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若恶趣空者。即拨无因果。一切名邪解空理。正解体通无漏真智及有漏智者。问今者既说二乘人。皆名邪解空理。此中正解。为生大乘无漏智及有漏智。为生小乘无漏有漏智耶。又问此言无漏智。为是见修无学等无漏智。为是根本后得无间解脱胜进智耶。言有漏智者为是生得善福分善。有漏闻思修。为是资粮加行善。为是无间解脱加行胜进。答有漏智者。取方便善中。希求出心闻思慧。是则名解明利故。如今时人。虽未种顺解分已前。或起善心。希求出世。此希求出世心。即名方便善。方便善即是顺解脱分善家之流类。此方便善。即能为疏远缘。引起解脱分善也。若在解脱分位中。起方便善。即是解脱善之伴也。若福分善。唯是凡夫外道。作欣厌观。求生上二界生死之身。其福分善生得善行皆闇昧故。不名正解。唯方便善。性明利故。名为正解也。

    何谓二空谓即生法者。生者古名众生空也。若尔草木等应名众生。故有滥也。旧云人空。若尔人趣可名人空。余五趣等。如何名人空。人字不遍五起也。今言生空。即摄五趣。并名生也。旧或云人我空。法中虽无主宰名我。有化用故。亦得我名尔。人法之上。皆有我字。亦是滥也。犹如金刚者。今者即取赞玉金刚。亦不取余紫色金刚。其金刚以乔麦色而有楞也。大者如枣极。小乘者如乔麦。问初四解重何故鄣理但说二空乃至即兼余法者。此文意说。前四解即约二鄣名重者。何故鄣真如理。但说二执。欲除二执乃至生解即言断余二鄣兼余法。余法者。即是二执外之余鄣也即鄣宽而执狭。问第五解重唯二执者。二鄣体性。亦通贪等。何故但说二空。此言意说。第五解中。唯取二执名重者。何故二执皆断。即立我空法空。余二彰得余。何故不立贪空嗔空痴空慢空责不齐也。

    此释但说二执所由乃至若后二句但释断重鄣者。此疏文中。虽有两释。答前二问。义意相似也。若答第一问。即言二执是根本。所以但说二执能鄣二空。若二执断时。亦除二鄣。由根断时枝条亦断。若答第二问。二执是其根本。所以证理之时。但说生空法空。余贪嗔等是末。所以断贪等时。不立贪嗔空等也。此依见道及究竟位断烦恼说者。即三乘见道。及究竟道中其我法执。与烦恼等。同时而断即同时根断时。所有烦恼所知障枝条亦断也。余位不然先离八品烦恼第九品时方断我见者。以约地离染说。如一来果。虽断欲界六品修惑烦恼。然未断我执。不还果。断八品。亦不断我执。故云余位不然。此即前八品。先断烦恼枝条已后。第九品方断我见根本也。第四地中我见亦尔者。然烦恼有三种。一谓贪痴慢。与身边二见同念俱起。二即犹前念身见边见。引起后念贪痴慢等。三有独头贪嗔痴慢。不犹身边见不引起。一者其贪痴慢。若与身边二见俱起者。即第四地中。伏身边二见。及同时贪痴慢等。皆第四地中被伏。其与身边见俱时贪痴等。与不俱生烦恼而作伴也。二者犹身边二见势力。能引后念独头贪等起。贪等与身边俱起者。名俱生烦恼。引起后念贪等者。名不俱生烦恼。其俱生烦恼。与不俱生烦恼。无始已来恒作伴。与身边俱时贪等。四地永断为作菩提分法观故。后念被引贪等。至第五地中被伏断。三若贪嗔痴等。不犹身边见势力所引起者。其贪嗔等有其二类。若羸劣。第六地断。若微细者。第七地方被永伏。解深密经云。一害伴随眠。谓俱生烦恼。与不俱生烦恼而作助伴。到前五地。方永不行。明知第四地中执在前除。烦恼到后方断。亦是根虽断时。枝条不断也。第四地中断身边已后。五六地方断烦恼。此乃先断根本。后断枝条也。然此唯识论中。言由我法执二鄣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者。此又亦不尽理。何以故。此论既言若证二空彼障随断。唯摄得三乘见道。及究竟道。及第四地中断身边等位。即惑与我执及余烦恼同时断故。即先断执根。后断余惑。此论唯不摄得地杂染。先以品余烦恼。第九品断我执。即先断末。后断本也。

    疏云如下第九卷资粮位中有其二解。问指何处文也(应捡)。

    疏云障如论本但说二空者。如者至嗔真定等者。有唐本云。如者真如。本谓我法执。从根本说。故言二空不说贪空等也。如者而也。意说。障而从根本说二空。不说贪空嗔。六识执外者。意说。第六识中。起二执外。余烦恼等。或有烦恼即与二执俱时起者。此之烦恼。即名六识执中也。或有贪痴烦恼。但缘五尘而起。不与二执俱时起也。此意识烦恼。即名六识执外也。或即五识中法爱恚等亦名外。不与执俱。名为执外。若第七识中烦恼。即一切时。当与二执俱即。无第七识外烦恼。所以此中不说。故说执外。所知障名之为流五识等中法爱恚等异熟生摄者。此文意说。五识中虽无法执。其五识中。亦有所知障贪嗔等也。此贪嗔等。即是四无记中异熟生摄。最是宽故。如增上缘。名义遍故。定下劣性者。即是第六识中受。且如修得初禅定起。耽此禅定。更不肯修第二禅定。是定下劣性。虽有同时余心心所。唯取于受能领受故。是所知鄣耽定之受。唯是第六意识。意识能得定故。五识法爱恚等。唯是所知障品末鄣也。杂集论说。犹受尽故。得第四禅不动无为。虽断初禅等染法。得不动无为。今约极处为言。故说断下三禅染。得第四禅定。而得不动无为。若余凡者。外道修六行伏惑道。伏下三禅染而得第四禅定者。其凡夫外道等。即得第四禅中非择灭不动无为。若阿罗汉。断下三禅染。得第四禅定者。即得择灭不动无为也。犹断不发意受故得想受灭无为。变异受者。即苦乐忧喜。不变意受者。即舍受。此约离烦恼外异熟受说。得其无为者。此文即约一类利根钝根罗汉说也。如有钝根阿罗汉。不得上界根本定。唯依初未至定中。虽断尽三界烦恼。仍不得四禅八地根本定也。以定下劣性异熟生受故。其罗汉已后。即渐伏除定鄣异熟生受已。方得上界定。即得择灭不动无为。及想受灭无为。若凡夫伏离下地烦恼已。即得上界定也。即得非择灭不动无为也。如伏欲界烦恼已。即得初禅定根本定。如伏初禅烦恼尽已。即得二禅根本定。乃至伏尽无所有处染。即得非想定也。若圣者即不定。如预流果人。虽依未至定断尽三界分别烦恼。仍不得上地根本定也。

    若烦恼俱者与彼同断者。是有一类利根钝根无学若断尽三界烦恼时。同时亦断尽异熟受。而得四禅八根本定也。如断初禅烦恼尽时。即得二禅定。乃至断无所有处染已。即得即有顶地定。何以得知。或有利钝根无学虽断尽三界烦恼。不得上地根本定。或有一类利钝根无学人。若断尽三界烦恼已。即得四禅八定。大小乘中同说。但由根本定二有学名为满。由根果定三无学得满名。此文意说。若得第三果。即名果满。若得灭定。即名定满。若是见至性。即名根满。若无学中。若得九次第定。即名定满。若是不动种姓。即名根满。由此或有定满非根满。即前退法五种钝根人。而得灭定。名定满也。是钝根故。不名根满。或有根满非定满。即不动种姓人。不得灭定。不名定满。是利根故名根满。或有根定俱满。即不动无学。而得灭定也。或有根定俱不满。即是前退种姓钝根人。不得八地定。故知。或有利钝人。而得九定。或有利钝根人。不得九定。亦不得约利根人得定。钝根人不得定也疏此受俱亦定鄣受为本故但说于受者。此文意说。与受俱时。余遍行别境等亦能障定。受胜障定强。但说于受也。十地二法者。即是理智二法也。

    疏云非解脱体即胜解数者。今言解脱自在离缚。非是别境胜解数也。此但是真如为体。不离如故。此假从实体也。

    疏云果谓果利即顺益于因者。二胜果起。能顺三劫所修因也。凡夫所修诸行暂灭外道苦行计证涅槃者。然世间伏惑道。若凡夫。若佛弟子。皆悉他也。若凡者所修得世间道伏惑道。即外道执为涅槃。若佛之圣弟子所得世间伏惑道。即不计涅槃也。所显之理执为圆寂者。问显得何等理。答即或时即显得一分非择灭无为。即执此非择灭无为之理以为圆寂。今说是彼涅槃者。外道所得涅槃。佛法涅槃之分。彼有佛法涅槃。故言彼分涅槃。实不是真涅槃也。若佛法中得。即名真涅槃。若尽烦恼障故得有余涅槃。身智尽处显无余涅槃。不住生死涅槃。即名无住处涅槃。此二涅槃。即是择灭摄故。言二灭虽理名真者。问何故外道所显之理。即得名真。次下疏文即言。外道二乘所得解脱。非真解脱。是假故。答前文言虽理名真者。即约外道自宗中执所显非择灭。执为真涅槃。后文说。就佛法中说。彼外道伏惑所得择灭。不是涅槃。要三乘人断见修烦恼尽已。所显圆寂。方得名涅槃。虽得二灭住此二中非为不住者。二灭有余依无余依。二乘住是二涅槃中。又是假故。俱是择灭非为不住者。二乘人不住菩萨无住涅槃。住涅槃名不住。犹有大悲故不住涅槃。犹有大智故即不住生死。若二乘住涅槃。凡夫住生死故。维摩经云。非凡夫行。非二乘行。是菩萨行。即是无住涅槃。有无余依灭所显故者。即说二乘。若有余涅槃依。即约断烦恼尽已方显得也。若无余涅槃。即约身智灭已方显也。彼唯是假非不住故者。此文意说。若二乘外道所得涅槃。即是假也。其二乘外道。即不得菩萨无住涅槃。无住涅槃即是真也。问二乘得解脱。其外道如何得解脱。答然外道所得初禅定。已能伏离欲界烦恼时。即名解脱欲界烦恼亦假名解脱。乃至外道。离无所有处烦恼时。即名解脱。无所有处烦恼亦假名解脱也。然此疏文中。有其二解。即从凡夫所修。乃至灭所显故。即是别解。若从又总别于二乘非外道等。即约总解真解脱者。问疏中既简十地菩萨所得涅槃非真解脱。二乘有余无余二涅槃是假择灭解脱非真。今取佛果。有四种涅槃中。取何等涅槃。以为真解脱。答佛果上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者。亦是择灭。即同二乘解脱非真。若取自性清净涅槃。凡夫二乘菩萨。皆悉得自性涅槃。应二乘等亦得真解脱。若取无住涅槃为真解脱者。准下第十论。一师云。断所知障。亦得择灭。即四涅槃中。初一即真如。后三皆择灭。即无住涅槃。亦是假解脱也。若言四涅槃皆非真解脱者。何故次疏云。二所障体即四智品。及四涅槃。思之。

    疏云末伽言道游履义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此言意说。上解菩提是梵语。此云觉也。古师解云。即将菩提为道义者非也。梵云末伽。方云道故。问正解是正觉者。出何典据。答即是此论等。由断碍解之者正解。正解即是正觉异名。此从所障以立鄣名者。此言所知障者。即障所知故名所知障。此言所知者。非约前所知境界法名所知也。今正约鄣法空无漏圣慧。能知之智不得生故。名所知障。即能知之智。从他所智诸法为名。故说能知智名为所知也。四由此障能障能知智。不得生故。即令不能知所知理事二种之法。故论文碍大菩提。名所知障。即约障能知之智。以立鄣名。由如俗间见人有学问智慧。能知一切法。即唤此人。名有所知。不名此为有能知。今此亦尔。异生虽作二种无我真如观等大悲菩提者。即是地前初发心菩萨。拟如空之恶皆愿断除。如空之善皆愿修习。如空有情皆愿度之。即发心大故名大。不得无漏慧故非菩提。二乘菩提有无漏慧菩提非大者。别有流本云二乘菩萨非大者。然此第二解中。十地因中言菩萨无漏慧名菩提者。即约五种菩提说。谓发心菩提伏心菩提等。故说十地因中菩萨无漏慧。名菩提也。又但简彼二乘之智菩提非大菩萨之智大非菩提者。问何故二乘有无漏智。即名菩提。十地菩萨亦有无漏智。即不名菩提。答此第三解。意说。二乘无学位上无漏智。名为菩提。即二乘无学菩提。与佛果无漏智。皆名菩提故。第二论云三种菩萨。若十地菩萨。虽有无漏慧。无漏慧但名因中方行摄也。不名菩提。若佛果上所得。方名菩提。所以疏文云大非菩提。疏中三解。第三解胜。异生虽二种无我乃至凡夫之智俱非二种者。问何故前解异生之智即得大名。后二解异生智不得大名。即约何义以作三解。答若疏中第二解。即约外道异生。执自宗见戒取等闻思慧。以为正行。而得上定。若佛法毁之。名恶见也。故外道所起恶见等。名非大菩提。入见道前者。即是地前资粮加行位。既言前字。故知是前。若言未入见道。即不须前字。若着前字。即不须者未字也。言四位者。资粮加行二道。合名解行。故后三位同也。

    疏云证空断障至究竟位者。问先明第三修习位行意有此至究之言。前此音即显至究竟道已前皆名修习位也。前文本解者。从疏文中释今造此论乃至生正解故。述曰下显造论悟断果。又论云生解为断二重障故。述曰此显证空。乃至下疏文言。此中且说胜障。故说各别障。至下当知。此等已上疏文。以是三藏师释言前文本解。次下文解。为于二空有迷谬者者。即是未入法时。乃至此即第四究者位也。此已上疏文。即是疏至解也。梵云筏蹉氏。此云犊子部也。此诸内外道俱起邪智不能违者。问小乘亦起根本智。云达生空理真谛。亦起后得智。合缘理事。如何二乘人。不了真俗二谛。答以小不尽故。

    疏云为外道等开显此文乃至此约小乘及外道解者。问此一段论文无开示之字。何故文中而解开示为当此段疏却<<PIC>X50p0146_01.gif</PIC>前论文而解乎答然前也。

    疏云第一所说有殊及下与前殊者。即此辨后释文。与第一安慧所说各异。若依胜义心境俱空者。问清辨与护法。解俗谛胜义何别。答思之可解。清辨说言。然胜义中无为无想。无为无想故。所以胜义之中心境皆无耶。由心众生一切法者。问其清辨如何说心集生一切法耶。答清辨于世俗谛中解。心者积集义。由心集生一切法。以见外境无间断。其前六识有间断故。尽中道大乘不名唯识。问清辨既不立唯识。如何言识最胜故。由心集生一切法故。答者即向者解。是德光论师。先小乘学道十地疏。乃至非谓唯心便无境等者。然德光论师。即是西国人也。其德光师善解小乘。说依空无我门得入见道。既是凡夫余罗汉以通力将此师三回见于弥勒。此师高心不肯礼拜。以见弥勒在俗形故。除众贤师。贤已后有一人。而以其人唯信小乘无不能。心入大乘。亦不造十地疏。既是大乘。如何德光作十地疏。十地疏或是余人作也。则别有人问德光言。十地论中。既明唯有一心。如何释也。德光和合十地论中一心之言。如言王来非无臣从举胜者故。非谓唯心便无境等。

    疏云许除毕竟无心境二中随一摄故者。若不除毕竟无者。宗中即有违自教过。萨婆多自许毕竟无是心外境。许是无故。因中复有不定过也。依密意教说诸法空者。然经中密意诸法空者。佛即约无心外遍计所执法故。所以说诸法空。还有依他法也。其清辨依此密意教故。即依他之法亦说为空也。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者。眼识缘边乃至余境亦尔。即第六识能缘五尘。故知唯有一识也。三依六识力皆名意处教者此师意言。十二处中。六识总立为意处。明知唯有一识。此师即依十二处教就显为诸。不依五蕴十八界。十八界中。七心界为七也。

    此恐违至教故说有一识者。若说有多识。即违上五个教。今恐违上五个教。故说有一识。问如何名一类菩萨者。如何名一类。又为是地前资粮位小菩萨依此执耶。更问经部觉天等乃至及想行思信者。然觉天不是经部中师。有觉天是萨婆多宗四个评师。谓妙音世友觉天法救也。然此经部觉天。唯立受想思三所。唯有行信思等者。然行即是思。更无别体。一体异名也。又于思上起染时。即假名贪若于思上起净时。假名信等。实体即是思也。既言三和成触。触即是假。更无别体。即是下文生触成触也。问此论文既言有执离心无别心所。何故此等部中皆言有心所耶。答今者故。诸部立心所法。唯有二三等。少故名离心外无别心所。非是诸部中计离心外全无心所。亦恐违至教者。既经部中说无心所。若别立多心所即违教故。恐违至教。不别立心所。顺世外道亦立唯有四大种也者。此外道计四大种。立能生得心心所法也。问此外道唯有四大。不立有所造色。色是所造。四大是能造。二法既别。如何言四大种色。有唐本云。答四大种体。即是色故。非约能造所造以辨色也。又如何名顺世。更捡思之。

    相见俱有余部及大乘等者。然二十部中。唯除正量部。自余诸部皆立有相见分。相分即是境相。不论影像相也。然小乘相分。唯有四蕴。何以得知小乘中有相见分。即下论文云。有离识所缘境者。即说外境为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若大乘中影像相分。即通五蕴也。清辨顺世有境无心乃至相见俱无即安慧者。问前后两个四句有何别。又问前文有境无心。即双取清辨顺世。后文有相间即偏取清辨。不取顺世。前文有心无境。即取中道大乘。后文有见无相。即取正量部。前文心境俱无。即取邪见一说。后文相见俱无。而取安慧。更问如僧佉等计我是思者。如下又所执我体常周遍。量同虚空。二文相违。如何和会。答下文执我体常周遍是我体。计我思是我用。故不相违。

    犊子部计我为能知者。和引俱舍论中解犊子部执我为能知者。彼部云。引经云一刹那心能立一切法者。若心起时。即能缘前一切法。心体不能自缘。其同时之我。即缘自心体。故云我为能知者。若我不能缘心者。即我不名为能知者。萨婆多破云。如言火能烧一切物。岂一刹那火能烧一切物。即约相续多时。说火能烧一切物。今此经中说一刹那心能缘一切物亦尔。即约相续多时。即初念能缘一切法。仍心不自缘心。若至第二念。即心亦能自缘心故。又犊子部说。若世间我许依蕴与作。然与蕴不一异。若断尽烦恼已。其出世我。即与涅槃真如不一异。然出世立我。不依涅槃立。与世间我不别。今者唯识论中。唯破世间我。不破出世我故。所以但言许依蕴立非即离蕴。法藏部计心缘相应法者。且如心起必有相应触作意受等。此心王亲能缘触作意诸心所法。亦得更互相缘也。

    化地部执缘俱有法者。且如五识与五根俱时而起。眼识能返缘眼根。及余耳识等应知亦尔也。文外义解十六心。如欲界身及山河等者名苦谛。上界亦尔。欲界烦恼名为集谛。上二界亦尔。欲界断烦恼所得择灭名灭谛。上界亦尔。欲界能知治圣道即欲界系。名欲界道谛。上界谛亦尔。所以灭道分后八心分上下界也。五下分结者。谓身见戒禁疑是初果断。贪欲嗔恚是那含断。故名为五。犹贪欲嗔故不得生上界。犹身见戒取疑三。虽生上界。却还生欲界。下分者。下界有此五恶法。或下人身中有故。即是凡夫身有也。圣皆断故也。又云化地部执缘俱有法。解云。此缘慧俱五蕰。如在定中慧俱自有识。即名识蕰。同时有受想思。即名受想行蕰。同时有定共戒道共戒。定共戒者此定俱现行思。能妨恶色身语七处。假名为色。道共戒即八支圣道。谓正身业正命。此等皆是色摄。定道二戒能妨故假为色。当体是思。此二决定与定道俱时。名之为共。恶律仪依现行色立。如造煞生盗邪行。皆是现行色故。善律仪依不现行色立。由持戒故。煞盗邪行皆不现行能妨色故。假名色也。

    疏云法救说心所体即是思。解云。此师即是萨婆多宗四个评师。计诸贪嗔等余心所法皆思蕰收。所以言诸心所法是思蕰摄。答思不摄者。应别立贪蕰嗔蕰。故知无别体所以余心所法。皆于思上假立。此师亦唯立有受想思三心所。及执离心无别心所。皆如第七第八卷说者。即如下第七论中。言如是六位诸心所法为一为异等文是。然第八论中。虽不名心所。第八疏中亦少分明心所。

    疏云此中皆应叙比量破寻下叙之。解云。如下论文。同聚心所。亦非亲所缘。即破法藏部缘相应法。五种姓不来等。即破无心所定。准下别知也。有漏无漏解唯识智者。问有漏中。即有三乘资粮加行生得及福分智闻思修。又有加行无间解脱胜进等。答无漏即有三乘见修无学道。亦有根本后得。根本后得即有加行无间解脱胜进生空法空智。亦有十智四智。此等智中。何智能解唯识。名正解耶。思之。如其境实正解生也。境有智有。境无智无。名如境实也。前二十四颂宗明识相。即是依他。问前二十四颂中。亦明姓圆成实性。即前颂言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身依他。非异非不异。又云。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等。皆是圆成实。如何今说前二十四颂唯识相依他起法耶。答非全故亦非显也。见毛月等事者。今此中应说眼中有翳。即见空中毛。答眼中有翳团。团者。即见空中毛亦团也。若眼中有翳狭长。即空中见毛亦狭长也。若指按目以看月轮。即见第二月也。颂中既言目有翳即含。含言见毛轮也。不令有月字也。又目中有团翳。即眼前见毛。团圆似月。名见毛月。即因下见毛轮毛轮与毛月相似。非是眼前见天上月。又此毛轮明净似月。小圣邪师智。尚微阙解生迷谬者。如小圣者。谓清辨智微少解生迷也。邪师者谓外道。外道正智全无。名之为阙解生谬也。虽知此心虚妄显现等者。此已下文意。生下二十五行颂唯识性也。此文即依非不见真如文作也。显如一味者。如何名为一味。答真如常相续无改转一类。所以真如名一味也。下第十疏中。即约证如之智。亦名一味。

    若相若性释诸妨难者。问下几颂释诸妨难。答相者。即从初能变后。乃至第二十四颂已来。明唯识相也。若性者。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释诸妨难即是七行颂是也。第三三者。虽无文说。准诸经证。判此有三。乃至此皆准释瑜伽摄论故。为此对三者。问若尔经论中。以明境行果以科文也。答即法华瑜伽摄论等。皆约境行果以科文。应捡唐兴寺法华摄可知。问法华经说。寿量品中明一乘。一乘果中。即得双有涅槃有以不。其唯识论第三十行颂明果中。亦双有涅槃菩提二果以不。依境行果科二谛者同初性判文可知者。二谛者。谓世俗谛胜义谛。同性相者。即是前二十四行颂。是胜义谛也。寄问微起者。寄者记也。

    疏云世间相违违理之失圣教相违违教之失者。问何故违世间即言违理。违圣道教即言违教。答若世间中。唯有我之道理而无教也。故言世间但有违理失。是下世间道理所成真实。若圣教中。即有圣教法。即有违教失。非彼菟角等可说为青等。此文意说。若有心外实我法可起于说。说有假我法等。由如牛毛等可说为青等。答无心外实我法。亦不得起说。说有假我法由如不可以菟角而说为青等菟角等者。等取非彼龟毛可说为黄等也。要无九过者。即是因明论中宗九过也。言世间者可毁坏者。有二种世间。一众生世间。即身死磨灭。二器世间。即被水火风三灾坏也。即世间中。三界火宅生死恶法体可断除。名可毁坏。非约世间法体有生灭。名可毁坏非约也。若约世间法有生灭故名可毁坏者。其无漏有为道谛之法。亦有生灭。应名可毁坏。应名世间。若如此解者。即违下论文。下论文云何名出世间。谓体无漏。有证真如。名出世间。即是根本智也。故知但约世间恶法可断除。故名世间。即无过也。若后得智。缘世间故名为世间。如下第十论释后得智。亦名世间。亦名出世间也。又二乘人。厌于道谛。而灰身灭智。其道谛应名可毁坏。其菩萨道谛尽未来际。即名不可毁坏。今外其二乘道谛。更无别有对治道而以断之。其世间法。别有能对治圣道而以断之。故世间法名可毁坏。二乘道谛不可毁坏也。问若尔无种姓人。无有圣道对治。如何得名有对治法耶。答有漏烦恼现行。即被世道伏。故亦有对治。若尔第七识中。烦恼及二障种。既无别圣道对治。如何得名有对治故得名世间。又解云。即是有为无漏。虽无成坏之坏。亦有刹那生灭。故名可毁坏也。若有首治故隐真理故。唯是有漏法也。

    与理相应于事无拥者。若泛解圣者。即与道理相应于事法无拥即名为圣。不约证达俗事名为圣也。今解此疏文。据实而言。即唯约大乘佛菩萨说者。理相应者。即是根本智能证真理也。相应者相随顺义。故下文云。智与真如平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于事无拥者。即是后得智。能达一切俗事。如约无拥也。又契理通神者此文即通约一切三乘者解也。乃至初果人等有无漏智。能证道理。故名契理。又能通达得圣智慧。故名通神。神者即是圣也。即有不能于后得智中约事无拥心与境冥智与神会者。即与前契理通神解无别也。心王证真也。智谓心所智。与圣会也。世间圣教。皆依士释者。世之间也。圣谓三乘性也。教谓言教音声也。即圣之教也。以八转声释世间等。是世间者。即是体有漏法。体是世间。有漏法是世间所出。不是出世间也。八转者。即诠法之名言。改变不定。故言转也。造世间故即是第二业声。业是造义。即由业惑苦能造得世间由世间故者。即是第三具智由者即是世间余缘也。即由惑业苦是世间之作具。又由有风轮得有水轮等也。为世间故者即是第四为声也。皆是所为声。为有世间故。而依转生死。又为煞生故遂世间因世间故者。即是第五从声也。因者因从之义。是世间处属世间故者。即是第六属声也。属有漏法依世间故者。即是第七依声也。一切有情依皆出世间。然此中即无第八转声。泛牛声释世间也三种科释一颂半皆同无别者。即前境行果相性位。初中后三科文。释此一颂。皆无别也。故此约一颂半。名总标纲要分也。无体随情假者。即世间外道所执实我法。皆无别体也。但随能执妄情所缘。名为我法也。然护法师。外道即计见相以为我法。如执我是思。即依见分之上。执为实我。父执我为能知者。及执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识是我。此等皆是依见分上。立为我法。若计色是我。即依相分上立为我也。又如外道执离蕴我。我体虽无。而有相分。我是独影。唯从见众同分收。随彼执所缘相分亦名我法。然外道依相分等上而执我法。其相分即具五蕴。故下文云。世间沙门婆罗门等。乃至皆依无常五趣蕰起。问此无体随情假中。既言多分世间外道起执。少分亦通三乘人。资粮加行位。及二种独觉。二十七贤圣。及十地菩萨。皆得起无体随情假有体施设假。得通无色界不若言有者。无色界既无言说。如何即云前无体随情假。有体施设假。乃属于说。若言无者。彼界既有外道。亦有后二果人。如何得无此等我法。答云。一无体随情假多分世间外道者。和上云。意说。无体随情假。既是分别我法。多分世间外道执。少分亦通小乘执。谓小乘中。犊子部。根本经部。正量部教中。皆是无体随情假。非得初果已而起此执故。四果十地菩萨。皆不起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此之二释。即依下论文而作此疏文二解。谓论文云。愚天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也。若疏文中。有体施设假。义依于体假。此之二释。即依下论文而作此二释。谓下文云。内识所变似我似法执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是也。此约说为我及法故不离识故者。此中约依相见分上。立为我法。不依真如等立为我法者。其相见分不离识自证分。故识所变。所以依相见分为我法。真如非识所变故。然疏文云。此中总显由无始来横我法等然此疏文。即依愚夫所计实我实法。及如愚所分别等。论文作也。引生真见者。即引生见修无学所有无漏道等。皆名真见也。非独约见道中真见道。名为引生身见也。

    疏云是故经云。为对遣愚夫等。一行颂中。上之二句即是无体随情假。下之二句。即是有体施设假。

    疏云依识我体上有我法义者。取相见名识体义者。如初果有初果识。乃至二十七贤圣。皆有圣义。义依于体。别依总者。我法二种。名别依总相分。第一解云乃至我法二执假乃至于说说者。即是声名句文也。然此疏文解。虽言乃属于说。即依为对遣愚夫。乃至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以为以为颂中有假说之字。即言乃属于说。此解不尽。何以故。若唯依相分之上。立为我法可言乃属于说。相分中有说。说即是声名。相分中有声名等。亦有依于见分之上。立为我法见分之上即无说也。若依相分中声名等上。立有我法。即五蕰中唯应声行二蕰。说为我法。即不依余三蕰色行二蕰中有声名句等。何故下言皆依无常五取蕰起。故知遍计五蕰。立为我法。故知见相分上。立为我法。于理为胜也。此第一解。诸法之上。元无我法体。以所诠诸法上性离言故。诸法体亦非我。非即世间中圣教。唯于言语中。假为我说为法故。我法亦乃属能诠言语立也。以所诠法上都无我法体也。假我及法不在于言以所说为若我法故者。意说。此第二解。即有我法体其世间圣教我法不在于能诠名言上立我法。即于所说妄情所诠义上。有我法体。谓世间即依所说妄情体上。立有我法。若圣教中我法。即依所说说法体义上而立我法。皆是别无依于总无者别无者我法也。总无者相见二分。何以故安慧不立相见二分也。自证离言非我法故唯佛所证者。其安慧意。证其我法二种。唯依见相分。其自证分是识体故。又离言故。唯佛知有。若唯余二乘菩萨等。皆不知也。此师即依二十唯识颂。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余人知境不如实故。不能知自证分。不知如佛境。唯佛方亲能知有自证分也。然佛自证分。还自亲缘自证分。亦能知余人自证分。

    疏云唯以所变相分护法解别者。解云。难陀解云。唯有二分。我法二种。不依见相本质上立我法。此即唯依亲相分。不依本质见分上说为我法。设有执见分本质为我法者。亦心上变现亲相为缘。为其心上所执相分。还是亲相分所收。还依亲相分立于我法。然护法既言依见相分上立我法者。即依见相分本质上而立我法。不依亲相分。何以得知护法而依本质见相分上立我法。如人若缘见分本质为我法。即托见分为质。自心上变起亲相分心。即依此亲相分上立为我法者。即是护法唯依相分上立我法。如何说护法依见分上立我法。故知护法不依心上所变亲相分心立为我。即依疏所缘见分质上立我法也。故难陀师宗中。亦有立无体随情假。有体施设假。以无依有假。义依于体假。同护法也。护法我法依相见。故有别也。因前所标今略举者即因前颂中第三句略标举云。彼依识所变。所变之能变。唯有三种。即次举第四句此。能变唯三名今。略举也三。法转相依者即。我法依于相见分。相见分依于自证分也。

    一变异而熟乃至果方熟乃至果方熟故者。此文即是经部师计。经部师计要种子变异之时果方熟也。此义通余种子果时皆变异故者。此文即是大乘难经部师。难曰。汝经部。若言种欲生时。要变异故则名为意熟因者。若尔余同类因相应因俱有遍行因中果欲生时。亦变方熟。故之五因应名异熟因也。二异时而熟与因异时果方熟故者。此文即是萨婆多师计。萨婆多师计异熟因果要显异时。如异熟因在过去世。果在未来世。作要不即受。亦非此刹那也。今者大乘约造之时非约种体许同世故者。此文即是难萨婆多师。此文亦是大乘立理。难萨婆多曰。若言异时。即名异熟因也。然同类遍行因。与果之时虽有同世。今所异世名熟因者。其遍行同类二因。亦许异时而熟。此之二因。应名异而以难之。若大乘之中说。若造异熟业因时。即是异时。若异熟种子。恒与身同在现在世也。故维摩经云。虽悔先罪。与而不说入于异故。虽悔先罪者。即约造异熟罪业时。是过去世时造也。而不说入于过去者。此所造得异熟罪业种子。刹那刹那。恒在现在世。即如人忏悔以先所作之罪。即约造时异生过。悔现在自身中恶业种也。故虽此疏文。即依维摩经造也。三异类而熟者。此第三解。即是大乘宗解。无前难也。然初二解无别论文者。然大乘之中。无别论文作此初二解。义中即通也。若萨婆多宗中。有别论文。作初二解也。若异属因即异之熟乃至异熟之识属种子者。然泛解异熟之名。即通因果。谓五果中有异熟果。其六因中有异熟因。若余五因之名。不通于果。若余四果。之名不通于因也。然此疏中。即约异通于因果若熟。唯在于果。初之异属因。熟即世果。善恶业性。异于无记果。即异之熟。若异属果。熟亦属果。即无记果。异于善恶。业因即异。即是持业释。

    疏云异熟即识熟属现行者。同此文与前。若异属因。即异之熟。若异属果。异即是熟等。有何差别。如愚意者。前文言若异属果。果者即是第八识。名言无记种子果。无记种子果。异于善恶业种子因。故云异即是熟。若异属因者。熟即属无记种子果。故异之熟。后文中云。异熟即识者。异熟即是第八现行识。故云熟属现行。有言异熟之识。识者第八现行识也。异熟者。即是第八识名言无记种子。故云熟属种子故。故异熟之识。依主释也。

    疏云思量即识者。第七识之体名思量。不由遍行中思得量名也。对此六尘者。问如何名尘。又问若色声五境可境可得名尘。若无为既无相。及五十一心所法则无碍。及不相应等。如何皆是法尘中摄。得名为尘。又问言十二处处者。即是生识之处。能法处中。既有不相应。即是二无心定。及无相异熟。皆是损识。不能生识。如何得名法处摄乎。余者不相应准问。又问诸心所及六无为。如何能发识。得名处乎。了境即识亦同前解者。问前异熟即识。思量即识。皆持业也。此依胜义胜义心言俱绝乃依俗谛中。可言八别者。此中意说。若四胜义中初胜义约事性。然此胜义虽是假。仍许蕴处界等各别也。第二胜义因果性。不可言一异。因果别故。不可言一。离因无别果故。不可言一异。第三胜义二空性。亦不可言一异。一切诸法。唯有二空。若四俗谛中。可言有异。意说。此语者。即显颂中第八识第七识各别说者。即有异也。即依第二世俗而别说异熟识思量识。以俗故相有异。有颂中六识一处说者。即依第二三胜义而合说。六识以真故相无别。以第二第三胜义因果性二空性皆无别也。不依初胜义说者。初胜义中。仍说诸法别也。故颂中。别说七八识。合说六识者。即显颂中双显得世俗依胜义也。然颂文中七八识各别处明者。即依第二世俗解。俗故相有别。颂文中六识总合一处明。即依胜义解故。真故相无别也。

    依第一胜义。如愚意者。此之八识。若依第四胜义胜义。不可言识与不识。以心言俱绝。若依第二第三胜义。不可言一多。若依初胜义及第二俗。可言八识别。小乘等执心意识义一文异者。然小乘计心意识体即一也。文意者。若在过去名之为意。若在现在即名为识。若在未来即名为心。又若在蕰门名之为识。若在处门即名为意。若在界门则名为心。或以第八染净别开者。第八识在因中。即名异熟识等。若任果位。即名无垢识也。非是依他识体有九品非体类别有九识者。问上文已言非是依他别有九识。下文更何显言亦非体类之言。答此中有二解。第二解中。亦非识之体类可有九也。立有细意识即是第六别位起故者。即彼宗此处生分结终时。方起细意识也。一合集义。六识令名了境识故。如后卷说会说。及言显六合为一种也。四滥邻近释不言及者。恐言异熟俱时异思量了别境故。解云。且邻近者。如四念处。以慧为体。为念慧俱时。念能系慧。令不散乱。从邻近为名。名四念处。邻近释也。又如增上心学同时。亦有戒定慧三。为心为助伴故。从邻近得名。此中不着及字。当知亦尔。

    疏云又诸识皆通异熟等名。解云。问如前六识有异熟生心。可名异熟。第七识如何名异熟。一解云。如罗汉独觉第七识中有其法执。皆异熟生摄。得名异熟。异生第七。不得异熟。何以故。法执与烦恼。望二乘是染污故。法执望二乘。是无覆无记也。故所以法执得异熟名也。二云。但约前六识中。有异熟生。故云诸识皆通异熟。即约多分说。即不说第七识中有异熟也。

    疏次长行中依颂正答二段如颂者。即前科二行半。于分为二段上之三句。答难破执略标论宗。上之三句。略辨识相。障能变体。其长行中二段亦尔。初略解中有二对文。第一今作二文科。解云。谓论曰世间圣教。至愚夫所计已来。别解三句是第一段。从愚夫以下。总解三句。是第二段。故合作二文科也。

    疏云第二总作三文科。别解三句。解云。从论云世间圣教。至彼二俱有以来。解第一句。从彼二俱有下。至如是诸相已来。解第二句。从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乃至亦胜义有已来。解第三句也。故云今作三文科。及如辅宰。宰者宰相。辅谓辅翼也。即宰相而辅翼天子也。又如梵天亦是宽人天也。我所者。谓我妻子宅舍等是也。轨谓轨范可生物解者。问何者名物何者名范。答物者是人也。意说。此法可与人以作轨范故。范者是法也。即鞅摸壒师。皆名为法。以作轨则。

    疏云二自性差别。对解。云自性名持。不舍自性。差别者名轨。轨生物解。故应合说。论云我谓主宰。法谓持轨。若论文作此者。则声势不好。上文我谓主宰。宰字是上声。下文又云法谓持轨。轨亦上声。两句末字俱是上声。即犯上尾。以义而言。合言持轨也。

    疏云意不坏法现前者。意即是意根也。法现前者即是法尘也。若有意根及法尘现前。即起第六识也。问如何名意根不坏。若言意在现在故即名不坏者。如等无间意根。要落入过去方得名根。引生后念识者意根。既落谢过者现无体。应名为坏。过去识不能为缘。引生后念识。识应不名根又此意根若是色法。可名有变坏。意根既是心法。如何名变坏。思之。相分必有似无名无者。心上相分有体。菟角是无。今者相分似本质无。故名无也。问无法如何现在。若言相分还是有法。不成有无对。应名一体有有对。答即约本质体无。可言无也。不约有体法相分说也。故相分唯有本质是无名有无。前是共相后是自相。解云。共相是轨。轨生物解。自相名持。持其自体。若后疏主。前是共相后是自相外论文者。即合轨持以顺声故。即顺论文。而违于义也。义中先自性后差别。即合先持后轨也。若前文自性差别解论文者。合持轨。以顺义故。自性居先。差别在后。然言持轨。虽顺于义。然违于论文。又犯于上尾声也。所以疏中前后有二解也。问我主宰。法谓持轨。此文为解世间我法。为是圣教我法。若世间我法。既是遍计所执。其体都无。如何得有主宰持轨之用。思之可知。

    疏云意生魔纳缚迦养育者。解意生者。即化生众生。名为意生。随意而生。外道犹我意能生论法。魔纳缚迦。此云儒道。儒道者。云高下能下。亦云美貌端正也。养育犹我能养育后有身也。如枢要。

    疏云作者受者知者见者。解云。胜论我名作者。数论我名受者。犊子师我名知者。我能知故。余外道名见者也。若教后生读诵。即有四种。寻名起义觉。以法属名同。随应或离令长披达广理。

    疏云般若论但有四种约三世总别故。解云。犹过去有情相续。到今现在。名为有情。犹今现在命故。相续到未来。名为命者。犹未来受者。后于五趣受生。名为受者。约三世别。于三世上有主宰故。总立一我缘三世也。故言三世总别也。言有情者。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法。更无余故。显有法性。更无余物。情是性义者。意说。圣者观诸有情作唯法总。谓圣者观诸有情上无有我。其有情身中。有唯有五蕴十八界法故。有此法性。名为有情。情者性义。或复于彼有爱着故爱是情义能生爱故名为有情者。于彼者于彼聚也。意说。于彼有情聚中。有此贪爱等事。爱者情义。于彼聚中。起此爱故。名为有情。若世间释。情谓情识。我有情识。名为有情者。即世间外道。而作此释。

    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者。此义即是大乘论中释也。我有此命故名命者。亦是世释故。今取世间释也。今谓第八现行者。谓假者有命利名为命者者。若第八现行识相续故名命。若种子上功能名之根。即由种子上功能。住持现行识不断。名命之根。故名命根。今此中言命者。命谓第八现行者五蕴假者。五蕴假者少命故名命者。或有情即是第八现行。第八现行名为有情。寿体即是第八种子者。寿体即是命也。即取第八识种子名命。即由种子。方持第八现行识。即寿和合方名命者。有寿和合者。问如何名和合。如愚意者。有者谓有情。有情即是第八现行。寿者谓命。命即第八种子上功能。即种子与第八现行相随顺。能住持故。故名和合。问六识名命。是谁家说。答即小乘中亦说六识名命。谓欲界具六识名命。初禅具四识名命。二禅已上具一识名命。萨婆多等所说各异宜应叙之者。或取第八识名命。如下论文。入灭定取过去未来名命是也。

    二十七贤十三住圣者。具足应言二十七贤圣十三住贤圣。即十三住中。地前者名贤。圣上者名圣。今者上句唯言贤。下句唯言圣。即贤圣相对解也。二十七贤圣。从见道至无学果有二十七人。出中阿含经福田品。一者信行。二者法行。三信解脱。四见到。五身到证。六家家。七种子。八须陀洹向。九须陀洹果。十斯陀含向。十一斯陀含果。十二阿那含向。十三阿那含果。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行般。十七无行般。十八上流至色究竟。十九思法罗汉。二十升进法。二十一不动法。二十二退法。二十三不退法。二十四护法。二十五实法住。二十六慧解脱。二十七俱解脱。又依成实论二十七贤圣。一信行(信他语而起行)二法行(自心见法)。三无相行(见道中空观相续故)。四须陀洹果。五阿那含果。那含果中后有十一人。一现般(于凡身中。修得此果。于此身中。证无学果。即入涅槃)。二转世般(圣人身上。经生已[复]修得那含。即现得罗汉。亦现般行收)三中般(是人现世有得耶含。不得罗汉。舍欲界身。向上界二中间。受身涅槃)。四生般(于初体上。随何处生最初身未尽命。修道。得般涅槃)。五行般(前生般。同在一身。精勤行道。尽寿得般。名行般)六无行般(亦与生般。同在一身。不勤行道。[玉]寿得般。若无行般)七乐定(于上界中。初身不般。展转上至广果天。不得涅槃。生无色界也)。八乐慧(于上界中。初身[不]展转上生。至广果天不般。生五净居)。九信解(于前人中钝根者。名信解脱)。十见到(于前人中利根者。名见到)。十一身证(于前人中。得灭尽定者)。无学有九人。一退相(以钝根故。得定必退)二守相(根少利得自防守不退)。三死相(根转利。深厌诸有。不能得定。得已恐失。求厌自[言]。故曰死相)。四住相(所得三昧不进不退。转胜增益)。六不坏相(所得三昧。种种因缘破坏)七不退相(此人最胜行得功德。尽无退失)。八慧解脱(于前人中。不得灭尽)。九俱解脱(于前人中。得灭尽定者)。十三住者(十地为十资粮加行为二。佛地为一。总十三也)。

    如凡夫未得法水渍。故名干慧。三乘十地者一干慧地者。即是有三乘种性是火也。烧烦恼薪。即从初发心乃至种三乘顺解脱分已来。是干慧地。二种姓地者。谓三乘人在加行位中。得种姓定故。已上二通三乘人也。三第八八人地者。旧经论中。若八人地。即是四向四果。新经论名第八人。即是须陀洹向。从阿罗汉果为第一。罗汉向为第二。即从后向前。数至初果向。即为第八人也。四具见地者。即是须陀洹果。五薄地者。即是一来果。以断见惑。又断欲界六品烦恼轻薄。六离欲地者。即第三果。离欲界故。生上八地。七已办地者。即罗汉果。所作以办故。次上四地。唯在声闻。八独觉地。谓独觉果。问何故此三乘十地中。独觉唯立一地乎。答以此独觉人一座成觉故。又不出观故。所以独觉中不分出向道。九菩萨地者。谓十地菩萨。十如来地。

    疏云不别简别向及果故。解云。论文若言预流果人。即简向也。但言预流不言果。明知向亦在预流所取。不别简也。此逆生死说名逆流者。此文意说。旧人云。谓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是故名为逆流也。

    疏云决定已断三界见所断惑或修至五品立预流果者。今有二解。一云。若断欲界修一品二品乃至五品。皆合是一来向。若断欲界八品修惑尽。合是罗汉向。此中意说别答四果四向论之。断修一品。即是第二向。若四果以论。断修惑至第六品无间道已来。亦是初果。第六品解脱道时。方是第二果。乃至第八品。亦是第二果。至第九品加行无间。亦是第二果至第九品解脱道时。方是第三果。乃至阿罗汉亦尔。摄向从果故也。二解云。此文唯约次第超越。不约四果以明之。其次第者。即唯断见惑尽。未断一品修惑。其人即名次第须陀洹果。若先用世道。伏欲界五品修惑。其人后入见道。虽断尽五品修惑。其人即名超越须陀洹果。须陀洹果中但有超品。而无超果也。若次第者。渐断欲界六品。名一来果。超越者。若先用世道。伏七八品。后入见道已。其人即名一来果也。若言此文约四果以明者。其文应言断第六品无间道。皆名预流果。至第六品解脱道。方名一来果。又应言至第九品无间道。即名一来果。至第九解脱道。方名不还果。其文既言断五品或七八品。明知约超越次第二种人也。然此文中。唯明初二果。不说第三果第四果者。且约断欲界六品者说也。

    疏云二向不定。解云。且如初果人。有其二种。一者次第。二者超越品也。次第行者。入见道断见惑。第十五心。名之须陀洹向。至第十六心。名为初果。若超越品者。先世间道。伏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品以来。后回心入见道。至第十五心。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名为初果。其初果人。即无超果。次第二果有三种。次第行者。先断见惑讫。断欲界修惑一品。乃至第六品无间道。皆名第二。至第六品解脱道。方名为第二果。若超越者。先世间道。伏欲界修惑。至六品七品八品。后回心入见谛。至第十五心。名一来向。至第十六心。名一来果。超越前初果也。若超越品者。先用世间道。伏欲界修惑。至七八品。后入见道时。一时断前八品惑也次第三果。亦有三种。前次第行者。先断见惑。后断欲界修惑一品。乃至第九品无间道。名不还向。第九品解脱道。名不还果。若超越者。先世间道。伏欲界第九品尽。初禅乃至无所有处已来。后入见谛。至第十五心。名不还向。至十六心。名不还果。不取前二果也。若不还果超品者准前非法阿罗汉。若次第者。论第三果得。名超越者。从初果得。超中三果得。必无从凡夫直超越得阿罗汉果。若初禅九品染。乃至无所有处九品染。若断此之七地中。或六品。名不还果。亦名阿罗汉向。其义云何。且如次第行者。先时得初果乃至得第三果已。即断初禅一品惑时。乃至断无所有处九品惑时。其人即名阿罗汉向也。或如有人先用世间道。伏欲界九品惑。乃至无所有处九品惑。其人后时入见道已。即名不还果。其人虽断尽无所有处惑。为取不还果。不名罗汉果也。若断悲想地九品惑。若次第若超越断有顶九品惑。唯名罗汉向也。

    又云二向不定者。中二果人次第向。有超越向。名为二向不定。不还一来二人。若次第向。唯在修道。若超越向。在前见道十五心中。中二人向。通在见道修道。故名不定。然和尚傍说五净居义。然和尚门余大德云。其五净居天中。所有色心不相应行。从何同类因生。应如小乘初无漏苦法智。无同类因生也。诸大德既不能答。又问初禅中有二天。如将梵众天种子。得生梵辅天以不。又将梵辅天种子得生大梵天以不。光法师答曰不得。若尔如何盗无云福生广果天中。若言种子而生五净居天。以同地故。由如下三禅下天。不得生上天耶。又生五净居。应唯有本有种子。而无新熏种子。以为无始已来。不得生五净居天故。和上解云。四禅中地地三天等。同一类种子。即将梵众天种子得生梵辅天。梵辅天种子得生大梵天。余禅少光无量光天等皆然。由如世间谷米。虽是一种。即由食手料理不同。若上好料理者。即与天子食。若中容作者。与百官食。若下恶作者。即与百姓。今此亦尔。其三天中。名言种子即是一般。种如谷米。其能感业即有三品不同。由如食手。即由下品业感名言种故。即生梵众天。由中品业感名言种故。即生梵辅天。由上品业感名言种故。即生大梵天。余禅中亦尔。故知即将无云等三天新熏种子。生五净居。亦无过也。即五净居天。有新熏种子。有同类因也。

    我是前门法中但有二十四谛者。问若尔胜论我是前门法中但有二十四实句中应明。以实我是前门摄故。何不除我。答此中有实亦应除我。我是前门摄。崇聚生因者。问如何名崇名聚。答崇者即是聚义故。崇聚皆是蕴义。聚者。谓十一种聚。名之为蕴。十一聚如俱舍第一对法第三卷说。十一种聚者。一过去。谓五蕴法已生已作用名过去。二未来世。谓五法未生未作用即名未来。三现在。谓五蕴正生正作用名现在。四内谓六根。五外谓六尘。六粗者谓欲界。又云有对色。七妙谓上二界。又云是无对色。八胜者谓善心心所及善色等。九劣者谓不善心色等及无记法。十近者有三解。一云落入过去一念二念已去名近。其未来法随一念两念。未来现在亦名为近。二约处所名近。谓相去十步五步名近。三云即约能缘心缘此处所近法及过未世法故。即此能缘心。亦名为近。或云能缘心。缘内身故名近。十一远者有三解。一云即约未来法随十念已上未至现在名远。又蕴入道过去随十念已上名远。二云即约处所名远。谓相去十里已上名远。三云即约能缘心。缘此过去未来远法。即此能缘心亦名远。亦云能缘心缘外六尘名远。然法之上。不具此十一义。然有内无外。内外异故。有粗无妙。有对无对别故。有缘无劣善与不善别。然极多者。即于一法之上唯具八法。如五根起时。即有过去未来现在。又是内有粗。以是有对色故。又有劣五根。是无记性故。又有远近。然远近无别体。若随一念两念名近。若随十念五念已去名远。然五根即无妙。不是无对色故。又无胜也。五根是无记性故。不通善性。又无外。以五根是内处。又如五尘起时亦具八法。谓具三世及外近远。以五尘处所有远近故。又有劣是无记性故。又有粗是有对故。若极少者。即有四法。如入见道已后。所有女人身。第八有等。皆得非择灭。然女身不得起故。即无过去现在。唯有未来。又有内有粗有劣也。生者即是十二处。十二处既是六根六境。能生识也。因者即是十八界。十八界若现行识。还从现行。生前引后故。若十八界。亦从种子故名因也。又能持义是界义。如根境能将于识。若七心界体能持用。其俱舍亦同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也。余三善巧者。意建立六种善巧。谓蕴处界缘起根谛。所以名六。论文举三。以等取余三故也。或四善巧者。此文即是七善巧。谓蕴处界缘起根谛处非处。名之为七。论文举三。等取余四也。

    疏云处非处根世谛乘有无为者。造善得乐果。名之为处。造善得苦果名非处。根谓二十二根。世谓三世。谛谓二谛四谛。乘谓三乘五乘。若依他起若计所执虽有非有二性相别者。虽有者。即是依他起性。即是圣教中我法。谓义依于体假。有体施设假是也。非有者。即是遍计所执。即是世间外道所执心外实我法。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是也。随诸世间种种分别横计等缘者。即随诸外道。外道平师邪教执有实我法等缘。问如第六识中。可随外种种外道横计等缘而执我法。若第七识中。如何随外横计等缘而执我法。又问其北州执有我不。若言执有。彼处应有系属。又如何说北州人无我我所。又又彼处无外道等横计教故。若言无者。彼处既是凡夫。如何得无我执。又论说由我法执二障具生。彼处既有贪等。贪等烦恼皆依我执生故。又问大乘中说根本烦恼及随惑二十。其北州人而具起几。又问其无色界及地狱等。既无邪教等缘。如何亦执我法。更问随诸圣教证得等缘者。问其无色界等中圣者。如何随诸圣教而立我法。随诸圣教得种种无为缘者。由证无为缘故。即立为预流果。又断欲界六品烦恼证得六品无为故。即名一来果。若证得九品无为。即名不还。乃至断三界修道烦恼尽。三界三界合论。即有八十一品择灭无为。故言种种无为。若萨婆多宗说。品品之中。更有无量无为。以有漏法尔所量。择灭无为亦有尔所量。故下论中破萨婆多云。又虚空等为一为多。即彼虚空无为多。即被择灭等无为。此文即大能破也若大乘中说。无为体唯是一。但由显故。即有品数不同也。

    疏云三者能除无我怖故。解云如诸有情。若立有我。然为我故别须修道。我既是无。修道何为又为谁修道断染得净。故须立有我也。

    疏云四者有自他染净信解事业等故。解云。若立有我则有自身他身。生死名染。涅槃名净或凡夫名染者。圣名净者。信解者。若立有我。即信有理祖宗父母君臣大小等事。若无有我。即不信有君臣父母等。事业者。或在家事业出家事业之者。或十善十恶等业。犹有我故。即有如上皆得立也。等者等取三界五趣等。不说有我。则无自他染净事也。若计所执若依他者二种我法者。计所执即是前世间我法无体随情假等。若依他者。即是圣教我法有体施设假等是。耶变谓种子识变为现行者。此文意说。第八识中种子。而生八识现行。现行识变为种子者。即前七识为能熏。熏成种子。即是转变。即论文中。能熏生种种起现行。问之句既论种子识变为现行。现行中以摄得见相分。何故下文。又熏言见相分。思之。见相分即是变现意也。若实真如。不说为法与非法。问此文即不说真如为法非。然前文明圣教法中。即说十善巧中无为名法。又前论文处界中。亦说无为名法。今后论文中。即云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即依识变上而立我法。不依识性而立于法。即前后相违。答下解是后得变似皆名为法者。如愚意者。后得智上识变真如。亦名为法故。此但说近依他依者。愚意者。即识变真如。由识变故名近。若真如名远。又遍计所执。与依他起相邻近。与真如法疏远也。

    疏云谓所与心非定俱起而贪信等不现行。解云。心王起时。心所有起。且如有贪无信。有信时贪心所起即不定。故但说心不得说心所也。

    疏识为主故能生彼故者。问心所与心种子各别。如何说心能生心所。答增上道引名生也。彼五种类者。五遍行心起。即俱起贪信等。是五心所类。有时不生。不得俱行。

    疏云不尔如何名他心智后得智等不外取故。解云。若不变有相分。如何名他心智。且如后得智缘他心时。托他心为本质自变起相分。后得智缘自相分。名外取也。问如何名不尔。答若言他心智亲缘。得起他人心者。即不尔。如何得名他心智。以后得智不外取故。其他心智缘他心时。即他心为本质。其他心智。亦变起亲相分而缘也。后得智缘真如时。亦变相分而缘。不能缘真如本质故也。

    疏云此二广释至下第七及第十等者。此二者。见相二也。下第七中。即名他心智。若第十末中。即有三师义。以明相见二分。此第十末三师。皆是护门人。转似二分相用而生者。相者相分。用谓见分。蜗牛者。蜗者虫名也。头有两角似牛故蜗牛。其蜗牛头上。虽有四个角。今者即取两个长角。不取两个短角喻也。若种同者即一识体乃至相见别种于理为胜者。若相见分同种者。即说自证分相见分此三法皆同一种生。其本质境。则不与相见自证分同种生。今说唯同种生者。即是独影唯从见也。若说见相分唯别种生者。即说见分自证分同一种生。自证是识体。见分是识用故。其相分即别从生也。

    今说相见分别种生者。即是性境不随心也。问其相分与本质境。未知同种生别种生。然今此中说同种别种者。即依下第十论末说云。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等相见或同或异等文说也。今此二解。唯同种唯别种者。皆有过失。不尽理也。不摄带质通情本故。若言见相唯同种生者。即无五根五尘等实色蕴等。以为相分同见分种生故。相分即是识蕴受蕴等心法所收。故唯有心等四蕴。又第六识缘无为及离蕴计我。可说相见同种生。若五识第八识等。缘现在五尘性境不随心等。如何说相见而同种生若后师言。相见分唯别种生者。若五识及第八识缘现在五尘等。可说相见唯别种生。若第六识缘无为及离蕰计我。如何言相见别种。亦不可说种子。而生无为本质故。故今者解云。即双取相见亦同种亦别种生。即摄法尽。亦摄得带质通情本。若同种者。即摄第六识缘无为及离蕴计我我。独影唯从见。若别种者。即摄得五识及第八识。及第六识中一分缘现在境。即摄得性境不随心。又如第六识自熏成第六识中异熟无记种子。是带质通情本者。是大乘中极难解道理也。其义云何。第八识见相分种不得自熏。即由五识及六识。熏成第八识相分种。若第六识第七识。熏成第八识见分种。如前第六识中异熟无记心。不能自熏成种。故下文谓。若法有势用增盛。可名能熏。即善恶心。有其势用强盛。可名能熏。其异熟无记心。以无势用强盛故。不能自熏也。由此义故。其五识中。异熟无记心种子。不能自熏。即由第六识。或同时缘他五识中异熟无记心。而相分中。熏成前五识中异熟无记种子。由如第六识。缘第八识见分时。或同念缘第八识见分。而相分中。熏成他第八识见分种也。其相分自不能熏。由他见分带故。其相分亦能熏成种。由如弱兵。虽不能打贼。犹前强兵打破贼故。亦说弱兵能打贼。今此亦尔。若第七识必同时缘第八识见分。而熏成第八识见分种。其第六识中。异熟无记心种子。如何熏成第六识中异熟心种。前第六识正起善恶心时。其异熟心。或已落谢故。或未生故。亦不得熏成而自第六识中异熟心种。若第六识起异熟心种若第六识起异熟心时。亦不能熏成种。无记不能熏故。故知第六识中。正起善恶心时。即缘前念第六识中异熟心。而相分中。熏成自第六识中无记种子。此第六识中异熟无记种子。即是带质通情本摄。若本质族强相分弱。其新熏异熟种子。即生他第六识中相分异熟心心所。异熟心心所是本质。故通本也。不生能熏善染心心所相分也。

    若相分强本质弱者。其异熟种子。即生第六识中能熏善染心等相分。即通情也。不生异熟无记心心所见分。言通情本者。若种子生善染心上相分。即名通情。若生异熟心心所见分。即名通本。由如第七识。缘第八见分所熏得种子。此种子摄论第八识见分。即名无覆无记。若摄从第七识见分。即是有覆。如何一法半染半净。由如对法论中明。道谛亦名有为。从因缘生故。其道谛亦名无为。不是业烦恼所为故。所以道谛亦名有为无为也。其苦谛唯是有为也。今此亦尔。其所熏得种子。不必生第八识见分。以是染污故。不必不生第八识见分。第八识见分无利熏种故。识为所依转相分种以作用别性各不同者。如愚意者。转者起也。即自证分为所依。而起相分种。合生相分现行以见自证分。即有缘虑之作用。若相即有所缘之作用。故性各别。

    疏云由识变时相方生故如大造色。解云。如四大种子生时。所造色种子方起。四大种等不生。所造色种不能起。又眼识种子。随逐眼根种子。眼根生时。眼识方起。如盲人眼根。不生眼识。不能生见自证。若生相分始起。自证分不生。相分不能起也。二实分也。依起执故乃至为执依心染分依故者。问相见二分。与他世间我法作所依故。即名染分依。其相见与他圣教或法作所依心。应名净分依心。答亦得名净分依故也。除佛以外菩萨已还乃至即三性心皆有法执者。问安慧既许三性心中有法执。未知十地菩萨无漏心。及二乘人无漏心。许有法执。问又十地菩萨。既证真如。云何乃言由不证实有法执也。答皆有也。

    疏云说无明支许通三性者。即是安陀偈师义。其人先是外道。后向佛法出家。遂立此义。是外道义也。犹如成实论师。先向外道宗中。其人后时归佛法宗出家。明经部师造成实论。即说四尘为能造。四大是所造亦是不正义。此亦如是。若佛法正义。即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此是正义。一二执遍者。其相见分上。即我法执并遍。如人即执见相分故。不执自证分也。问何故不言法执遍。言我执不依自证起故。答相见分即有作用。若我亦有作用故。依相见二分作用之法上。而执我也。若自证分。唯是法体。而无作用故。疏中我执不依自证起故。若法执但计有体故。依自证分而起法执。今古大小皆不许有自证分故者。若今古大小。唯立二分。若陈那已后。方立三分。问古者大乘师。可不立自证分。今时护法既立自证分。如何今大乘而不立也。答除护法取余师名今也。显能所取摄法尽故者。如愚意者。即能取中摄得见分自证分。见分自证分皆名能取。名摄法尽也。问如何自证分见分等者是何义。若言分段名分者。若相分别体之法。可名分段。如见与证自证。自证既是一体。如何名分。又若护法见相有体之法。可得分名。若安慧说见相既是无体。如何名分。又证者是何义。答安慧虽无以无似有名分。若立三分种所变故者。自证分。即从种子变故。亦名唯识。此解不当。既说种子。如何名唯识。若说四分三四分更在变名唯识者。即自证证自证自证而缘自证缘故。名变识体。由是一说。更互变者。是义说也。其体实不更互变也。此应作四句分别。有缘而不变。如本质境他心本质等。但作疏远。而不变他本质故。有变而不缘。如种生现行也。种子不能缘现行识故。不名缘也。现行从种子生故。名之为变也。有亦变。谓见相分也。然护法师有第四分者。即无用也。岂是一识而立有见分自证证自证分而有三重。由如刀能割物。如由相分。?由如自证分。刀用由如见分。岂别又既别将?末。而作刀之?体也。然下文立有证自证者。为护比量过故。故建立之。诸心所法虽不离识非识实性故亦名唯识者。此疏文剩文也。前论文以明心所托。即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也。又唯前问头亦不问心所。故此答中亦不合有心所。又解深密经说亦为执依者。即说真如至质以疏远。而言亦作执依也。如缘真如无为。变起相分执。此相是一是常。真如是本质。所以亦是执依。不相似者。真如是无为。依他是有为。问如何依他之法。与所计执。有少作用相状。可同实体也。随能计心新新而起者。即是相分。随能计心新新而起相分。诸未学者依起执故者。若久作学者。即不许真如。即知真如是诸法性。性离言故。若初作学者。闻说真如。即执真如是真是实。别有实体也。问依所变相执为我法内道外道皆悉了知依所变见执法可尔者。问外道如何知依所变相执为我法。又问如何依所变见而执于法答外道不立为相分。但计所缘为我法也。执能缘为法。可知。

    疏云犊子部等我名能见故依二分皆执我法。解云。彼外道小乘。不立有见相。但有能缘心所缘境也。依摄论说唯二义。唯二义者。即摄论云。唯量唯二种种皆名依多起性。其摄论本。即是无著造。其摄论释。即是天亲无性造也。世间圣教执说我法者。执者若世间即执有实我实法。是无体随情假设者。若圣教中我法是有体施设。故言设也。问前疏文中说。无体随情以无依有。有体施设义依于体等。二解皆是护法解。何故此疏中。又说是难陀亲胜解无体随情等。即二文相违。答其亲胜难陀安慧。亦同护法。有无体随情以无依有。有体施设义依体。见变似能取。亦相分摄者。然难陀师说。唯依相分上。执为我法。不见分上立为我法。设执见分为我法。即能缘心上变此所执见分。亦是相分收。所以不依见分计为我法。或实说一分如安慧者。问何故余师不言实也。其安慧言实。答略不举。并合有也。或有一师。假叙异执种种研寻乃至与同时故叙之此中破斥者。即是一师。于论文中。是多有义。即是明第七识五受相应门中有义。四受相应等有义。其四师皆是护法似作异师也。然疏文中。即引解种子中三师。三师中其难陀即是别师。护法护月是一师。三师中两师同是一师。一师即是别也。如何引此证多有义皆是一师也。或初无有义后方言有义胜者在初者。即是唯识论中。有此等师。即明罗汉位舍中。初师即无有义。后方说有义。即初师是正义。然唯识论中。即无初有有义后无有义等文。余论中即有也。或于初后皆言有义胜者多后者。世即是第十论。明金刚心中。有义金刚心时舍异熟。有义解脱道中舍异熟识。即后师为正。

    谓前但解后说理徴者。即是明第八识阿罗汉位舍文。有其四师义等。初泛解云。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等。乃至皆不成熟阿赖耶识。已后理徴云。若尔何故决择分说。不退菩萨亦不成熟阿赖耶识。即会云。彼说二乘无学果位。回心趣向大菩提故。乃至有义八地已上顿悟菩萨亦舍阿赖耶识。有义初地已上菩萨亦舍阿赖耶识。得名阿罗汉等。若护法难陀等解。由无始来六七识。乃至后八识生时。变似我法。八识之中皆有执故者。问此疏中。护法安慧等师。各各皆有三重解。三重解中欲明何意。有何别耶。答若疏中云。若护法难陀等解。乃至后诸识起变似我法者。此疏文即解论文我法分别熏习力故二句也。若疏中云护法释云识自证分乃至云前后为者。此文即解论中诸识生时变似我法二句也。

    如世说火口不被烧者。若大乘中说。声或离质。若近钟边一步二步。即闻钟声感。若离十步已去即渐微。若离十里已去。声更微也。由如夜中灯光如夜中灯光。若近灯三尺五尺即是见分明。若离三步五步。其光即渐闇。若离百步已去。即不见物也。若小乘中说。如打钟时出声。声去钟一个极微许。虽去钟远。亦闻声者。以声势盛故。所以得闻也。今此亦尔。由口中出声。声上有名句文。名句文既谁于火。火既烧名句文。名句文既不离声。声亦被烧。声不离口。口亦应烧也。所说火言明非目火者。如口中说火。即遮余水等取。以言口中亦舍火不得也。即依见相应我。唯是以无作。如何得有以无依有。依他性上执为我法。此所变者。似彼妄情。名似我法。彼妄所执我法实无不可说牛毛似彼龟毛不说似彼但说似情者。问何故前疏文即云。此依他起非有似有。实非二分。似计所执二分见相。故立似名。今此文中即云。此所变者。似彼妄情。不得似彼心外遍计所执。不可说牛毛似于龟毛。即前后文相违。答似彼妄情所执二分。亦不相违也。以妄情相见二分。似彼妄情。以有似有。即自证是妄情。或见分名妄情。即一见分。分能所似。

    安慧解云变似我法总有二解乃至八识生时变似我法者。问若护法立有见相二分。可许有圣教有体施设假义依于体假。其安慧既云世间圣教皆是计所执。又不立于见相。见相既无体。又下疏文云。愚夫所计已下。唯有护法难陀解。无安慧解。其安慧师。如何得有有体施设假义依于体假。若言安慧不立有有体施设假等。既文言世间圣教。其世间圣教中。立有何似法。又问护法立有见分。见分即是情识。可许世间有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安慧既不立有见。应无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应但有以无依无假。若安慧虽以无作无。亦同护法立其假等。又问护世间我法依见分。见分是情识。可名无体随情假。若护法我法依相分。相分非是情识。及难陀我法依相分。相分非情识。如何名无体随情假。若相分不离见。亦得名随情也。问何故护法难陀等余师。不言闻熏习。唯安慧偏言闻熏习。又第七识中。如何得有闻熏习耶。答准合皆有。答后显前也。又解诸识生时变似我法者。即自证分上。有似我之相。安慧第二解也。解云。安慧此自证分体。名似我法。即是于依他性于上。坚执为我法。方是相见二分。是遍计所执也。此疏文中第二释。即是安慧不正义也。故疏文中前解为胜。即是安慧正义也。

    疏云以下约喻依他性有故识所变似我法似是识自体者。安慧意说。其似我法。即是立依他起性故。以下论文中。喻依他性有。明知似我似法即是依他。然护法等。云第六七识乃至八识之中皆有执故者。如愚意者。此疏文不是第三解。此文但重料简以前护法安慧等义也。准前诸释。即依他起缘所生法。名似我法者。若护法解。六七识中见相分上。皆能执我法。由熏习故。八识生时皆变似我法。若安慧解。第七识唯执我不执法。第六识通执我法。除第七识外。余之七识皆执于法故。八识生时皆似我法。若难陀师解。六七二识中。唯相分上能执我法。后八识生时。皆似我法也。二种相也者。即相见二分也。若安慧初解以无依无别依于总者。如愚意者。即前段文。安慧有两解中初解也。问安慧师。世间圣教我法之上。皆有以无依无别依于总。

    疏云此意喻上我法分别以下论文者。次疏文云。此喻喻上诸有情类以下论文者。问何故一个患梦等喻。疏文即言喻两处论文。答即论文中。喻各别如患梦者。患梦力故者。此上二句。即喻上我法分别熏习力故也。然论云心似种种外境相现者。此上二句。即喻上诸识生时变似我。乃至而由分别似外境现也。然论云缘此执为实有外境者。此上二句。即喻上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法喻相能行相可知。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一

    此抄者。照迷闇夜光。而解本疏昆玉也。古专寺有正本。中古其书纷失。义学之徒。常所憾慨也。幸哉。今岁得此抄。寔如河海得船筏。依之诱诸同老。命愚弟而令书写之。然风凤之误不少。虽欲正之。如无正本何。冀来学者正之云尔。

    元文二丁巳天六月二十六日一见了 基范(敬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