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识论疏抄第九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疏受宽根狭者。若但乐受。即通喜受。但言苦受。通忧受。受通名故。若言苦根。即不通忧根。若但言乐根。根即不通喜根。根义狭故。今此通中。言根者。非是出生义。又解。根义但约。照烛明了义。增上义。以解根义。二云。五根中。乃至非无漏摄者。此文即第二解也。此中意说。论但言苦受。亦由无漏起故。故知论中但约苦根而说也。论中不约忧根说也。何以故。若苦根即通。对无学身中。皆得有之。若忧根即通有学。不通无学身中有也。

    疏无漏第六意识引生故乃至精进等故有苦根者言无漏第六引生故者。文此中即通。二乘无漏。及菩萨等。即由第六识中无漏。引起苦受。即如大目连得无学已。即以道眼。观视世界。见母生鬼中。乃至。目连大叫驰还白佛。既言以明知。即由无漏。引起苦受。即不是忧受。忧受以离欲舍故。或唯后得智。可中方起五识等者。此文即唯约菩萨。不约二乘。二乘无后得智。故结。初地已上菩萨。第六识无漏起后得智。为化众生。入于地狱火中。火既逼身已。即有苦根起。若菩萨心。生厌离。其苦即得离。或五识中。精进有疲劳苦等。皆是无漏所引。结。今不约。化作鱼身等。取肉生苦。地上菩萨化作鱼身。即无苦故。地前菩萨。虽作鱼身。不是无漏所引。

    疏明彼漏无漏门。作是说者。彼瑜伽论。明漏无漏门中。即明此等。

    疏忧非无漏虽亦能为无漏加行乃至不俱起故者。若忧根能引无漏。亦不与无漏俱起。亦无漏不引忧根。若苦根或与无漏俱起。即如。八地已上菩萨。第六识中。常起无漏。为化众生故。或入火中。其菩萨。五识中。亦引起苦受故。第六识。虽入喜乐定。亦与苦受五识俱起苦根。即与无漏前后起。即如。七地已前。五识等中。亦有苦受。或前念起无漏。后念引起苦也。若大乘中。未知当知根最宽。即取。见道前十五心。及资粮加行位。亦名未知当知根体。此地前二位。能顺无漏法故。假名无漏。以忧根为未知当知根体。若有觉体。即取。有为无漏法。及有漏加行善。除生得善。及无学身中。睡眠等法。皆名学无学故。最宽也。问何故。名无学。身中生得善。即通学无学摄。其无学身中睡眠。即通学无学摄。又道共戒。定戒。别解脱戒。皆通学无学故。若萨婆多。计。唯取见道中前十五心无漏法。名未知当知根体。若有学人。身中无漏有为。名有学体。及无学人身中。取无漏有为。为无学体。学无学体者。即取二十九法。谓十大地。谓遍行。五别境。善。大地法十。除无疑善根。并无表色。及寻伺二。并得及生等四相法。及心王合。成二十九法。为学无学体故。若学无学身中。所有有漏善法等。皆是非学非无学摄。此有漏善。不是学人身中无漏有为。故名为非学。不是无学人身中。无漏有为法。故名非无学摄。及灭尽定。择灭无为。亦是非学非无学摄。及人天顺生死福分善等。皆名非学非无学摄也。若道共戒。即通学无学人有。若别解脱戒。及定共戒。不通学无学人之。有定共戒别解脱戒。唯是有漏故。小乘狭也。今言非学非无学者。不是学。亦不是无学。名非学非无学。由如舍受不是苦。亦不是乐。名为舍受故。小乘说。为忧苦不通无学也。

    疏十四一分见断一分修所断者。谓七色根。五受根。意根。命根也。今此疏中。总相说。应云。五受根及意根。通三断。若与分别烦恼俱起。其意即是自性断。即通见断。五受若与俱生烦恼俱起。亦自性断。亦通修道断。若五受及意根。是善性无记性。亦通缘缚断。即是修道断。若通无漏者。是非所断。即喜乐舍三。实通无漏。即如。第三禅中。有无漏乐。初二禅中。有说无喜故。乐实通。若忧苦名无漏者。即假名无漏也。若五色根。男女二根。并命根。亦通二断。若入见道已去。不生三恶趣等。亦是不生。次通见修断。若无记法。即通缘缚断。通修道。若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若是有漏善法。亦约缘缚断。即通修所断。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若是有漏善法。亦约缘缚断。即通修所断。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无漏。亦通非所断摄。

    疏其七色及命由约不生断故通见断者。若大乘中。即立有三断。不断即唯在见道断也。二缘缚即唯在修道断也。三自性断。谓烦恼等。即通见断。及修断也。若小乘。唯有二断。谓自性断。缘缚断。即是不生断。且如。入见道已去。即断三恶趣身。黄门女人身。卵湿生等。及北州。及长寿天身等。得见道已。更不于此等处受生故。入见道已。所有三恶趣。黄门女人身等中。五色根。及男女根。命根。更不得生故。此等通不生断。故说。七色根等。通见断。若约离缚边。亦通修断也。故七色根命等。唯通见断修断。不通非所断。今者说。五根男根命根等。不通非所断。今者说。五根男根命根等。不通非所断者。即约二乘及十地菩萨。谓二乘人。及十地菩萨。身中五根命根男根。唯是有漏。不通无漏故。五色根等。不通非所断。若约佛身说者。即五色根命根男根。亦通无漏非所断也。其佛身中。既有无漏五色根。及命根男根故。此五色根男根命根。通非所断故。今约佛身说者。即十三根。通三断。谓五色根男根命根。及五受根意根。此十三根。即通见所断非所断耶。今疏中。言前六后六。此十二。一分通修断及不断。亦约二乘十地菩萨。不约佛身说也。然此中自性断。及善无记法。通缘缚断。修道断者。且如三界九地之中地。地皆有九品烦恼。且如断欲界前八品烦恼时。即唯是自性断。仍不断善无记法。若断第九品烦恼。即是自性断。若断善无记法。即通缘缚断。乃至有烦恼地。亦然。问男女二根丑陋故。色界诸天。尚无男根。何故如是。无漏故。而得成佛故。有界根本所留身。是欲界者。若尔色男回心声闻。反顿悟菩萨。是色界身。以无男根。后时成佛。得有男根。又说。地狱中尚无男根。已无用故。非于无间大地狱中。可有希望淫欲事故。何况如来身上。而成男根于彼何用。若言三十二相中。须此男根。而庄严身者。既是好物。亦应色界天皆有男根。不应言男根是丑陋故。更捡释。问由入见道故。其北州中。入长寿天中等。所有信等。五根更不得起。即说信等五根。亦通见断。何故论中。不说信等见断。其二十二根。望如来说其未知当知根。既有有漏。亦通见断。已不答。即下有解。若互相显随其所应者。此中意说。非但七色根命根等。通见道中不生断。其五受根意根。及信等五中。亦通见道中不生断。谓未得入。见道已前。或生三恶趣北洲女人身等。于彼三恶趣等身中。亦起苦忧等五受。及意亦起信等五根。今者既入见道已去。更不得起。恶趣等身中所有。信等五根。五受根。意等。永不生也。故此中信等五根。亦不生断。今者皆云。其信等五受意等。据实而言。亦通见道不生断。今者其七色根命等。即不与分别俱故。所以见道中。是不生断。其五受根意虽。亦是不生断耶。今五受意根。既与分别烦恼。俱生故。故五受意根。即在见道中。是自性断摄。不是不生断。其信等善法虽。亦是见道不生断。今者信等五。即摄在修道缘缚断摄也。

    疏谓前六及后六者。前六者。五受根意根。五受根意根为前门。明十四根。通见修断已明。故云前也。后六者。谓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为信等三无漏。此八根即前。十四根已除八根。八根不通见断等。故云后六也。

    疏无漏不引论不说之者。论文但言忧能引无漏。论亦不云无漏引起忧。以无用故。论文亦不言忧与无漏俱起故。论文但言无漏引起苦根。亦不言苦与无漏俱起。亦不言苦能引喜乐。则通无漏名。得与无漏俱起故。

    疏不可说六中是命根乃至故不可也者。亦不可说言前六中。或除意根加命根。以为第六故。命根通非断。以佛身中有无漏命根故者。若尔五色根。亦应是非所断。以佛身中亦有无漏五根。故知。不可取命根为前六也。无学身有故即佛也。不取二乘无学。意说。无学身中。有命根故。今者取五受及意根。为前六者。约二乘无学有学。及十地菩萨。不约佛果位说也。

    疏信等五乃至有修断无漏不断者。若信等五。是有漏者。即是修道中。缘缚断。若信等五。通无漏者。即不断。若未知当知根。既通三位。若资粮加行位。名未知当知根者。是有漏。即修断也。若见道前十五心。无漏法。名未知当知根。即是不断也。

    疏随顺彼者即是彼故。解云若有学身。有诸苦乐受等。则名为学。若无学身。有苦乐。即名无学。

    疏忧苦二根并是学苦根亦无学者。若忧根。唯预流果一来果有也。若不还果。若无学果。即无忧根。忧根离欲舍故。若苦根。四果人。身在欲界者。许皆有苦根。忧根粗重。离欲即舍。若苦根微细。离欲不舍。由如睡眠。如不还果无学。身在欲界。虽断欲界染。亦得有睡眠。苦根亦然。故得有也。若初二果人。身在欲界。回心向大。至七地已来。有漏心亦许起忧根。若八地已去。常无漏相续。则若后二果人。回心向大。十地之中。皆无忧根。若顿悟菩萨。身在欲界。亦有微细根。或往色界。或生色界者。忧苦二根。皆无有也。

    论或总分四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受者。此论文。且总相说。不细分别。意明三受通善不善有覆等四性俱起。此初说中。即有三受中随一受。得与四性俱。即得也。不约一一受。皆得具善等四性。乐受得与善性俱者。且如。第三禅中乐受。入善定等。即乐受得与善性俱。又如入二定。乐受亦得与善性俱。又如。欲界中。见佛等。心生寿。乐受亦得与善性俱。乐受与不善性俱起者。嗔过顺境。喜乐俱故。嗔是不善性。得与喜乐俱。又如。先煞生等心生喜乐。及造邪行等。受乐等。即乐受与不善性俱也。若身在下三禅中。起下三禅中烦恼时。即乐受与有覆无记俱。若寻常起乐受。非善非恶。即受受与无覆无记性俱。喜受与善等四俱起者。准前乐受说。若舍受与善性俱者。谓入第四禅定中。乃至有顶定。皆是舍受。与善性俱。舍受与不善性俱起者。即如人间造罪等也。舍受与有覆无记性俱者。即起四禅已上烦恼。乃至与有顶地已来。即舍受与有覆无记性俱。起舍受与无覆。无记性俱起。可知若忧受。唯得与善恶二性俱起。若忧财色妻子等。即忧与不善性俱。若于无上法。思慕愁戚。即忧与善性俱也。其忧苦受者。即如比丘行道精进被苦。即得与善性俱。即不得与有覆。无覆二性俱。若苦受得与不善性俱。若多造罪。身疲苦。即若受与不善性俱。若不造善恶业。即如人作生活等。即苦受与无覆无记俱。其苦不得与覆性俱。然此论文中。唯许意地有喜乐忧舍四受随相。其意中。唯无苦受。若在下三禅中。即有意地乐故。意中亦有乐也。

    论云有义三受。容各分四乃至是无记故者。然此师。即委细分别。记三受。即一一受。皆得与善等四性俱。若乐喜舍三。各得与善性俱。如次前说。其苦若得与善性不善性无覆无记俱起。亦如前说。其苦受与有覆无记性俱起。即难知故。故今分别。若上界烦恼。唯是有覆性。然无苦受也。故今分别云。若人欲界天五识中。既有苦受。其五识中。既有俱生贪痴不发业者。即是有覆性。故知苦受得与有覆性俱。又如三恶趣中极苦处意中。忧受唯有意识中。苦极苦处。既无分别烦恼。是有覆性。故知苦受得与有覆性俱。此中意中。具有五受。在下三禅意中。即有乐受。若在地狱中。即有苦受。受一一。皆通善性不善性。有覆性无覆性也。

    疏云五识皆通有此四性者。谓五识中。即有善性不善性。有覆性无覆性。此论云。有义三受各分四者。此师即委细说意。善性有三受者。如比丘明道精进疲苦等。善得与苦受俱。如新出定身。然安善得与乐受俱。及第三禅中乐善心。皆得与舍受俱。若不善耶行造罪等不善。得有乐受俱。若造罪疲劳。等不善。得与苦受俱。舍受皆通。若忧受既是善恶性不得有有覆无记故。今论中分别也。委细如上说是也。

    疏嗔不善故此中除之者。嗔是不善。得与忧俱故。今除之。

    疏修道烦恼及身边二见全是无记故者。修道烦恼一分。不发业者。即是有覆无记摄。若身边二见。分别起者。能发于业。即是不善。若俱生者。皆是有覆无记。问此苦趣中意地者。得与几烦恼随烦恼俱起思之。

    论瑜伽论说若任运生一切烦恼乃至一切根相应者。言任运者。即是俱生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者。意说。俱生烦恼。即得与苦乐舍三受俱起。若遍一切识身者。遍与一切根相应者。即说贪嗔痴遍六识故。故云若遍一切识身也。既贪嗔痴三。遍六识故。若五识中。贪嗔痴。即与苦乐舍三受俱。若第六识中。贪嗔痴。即与喜五受俱。不遍一切识身者。谓俱生身边见及慢。唯在第六识中。有此慢身边见。唯与意地中三受俱。若地狱第六意识中。无苦者。其身边二见。如何得与三受相应。不可说俱生。身边二见。与忧俱起。忧唯善恶性。身边是有覆性。若身边不得与苦俱者。其论文意言。身边唯得与喜舍二受。其身边见。即不与意地一切根相应。故知。意识中者。苦得与身边见相应也。然通六识。慢亦可然者。应言慢即不然。慢唯意识中。有疏中错。亦可字也。

    疏身边二见及此相应者。俱生身边二见。及俱生时。邻近憍慢贪痴等除嗔。皆是有覆无记性。

    疏依缘起经欲界系贪信所伏故有覆无记者。即诸修道禅师行者。持戒人等。或时不觉对境。起慢贪痴等。不起身语寻。即生惭愧。之所伏故。贪痴皆不发业。不成不。答即成有覆无记性。意识既是有覆无记。即引等流五识。亦成有覆无记。

    疏如率尔等五心中意是染净者。意识尔时。但起有覆者。若第六识。起染净时。五识率尔心。率尔心。或是无覆无记性。即第六识与五识。不同性。由如定中意识是善。耳识率尔。是无覆无记。即五识与意不同性。若余时第六识中。起染净心。染净心后。若引起等流五识。五识。即成善染性也。其五识。即与第六识同性。谓意识是善。引生五识。五识亦善性。若意识不善。引生五识。五识亦是不善。若意识起生得善引生五识。五识亦是生得善。若意识。起闻所成思所成等三慧等。引五识。五识亦是闻思修慧所成等。若意识无覆无记。引生五识。五识亦无覆无记。今既意识中。有覆无记。引生五识。五识亦成有覆无记性。

    疏不可等流五识乃是不善无覆摄者。不可意识是有覆无记。引生等流五识。五识是不善性。或是无覆无记性故。五识亦同意识。成有覆无记性。

    疏又非有覆意识不引五识生故者。不可言意识起善。引五识。亦善意中。不善引五识。亦成不善。意中无覆无记。引五识。亦无覆无记。不可言。意识是有覆无记。即不引五识。成有覆无记性也。故知。五识与意识。同有覆无记性。问此文既说五识。皆与第六同者。何故。前论文说六识一念得起三性。即五识与第六识。不同性。如何通。答有同有不同者多也。亦无过。疏勇跃者勇□者。跳义跃者。

    疏随应皆乐者。若欲界五识中有乐。初禅眼耳身识。有乐也。问身在欲界地。初禅天眼耳识中。得有乐舍不。又问身在上三禅。眼耳身三识。及寻伺等。皆得有乐不更问。

    疏云未至地十一根有喜故者。初二未至。有十二根。谓信等五。三无漏根。意根舍根喜根。即成十一根。问何故。未至定中。唯言成就十一根。不言成就。余五色根。及命根等耶。答根本定中。即有二种。一者意。即得彼根本定。二者生。即身生彼根本地中故。根本定即得者。成就五色根色根命根等。若未至地中。唯得有定。不得身生未至定中故。未至定中。唯成中一根。不得身生未至地中故。无五色根色。又大乘。下三禅。若根本近分。皆通起舍受也。若萨婆多。一切未至定心。皆是舍受故。若大乘。初禅未至定。即乐初禅摄。乃至上地皆然。若成实论师。是经部师宗。初禅未至。即欲界摄。第二禅未至。即初禅摄。乃至已上地皆然。大乘小乘法等。对云。初禅未至定。能离欲界染。上地断下地染法。既汝初禅未至。即欲界摄。如何欲界自地法。能离欲界自地染。故知。不是耶。初未至定中。即有十一根。十一根者。谓信等五。三无漏根。意喜舍。若初禅二禅。根本地中。即有十八根。谓五色根。信等五根。三无漏根。喜乐舍。即除三无漏根。若第三禅。根本地中。即有十七根。谓二十二根中。唯除意喜男女也。有余十七根。若第三禅未至定中。唯有八根。谓信等五。及乐舍意。若第四禅。根本地中。即有十六。谓二十二根中。除忧苦喜乐男女。以外有余十六。若第四禅。未至定中。即有七。谓信等五。及意舍。若空处未至定中。亦唯有七。谓信等五。及意舍。识处未至定中。亦唯有七。谓信等五。及意舍。乃至非想地未至定。亦然唯有七根。若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此三地中。根本定中。唯有十一根。谓信等五。及命意舍根。及三无漏根。若非想地中。唯有八根。谓信等五。意命舍。次为非想地中无漏根闇劣故。不说有无漏根也。若兼说无漏者。其非想地中。唯有已知根具知根。即无未知当知根。若兼说二无漏根。其非想地中。即有十根也。

    疏但适意识及身处少分乃至不遍悦故者。若欲界淫欲乐。及第三禅乐。一切身心。一一毛孔。皆遍有乐遍五根故。若初二未至根。为前定俱。身处少分有乐。不遍五根。心中有喜。不名乐也。近于根本定。故名为近分也。如近村边名近村也。

    疏根本近分俱有离生喜乐。离生喜乐。者离生却欲界烦恼杂染法生。故得初禅定。名为喜乐。问未至定。能离下地染。其未至定。得名为离生喜乐。其根本定。不能离下地染。如何名离生喜乐。答由未至定。引起根本定。所以根本定。亦名离生喜乐。若小乘中说。一切未至定中。唯是舍受。无喜乐受故。故受生命终。皆依未至定中。受生命终。小乘解。离生喜乐别也。然未至定。能离欲界恶不善法。即未至定。名为离生也。其未至定中。即不得名喜乐也。由未至定。离恶不善法生故。即说引生禅。初根本定中。根本定中喜乐。即根本定。名为喜乐。不得名离生也。今者大乘。即同小乘中。解离生喜乐也。问若如小乘。未至定中无喜乐。可许未至定名为离生。根本定名为喜乐。即如前显扬论中。若根本定。若未至定。中皆言有离生喜乐者。如何通。初禅根本定。得名离生喜乐。唯由初未至定。能离下欲染。其实唯由初未至定能离下地染。如何初禅根本。得名离生喜乐。若言由未至。先离生故。引起根本定。根本定唯名喜乐。即离与喜乐名别者如何。显扬论说。若未至。若未至。若根本定。皆有离生喜乐言故。乃至定生喜乐。离喜妙乐等者。皆唯此问。更问法师。

    疏云五根虽无适悦何不名乐者。此中问亦二。即初未至定。五根既无适悦。何不名乐。

    疏初问离未至亦有喜乐者。彼论有三门明义。初门离生喜乐。第二门明定生喜乐。第三门离喜乐。即彼第二门中。说离生喜乐。故言初门。

    疏少故不说相未明。前故者。然初二未至虽有乐。少故不说也。

    疏下文以此例解地狱有忧之义乃至以迫心施亦得名苦者。然初未至定中。虽五根有乐受。想中有喜受。为初未至定中。以悦根少。初二未至中。不得名乐。以悦心强故。初未至定中。虽有乐。而但名喜。不名为乐。然地狱中。但名为地狱中。通心劣故。所以虽有忧受。不得名忧。但名为苦也。

    论异熟无间者。异熟者。即是第八识。初受生已也。无间者。其第八识。初受生王。至第二念。更无间隔。即苦忧相续。故名相续也。

    疏彼五趣辨是异熟非异熟文者。后瑜伽论。约五趣中。几是熟几非异熟。分别门也。

    疏以苦重故不善业类乃至总相续故趣体故者。此师意说。若地狱中。不善业重。唯招得苦受。忧受不得起。六识中舍受。舍受是寂静故。若余鬼畜生。虽受处。不善业轻。则许招根名。此约六识可然。不同第八识。虽是舍受。亦许岂不善业招。以是相续。是趣体故。

    疏人天中逼迫轻者。若六欲天。亦许有忧饥苦害。苦唯除第六他化自在天中魔王。则无苦受。以是欲界中最。是上品善业招故。

    疏若唯苦受地狱相似者。若鬼畜二处。苦忧处。此苦与地狱中苦相似。亦名为苦也。

    疏若杂受处容有喜乐者。鬼畜杂受处。亦许有喜乐。如迦栴延与屠儿。夜中受八戒。自作业。后夜则受乐。自日受苦等。此等文。皆是化相续。赞叹八戒功德。所以古者。若若实造恶业。则令地狱中长时受。既持八戒。则令长时在人天中受乐。岂持戒功德。于地狱中。杂受也。故知是化。

    疏问无分别烦恼者。此中问意。既言地狱受苦尤重。即无分别忧故。忧由分别方得生。既言无分别忧。在地狱中。应无分别烦恼耶。

    疏岂以第三定有乐无分别亦无见道等耶者。如第三禅乐中。极乐至三禅。受乐无分别。亦许有分别烦恼。地狱之中。是极苦受苦。受苦尤重。无分别何妨。亦有烦恼。故知。地狱中亦有分别惑。此文且变质。汝不可言。人等中。有分别忧故。即言。人中有见道烦恼。其地狱中。无分别忧故。即令地狱中。无分别见道惑。亦不由有分别忧故。即令地狱中无分别见道惑。亦不由有分别忧处。即有见道惑。无分别忧处。即言无见道惑。汝若言。地狱中无分别忧故。即无别见道中或者。亦应第三禅中。无分别喜故。第三禅。亦名无分别。其第三禅中。亦应无分别见道惑故。汝不应。作如此难。言有分别见道惑。不由若闻恶事。即加行心中。有忧而起分别。地狱中若。既重苦无分别耶。

    疏又彼此无分别烦恼亦无妨者。第三禅乐。极重有容预得起横思度分别烦恼。其十六地狱。令及余纯苦鬼畜趣。一分之中。极重无容预故。不得横思计度。不得起分别烦恼故。地狱令鬼畜一分。由无分别烦恼。苦极重故。不能造报业。若许地狱中得造总报业者。即地狱中。重造总报业。即地狱中。无有出地狱时也。然此唯识论中。即约地狱中罪人。无分别故。苦尤重故。不能造总报业。然瑜伽论中说。在地狱中。罪人无分别故。苦尤重故。不能造总报业。然瑜伽论中说。在地狱中罪人。由阎罗王劝谏罪人。罪人不造总报业。如瑜伽论中。二十成劫满已。至住劫时。即令一人作阎罗王。次复即有众罪人。生地狱中。即有牛头狱率。来至罪人所。欲苦罪人。罪人不伏打捧。其罪人遂共牛头狱率相诤击。力不伏受罪时。是阎罗王。即至罪人所。语罪人言。住汝起此是何处。罪人若此是地狱。又问汝知。前身何处来。由造何业。而来生此。其罪人即自知。前身人道中来。由人中造煞生命等十恶业道。而来生此处。具报于王。王言。汝既自造业。即是自作还自受。何故更拒张牛头等耶。汝若将心受罪。即有尽期。何时得出。汝更若化诤起嗔造业故。时无有出。罪人被王劝。王更不拒张。即任所四计也。今者合取处。其地狱中罪人。一即由无分别故。苦尤重故。二由有劝谏故。由此二缘故。罪人不造总报业也。若余鬼畜杂受轻处。亦有分别烦恼。能造总报业也。此中有难云。苦中极苦故。地狱即无分别忧。以无忧故。无见惑。乐中极乐故。三禅即无分别喜。以无喜故。亦尚无见惑。三禅最极乐。以无分别喜故。有见惑。地狱极苦处。以无分别忧故。有见惑。答曰地狱忧迫苦。极重无容预。无容预故。无见惑。三禅极乐。地狱乐。许容预。容预故有见惑。瑜伽论说。若通一切识身者。乃至。意地一切根相应者。若人中地狱中。五识贪痴等。有覆无记者。皆三受俱。其理可然。若第六识身边二见。在地狱中有覆无记性。云得者。若受俱可。许皆三受。若人天。第六识中身边二见等。有覆无记性者。与乐舍受俱可然。人天第八。应识无苦。如何言皆三受相应。皆义不成也。今约多分。且说皆言极难解也。

    疏五十七说一根善以三性为境二十二根中又非余法故者。二十二根中。唯忧一根。唯是善不善性。不通无记故。忧缘善等三性为种。唯意根是善不善。非余根唯通不善法故。

    疏除三所余者除三者。若即乐喜舍根。谓六识中容故。地狱中定。不成就现行也。若初禅师。即乐喜舍根。谓六识中。若后师护法菩萨。除三者。即是乐喜忧根。此三地狱中定。不成现行也。有说除三者。是三无漏根。现行定不成就也。

    疏一向苦鬼畜亦尔者。若瑜伽论文。即言一向鬼畜亦尔。若唯识论文中。纯苦鬼界傍生亦尔。两文别也。

    疏若杂受处后三种现亦成就者。若鬼畜轻受。或初师乐喜容舍。亦得成就前。后师乐喜忧。亦成就。

    疏信等五男女二根或现不成断善不断善有一二故者。若不断善根人。虽在大地狱中。受苦时。时生厌苦。心求快乐。有信等五得现行故。则如论文。愿我何时当舍此命。乃至令我受乐故。故知起信等五根。如人厌苦求乐处故。若断善根者。则不得起信等五根也。若八寒八热地狱中。皆无男女二根故。下文言。非于无间大地狱中。可有希望淫欲事故。论文中。且举极苦处。无男女根。据实而言。余等活等中。亦无男女根。据实若余鬼畜趣中。亦得成就男女二根。互有无者。若成男根。不成女根。若成女根。不成男根。故云互有无也。

    疏苦根入不定中者。前师云。五识中有苦故。五识中苦。如在地狱。或有。闷绝位。死生位。则无苦根。若余受时。则有苦根。故言入不定中也。

    疏不尔余三即无故者。此前师云。如在地狱中。五识中常有苦。意识常有忧。喜乐定不成。若不约容舍。三不成中。为第三者。即三法中。唯有喜乐二法不成。即无第三舍受不成故也。

    疏若有言喜乐更取一形者。以无形。乃至。亦无二形故者。此前师立理云。若不取容舍。不成中为第三不成者。或取一男形。或取一女形。以为第三不成中者。以恶趣中一身者之上。不许有成就男女二形故者。后师曰。岂鬼畜生亦无二形也。然鬼畜生。亦有成就男女二形故者。若信等五根。男女二根。及苦根。皆入不定中。或不不成故。

    疏不苦乐受为纯苦映夺略而不论者。前师虽。一分鬼畜时时。亦有不苦不乐中容舍。为纯苦映夺故。所以不得名舍。如第三禅。于中亦有舍受。为轻示故。唯名为乐。虽鬼畜有不苦不乐受。为纯苦故。唯名为苦也。此论文中。若前师即是安。后师即是护法。

    疏如彼六识有时无故不成意根者。难前师言。汝何故。能依容受。即言无所依。六识即言有此所依。六识如彼能依容受。亦应非有。

    疏前师言彼即生死位更不别有。解云。如闷绝位。即生死位摄。更不别有。

    疏若以身等识定相续乃至意识间断五识相续者。前师本意。忧根为第八。今既难忧间断。已转计忧苦根为第八。以身等五识。常相续故。若尔。取苦为第八者。五识有苦。五识应常相续。意识中有忧根。忧根既不成。意应间断。

    疏问化生如瑜伽论第二或有具诸根者。此中而意化生有情诸根顿具。则有男女根故。地狱既是化生。何故。无男女根故。

    疏五根之皆受苦故者。若触苦即身识得。若苦受五根皆有故。

    疏小地狱中有。然等活等地狱中。即无男女根。即无淫欲事。而起淫贪。若大地狱中。亦无淫贪。若准正法念经。即大地狱中。亦有贪欲心。有淫事。言或见依附者。识等若相触着。即身磨灭故。问何故。经中说。男抱铜柱女?床。又如何说。彼地狱中。而有情欲。若有男女根。可许地狱中而现情欲。若无男女根。如何起情欲。又若以为缘。令其苦受须彼一形。乃至令多为彼受苦缘者。又若地狱或得一男形。或将女形等。以为受苦缘者。应地狱中。一一有情身上。皆须成就二形。今多受苦故。或应一令有情身上。有百千个男女形。以多为彼受苦缘。

    疏彼论随小乘中萨婆多等说者。然此疏中有三解。初解依小乘。后两解依大乘。此即第一解。依小乘说也。若小乘萨婆多等。大小地狱。无异熟无记乐纯苦处。于中亦许有等流乐。等流乐者。即是威仪工巧心中乐。或善恶心中乐。名等流乐。若异熟乐者。即异熟无记性乐受。若法师解。解地狱中有苦。故名之为乐。实无乐。如人右膞重安左膞。亦名为乐。于中实无乐也。异熟非等流乐者。即大乘中有二解。第一解云。即约余杂受处。有等流乐。而无异熟乐。非地狱。地狱中。亦无异熟乐故。地狱纯受苦处。又第二解。其地狱中。无异熟许有等流乐。

    疏此名纯苦一切皆无者。此疏文即却牒。取大乘中第一解。大乘中说。地狱中即无等流乐。无异熟乐故。说地狱名。即无等流乐无异熟乐。故说地狱。名纯苦处故。

    疏或随小乘萨婆多等现在意识嗔重俱故者。若萨婆多宗计。贪者喜乐俱。嗔者忧苦俱。

    疏瑜伽论五十九说彼五十八乃至依粗相故现者。彼论亦言。贪者喜乐俱。嗔与忧苦俱。亦随小乘说粗相说。若细分别。贪与忧苦俱。嗔与喜乐俱。即论下文。贪遇违缘忧苦俱。嗔遇顺境喜乐俱故。

    疏云答假相故名贪食者。若地狱中识食增。若鬼中思食增。若畜生中触食增。

    疏大众部诸识并生诸识并生苦忧相续者。此部六识并生。五识有苦意识有忧。故云苦忧相续也。

    疏或依上座部计乃至随说者。彼部计。九心中有分识。名异熟识故此论云异熟无间。乃至引发心寻求心等起时即是五识。或与忧苦相续。

    疏谓经部寻伺唯在意识者。然经部寻伺唯在意识所以者寻伺忧俱若萨婆多计寻伺在五识。所以初禅已上。有五识故若意识中寻伺有起不起时。

    疏或依弥沙塞部计彼亦有异熟意识意识生故者。弥沙塞者。此云化地部也。彼有意识名异熟果。意识者忧俱。问彼六十六。诸趣之中。乃至。故今应解此中。问意何故。瑜伽说。余六欲天趣。及人趣等。有忧苦等。即忧苦是实。而不随他小乘语。既瑜伽等说。地狱中。有忧等。即言随他小乘语说地狱中有忧耶。

    疏有亦何爽者。初二近分。虽有乐受。小故不说。但名为喜也。说地狱中腑藏间风者。即热地狱中。凉风至。或从毛孔中。入腑藏间。或从口中入。即外风入内身。以在腑藏。而为段食也。然小乘说。罪人契?丸等。初入腹时。亦名段食。若起增菩萨初地。即入变易生死。生色界者。亦无忧根。

    疏谓有报者。除忧余四受。皆通报也。

    疏何地断等可初禅断忧二禅断苦第三禅断喜第四禅断乐定中通喜乐受率尔耳识但舍受故者。然第六识。入下三禅定。其第六识者即。忧喜乐受。亦得起率尔耳识舍受。故知。前文亦得异受俱起也。此中果位。谓成佛时。或转得无漏。初地即得者。此疏中有二种果。一者究竟果。果谓得成佛无漏。二者不究竟果。即得初地无漏。正得七六不正通五。

    疏非断漏故名无漏者。若喜乐受。即通无漏。能断漏故。其喜乐无漏圣道俱。能断名无漏。苦根不能断漏故。但无漏引。故名无漏也。

    疏答有即如泪泪下如雨即有定眼依处非实有根故知有也。解云。故知。无色界中。泪下非实是眼根。但有所依之色为例。故知。无色界有佛无漏五。

    疏如无色界见道傍明。有种非彼现行者。如下第七卷论中说。已上亦说也。

    疏色界上三定有无漏五识以此为例者。且如鼻舌二识。唯有欲界系眼耳身三识。欲界初禅系。其色五根。即五地系。即有漏五识。二地系。上三禅无有漏五识。其无漏五识。即通五地有。今者有漏五根。唯五地系。无色界。虽无有漏五根。何妨无漏五根。通六地有疏若尔何故第七八无漏唯舍相应耶者。此中间意。前六识。通下三静虑有。即与喜乐相应。无漏七八识亦通下三禅有。亦意喜乐舍受相应耶者。

    疏以彼边际功德胜故者。一地中。最为胜故。四禅之中。即第四禅。最为上胜。然第四禅中。有上下品。是最上品故。即是是地中最上品。最上名为边际。有其六种。一者义无碍解。二者法无碍解。三者乐说无碍。入第四禅边际定。方得此三种无碍解。词无碍解。词无碍解。以是声故。即初禅系。四者无净三昧。有阿罗汉。最是人中上福田。前三果人。不及此故此阿罗汉。欲入城乞食时。前加行中。先作是念。一切众生。入于地狱。皆由烦恼为因故。我今既是阿罗汉。人中最上福田。有人供养我者。必得圣道。或得值遇诸佛。或得生天。若于我身起烦恼。落恶道故。我今以无净行。若有人嫌我立即坐。嫌坐即行。嫌我行即坐等。作是思惟已。即入第四禅上品边际定无净三昧。五者佛知如何。若欲知一切人心等。即入第四禅上品边际定。方始能知也。六者延寿法。如阿罗汉命将终。即心作是念。我若久住于佛法中。有大利益者。遂即舍衣钵。入僧。入第四禅上品边际定。亦能延命故。所以第四禅上品定。为边际定故。故功德胜故。

    疏大悲天住等并多依。第四住。一者天住。即是色界天。色界皆名天住。与诸天住。名为天住。天住之中佛多依第四定故。二者梵住。即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故后得生初禅第三天。作大梵王。梵天中住。故名为梵住。一界唯一梵王。若下品修者得生梵众天。若中品明者。得生梵补天。若上品明者。得生大梵王。梵住之中。佛多住大悲心。拔苦与乐。三者佛住。即一百三十不苦法。佛住之中。多住十力。为降天魔故四者圣住。即空无愿解脱。皆通三乘得。然圣住中。佛多住空三昧。为入空三昧故。能对治烦恼魔。余无作无相无愿。不能对治烦恼故。所以不住此上四住。皆约自受用佛身作也。不约化身故。

    疏如不变香香因阙故者。由如色界之中无段食故。无香味种故。又无能感香味业故。即阙香味因故。即色界中。不能变香味。既无所缘之境。其能缘之识。亦无。又无鼻舌识种子。

    疏不然小乘不变香味乃至鼻舌识亦有者。此疏文中。不然已下。即是答也。然小乘教。不许色界有香味。又许有广慧声闻故。然大乘即许波罗蜜多菩萨广慧声闻。色界之中。能变五尘等故。又无色变境。唯名定果。不得名通果。定慧不约故。

    疏以上无三识无漏应言有者。此中难意。有上三禅。无有漏眼耳身三识。无漏三识。上三禅应言有。

    疏上地五识本来无无彼种类如何有者。上三静虑。五识本来无。所以上三静虑。不许有五识。五识许在初禅有。故疏此中三解任情取之。然疏文中之问。八地皆有。乃至彼现行。即是第一解也。或唯第四定。有第七八识。乃至。无彼种类。如何有。即是第二解也。又四静虑。乃至如七八识。即是第三解。其第四解。即是第三解中。子段分出也。然和上又解云。第四解。即是第二解。第二解中子段分出。然第一解。八识通有八地。有在难也。言。余地有种而不起者。与无何别。若四静虑中。皆有五根者。四禅除无想天。有十七天。岂一佛身有十七具五根。又若发识。未知依何地五根。而发于识。又第二解。七八则在第四禅。第六识即许通八地有。其五识即许在初禅地。岂在佛果。能变之识在上地。所变五根。在初禅。又下地五识。上地本识。一切时起。随有身在下地起上天眼。天眼有不起时故。又未知初禅五识。为是借识力。为是起通力。未知起何识。又十地因中。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初禅。乃至有顶。若佛果位。平等性智。不随妙观察智也。又第三解中。若八识。皆依第四禅者。如下俱舍论文。八地已上菩萨。生第四禅。仍起初禅寻伺。后得智中为也。说法必假寻伺。即许上地起下地。岂佛不及菩萨等。若第六识。唯依第四禅者。准下论文。妙观察成所作智。时时同断。入灭定尽。唯许大圆镜智平等性智相续故。故知第六。亦入有顶地灭尽定。又越等至不成也。今助解云。本识第七识。五识五根。常依第四禅解也。然极难解。此中三解。任情取舍者。如遇意者。疏中言。问八地乃至非彼现行。为第一解。又从或第四定。乃至。以殊胜故。为第二解。疏中言又四静虑。皆有五识等。文但重。摄第二解。而无别解。又从又解。唯第四定。有如七八识。即是第三解。

    疏无漏八识应束为义几师所说者。此疏中三解。皆是疏主解释。应言。有无漏八识。通八地有。有义七八识。在第四禅。五识在初禅。有义八识总依第四也。又般若经云。如来有肉眼。肉眼见障内色。若天眼见障外色。不见障内。可须肉眼天眼。内外俱见。何须肉眼。又经云。小须弥山。大须弥山。小?围山。大?围山。即一四天下。有一小须弥山。一三千世界。有一大须弥山。招法师难疏主。且如四天下有一小须弥山。须弥山即有小四天王。小三十三天。乃至。初禅天等。既言。一三千世界。有一大须弥山。亦应山上有大四天王住。亦应有大三十三天住。亦应大梵兜率陀天。法师数日不答己。后解云。大须弥山。唯庄严世界。亦不安置诸天也。复是傍义也。见傍明种非彼现行。其见道傍如下第七卷论中说。梵云振旦国。此方云汉国。即西人唤此间汉国。以为根且国。梵摩诃至那国。此云大唐国。即西国唤此大唐国。以为摩诃至那国。

    成唯识论疏抄第九卷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