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嘤嘤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寺庙距离小竹沟5公里多,没有公路,只能步行过去。

    守庙人没什么好稀罕。九龙山破败的寺庙、道观多得是,只要是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寺庙、道观,都有守庙人、守观人。

    明前茶,采摘下来的茶叶直接卖到茶厂,最便宜都能卖大几十块钱1斤。

    现在的茶叶贵,叫明前茶,意思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这个时间段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

    林家茶园是几十年的老茶园了。听老妈说,这里现在的茶叶一斤160块钱,得赶紧采摘,不然过些时间茶叶就便宜了。

    守庙人负责看护寺庙,政府每年会给一些补贴。

    这座荒废的寺庙,除了林易一家人,基本没人会去,太远了。

    四川盆地西部山区边缘有个遗世独立的国家三A级风景区,九龙溪风景区,位置在雨城境内,占地面积8.3万公顷。

    林易先去爷爷奶奶坟前上了香,点燃蜡烛,烧纸钱……

    林易太爷爷是第一代守庙人,他还立下了一个古怪规矩,林家人死后都要葬在龙隐山的天师观,也就是现在的龙隐寺。而严格说起了,龙隐寺算是林家祖宅。

    不管叫天师观还是叫龙隐寺,这都是一处古迹。根据可以考证的资料,天师观在明朝中期就有了。

    再上九阶石梯便看到红砂岩砌成的墙园,和方尺大门。而不是寺庙常见的‘三门’。

    龙隐山上还有一口龙隐泉,传说是龙眼所化。故此,龙隐山也叫龙眼山,是龙头山的一部分……

    不过在分家结束后,林易爸爸就提出用茶山换竹林。大概是24亩茶山,这么一大片,林易爸妈可管不过来。

    林易爷爷两年前去世的,指定林易父亲成为守庙人。

    最后一位天师,在林易太爷爷还未成家的时候就去世了。林易太爷爷本来也想继承天师位,幸好遇见了太奶奶

    “吃过了。厨房给你留了菜……”林妈妈道。

    直接就是两三百米的石梯,然后是一条石板古道,再爬石梯,又一条山间石板古道……总共九道长石梯,爬上最后一个石梯,便到了寺庙山门。山门下是一块石板铺设的大平地,面积有1亩左右。平地中央宽阔的九步石梯,上去就是龙隐寺了。

    最早的时候这里不叫龙隐寺,而叫天师观,是道家的道观。

    守庙人一代传一代。太爷爷只有一个独子,也就是林易的爷爷……太爷爷死后,守庙人就是林易爷爷了。

    林易妈妈和两位婶婶采摘茶叶快,她们每人,每天能采摘5斤左右。而林易爸爸,二叔和小叔,他们一天下来也能采摘两三斤。

    林爸有两个弟弟,当初分家,林易爷爷偏心,将最好的产业也就是茶山,分给了林易他们家。给林易二叔和小叔的产业就是几十亩竹林……

    林易家在九龙溪小竹沟的半山坡,红砖黑瓦房,带个大院坝,面朝朝阳初升的方向。院坝下面是林家的茶园,二十几亩。半山上视野极好,可见遥远的大山沟壑之间云雾翻腾。

    不过这座山,确确实实叫龙隐山……

    采摘茶叶是耐心活儿,明前的茶叶让林易去摘,一天能摘一斤就不错了。也没那个耐心……

    林易睡到自然醒,起床,暖融融的太阳已经挂到了远处山顶。

    自己养的土猪,肥肉多。做成腊肉,肥肉晶莹剔透。土猪肉,肥而不腻,香味浓郁。

    龙隐寺挺大的,有大殿、禅院、厢房等等。应该是九龙山废弃寺庙中最大的一座。

    做成香肠,味道更是一绝。

    林易是去祭拜爷爷、奶奶,还有太爷爷和太奶奶。他们都葬在龙隐寺……

    想着那些很久的事情,林易心里就会特别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