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除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玄宗皱眉道:“你支支吾吾作甚?有什么事还瞒着朕不成?”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更奇特的是,有不少胆大妄为的家伙,居然打着冒充皇族之后的主意,也踏上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冒险之中。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小山子见状不妙,忙起身轻呼道:“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某处乡野之中,砍柴归来的青年被年迈的父母叫进房中,颤巍巍的拿出了发黄的信物告诉他:“儿啊,你不是普通人,你是李家皇族的后代,咱们祖上是韩王李元嘉……是时候回归朝廷了,朝廷需要我们。”

    玄宗皱眉问道:“什么事?你说便是。你跟着朕这么久,是朕身边的最贴心的人,难道你还有什么话不能对朕说的么?”

    大年初八,玄宗归京的车驾开始启程。让玄宗松了口气的是,王源遵守承诺,他这一次将不随驾去长安,只是让高仙芝和其余将领和一干文武官员伴驾回京。王源还承诺玄宗,待玄宗在长安城安顿之后,位于洛阳太原等地驻守的神策军将统统撤回成都,遵守之前的约定。从此后王源的兵马将不出剑南河西陇右安西四道。此四道之外的所有事物,都由玄宗自己处理解决,王源绝不干涉。

    他都已经想好了,他不会选择一个年级幼小的懵懂无知的人,他要选择一个成年人,而且必须要果敢刚强,性格坚毅,能抗住重压之人。自己会让他住进自己的寝宫之中,将自己当皇帝的数十年的心得全部传授给他,赋予他振兴大唐的使命,告诉他将来要面对的最大的敌手,以及如何一步步的解决对手。总之,他要将生命中最后的时间都用来悉心培养出一个和自己一样英明神武的皇帝来,让大唐江山能够重回辉煌,让李家皇朝能够永远延续。

    此诏一出,天下震动。很多人回家翻起了祖谱,查问起了自己的身世。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父母祖辈会告诉他们一句话:孩儿啊,其实你姓李,你是皇族血脉。那样的话便可一步登天,飞黄腾达了,或许还能有幸成为皇帝的人选。然而,绝大多数人面对的只是家里寒酸的历史和一无是处的先祖。证明了他们只是草芥般的存在。

    成都城中,新年的气氛远比大唐各地要来的更为热烈。其实这一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乱对成都城虽波及甚大,但在神策军的有力保护之下,蜀地的大部分城池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一直处于安定的状态。所以,蜀地的百姓是幸运的,他们也知道这幸运的来源便是蜀地有个英明神武的王大帅,没有他,这一切是根本不可能的。

    正月过去了,二月也紧接着过去了。依旧无任何一名李唐宗族后嗣抵达京城。玄宗茶饭不思的等待着消息,然而,在三月初的一个傍晚,他却无意间得到了一个让他如惊天霹雳一般的消息。

    王源还是从家中妻妾的口中知道了此事的,他先是惊愕,继而苦笑无奈。虽然自己并不希望被神化,但百姓的一片爱戴之心还是让人感动的。他们要立便由得他,总好过这些百姓们天天在自家的宅院周围烧香拜拜要好得多。据说自己宅子的周围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成了神圣之物,拜祭上香的百姓络绎不绝,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借问寒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小山子仰头看着玄宗道:“奴婢不是不能说,而是奴婢怕陛下会经受不住。”

    玄宗没有回答,他站在暖阁门口,看着院子里。夕阳之下,院子里的桃花争奇斗艳,开的正盛,一片云蒸霞蔚姹紫嫣红的美景。玄宗眯着眼看着这满园的春光,桃花掩映之中的小亭里似乎有个娇俏婀娜的身影正在跳舞。耳朵里似乎也听到了悦耳动听的歌声。玄宗嘴唇翕动,跟着那歌声哼唱了起来。

    “啊!”玄宗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叫喊,脸色变得血红血红,口一张,一口黑血喷了出来,落到了软榻面前的火盆里。兹的一声,一股青烟和焦臭味升腾而起,像玄宗心中破灭的希望那般飘散在空气之中。

    玄宗整个人几乎僵硬了,浑身上下一片冰冷,连呼吸似乎都凝结了一般。

    正月里以来,玄宗已经开始物色文武大臣搭建新朝廷的框架,开始有计划的慢慢的替换原先的官员。军事上他也已经在征得王源的许可之下,开始建立自己的禁军。一切都在往正轨上走,玄宗的身体里充满了能量,就好像是几十年前他第一次登上宝座一般,那种兴奋和对未来的期待的感觉重回心中,给人一种重新拥有了希望的动力。

    那天傍晚,玄宗刚刚吃了晚膳。虽然已经是三月春暖花开之时,但玄宗的身子还是难耐春寒,所以吃了晚饭后内侍小山子伺候着他坐在暖烘烘的暖阁之中,给他怕寒的身子裹上御寒的大氅。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

    ……

    新年很快的过去了,这个新年是大唐这几年来最为安逸的一个新年。战乱远去,天下渐趋太平。百姓们有理由期盼着来年是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年。随着战事的结束,许许多多的家庭迎来了亲人的团聚。失散各地的难民归家,被拉丁入伍的百姓们回家。当然也有死去的灵魂回到家乡。各家各户,天下众生,都在这绵延数年的战事之中脱胎换骨,经历新生。几乎所有人都领悟到了一个道理,那便是,以前那种安逸富足的生活是多么的宝贵,战乱是多么的可怕。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小山子忙道:“奴婢该死,奴婢说错话了。奴婢的意思其实是……这个……这个……”

    ……

    以前天下太平时,人们反而不珍惜,反而以为理所当然。当战乱到来时,他们才知和平之珍贵。他们才理解了“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道理。所以,天下军民此时此刻最为翘首以待,最为关心的还是这和平能否延续下去,朝堂中能否有明确的安定的消息。说白了,长安的宝座上到底是谁稳坐于上,会否还有另外的变故。

    而成都城中,一个关于王源即将登基为帝,玄宗将要禅位让贤的消息也不知从何种渠道开始谣传开来。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人人津津乐道。

    “陛下……陛下……保重身子,保重身子啊。切莫动气,切莫动气。”小山子哭叫道。

    小山子忙道:“奴婢,奴婢天天去政事堂问讯,大前天的时候,奴婢又去问了。高左相不在,政事堂里的官员们也都不在,奴婢便在政事堂里闲溜达,和一名相熟的小吏聊天说笑。临走前,那小吏告诉奴婢说‘你今后不必来问这件事了,问了也是白问’。奴婢听着话里有话,于是便追问缘由。那小吏死活不肯说,奴婢便将身上的几样值钱的东西给他,诱他开口。他想要这些东西,于是便拉着我去僻静处秘密的告知了奴婢。”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玄宗皱着眉头自顾自的说话,竟然站起身来,离开了软榻,朝着暖阁门口缓缓走去,任由身上的大氅滑落于地。

    这个新年,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他们在城西修建了一座祠堂,请了能工巧匠雕刻了王源跃马横刀的雕像,取名为神武祠。其实便是为王源立的生祠。这生祠一立,顿时成了香火鼎盛之处,新年那几日,无数的百姓从蜀地各处赶来上香敬拜,那场面简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玄宗望穿秋水,却没看到任何一个李家皇族子弟来到长安。或者说是没有见到任何一个真正的皇族后代。因为倒是来了四名自称是皇族后裔的人,但很快便在盘问之中露了陷,最终被证明是冒名顶替,来投天下之大机的胆大包天的家伙。他们当然被立刻处死,但玄宗却也开始担忧起来。难道李氏皇族已经断了根了不成?

    玄宗喝道:“说,朕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还有什么能让朕经受不住的?”

    当然,也有例外。

    这些承诺让玄宗心情好受了许多,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劫难,但最终大唐能归于李家之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