顿时山谷里人仰马翻、人头攒动,上万的美军士兵和近千辆的美军坦克东倒西歪,挤在一起不得动弹。不同部队争抢道路的对骂声和汽车的鸣笛声响成一片,在山谷里不断回荡着。看到这一幕的布雷德利中将气得两眼火星直冒但又无可奈何,就在这时,他身边的电台频道里突然传来了一个明语的英语呼叫声。电台兵一脸的瞠目结舌,因为这个信号来自对面的东北军:

    “我操你娘的乌拉尔山!乌你老母哇!”陈少将气急败坏地怒骂着,但他一张嘴,寒风立刻裹携着一大团雪花塞到了他的嘴巴里。

    14日傍晚时分,美军第2装甲军的第2装甲师、第3装甲师、第42步兵师开始蠕动着逐潮开入了古比雪夫斯基的这条蜿蜒的山谷中,大量的“潘兴”重型坦克和“谢尔曼”中型坦克碾压得山谷里雪雾飞扬。一切都很平静,但布雷德利中将还是心存警戒地仰望着两侧连绵起伏的雪峰山峦,他知道自己的部队距离东北军仅仅不到二十公里了。强劲的山风和狂舞的雪絮几乎拍打得布雷德利中将睁不开眼,他命令士兵们严密地搜索雪谷两侧的山丘。布雷德利中将知道,中国的将军都是战术的高手,他们极其擅长利用天时地利对做人发动突然袭击,比如那本著名的《孙子兵法》上就全都是让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的阴谋诡计。但爬上山的士兵们里里外外搜遍了周围可能隐藏东北军的地方,都发现那里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伏兵。山峰上的积雪厚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就是有东北军躲在雪窝里,一动不动地潜伏这么久,也该冻死了。这个报告让布雷德利中将长长松了一口气,“但愿中国人没有诡计在等着我们。”

    一股股冷汗迅速从布雷德利中将的毛孔中溢出来,不详的感觉从心头猛地冲上来,布雷德利中将飞快地跃下坦克冲到外面,暴风雪仍然在肆虐着,周围天昏地暗。他慌忙举起望远镜使劲眺望周围,闪耀的炮火和此起彼伏的照明弹不时将雪谷内照得亮如白昼。这时,布雷德利中将猛然看见峡谷周围一座座犹如刀刃般的山峰的半山腰间突然接连不断地闪起了一道道夺目的白光和火球,紧接着,一阵阵隆隆的爆炸声传人了他的耳中。十几秒后,更加巨大的、犹如天塌地陷般的澎湃轰鸣声从天而降,犹如万马奔腾般,直震得布雷德利中将险些站立不稳。他感到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住了。

    炊事兵们纷纷上前,向饥寒交迫的苏联平民分发面包和热汤。陷入饥饿死亡边缘挣扎着的大量苏联平民一边向东北军鞠躬表示感谢,一边纷纷狼吞虎咽起来。一天之间,古比雪夫斯基的上万名苏联平民顺从地随着东北军撤离了山谷,并且帮助东北军在峡谷的出口构筑防御工事。楚奇明的这个命令,一来是收买当地人,防止他们给美军带路或者告密;二来则是让他们为东北军工作,这样无疑会大大加快东北军防御工作的进程。陈少将曾满不在乎地道:“钧痤,咱们的粮食也很紧张,这些老毛子平民留着干嘛?一顿机枪全都突突了算了!”

    “弟兄们,狠狠地揍这些美国佬!”亲自上阵的第290机械化步兵师师长余国伟准将嘶声力竭地高吼着,杀得兴起的余准将操控着一挺12.7毫米机枪疯狂扫射,直杀得血水飞溅。

    咆哮喷薄的冰雪漫天飞腾、翻滚着、涌动着,滚滚扑面而来的冰冷气息几乎令人窒息,雪谷周围的雪山彷佛复活了巨兽在抖动着身躯。大片大片的白色像山洪般正在从陡峭的山坡上滑下来,犹如白色的泥石流,气贯长虹、势不可挡地压向正在山谷里的美军,冰雪雾霜的粉末和暴风雪一起冲天而起。乱作一团的美军的惊叫声一下子灌入了布雷德利中将的耳中。

    入夜后,部队开始安定下来。集团军总参谋长劳瑞斯·若斯塔德空军少将走进布雷德利中将的指挥车里,端给了他一小杯白兰地。若斯塔德少将微笑着,手中还拿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个甜甜笑着的小女孩:“今天是我女儿生日,她十岁了。”

    楚奇明神情庄肃而认真地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战争,不可能舒舒服服就能取得胜利的。为了胜利,我们的部队就必须不怕死、不怕苦。拥有这种精神的军队,才是真正的不败之师。”

    风雪交加中,第108师、第48旅的两万多官兵以及上万名苏联平民一起挥舞着铁锹和工兵镐汗如雨下地工作着。但这里地表的永久冻土层坚硬如铁,官兵们抡着工具砸得虎口都发麻了,也死活也敲不下多少泥土来。第48旅旅长李瑞波准将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命令官兵们和苏联平民一起用大锅和钢盔烧煮雪水,然后将沸腾的雪水泼在冻土上,融化了泥土后再一层层地掘开地面。一时间,阵地上篝火遍地开花。热气和雪花间,官兵们拼死拼活地干着,上万双握着铁锹和工兵镐的手套很快便磨破了,继而一双双冻得像胡萝l、的手也磨得血淋淋的。撬开了泥土后,官兵们又将泥土混台着雪水构筑反坦克堑壕和防御阵地,就像在布祖卢克城内对付苏军坦克群一样。事实上,楚奇明发明的这个“土墙”战术确实很管用,泥水混合堆积的土墙很快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温中冻得像水泥混凝土浇筑的一样坚不可摧。官兵们的苦干中,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土墙长城慢慢地横卧在了雪谷的隘口外,宛如山海关般,一座座土制的碉堡、火力点、战壕、反坦克堑壕、步兵炮阵地、机枪阵地、反坦克阵地也遍地开花、星罗棋布;永久性的坑道和交通壕密如蛛网般四通八达。除此之外,楚奇明还让官兵们把反坦克堑壕和堡垒构筑成蜂窝状的六角棱形,因为蜂巢的六角棱形在力学上是最能经受得起外界的冲击的,每一条堑壕、每一片碉堡互相组威了一个个令敌人晕头转向的迷宫。短短的五六天,东北军官兵们和协助工作的苏联平民们所挖出了土石方总量便足以堆成一座三千米高的金字塔了,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前沿的数万东北军官兵们便在这道奇特的防御阵地内枕戈待旦,等待着敌人的到来并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电话中传来了巴顿中将的命令:“布雷,冷静下来!命令坦克部队全部集结起来发动反击后续部队的第3装甲师也立刻回增援你们,给我坚持住!”

    尖锐的破空声中,凌厉的步兵炮炮弹呼啸着飞到了美军的头上,双方来回飞舞的炮弹的爆炸闪光间,大批的雪地猛虎掀腾起冲天的杀气和雪雾像一群发疯的野牛般滚滚冲入山谷间,上万双牛皮军靴践踏得雪地宛如一面被重锤敲击的巨鼓般铿锵轰鸣。咆哮的雪虎群后面,在美军士兵听不懂的汉语喊杀声中,黑眼睛的中国士兵们趁着美军立足未稳发动了规模巨大的冲锋。

    布雷德利中将警觉地抓起对话机:“你是谁?”

    而在古比雪夫斯基的雪谷内,东北军第四集团军的官兵们也正在纷飞的风雪间听着最高指挥官楚奇明的战前动员讲话。站在高台上的楚奇明很快便被鹅毛大雪盖得像个雪人,他的话不多:

    漫天飞舞的雪气间,更多的美军坦克气势恢宏地开入了这条已经淹没在死尸和鲜血中的山谷内并投入了战斗。轰隆隆的美军坦克洪流的冲击下,东北军开始绥绥后撤。厮杀到后半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美军终于“一鼓作气”地冲出了这道燃烧的山隘雪谷,终于冲上山谷外的野地上。但是刚刚一出来,几架冒着暴风雪起飞的东北军“黑鹰”和防御阵地内的东北军步兵炮又劈头盖脑地给了美军一顿迎头痛击,十多辆坦克被横七竖八地击毁,将道路阻挡住了一大半。险些气吐血的布雷德利中将大吼大叫道;“全力冲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