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从天灵盖直凉到后脚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曦刚刚上任,杨崇礼这个老狐狸那个一直不曾出仕的儿子杨慎馀就出任江淮转运使司督漕使,最近更是升做了江淮转运使司丞……

    杨慎馀闻言微微一笑,此次李曦得到消息之后果断出京,像李逸风,柳荣等他最最亲近的心腹一个不带,却偏偏只带了他杨慎馀,这里头的意思,自然是很明白的。

    不得不说,更俗确实是被吓住了。

    这个权力……可太大了!

    张九龄、裴耀卿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目不斜视,气定神闲。

    所以,李曦问他要罪证,他马上就明白过来,李曦不会在乎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么样的,甚至于他也不在意自己曾经居中操作一切,他要的,只是一个钱畅必须死的遮羞布——哪怕只是随口的污蔑也好,反正已经死无对证!

    但是仔细想想,李曦他得罪的那些人,虽然一个个都是身份高贵,但是,对于大唐的朝廷来说,他们却都是局外之人哪!

    所以,再争下去,已经毫无意义。

    直到他看到了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与杨崇礼等几个人在听到皇帝陛下的任命意见那一瞬间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这才恍然大悟。

    柳荣、李逸风都是李曦的心腹不假,但是他们跟李曦一样,都是新近才做官,根基浅薄的很,而杨慎馀虽然也是刚刚才做官,但是他老子是太府寺卿杨崇礼,那老爷子光是在太府寺卿的位子上就坐了二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儿子,杨慎馀在朝野上下的人脉自然是丰厚之极,即便以常风、魏岳等老吏亦是绝不能比的。

    但是不管怎样,大家灰心归灰心,着急归着急,生气归生气,却也不至于像韦縚脸上所表露出来的那么严重吧?

    崔沔闻言还只是一愣,韦縚却是听得心中一凉,心想:莫非这就是陛下对待此事的态度?李曦平白无故的杀了人,陛下也并不准备追究?

    李曦是蜀州刺史周邛的唯一弟子,而周邛是张九龄的东床快婿……

    等到这件事情说完了,玄宗皇帝挑眉往下面众大臣中看了一眼,问:“众卿可还有事?”

    但是自己却忘了,当这一切的一切汇聚到一起的时候,看似微弱的力量凝聚起来,看似普通的关系彼此勾连起来,那么,其爆发出的能量,将大到无法估量!

    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九龄,是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京兆府尹裴耀卿,是御史大夫李适之,是太府寺卿杨崇礼……

    又道:“而且,即便是证据确凿,即便那钱畅罪大当斩,李曦也应该在禀告刑部、吏部、大理寺之后,由陛下亲自下旨处斩,他李曦哪里来的权力说杀就杀?”

    而做出这一切的那个人,居然才只有十九岁!

    就在刚才,就在玄宗皇帝开口选择崔沔左迁渭南县县令的时候,他的目光在张九龄、裴耀卿、杨崇礼等人脸上一一掠过,收获了点点滴滴的表情,然后,他如遭雷殛。

    这时候左右已经全是江淮转运使司的人了,李曦笑着摆了摆手,一边命校尉们退出堂去,一边冲着杨慎馀苦笑,“人嘛,我是杀了,硬着头皮也得杀!至于这随后的事情么……杨大人可有什么建议?”

    太府寺卿杨崇礼更是干脆就闭上眼睛在那里打起盹儿来,只是偶尔的眼睛睁开一条缝,瞥一眼满脸期盼地看着玄宗皇帝的韦縚和站在群臣之首的太子李鸿,眼神中满是不屑。

    杨慎馀躬身一礼,道:“大人好手段!”

    与他相比,自己有什么脸以谋国老臣自居?

    玄宗皇帝固然不希望太子李鸿的声势太大,但是既然选了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他也不希望李鸿在朝中的势力太过弱小,所以,平日里在对待诸如朝中的太常卿韦縚,以及他东宫中的一些人物,如太子宾客崔沔等人,玄宗皇帝都是尽可能的明里暗里优待几分。所以,虽然崔沔这个太子宾客手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但是在朝中的发言权却一直都不低。

    “陛下,即便那李曦有临机专断之权,但是也应该在有了充足的证据之后再行专断,可是据臣看来,他那些所谓证据,都是纯属捏造,而且是事后捏造,不足取信哪!再说了,渭南距长安不过二百许里,快马一日夜可至,那钱畅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大罪状,需要让李曦说杀就杀?因此,臣以为,此事疑点颇多,还是由刑部会同大理寺共同审理一番为是!”

    能成非常之事者,必非常之人也。

    他们手里都没有什么权力,如果皇帝陛下相信他们的话,愿意听一听,那么他们就还算是有些话语权,可要是皇帝陛下不愿意听,不愿意信,那么,他们就什么都不是!

    套一句现代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

    在这种氛围之下,玄宗皇帝大权独揽,他有治世之心,有雄心壮志,有过人的手腕与见识,同时,他也有足够的容人肚量,因此,这些年来,除非谋逆大罪不会被赦免之外,哪怕是有官员犯了事,甚至于触怒了他,大不了也就是左迁贬官而已。时至今日,已经有多少年都不曾出现过朝廷官员被立刻斩首的事情了。

    他在那里慷慨激昂,杨崇礼瞥了他一眼,却不免暗自叹息:心里缺了一根筋的家伙,委实的是不可理喻,即便是李曦杀人很嚣张,但是陛下都已经表明了态度,你再纠缠下去,除了会触怒陛下之外,还能有什么用?

    此时还在大堂外站着的杨慎馀冲身旁一个校尉招了招手,耳语几句之后,那校尉便赶紧跟了上去追那捉人的队伍,这时候他扭头看见李曦也把高升叫过去吩咐了几句,然后高升便也随后追了出去,走进堂去与李曦对视一眼,两人皆是一笑。

    想着想着,韦縚不知不觉就心中冰凉。

    ※※※

    真正的局内人是谁?

    想到这里,韦縚忍不住想,那岂不是说,只要是五品之下的官员,包括五品官在内,李曦都可以肆意决定他们的生死?

    这么说,他杀钱畅,竟还成了合理合法的了?

    这些事情,他们自然都是知道的,但问题是,在此前他们并不认为李曦手里有了什么天子剑,就真的可以随便杀人了,更别提杀的还是正六品的县令。自从当今陛下即位以来,除了谋逆等不赦大罪之外,这得有多少年没有杀过朝廷命官了?

    杨慎馀笑笑,时至今日他也已经明白,或许从准备重修广通渠那会子起,李曦就已经料到了他自己压服不住下面,所以也早就已经开始预作绸缪,至于杀人立威之事,只怕也是年前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而自己这个身份特殊的人,自然也是早就应该在他的算计在内了。

    东巡洛阳以就食的事情,早在年前就已经确定下来,年后就已经公布出去,按照玄宗皇帝的安排,新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裴耀卿仍然兼任京兆尹,为长安留守,而新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九龄,则随着玄宗皇帝东行。

    兴庆宫,南熏殿。

    于是,太子宾客崔沔左迁渭南县县令一事,就这么当堂定了下来。

    他忍不住想:此子若不飞黄腾达,谁还能飞黄腾达?

    这……这算什么?

    然后,群臣无事,朝会至此结束。

    听到这里,朝中众多大臣多是一副目不斜视的模样,不置可否。

    发动几百个刁民围堵魏岳的事情,是钱畅拿的主意不假,但是从头到尾都是由他具体操作的,这个时候不难猜到,李曦应该是明白这些的——事实上,这种事情,像钱畅这样的上官是从来都不屑于亲自去做的,动手主事的往往都是更俗这样的跑腿人物。

    李曦的人际关系很简单,早在他出任江淮转运副使的时候,韦縚就已经一清二楚,而且他此前也仔细的想过,觉得没有什么殊异之处。但是时至今日,就在刚才想明白了李曦在人际上的那番布局之后,却是让他不由得就收起了此前的轻视,认认真真的去回想那些自己早已熟悉到如掌上观纹一般的李曦的人际关系。

    更俗当然希望李曦会因为钱畅之死而获罪,但是他知道,即便以后李曦会获罪,但是按照他的狠辣,他完全可以在获罪之前先把自己的脑袋给砍下来!

    这时候,太子李鸿发觉韦縚不在身边,扭头往回一看,发现他竟是满面凄凉地缀在了最后,便停下脚步想要等等他,韦縚虽然谋求拜相失败,却仍是太常卿,仍是他手下第一得用的老臣。但是旋即,李鸿便发现韦縚有些不对。

    一同去洛阳的,包括六部九寺的主官,以及一些必要的属官和书吏,留下的当然更多,在玄宗驻跸洛阳期间,这些人便由太子李鸿与黄门侍郎、同平章事裴耀卿共同管理,大小事宜,每日一报,紧急之时,则由两人协同相关部寺临机决议。

    是的,今日殿议,不管是对崔沔本人,还是对太子系的诸多官员来说,都是一个极大地打击,对李鸿也是如此。他甚至忍不住想,或许和上次刺杀事件发生之后父皇就立刻批准了成管家的死刑一样,这一次,父皇也是在警告自己什么?

    因此当下他笑笑,“大人这一剑挥出去,怕是有不少人要兔死狐悲了,有些反弹也属正常,不过,这怀柔的手段,还是要用的,大人要立威,不便去安抚地方,这种事情,便尽在下官身上了,绝不给大人拖后腿。”

    所以,要杀人,李曦可以,但是杀了人之后要善后,可就要靠他杨慎馀了。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只要一想明白了就要忍不住从天灵盖直凉到后脚跟的布局啊!

    玄宗皇帝登基以来,不但励精图治,而且全面改革大唐的各种制度,时至今日,已经是开元二十二年,在这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大唐王朝正在一步一步的迈上巅峰,国泰民安,士庶安靖,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片繁荣与富贵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简直就如同是兜头的一盆凉水,足以让人从天灵盖直凉到后脚跟!

    但是,眼下是开元盛世。

    不等他给崔沔打眼色,崔沔已经再次开口与玄宗皇帝据理力争,韦縚想得明白这里面的来龙去脉,却并不代表崔沔也能想明白——

    一边想,一边缓慢地向前迈着步子,渐渐的就觉得腿都有些抬不起来了,一种无力感,铺天盖地而来。

    因为玄宗即位以为,东巡洛阳已经有好几次了,所以诸事都开始渐渐形成了规矩,这个时候要走,也只是按照此前的旧例部署安排而已,倒是没有太多需要议论的。具体的事情,下面各衙门已经开始动手预备了,预计二月初就可以成行,眼下大臣们都到南熏殿来,除了例行的议事规矩之外,也不过就是按部就班的禀告一番。

    你不是说李曦杀渭南县县令杀的不对嘛,你不是非要跟李曦作对嘛,那我就让你去做渭南县县令,让你到李曦的手底下去!

    不大会儿,张九龄便把各衙门自己议定的留守与随圣驾东行的名单说完了,玄宗皇帝听完了觉得没有什么需要说的,便只是关于个别人略作了几处调整,他知道老相公宋璟囿于天寒,去年说是要去洛阳,却一直都还没走,便又特意叮嘱,到时候便让老相公的车驾随在自己的车驾旁一块儿走,宋璟长子宋升就在下面,闻言自然是赶紧出班谢恩。

    玄宗皇帝说到这里,韦縚与崔沔不由得愣住。

    吃他这一赞,杨钊也是赶紧的拍马屁,“这雷厉风行,真是要得!小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偏偏的,因为他们与李曦交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