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经济飞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然,人类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而且,人类本身的生存就决定了这一切。当时,国际邦联的成立,就是为人类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国际邦联成立之后,大部分的成果都是属于整个邦联的,而不再属于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民族!

    相对而言,那些受到了战争直接破坏的国家就更加的悲惨了。以欧洲地区的国家为例,战争中,这些国家的工业基础设施几乎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对于已经适应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人类来说,不仅仅是生活用品需要由工厂生产,食物同样也需要由工厂生产,能源也是由工厂提供的,没有了工业基础,那么人类社会就将倒退回农耕时代,数百年的工业积累也就变得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而当时,大部分的战争受害国都已经失去了工业基础,经济发展更是难上加难了!

    战争结束之后,人类世界已经全部变样了,人口锐减40%,数十亿人因为战争与灾难而丧生,而当时全世界超过80%的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工业集中地区都在距离海岸线不到50公里的沿海地区!而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的地震,海啸将这些人类数千年来累积的财富洗劫一空。当时,中国受灾地区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两亿,而在很多贫穷的国家与地区,这个数字更为庞大!

    可以说,在战争结束之后,任何一名熟练的产业工人都是各个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在工业化大生产中,一名工人创造的财富足以满足数百个人的生活需要了,而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经济上取得成就,就离不开工人!而工人短缺现象并没有迅速得到缓解,毕竟大量的人力资源损失,大量熟练工人在战争中被消耗掉,这都导致了工人队伍在恢复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麻烦!直到战争结束之后二十年,当战后的第一代人走上了社会工作岗位的时候,工人短缺的现象才有所缓解!而劳动力缺乏现象真正得到解决,那还要到战后的第五个十年了!

    而战后,当整个人类世界都面临着生存压力与生存危机的时候,如果再以单个国家或者是民族本身的利益作为交往基础的话,那么什么事情也不用做了,而人类的总体发展本身也是一句空谈!

    毁于战争与灾难的财富更是难以统计了,当时如同上海这类的,靠近海啸袭击地区的国际性大都市几乎全部被摧毁。生活在这些城市里的人自然难以逃脱,而海啸过去之后,这些城市也几乎不存在了!就以上海为例,在海啸退去之后,整个城市里的楼房不是被海啸冲毁,就是被淤泥所掩埋。而当时,中国动员了近百万劳动力,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将城市里的淤泥清除干净。而当城市从新出现在大地上的时候,也许任何人都不会相信,这里是曾经生活着3500万人的世界第一城,更不会有人相信,在海啸中,至少有3200万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超过了15万亿!

    当然,在国际邦联体系内分别成立各地区性组织也算是一种妥协,或者说是为了减少发展的阻力而做出的新选择吧。当然,这种地区性组织与战前的地区性组织是完全不一样的,各地区性组织之间的关系不是对抗,而是合作。而且,成立地区性组织,先解决本地区内的麻烦,为最后的民族大融合打下基础,这才是根本的目的!而各个国家也正是在建立地区性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学习到了处理国家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办法,这为后面的各个地区之间的大融合打下了基础!

    在开发月球职员兴起后不久,国际邦联就提出了向火星进军,在火星建立人类生活基地,并且改善火星环境的计划。接着,人类开始向土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代迈进,开始开发小行星代的资源,为向更远的地方航行做准备!

    同样的,战争与灾害本身对原来的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也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影响。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沿海港口城市都是重灾区,虽然中国已经将大部分工业设施迁移到了内地,没有在灾难中受到多大的损失,而且战火也没有烧到中国本土来。但是,中国的经济模式是依靠外来资源发展的,而港口是获得外来资源必须的基础。在大部分港口都被海啸破坏掉之后,中国的工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都存在着缺乏资源的问题。而这足足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之内,光是工业产值损失就难以估计了!

    同样的民族和解在世界各地都有,比如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独立运动在战后也平息了,而西班牙政府采取的民族和解政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英国与爱尔兰的争端也结束了,到最后,这两个国家还完成了统一。在斯里兰卡,在印尼,在缅甸,在老挝,在很多很多的国家,民族和解成为了主流,因为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都认识到,只有民族和解,只有国内的安定与繁荣,才是国家发展的硬道理!

    战后,中国一共向国外派遣了4500万人的援助人员,其中大部分是建筑施工队伍,而这些人中间有不少的人就是退役的中国军人,有的甚至是直接从当地驻军转变而来的!别小看了这4500万人的影响,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与帮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战后迅速的恢复过来,因为当时大部分国家的优秀工人都已经在战争中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只有中国仍然有足够的工人队伍,可以为建设出力!

    也别小看这4500万劳动力对中国本身的影响。其实,在战争结束之后,中国也严重缺乏劳动力,很多工厂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所以无法维持生产!而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一年,中国国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与实际的劳动者数量之间的差距达到了8500万,这还是将所有的妇女都算进去的结果!而仅仅是产业工人的缺口就达到了3000万!因此,中国会在战后接收其他国家的战争难民,以充实自己国内的劳动力市场!

    且,这些研究不仅仅集中在应用研究上,更主要的还体现在了基础科学,特别是有着巨大应用前途的基础科学的研究上。比如,在暗物质的研究方面,在此之前,暗物质的存在虽然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是关于暗物质的性质,怎么利用暗物质这些都还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而且暗物质本身能否利用起来,这在当时都是一个巨大的疑团!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关于研究暗物质的理论学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科学家不但搞清楚了暗物质的性质,而且还提出了利用暗物质的方法,当然,这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正是因为在基础理论上取得的突破,最终为利用暗物质打开了大门,也就让人类找到了另外一种更有效,而且更广泛的能源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人类具备了更强大的力量!

    就在战争结束之后的第二年,韩誉刚刚成为国家主席,就宣布中国将在五年之内开始修建第一座月球移民基地。这已经不再是以往的那种军事基地了,而且也不是科研基地,这本身就是为了人类向太空移民做的准备,是人类为开发月球资源,并且利用月球资源做的准备工作!当然,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中国政府为了提高声望而做的事情,但是当第一艘载着移民基地建筑宇航员的飞船奔向月球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人怀疑中国政府在向太空迈进的决心了!

    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对于工人定义的扩大,这是政治转变的主要动力。以往,也许很多人更愿意重视金融家,医生,教师这些知识份子阶层,但是在战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工人,特别是有高级技能,以及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工人了!而正是随着技术工人队伍的扩大,以及工人开始含盖了所有的劳动者之后,工人的社会地位自然不能再被忽视了!

    当然,在整个人类融合的这条道路上,国际邦联的成立只能算是一个原点,而距离终点还很远,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但是,只要有了开始,只要选择了方向,那么就会有结果!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的每一个时代!

    而战后,因为国家之间的对抗已经消除了,所以采取联合研制的方式也就有了可能!当时,际邦联的作用就是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即各个国家将自己的科研队伍放到国际邦联来,互相补充,这样才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搞出最先进的科技出来!

    战后,中国做了一次调查,死于海啸的人数超过了20亿!而因为海啸以及其他自然灾害而间接死亡的人数也在五年之内达到了15亿!也就是说,在五年的时间里,就有35亿人因为自然灾害而死亡,而这占到了人类人口总数的35%以上!

    就在上海会议结束之后不到三个月,中国就首先提出了联合科研这个建议,接着当时24个邦联成员国首批加入了这一协定,并且开始整合其科研能力!而当时国际邦联的文化部门也成为了重要部门!当然,在整合科研机构的时候,各参与国也都按照自己的实力支付相应的科研经费,并且共享研究结果!其实这是中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如果采用以往的方式,中国的科研成功肯定是最丰富的,光是卖技术产权恐怕就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了。当然,在新时代有新的面貌,正是中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才让更多的国家意识到,如果不加入国际邦联的科研机构的话,那么他们在科研上肯定要落后,而且会被世界所抛弃!所以,在随后的几年之内,邦联成员国也陆续的加入了该机构,壮大了国际邦联的科研实力,这也算得上是人类大联盟的一大支柱吧!

    当然,太空发展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而且这在不久之后也成为了全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

    当然,科学进步的另外一个巨大的作用,就是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让人类开始全面步入太空时代!而在战争以前,虽然几个超级大国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来开发太空资源,但是开发的目的是为战争服务,是争夺战争的制高点,或者是在太空建立实验基地,为研制更先进的战争武器提供基础条件!而在战争之后,人类对太空的开发是基于人类发展的目的进行的,而这在当时看来,这几乎无法理解!

    当然,在整合了国际力量之后,科研上取得的进步也是任何单一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比如,右反物质的应用研究方面,如果仅凭中国一个国家的力量,恐怕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让这种能够让人类飞得更快的新技术成熟,而投入实际应用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但是,在国际邦联科研机构的体制下,这个项目只花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已经投入了实际应用之中!而且迅速的投入到了宇航事业中来!另外,在纳米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也至少将研究时间缩短了十年。其他的各方面皆是如此!

    可以说,战争带来的破坏对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即使说整个人类社会在这场战争中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这也一点都不为过!当然,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能够在战后世界里成为世界主宰的原因了,因为当时只有中国还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其工业基础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在原料问题得到解决了之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工厂,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都是从中国生产与制造出来的!

    这个比例是很难以想象的,因为在和平时期,科研经费达到国家生产总值1成就已经是相当的高了,而且很多国家甚至不可能达到这一水平!而投入15%的社会资本用来进行科研,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战后二十年内,在政府投资方面超过了科研的只有基础建设,另外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军费等等方面的投资都比科研投资低了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几乎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寻找与研究新的科学技术,这几乎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同样的,也正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在战争与灾害中被彻底粉碎了,所以这才为战后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创造了条件,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国际邦联在成立之后做出的最大的贡献,而且是实质性的贡献就是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个作用本身是深入民心的,这也就推动了国际邦联的发展,同时正因为经济问题迅速的好转,所以战后世界才得已平稳迅速的恢复战争与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创伤!

    而在科技大发展时期,国际邦联起到的作用是很显着的!在此之前,因为国家利益与国家冲突所带来的问题,所以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完善的科研体系,特别是对于一些拥有一定实力的国家来说,都不会轻易的将科研体制以及对新技术的希望放到别的国家手里!因此,每个国家都有一套完善的科研体系,而这无疑是一种浪费!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属新成立的以色列一巴勒斯坦联邦了。这个国家原本是遭到了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世界的抵制的,但是很快,就连伊朗这种以前坚定的反以国家都改变了他们的看法!可以说,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的和解是人类大和解的一个缩小版本,也算得上是一块试验田吧!这两个敌对了上百年的民族都能够相互和解,那么别的民族为什么做不到?也正因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