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邓老三背上早已冷汗直冒,右眼皮跳得更加厉害了。这桩事情,竟比他驿馆中的人得罪了这章、唐两人不知严重上多少倍。他自己是灵州城上几乎把命丢掉的人,鬼门关上走过一回,生死就看得淡了几分。但他一家老小十余口人却都在零口镇……乱兵是什么样的,他是最知道的。军队纪律一坏,比强盗还要残暴。见唐康问话,他连忙回道:“回大人话,三天前小的听渭南那边来的人说,雄武二军路过渭南,在城外休整。”

    用不了几分钟的工夫,二人便到了驿馆的前廊。远远便看见前厅所有驿馆的人都被赶了出来,被几个章惇、唐康带来的亲兵看守着,一个个惊惶不安;厅门口站了几个亲兵,目不斜视,满脸的杀气。邓老三心头咯噔了一下,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脚下不觉紧赶几步,顺着走廊几乎是小跑了过去,方到门口,便被那几个亲兵给喝住了:“站住!没长眼吗!”邓老三忙赔笑道:“我是这里的驿吏,不知……”那几个亲兵连正眼都没看他一眼,便喝道:“什么驿吏不驿吏。章大人有令,闲杂人等不得入内。”邓老三心头甚是恼怒,脸上却依旧习惯性地挂着笑容,婉言道:“小的们服侍不周,还望上差担待几分。烦劳几位大哥通报一声……”他话未说完,便听厅中有人道:“让他们进来吧,或许有话要问他们。”

    李板子笑道:“关我屁事。我不过看那知州这么年轻,待下还这么和气,真是难得。在驿馆做了这好几年,从来没遇到过。”

    邓老三听他们说着话,心里一个灵光——今天正是熙宁十七年六月初六,五天前下来的单子,便是这两天,朝廷的陕西路巡边观风使章惇章大人与前任戎州知州唐康唐大人要经过本驿!莫非这两人竟凑成一路了?他狐疑着望向那两个男子,这轻装简从的,真是说不清是什么身份。

    邓老三给马槽添了点草,道:“你懂个屁。这世上哪有年纪轻轻做这么大官不以气凌人的?你看他那眼神,那神态……”

    “很好。”章惇又问道:“这驿馆中还有多少老兵?”

    章惇与唐康的脸色刷地白了。

    “是!”

    章礼闻声而出,应道:“在。”

    邓老三拍了他一脑袋,骂道:“你管这多做甚?小心侍候便是。”

    “回大人,小的一家有十余口,李板子一家也有七八口,便都住在这零口镇。”

    二人走进门,见厅内依旧只点了一盏油灯,阴暗阴暗地,几乎看不清厅中诸人的脸孔。只凭着身形,见着章惇与唐康坐在正中的两张椅子上,两旁各站了一排亲兵,挨着下首坐着的,却是一个身穿葛衣的陌生老头。那老头差不多五十多岁,凭着那丁点的灯光,可以看出他极为狼狈,头发、脸上、身上,都被雨水淋得透湿,到处都是泥污,还沾满了草屑。此时虽坐在厅中,竟似魂不守舍一般,仿佛受了极大的惊吓。邓老三一面拜见章惇、唐康,一面偷偷拿眼打量这老头,却是有几分眼熟,他又细细想了一会儿,才敢断定自己驿馆中从未有过这个人,只是不知道曾经在哪里见过。他正纳闷,却听章惇沉声道:“张大人,渭南到底出了什么事?究竟有多少乱卒作乱?”邓老三心里顿时豁然,这老头竟是渭南知县张英——只不知为何,竟穿了平民的衣服,还如此狼狈。他望着张英,心里暗暗揣测,突然想起刚刚章惇、唐康下车之时,他在心里仔细点过人数,并没有张英在内,当时章惇、唐康亦无异常——那这张英,定是他上马厩那会儿来的驿馆……

    章惇“嗯”了一声,扫视二人一眼,道:“覆巢之下无完卵,渭州兵变,你二人知道了,本官不管他为什么,这兵变果真闹将起来,零口镇数百户人家,只怕都要没有活路。某没什么话,只问你们愿不愿意为朝廷再出一次力,也是为保全你们家人出一次力?”

    李板子听到这名字也不禁一呆,道:“就是那个在戎州用曼陀罗酒迷倒数十个头人,诱杀数千夷人的唐二?”

    三天!唐康看着章惇,道:“若是这样,从张英的情形看,雄武二军作乱,最多是一两天的事情。他们究竟为何作乱,是军官唆使还是士卒哗变,究竟有多少人参与叛乱,有无预谋,渭南到底怎么样了……这些我们都不清楚。但眼下当务之急,是防止乱卒流窜!陕西腹地,若被这一伙乱卒残虐,后果便不堪设想。”他沉吟一下,慨然道:“章兄,你我既逢其事,便不能独善其身,此非所以报皇上朝廷之恩遇者。”

    所以,唐康杀伐果断,才智出众,那都是不消多说的。而他此番能重返枢府,更是引人联想,石越在熙宁十五年十月罢枢密副使,乞辞太子太傅,以观文殿大学士兼提举编修敕令所,负责整理编辑宋朝一百余年来所有的法律、敕令、条例,与大宋政局一直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他看似没有任何实权,却又不同于被贬黜。与宋朝过去所有的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受到皇帝猜忌的大臣们的下场大为不同的是,石越虽然表面上离开了权力的中心,但实际上却是打而未倒,他以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居汴京主持编修敕令,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每月能见到皇帝近十次,除了少数宰执重臣外,在人臣当中无人能比。而石越乞辞太子太傅,居然也被恩准了!章惇自然非常明白,新官制中的三师、三少,以及中书令、侍中这些官衔,表面上是极大恩宠,实际在政治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句号。因为这些官职名位太高,其拥有者一旦兼有实权,就会拥有巨大的权力,很容易成为皇帝难以制约的权臣,这是皇帝竭力要避免的局面。所以尽管这些官职人人渴望,但是每个人却都只希望自己在致仕的时候得到这些尊衔。石越的太子太傅虽然还留有进步的余地,却也属于名位极高的崇官之列,这个“太子太傅”,虽然对于石越还谈不上就一定是个句号,但目前来说,于他的仕途也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章惇暗中揣度过皇帝的心思,当初授石越太子太傅,是为了平息对石越无止境的攻击,防止这种攻击升级失去控制,给各种势力一个都过得去的交代。而在十个月后准辞太子太傅,政治嗅觉极为敏锐的章惇立即捕捉到一个信息——皇帝随时准备重新起用石越。而唐康重返枢府,更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带张大人下去休息。找几个人好生照料着,叫他快些缓过神来。”

    邓老三看看众人,不觉摇了摇头,猛听到轰隆一个霹雳,伴着一道闪电,把黑暗的天际照得惨白惨白的。他不知怎的,突然生出一种不祥的感觉,右眼皮竟一个劲地跳个不停起来。他又在马厩里来回走了几步,心里总觉放心不下,正想着去前厅照看一下,忽见一个驿吏慌慌张张跑进来,见着邓老三,便用手指着外面,结结巴巴地喊道:“都……都……都头……出……出……”

    “种谔?!”章惇一惊,嘴张得老大,合不拢来。

    “和气?”邓老三斜着眼睛看了李板子一眼,道:“好好侍候了,千万别出差错。你知道他是谁吗?”

    章惇看了他们一眼,挥了挥手,众人忙领令退下。方走到门口,却听章惇在他们身后森然道:“莫坠了宣武军的威名!”

    但无论怎么样,宋朝对禁军的控制可以说是制度严明。章惇身为陕西路巡边观风使,也无权调动任何驻陕禁军,何况唐康!别说石越的复出还只是极少人能够嗅出的一丝气味,便算是石越真的已经宣麻拜相,唐康也不可能如此为所欲为。

    章惇颔首道:“康时所言甚是。”他握紧腰间的佩剑,霍然起身,盯着邓老三与李板子,厉声道:“你二人是宣武二军的老兵?”

    但这几句话,却已经足够让厅中所有的人都背脊发凉。

    那为首的骑士见着驿馆两个人才出来迎接,早骂了起来:“直娘贼的,都在挺尸呢。你们谁是头儿?”

    “只要章兄有这个心,便不是全无办法。”唐康望着章惇,嘴角微翘,淡淡道:“章兄放心,便是擅调禁军之罪,也由唐某一人担了。烦劳章兄在此主持大局,盯紧那些无法无天的赤佬,分别差人向汴京、京兆府告急。我往南边走一趟,四日之内,无论成与不成,我都来此与兄会合。”

    章惇一愣,难以相信这顷刻之间,唐康竟已有了主意。他看着唐康,半信半疑道:“康时却是要往哪儿去?”唐康在戎州的所作所为,章惇早有耳闻。熙宁十四年宋夏战争结束,陕西路安抚使石越调任枢密副使,被有意闲置。没多久,唐康就离开了枢密院,左迁戎州知州。他上任伊始,便逢益州路推行被称为所谓“熙宁归化”的诏令,戎州位于益州路之西南,全州编户不过万余,但是下辖之羁縻州却有三十个之多,情势异常复杂。当日唐康接到有关的公文后,便隐而不发,每十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只管轮流宴请各羁縻州部族首领,几乎整整半年之久。那些首领只道他软弱无能,昏愚可欺,对他全无警惕之心。他却暗中派人打探各部虚实,将那些桀骜不驯、素来不服宋廷的部落首领一一记下。半年之后,唐康以商议戎州下属南溪县盐井的配额、盐价为名,大宴本州各部首领,席间突然要各部族无偿协助修缮戎州城。那些桀骜难制的首领刚刚跳出来反对,唐康就立即翻脸,当场宣布早已网罗之罪状,格杀四十余夷部首领及千余随从。那些夷人虽然想要反抗,却想不到那宴会中的酒都是曼陀罗酒,唐康算准时间,正好那时药力发作,赴会夷人一个个手脚无力,昏昏欲睡,竟是被一网成擒,连一个报信的都没有跑掉。唐康又招募当地汉人、熟户为义勇,亲自领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剿几个势力最大的部族,或剿或抚,戎州西南夷群龙无首,顷刻瓦解。然后唐康强行下令,修葺戎州城寨,将各族之贵人、豪杰以及精壮全部徙于城中杂居,加强控制。他又清理各族之财产田地,按身份高低分割,戎州城中的西南夷倒有一半以上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地主,而原有的奴隶则变成了佃农。唐康又派出汉人熟户,教授普通夷人民众耕种之术,发放种子,租给耕牛,鼓励垦田……如此恩威并施,当“熙宁归化”诏颁行后,泸州、嘉州、黎州、雅州等地相继发生叛乱,整个益州路西南烽烟四起,叛乱甚至一直牵缠至大理国之时,戎州却是安若磐石,竟成为宋军镇压西南夷叛乱的最稳固的基地。唐康也因此获得皇帝的赏识,此番进京,传闻是要晋升为枢密院检阅司知事甚至是副都承旨。

    “是。”那章礼应了一声,掉过头去——邓老三透着大雨,见到从最前面的马车上下来两个身着黑袍的男子,一个四十来岁,一个二三十岁——那章礼见着他们出来,“哎”了一声,快步走了过去,一面说道:“章大人、唐大人,这么大雨,你们怎么出来了?”

    “你以为他是哪个知州?戎州知州!年纪轻轻杀人不眨眼的人物。”邓老三阴着脸,道:“他在戎州枷死的人听说都有上百。他眼下客气,是看在我们是打过灵州的伤兵。说起来,也是石学士的旧部,存了几分香火之情。这等公子衙内,翻脸不认人,你要不知好歹,可连累了我们大伙。”

    章惇寒着脸望着章礼走出厅门,半晌,方转过脸,望着唐康,道:“康时,你怎么看?”说罢,不待唐康回答,便格格冷笑道:“雄武二军叛乱!嘿嘿!嘿嘿!”

    “回大人话,还有一个振武一军的。”

    唐康见他神色不对,忙问道:“章兄……”

    待望着邓老三等人出去,章惇这才转向唐康,道:“康时,这事不好办。”他望着唐康,苦笑道:“雄武二军是抽调去益州镇压蛮夷叛乱的河朔精兵,足有一万多人,算得上是兵强马壮。要镇压这兵变,不动用禁军是不行的。但你我都没有权限调兵,若是往返请示……”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