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荷兰时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梵高的强烈的宗教心,现在希望托形象而表现了。

    他在比利时的时候,已把所见的不能忘怀的情状,用真挚的态度描表为绘画。这是在说教看病的百忙中抽闲画成的,然而已具有真实的表现功夫。作业中的坑夫、小舍前的男子、拾石炭屑的女子……题材类似米勒(Millet)(1),而盛情比米勒更为激烈。

    自从父亲带他从比利时归家之后,他的身体虽然离开了那苦难的群众,然而他们的悲惨的幻象时时显现在他的眼前。“用绘画来表现!”这念头崛起在他的胸中。从此他把自己的全身奉献于绘画————其精神完全与从前的奉献于苦难的群众一样热烈。

    不但父母亲不欢喜他描画,画布与颜料的钱也没有着落!不得已,他只得向父母哀愿。但在父母看来这不过是浪费。因为他的作画,完全不晓得迎合俗众的心理,完全抛却利害得失的念头,只晓得追求他的“真实”。对于艺术理解力缺乏而手头又不宽裕的双亲,自然不会赞同他这事业。家庭的圆满和爱,从此有了缺陷。终于使梵高不能再留在家中了。

    这一年岁暮,有一天他乘父母亲的不备,逃出家庭而去。父母无从探知他的行踪,过了不安枕的几夜。他们猜想他是到伦敦。新年中忽然接到他从海牙寄发的一封信,方知他正在海牙用功研究绘画。

    梵高飘然地逃到海牙,投宿于他的从妹的家里。他的妹婿名叫安东·毛沃(Anton Mauve)(2),是当时有名的画家。怜梵高身无归宿,留他住在家中,又把画室借给他用。然而毛沃自命为大画家,对于新进的梵高装出师长的权威。梵高虽然没有绘画的专门的素养,然而他对于艺术早有坚韧不拔的信念,这是对于无论何种权威都不能妥协的。他虽然也首肯毛沃的画技,然决不承认对他是师弟的级别。这不是梵高所能久留的地方。

    有一天,毛沃在画室中安置一石膏模型,命梵高正确地描写。梵高不耐烦起来,把石膏模型一拳打在地上,坠得粉碎,他就一溜烟逃出画室。毛沃是神经质而易怒的人,哪里能容忍这样的侮辱?从此二人的交情永远破坏。然而在梵高,过后即转成一笑,只当一件滑稽的事件,并不因此而减失对于毛沃的敬意。

    从毛沃画室中逃出,暂时栖身在逆旅中。幸而他的弟提奥(Theodorus)(3),在巴黎的古皮尔美术商店里,承继了乃兄的职务,寄送一笔金钱给乃兄。梵高用这笔金钱租了一个草草的画室。父亲又按月寄他若干的用费,生活可以勉强维持了。

    海牙是荷兰最特别的一都市,在全欧中也是最富于原始趣味的地方。那里有一种欧亚混淆的风俗,优美、典雅,呈特殊的外观。又为政权的中心,文化也非常进步。自来有许多画家,留连此地的风物,从它取得许多的画题,有所谓“海牙派”的画派。梵高用他的犀利的眼光,赏识其地的风物,又批判来自诸画家的艺术。他对于伊斯拉埃尔斯(Israëls)(4)和米勒的制作,感激最深。对于米勒尤富有崇敬之情,因为他与米勒同是用了宗教的敬虔的态度而进于画家的生涯的。他在写给他的知友贝尔纳(Émile Bernard)(5)的信上,屡屡有赞美米勒的话:

    “自来描写基督教义最胜的画家,无过于米勒了!”

    “《圣书》(6)!《圣书》!米勒从幼年时代就在《圣书》中受教育,除了读《圣书》以外没有别的事。然而他决不描写《圣书》中的题材。”

    这是梵高所以崇敬米勒的原由。

    他就创作一幅素描,题名为《悲哀》(Sorrow)。画中所描绘的是,一个病弱的女子把脸孔隐在两手中,俯伏在膝上哭泣,枯草一般的黑发垂在她的颈与肩的没有光泽的皮肤上。阳春已到人间,她的脚下有嫩草萌芽着,她的旁边有果树开花着;然而在她如同不见,只管哭泣、叹息。

    这画的模特儿,是一个抚育五个无父的小儿的零丁孤苦的母亲。她每天叩访画家的画室,为他们当模特儿,拿所得的钱来养活六条性命。梵高有一次雇用她,听她诉说了她的长而悲惨的故事,热情的宗教徒兼画家十二分地感动,决意要为她减却一点苦恼。他慷慨地允许这女子,从明天起,由他担负她家六口的生活费。

    父亲所寄赠的钱,本来只够他一人的生活费及研究费。从明天起,他要让一大半给这女子的一家,自己又将陷入像在比利时那样的穷困了。

    父亲得知了这消息,亲自来海牙探望儿子的情形。调查之后,知道他已经为了这担负而亏空各方面的债,又欠房租,房东将请他出屋了。就和在比利时一样,带了他一同归家。至于他所答允担负的六口生活,父亲本是慈悲的人,自己也常在牧师的职务之外尽力周济贫病,对于梵高这行为颇能理解又表同情,也请这女子带了五个儿子一同到他们的家中去过生活。女子坚意辞谢,情愿回到她的模特儿的生涯。

    这时候父亲已离开故居,迁居在附近的另一小村中,梵高也同来到这地方。那地方是织工所集居的村落,富有特别的诗趣。有低矮的房屋、宽广的农场、夹道的胡桃树,有质朴的村人、园丁、农夫,他们憧憧来往于其间。再是织工的机杼声,到处像砧杵一般地响着。时有织工们背了大的袋,在村中来往。有时穿过青青的草地,有时沿着金黄色的麦田,傍晚的迷茫的空气中,时有一二个模糊的人影缓缓地移行着。

    这等在梵高都是美妙的题材。他早晨出门,托附近的木工草草地装几个画框,张了画布,就背了出去写生。每天朝出晚归,没有片刻的休息。为了采择画题,不问路的远近。普通人所欢喜的事物,往往是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