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总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晋朝建立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忠实厚道的开国之法,但却有立身行事的纯正教化。沿袭了魏国何晏和王弼的学风,效法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喜欢空谈玄理,崇尚虚无,不遵守礼仪法度。王衍和乐广的学生,都把心放在尘世之外,名声显赫,得到人们的推崇,社会便形成了一种风气。他们每天都拿着拂尘,靠坐在胡床上,称自己为名望高而又有学问的人。他们把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标准,而抛弃了六经学说。他们的谈论,都以道体虚无作为争论焦点,而轻视名誉和礼法;立身处世,都把放纵邪行作为通用标准,而忽视节操和信义;求取功名,都以贪求富贵作为重要准则,而蔑视刚直和正道;做官都崇尚不问政务的作风,而嘲笑勤勉恭谨。这种情况在朝廷和民间形成了一种风气,有见识的人不用等到石勒谋反、刘裕篡位,就已经知道汉族是不会胜利的,晋朝是一定会灭亡。

    正当世人浑浑噩噩、社会混乱不堪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建立风骨和节操,呈明正道,作大风中的劲草,寒冬中的松柏,如此水流所能流到的地方,谁知道要流到哪里才算完呢?如果用时间来比喻的话,就好像是长夜漫漫没有天亮的时候,天地之间的大道也将停止了,这难道不很危险吗?于是才知道人类对忠臣、孝子、贤人和高士的依赖,比对日常生活中一天都不能缺少的粟米水火的依赖还要厉害。

    混乱的时代,有才学的人就会出现,他们做官会施恩惠给人民,官位升到将军、宰相,能够扭转乾坤,拥有显赫的功绩。尽管他们一定能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但仍有人逃避乱世就像逃离污染一样,逃避声名而不愿意出来做官。这些人高尚纯洁的品行,天下人都仰慕;他们隐藏在内心难以说出口的痛苦,天下人都会原谅。他们的生活越隐密,他们的风度和气概就越显赫。世世代代以来,这种气度和品行仍然能够使冥顽不灵的人变得廉洁正直,使软弱无能的人变得意志坚强。这在当时社会,虽然比不上名将名相有显赫的功绩,但他们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代表,维系着千百年来的伦理道德,即使是朝廷中的那些达官显贵们也不能达到他们的万分之一啊。

    东晋末年,有个人叫陶渊明。世人都称赞他为隐士,如果只是从他的生活轨迹来说,那么他确实是这样的。如今读了他写的《饮酒》《述酒》这些诗歌之后,就会知道陶渊明把他的理想抱负都寄托到了酒当中,想要借此来逃离混乱的社会,又怎么能与阮籍他们相提并论呢?陶渊明本来是宰相的后代,在东晋恭帝在位的时候,刘裕逼迫皇帝让出皇位,随后,刘裕便废黜了恭帝,并封他做零陵王。没有多久,刘裕又派人暗地里刺杀了恭帝,于是陶渊明便远离官场,开始隐居起来,不再受人世间的纷乱,最后竟然自己亲自耕种,甚至乞讨食物,这些足以看出他的忠心和正义。他辞官休息期间写的诗歌,大多都是吊念故国,感伤时世,带有伤感讽刺的诗句。谈论的人如果不能明察这些,而把陶渊明与竹林七贤同等看待(《晋书·嵇康传》中写道:能够与嵇康进行心灵上对话的,只有陈留的阮籍、河内的山涛和向秀,沛国的刘伶,阮籍兄长的儿子阮咸,琅琊的王戎,于是他们约在竹林游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竹林七贤”),那么又怎么能与他们谈论古人呢?

    楚国的屈原大夫、韩国的张良司徒、汉朝的诸葛丞相、东晋的陶渊明,这四个君子,他们的道德品行不同,遇到的时代也不同,但是他们的心却是一样的。这种一样是指什么呢?那就是他们都懂得君臣之间的道义罢了。想要为韩国去杀掉姓吕的人,灭掉秦朝,这个人就是张良;想为汉朝去杀光曹姓的人,灭掉魏国,这个人就是诸葛亮。尽管没有能完全实现他们的心愿,但这也算是伸张了志气和心愿。屈原预见奸臣会把国家败亡,陶渊明眼看着掌权的大臣篡夺国家政权,而他们都没有办法。那些能够稍微伸张自己意愿的人,他们的事迹都是被世人所见证的;而那些不能伸张自己意愿的人,就算到死也没有人知道他们,那么就不得不借助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谈去寄托自己的意愿,从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忠义与愤激。这就是人们每次读屈原的楚辞、陶渊明的诗歌流泪叹息的原因。唉!陶渊明既不能辅佐明君来谋划国家存亡大计,又没有皇权高官等权贵可依靠,于是最终只得隐居终老。真是痛心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