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二章 逆转未来(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召集了众将,陈文示意随军参谋司的张恭彦将参谋作业的结论以及初步的计划用沙盘讲解与众将:“根据情报显示,鞑子驻扎沧州已有数日,新军始终维持运河到沧县一带的战线。按照推演,那里很可能就是鞑子设定的战场所在。”

    “想要改变历史,就要做好被偏离了轨道的历史车轮碾成齑粉的心理准备。只可惜,到了今天的这个份上,我,就是大势所趋!”

    临近运河,由于可以用于骑兵展开和游斗的地域更小,地利上更利于防守。清廷骑兵数量占优,既然要以禁卫军作为锋矢,就更要以没有地利阻碍的平原地带为前进阵地。这个道理,甚至不光是对骑兵数量占优的一方,对于江浙明军来说也是同样,此前的几年里陈文也曾依照过这等地利环境进行过作战部队的布置。

    指挥棒划过了运河到沧县的这一条直线,张恭彦没有再多说这方面的事情,便讲起了参谋司的推演结果:“鞑子新军五部,根据情报显示,最强的还是由那支老新军组建改建而成的禁卫军,他们是鞑子的杀手锏,不是作为全军的预备队,就将会以破阵的锋矢出现,其中后者的可能性超过八成以上。不过,禁卫军的位置应该不会在临近运河的西线。”

    陈文此番北伐,老一代的师一级单位尽数出征,其中闽中师和庐陵师扫荡河南战场,余姚师奔袭山海关,江都师坐镇山东的同时蚕食直隶南部的大名、广平等府。原本的占领区则全部由地方驻军配合襄阳师、江陵师、长沙师等七个新建的师一级单位镇守。

    武卫右军,在场的所有军官都知道,那是叛将刘成曾经领过的那支新军,从在京城训练,到移镇天津卫,再到打着扫荡抗清义军的名义屠戮乡间,都是刘成的手笔。虽然这支新军的待遇是最差的,但是有了刘成的存在,总还是被高看一眼,哪怕现在武卫右军的总统已经不是刘成了也同样不能否认掉其人造成的影响。

    马信回营,召见局一级的军官传达命令,每一营的作战任务细化开来,各营只要负责好本部的任务即可。同样的道理,待到传达结束,各营的营官亦是回到驻地,向麾下各局的局总细化任务。

    熄灯时分已过,按例,睡不着的也不能说话。这是条例,到了战时亦是军法,江浙明军军法森严是闻名于世的,他们或多或少都是识得字的,比之那些普通士卒就更是清楚。

    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的战略意图展开,清廷的实际控制区不仅被大量的鲸吞蚕食,更是被一刀分作了两段,再难呼应。

    由此布阵,清廷摆明了是不想付出太大的伤亡,试图从左翼击溃江浙明军,从而借助于骑兵的数量优势来加速北伐军的崩溃。这是最为稳妥的战术,也是最符合清廷如今情况的战术。

    对于胜利,江浙明军可谓是信心十足,多年来的披荆斩棘,从寄居于天台山一隅,到如今光复大半天下,也还没到十年的时间。大军连战连捷,清廷的甘陕绿营和八旗军都曾是手下败将,现在实力更胜从前,若是说现在对胜利与否还会有疑虑的话,那才叫奇怪。

    “鞑子号称百万之师,水分不小,不过光说骑兵,这一人双马,乃至是一人三马的阔气劲儿,要是加在一起,水分倒是还能缩下去不少。”

    大战在即,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一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浮现。衣不掩体、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他们不惜卖儿卖女,为的不过是活下去罢了。当大军北上,以工代赈在执掌了府县权柄的江浙明军集团的文官们的操持下,那些百姓也大多得到了活下去的途径。

    这个敌人,就如同是他的学生一般,只是这个学生有着更大的野心,或许不光是陈文,就连清廷也很有可能会是这份野心的绊脚石,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便会将其搬开,乃至是碾碎。

    可是,运河沿岸的那些府县,例如号称是“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和“天下第一码头”的临清州之流,那些清军入关前还繁花似锦,人口皆在百万计的运河名城,现在一个个的却已然破落得没了样子,以至于在丁俊杰看来,她们甚至还不如偏僻于浙东山区的永康县城来得繁华,至少在那里,不至是遍地的狼藉和满城的乞丐,让人看了只觉得破败二字,联想不到一星半点儿与美好挂钩的词汇。

    根据刘成叛逃后军情司以及后来的监察司的报告,陈文相信,刘成在新兵训练营充当训练官期间,没少学习相关的军事知识,甚至组建参谋司才开始的测绘、沙盘和地图推演等军事技能,他也能窥伺到一些皮毛。

    与其他各师不同,青年近卫师独自坐镇左翼,虽说是临近运河,更利防守,但是压力同样不小。

    北伐是江浙明军的此战的目的,京城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新军的任务则是拦截和击溃,到了这个战略层面之上,随着三路北伐的战略布局展开,双方的战略意图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了。

    对此,清廷选择了唯一的出路,新军在天津卫集结后便大军南下,如今更是已经抵达沧州地界。

    “我军以豫章师、大兰师、永嘉师三部坐镇中军,三师指挥分领各部,豫章师总统吴登科总领中军指挥;以金华师、四明师两部坐镇右翼,金华师总统尹钺总领右翼指挥;以青年近卫师坐镇左翼,青年近卫师指挥马信总领左翼指挥。丹阳师及老年近卫师作为预备队,由监国殿下亲领。”

    清廷此番,已是倾其全力,五支新军加上几支漠南蒙古骑兵,大军不下九万之众,其中光是骑兵就有三万四千,其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陈文当年组建参谋司的目的就是这个,到了今时今日,有了肉眼可见的成效,清军的布置凭借着推演便能得出,在“算”之一字上已经附和了《孙子兵法》开篇的真谛。那么剩下的,就是真正的战斗。

    青年近卫师的大营之中,丁俊杰他们那一队人马没有值夜任务,用过了晚饭早已在帐中休息。只不过,明日即将决战,众人或是兴奋,或是忧心,除了在成军时脱掉了代理二字的队长黄成铭已然是鼾声大作以外,无不是辗转反侧,说什么也说不着觉。

    大军展开,步步推进,探马在中间地带上搏杀、撕斗,竭尽全力的将对手的情况看在眼中,更是竭尽全力的在拦截中将情报送回到主帅的军前。

    这一夜,与此前的几个晚上一般,清军出动探马进行袭扰,江浙明军亦是对此作出必要的应对,双方谁也没能达到目的,但也没有吃上什么亏。到了第二天一早,大军按照平日里的时辰用过早饭,便踏着晨露出营,向着彼此心照不宣的战场而去。

    新军的编制是依照古斯塔夫方阵的要求组建而成,步兵一万零八百人,骑兵则是为求发挥清廷骑兵数量的优势,分为五营,每营千骑。再算上炮兵、军官以及其他人员,加在一起就有不下一万六千之众。

    更重要的是,原本刘成在大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