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北京 灵泰法师 撰

    疏云此于界性识等皆不定者。性者三性四不定。皆通三性。界者悔眠二种。唯欲界。寻伺通欲及初禅。识谓八识四通定唯在第六识中有。余识皆无。于五七八识及上二界全多分者。此等论及疏文。即约四一切。余应叙四一切。遍行具四一切不定。若欲界第六识有四不定。若初禅已上第六识中。即无悔眠。若二禅已上第六识中自地。即无寻伺二约界全。若无色界中。全无悔眠。若欲界中多分悔眠。

    疏云此界系局亦非遍无漏者。界系局者。悔眠唯在欲界。不通上界。若寻伺唯□□□禅有。不遍二禅已上。亦非遍无漏者。然初禅未至□□□初禅根本定。中亦有无漏。此无漏有根本智后得智。□根本智中无寻伺。唯无漏。后得智中有寻伺。故云大非通无漏。下文云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初来至无漏定中。即有根本后得智。后得智中得有寻伺。若初禅根本无漏定中。亦有根。若初禅根本无漏定中。亦有根本后得智。后得智亦有寻伺。若中间禅中。亦有根本后得后得智中亦伺无寻。此等三。今后得智中。若缘不起语时。亦不起寻伺。若为他有情起语言。故方起寻。故下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故知起语方起寻伺。故寻伺不通根本智。故云亦非通无漏故。下文言寻伺难非真无漏道。而能引彼证彼引生也。问渐悟菩萨。是欲界身及在初禅无漏后得智中。可许得起初禅无漏寻伺。身在下地。得起上地法。若顿悟菩萨。八地已上。必生色界第四静虑中。既身在第四禅上地。如何得起下地初禅无漏寻伺。又八地已去菩萨。第六识中。无漏常相续。后得智无漏。答下有二释。一解三渐悟菩萨身在欲界及初禅。得起上地。初禅后得智中无漏寻伺。即身在欲界下地。得起上地法。即渐悟菩萨身在欲界。得上九次第定。得谓四禅根本定为四。无色根本定为四。对前色界四禅即八定。及加灭尽定。以为第九定。渐悟菩萨具得九次第定。若顿悟身。色界第四禅中。则无漏寻伺。无漏寻伺。唯在初禅下地无漏胜不起下地劣无漏。又曾无圣教说□□□地必借下地无漏。上地无漏。上地无漏是殊胜法。下地无漏是劣法。□□起劣故。唯余借识身。上起下地法。如身在上三禅。借下初禅□中眼耳身识三。及十地中菩萨生第四禅。皆借下初禅□□□漏眼耳三识。十地菩萨五识是有漏。此借三识。借三识是无记法。亦非是染。上地已离下地染。亦非是善。上地善殊胜。下地善法劣故。上不起下地劣法。又唯是舍受。不通喜乐受。若萨婆多宗。身在上地借下初禅三识。初禅三识是威仪无记心。若大乘借下地三识。三识即是殊就生无记心。又余生有顶地。有顶地无漏断恶无漏道。却起下地无有处无漏道。断上有顶地烦恼。即是上地起下无漏。除此已外。余皆不得。必无身在上地。地下地无漏。又顿悟对身在第四禅。不同借识中得起下地初禅无漏寻伺。借识身是有漏。由此故。顿悟菩萨身在第四地。不具九次第定。唯得六次第。不得初二三禅定。唯得第四禅定。及宝处定。识处定。无处非想处。及灭尽定。为六定为。又不具十八禅。前下三禅前皆不得。则阙下三禅中十四个支。上地不起下地无漏。唯得第四禅中四种支。是第一解。通大小乘中义也。问若顿悟菩萨身在第四禅。即不许下初禅后智中无漏寻伺者。对与论文相违。何故论云。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答论文准据渐悟身在欲界及初禅。得起初禅无漏寻伺。论云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不约顿悟后得说。顿悟有寻伺。又不相违。又此渐悟得具九次第定及禅支。及无漏后得智。有寻伺悟不具。由如小乘萨婆多□□第行者。得择灭无为。超越行者。得择灭无为。少且如次第□□者。依初禅未至定。入见道时。起十六心。谓苦法智忍等得已。即是得断三界中见道烦恼下无漏择灭无为得□□□起圣道。断欲界中修道烦恼一品乃至五品已来。名一来果向。品品之下。皆得无漏择灭无为。得依初未至无漏定。得一来果时。则将前见道中中断欲界见道烦恼下及上二界见道下所得无漏择灭无为。及一来向中断欲界修惑五品已成所得无漏择灭无为。而成一来果。又起圣通。进断欲界中修道烦恼七品八品。七品八品皆得无漏择灭无为。名不还向。乃至断欲界第九品惑尽。依初未至无漏定得不还果。则恒前一来果上无漏择灭无为。及不还向中断修惑所得无漏择灭无为。而成不还果人。又起圣道。进断初禅九品烦恼。乃至无处有处已来。九品烦恼。皆得无漏择灭无为。名阿罗汉向。后进断有顶地九品惑尽。得阿罗汉时。对将不还果断惑所得无漏择灭无为。漏阿罗汉向中断惑所得无漏择灭无为。又将三界见道择灭无为。将此识择灭而成阿罗汉果。皆约无为上后说。所以论云。诸惑无耳断离系有重得。次第行者。得择灭无为最多。若超越行者。先世间道以断欲界修道烦恼一品。乃至断欲界九品烦恼尽。后回向心。依初禅根本定无漏定。入见道起十六心。烦恼下无漏择灭无为。则不得欲界见道四谛下苦法智忍苦法智二品。乃至道法智忍道法智下无漏。故择灭无漏无漏。及亦不得欲界中九品烦恼无漏择灭无为。以为欲界中无品修道烦恼先用□□以断。又不依初未至定。得第三果。依初禅根本定。得第三果。初禅根本定。不能断欲界烦恼。超越行者。不得欲界中见道修道□□□漏择灭无为。谓未离欲界染。必不得初禅根本定。要离欲□□中染尽。方得初禅根本定。故知前次第行者。依初禅未至定。得前三界。以依初未至定。能断欲界染。以初未至定。能断欲界染故。故前次第行者。欲界见道修道无漏择灭无为。又此超越行道。得第三果。具依初禅根本定。断初禅九品惑乃至无所有处九品惑尽。名阿罗汉向。皆得无漏择灭无为。又断有顶九品烦恼尽。得阿罗汉果。则将前上二界见道下所得无漏择灭无为。及将前阿罗汉向中。断初禅修道。乃至断无处九品烦恼。所得无漏择灭无为。而成阿罗汉果。对不得欲界见道修道下无漏择灭无为故。三超越行者。得无为少也。又见道第十六心。道类智时。建立三果。若次第八者。至第十六心时。建立须陀洹果。若超越人。先世间道断欲界修道或六品尽。至见道第十六心道类智时。建立一来果。世间道断欲界修道烦恼九品尽。至见道十六心。建立不还果。第二又解云。顿悟菩萨身在第四禅中。以自在故。亦能任运得起初禅中后得智无漏寻伺。但名起下无漏。不名为借下无漏。若不许顿悟菩萨上地不得起下地者。今难云岂可顿悟菩萨不及渐。渐悟则得九次第定十八禅支皆具之。顿悟唯得六定禅支。不具足无。又后得智中无漏寻伺。又罗汉是小果。当得名九次第定。今以理准。顿悟虽身在第四禅中。亦得起下初禅中无漏寻伺。亦得九次第定十八禅支。具皆之身。在三地得起下地无漏。无漏是不系法故。又前借识身。唯初二乘异生说。不约菩萨。忽若有人难云。身上第四禅上地得起下初禅无漏寻伺。则名借下地无漏者。今返会云。有顶地不还果。却超无所有处断惑道。亦应借下地无漏道。彼既不然。是又不借此。第二解唯是大乘解。然五地已上。若本后二智。同一种生时。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后地即不立寻伺具起。今者初独头后得地法与寻伺具。又犊子部中说有齐道补特伽罗。以上流不还。上生有顶地。与三界顶齐。则不须起下地断惑道。法尔自然得无学果也。问萨婆多说。次第得果即无为果多。若超越得果者。则得无为少。若有人用世道。断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超初果得第二果来。智得多少无为。答此人不得欲界修惑六品惑七八品择灭为为以来。足离欲。亦得见道无为。或有人先用世道。断欲五品得初果时。一人无不用世道断五品或。所得初果者。各得无为多少。已离者不得。未离者得。又先用世道断无所有处惑。起前二果得第三果。此人得多少无为。答唯已前见修皆不得。亦非通无漏者。问此文即说者。二禅已上无漏根本后得智中而无寻伺。答如前解。又问初未至定及初禅根本定及中间前。此三义处。得有真见道无间解脱道中相见道。一心见道。三心见道。九心见道。及两重十六心见道。及生空智法空智。以无既有此诸无漏法。此等无漏中。得有寻伺以不。答真无相无。他生后得有。中间无真道。又问二乘人入初未至及初禅根本中间生空漏后得智中。得有寻不。又问前后得智中。若不教化生。其后得智中。亦得有无漏寻伺不。答化生方生。又问非想地亦有上来诸无漏法无间解脱道等。又外道六行伏惑道所起初未至相漏定初禅根本定中间解脱时。皆得有寻伺不。又问二禅已上备初禅寻伺时所起有漏定中。皆得有寻伺不。又问中禅得有有漏世道无间解脱不。

    疏云恶作非悔悔之体性追悔者是。解云恶作是悔因。悔是果。悔以追悔为体性。然论文中。不明恶作乃至寂是悔因者。此文意说。若前境是所作。所作即恶即所嫌是恶。即能嫌恶心是善。若能缘心是恶即能嫌前所作事。其能嫌恶心体。寂非是悔。若先恶所作方生于悔恶作。悔恶体是何者。此中不问悔。以何为体。但问作以何为体。此义思者。恶作体性。疏中自有多解应思者。更无别义可思。则岩胜中解。

    疏云此中有解此唯有猒云。有云恶作体即是猒。

    疏云若尔猒应通三性何故言唯善者。此即是难。难云若恶作体是厌者。则厌通三性。若厌恶是厌即是善。若厌善此厌即是不善。若厌中客法此厌通三性。何言是善。

    疏云此大乘不尔解云。此大乘厌通三性。

    疏云若同于彼有以前妨。解云。若大乘同彼萨婆多。厌体唯是善。即有如前猒体通三性。

    疏云此猒是省察心心所者。即觉察即是慧。即同下解三性俱体是慧。今者或家省察心心所。以为恶作体。亦好省察亦通三性。善中猒是无贪一分。准染厌体即是嗔分者。若染厌即是嗔分。若染中欣即是贪。若善中厌即是慧俱无贪一分。若善中欣体。欣体即是无嗔体。恶中有二种。若异性等但恶法厌体即是嗔。若如善舍利弗等厌小乘法。此厌体即是无贪。以为断烦恼尽故。不可说嗔为体。

    疏云有欣上恶法是贪。厌下恶法亦是嗔分者。此疏中解难欣上厌下。相对解不尽理。应欣上恶法是贪。厌善法嗔。无记厌体即是欲。悔因即是前之厌。欲者若善文善厌即是无贪。若不善中厌即是嗔。前无记厌即是欲。前文厌欲皆是恶作。恶作体即是悔因。起此疏中引厌通善恶。以为恶作者。即不及疏中余解以为前论文说善中方有厌。然说恶作通三性者。证果为言。悔通三性者。然恶作及悔体皆通三性。或省解云。所作境乃至其实恶即是悔者。此文中总有二解。云即疏中或有解云。乃至是悔恶义。第一解。此文意说作有属是所作事恶则属心。即此心于所作事而嫌恶。是悔恶义。第二解云。即疏中从今言作者。乃至依之生悔等。即是二解。此中意说。住者是依。依是所作。恶者亦是境。境是所嫌。恶作即是境。由是境而依方能生悔。说恶作是悔因。悔因者。即是境界。依是境界为因方生悔。今此解亦不当。应云作即是境。恶通心境。若依即是所嫌恶。若心即是能嫌恶。故恶处通心境。其实能嫌恶心即是悔。疏中言以恶作言通说彼心境者。此文即双结二解。此言或有解者。非疏主也。

    疏云无记者是慧威仪工巧慧所摄者。无记性恶作者即是慧。此既强感。即是威仪工巧中慧所摄。亦通异熟无记。异熟无记慧即劣。约亦不通通果心。有前后因果者。嫌恶所作法。后方追悔。即是先起恶作因缘方悔。即先起恶作因后方起悔。果即前后。因为胜。或即俱时义先后然由境心即得生者。此文即是同时因果。此问疏文即准同前疏文第二果。解云有解脱云所作恶是境乃至即是悔。以立同时因果。即恶作是境。悔是心。由同时境为因。方生同时心。悔果说同时因果。即此文念论文中说。先恶作业。后方追悔论文。

    疏云非是五盖之中止相。止相通定慧乃至非令止下者。若唯识论中说。悔障止唯定是不通于慧。然止住心专注一境。亦非令止义。若五盖中止止通定慧。若但言止观。观唯是慧不通于定。止唯是定不通于慧。若双言止举舍。止举舍三中皆令有定慧。以简择得有慧。以专注即得有定。问何故四不定中恶作能鄣止。八缠中五盖中悔即障止者。即约违障说。止相下盖缠中说悔鄣举者。即约顺障说。不定中眠能障观。亦约违障。盖缠中眠能障约止者。即约顺净说。各据一义。亦不违。问何故惛眠合为一盖。掉悔合为一盖。答如俱舍颂云。盖五唯在欲。治用同故杂。等立一盖障。蕴故唯五舍。论文问悔眠既通三性。言悔眠通盖缠中摄。盖缠中摄约性。答其盖缠中。唯摄得不善性悔眠及有覆悔眠。其善性及无覆无记悔悔眠。即非盖缠中摄。何以故。此二惛沉掉等俱时起故。不得通善无覆性。若悔眠通善无覆性。若悔眠通不善性者。即与不善沉掉俱起。若有覆性悔眠。即与有覆性沉掉等俱起。

    疏云作者错也者。疏云且引彼据字名错计应此文。唯是作字作度。作度但是一。今字假错字。今言错者。即是外劣。谓语中错者据者。若将慧正有字据破事万人伏。若将屈事据破彼慧正之事。即万人皆不伏。借者据。

    疏云此显扬第一云于已作未作追恋为体者。彼说。言已作者。即同此论中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后言未作。即用此中悔先不作。亦恶作故等文。反者即是转义。心生于悔。即说转前所作事。

    疏云以此单名即诸教拔。解云眠者是单名眠。睡者即是诸圣教拔号。

    疏云为别余心亦有五识者。余心者即是余贪嗔痴有五识。亦解云余心者。余悟时心云五识。难五识云闇劣昧无明了时者。然睡中亦得少分起五识。谓睡时惑时起身识有痛等事。其睡中第六识亦不明了。

    疏云略别寤时。寤时广者。寤时者即于悟时缘境等引相广。总别聚上者。谓受想思识名。总别者。即依行蕴中通三性。若不善睡。亦通行蕴中贪上染性。若善睡即通行蕴上信等善性无记可知。其贪信等无别体。于思蕴上假立。又亦恐经部于总别聚上假立者。即经部师于总别聚上假立睡眠。睡眠无别体。总聚者。身于此总聚卯上假立睡眠。别聚者。即是余别聚心心所上假立睡眠。由眠所引但起眠时者。由有心睡眠方引起无心睡眠故。无心亦名眠。

    疏云由嗔谏犯鄣觉邪行者。何有比丘受得戒。得戒由重犯戒。外人无犯谏言。比丘起嗔。诸人不谏嗔。此嗔即名障谏取鄣觉耶行。

    疏云初乐出家次修正行后入正定者。此五盖能障三学。云初二盖能障戒学。次后三盖出家。初盖能障出家五戒。谓比丘比丘尼正学等五家戒。不障在家男女五戒。如出家犯重。外人觉谬言此人真即第二即障正行学。初二盖障戒学。由出家作止观无相理专注则有定。由简择有慧。正止观心时惛沉起。即睡眠生于止。能为顺鄣。惛沉睡眠起即?举?举心举相中专注境亦有定。简择则有慧。作上下想前后想光明想。上下想者。云观头下者。身作三十六物不后想。由作举想即掉举生。则前作止举想。皆缘世间事彼他障。即修舍想。令心平等舍。心中亦有定慧。或作灯??想观息如。或作莲华想观。自心如在莲华上。作此止观时。拟云如何称佛不由疑故能顺鄣舍。由贪破盖能鄣出家。由嗔盖鄣正行。由及三盖鄣入正定。

    疏云五入正定修止举舍者。心中亦有定慧。举中亦有定慧者。中亦有定慧。

    疏云若盖因缘故亦名为盖非永必是心所者。者则经部师难。难若睡眠恶作是盖即是心所者。即盖因缘亦名为盖。则非是心所盖因缘者。谓将命及疲等事为则生睡眠心。如瑜伽第一说及对法论说。嫉悭障舍乃至故不相违者。能嫉悭皆能损自他。如嫉于现在嫉他名利方便相他于当来。自生恶道即损自。若悭不与他乐即损他。来生自入恶道即损自。今者不悭嫉即通二。别由不嫉与他利。后生即自利嫉亦尔。又云嫉悭障于自他利吝妒门中数动心者。谓嫉嫉于他人有好牙法?利事门中数数动心而生嫉妒。若悭则于自身所有若牙若法尔等?等利门中生悭吝。所以嫉悭是吝。

    疏云盖中障舍与此不同乃至不相违者。若五盖中舍与此八缠中舍名不同。五盖中舍唯是定心非心非举非高不下平等名舍。疑能为障。若八缠中舍。即依二利平等名舍。谓于自身平利不生嫉。二等即平等。即名舍。悭嫉能障。二文不相违。

    疏云说是随烦恼及痴分者。然彼论说染悔眠即是二十随烦恼种类。是根本烦恼中痴舍摄。

    疏云言通三性者乃至通三性。解云此初师说悔眠二种以痴为体。若瑜伽对法论中说。悔眠通三性者。今会彼论据与悔眠同时相应一聚心心所中心王。及恩相受等体通三性。若悔眠唯是痴。痴唯是染。

    疏云若唯痴者发善中乃至总数为体者。即破前第一师云何故悔眠通善性。则言与悔眠同时相者应总聚心心所中余心王受想思等通其善性。论文说悔眠不善性。即不约总聚心心所中余心王受想等是不善性。则偏说悔眠是不善。痴为体故。故知悔眠通善不善性。

    疏云于善不善等若染追恋为体者。悔修于善则名染。悔于不善事则则名不染。追恋者。改转于前所作事性悔拟改转智。

    疏云又无记是总数也者。此师说悔眠通善不善性不通无记。性染者痴为体。染者无痴为体。余论说悔眠通无记。□□□□□者。今会云约与悔眠同时总聚心心所。余心有受想等通无记性记通无记。

    疏云何故染净即依别数乃至依总聚立者。此后第三师破前二师。破第二师云。何故悔眠通染性染性。即别依痴分立。何说通净及无记。即无别依而同时总聚余心王等上立。破第二师何说通染净。即依别数染性。依痴立净者。依无痴立。其无记性而无别依。但依总聚心心所立。

    疏思择所作以思为体者。问若言思释唯是慧体者。何故此文即后是思。答云思与慧修名释。俱思亦无过。

    疏云由此亦有依余上立者。即睡依思想上以立睡。

    疏云一以理如前说故者。今以道理立恶作睡眠有别依。谓如前说明了知所作思择所作故。故恶作以思慧为体。谓如次前说思想种种梦境相故。故睡眠以思想为体。

    疏云二以教说知无别。解云即瑜伽教五十五说作睡眠是世俗有。故知恶作睡眠无别实体。

    疏彼说增上者。即是欲由睡眠时起。欲忆已前事于简中记欲。若余不忆人简无欲思想及性为因亦得者因果应云是思慧想性。亦得此单相即摄名者。云寻即是单名。言寻求者。即是复号。云何者即是单名。言何察者是复号。

    疏云一从为证喻即意识及相应乃至与言说言相似者。如名言能诠一切法。若意识能取一切境。识与言相似。

    疏云亦一切心心所法等而竟是主胜故偏说者。若耳识唯能缘声不缘名。若意识能缘名通一切心心所者。即唯是第六意识中心王及一切心所。能缘于名言。余识皆不能。

    疏云今此境者通一切法者。今论中意言境者。此境则通一切。一切法皆是所缘境故。

    疏云大论第五云。乃至义为所缘者。彼论说寻伺能名句之为境。及所诠义得伺二能缘为境。

    疏云然但举意言境摄法即是不言言说名等者。此唯识论但言意言境。即举诠名言及一切所诠境义。皆悉摄得尽。

    疏云彼论说法义有不及名不及如涅槃等者。彼瑜伽论偏说举义摄法不尽。不及唯识中名也。何以唯识中。举能诠名言。亦摄得一切所诠义。即举能诠摄法尽。然瑜伽但举所诠义。则不摄得能诠名言。所不及也。由是但得得涅槃义。则不摄得能诠名。又正解云。唯识论中。言意言境境中。即摄得一切法尽。瑜伽即说寻伺缘能诠名为境。及缘名所诠义为境。彼论若名下所诠即名为所前义者。能诠名唯诠得有为。有为是所诠义。相称可故。即不诠得涅槃觉为觉为与能诠。若为名言不相称可。欲为涅槃。是无为性。离言故。名言不及。由小乘中名俱义境。有为是言依。无为不是言依。如是现在名言诠现在法。即能诠所诠同一在世。故即言若现在言诠过去未来法。即能诠名所诠义不俱故。有为堕三世。所以有为名为言依。若无为不堕三世。其无为不是言为。此亦如是。所诠义中。不摄得涅槃。若疏还言涅槃亦是所诠义摄。若更言境者。即通有为无为力心前后有数不数。皆依寻伺故。名所依真问其三行中。若寻伺是语。加行寻伺无以语亦无。二禅已上寻伺无。即无语此论文应说寻伺是语言所为。何故说寻伺是身心。说依心心不依寻伺有更问。

    疏云非为细推度翻慧为义故。对法言推度不推度者。此思非但言推度。亦无细度。此思翻慧为义。慧名深推度。谓思名不深推度。故对法言。推度者慧不推度思也。

    疏云然计法显此如是次第乃至此相违者。对法论云。推度不推度。是既不推度是思。则对法中。先言推度慧。后言不推度思。即慧其先思后。今唯识并用思慧。则在先说思。在后说慧。即将彼对法上句推度。显唯识中下字思思能推。即将彼下句不推度。逆显皆唯识中上思思不推度。二论不相违。

    疏云贪等有是烦恼及随烦恼者。贪等名烦恼。忿等名随烦恼。即一名心。若一个字唯名。不得名名身。若多介字即得名名身。既梵特缚涅槃。唯自得多。云斤字。介字即是一个名身即二名身。二种二者。即悔眠多个字。是一个名身。又寻伺多字又是一个名身。既有四个字。故有二个。名身声缚别故者。特缚涅槃。即自一种二。特缚成即自二种二。

    疏一系界种欲别乃至十通无漏种别者。一界系种类别。真云恶作睡眠。唯欲界寻伺通初禅。二依思慧种类别。寻伺依思慧。悔眠别有体。三假实别。寻伺是假悔眠实。问第三与第二。依思慧者。何别。答第二但论思慧不思慧。此论假实。四断时别。寻伺若离欲不断。寻伺寻伺通初禅。若恶作离欲界即断。若睡眠离欲界亦不断。即罗汉虽欲界染身中。亦有睡。今此应作四句。一有断而不舍。即是欲界中善法无记法及眠等。唯此却欲界能缘烦恼所缘善法记法皆不舍。即不还果罗汉果。虽断欲界中能缘烦恼。则有欲界中善法无记法及眠。二有舍而不断。则如有人受得别解脱律仪戒。已后戒名终形改二形生善根等。但名舍别解脱解而不名所。三亦舍亦断。中如欲界恶不善法。谓烦恼若离欲界染时。亦舍亦所。四非舍非。所谓无漏法。问乘有相应缚。有离相应缚耶。答今应分别。若小乘有相应缚。亦有离相应缚者。相应缚者且如不善心起时。即心已受想等起。则与贪等烦恼起。彼他同时。贪等烦恼上惑得缚。同时相应心已及受想等法。不得解脱。名相应缚。后起无漏道时。唯断与心已同时相应贪等烦恼上或得或得不缚。同时相应心已等心已则名解脱。其心已等及与心已相应烦恼。虽落入过去世。其心有相应烦恼。仍体有此心等。还与同时烦恼一处。常相应烦恼上或得不转。同时心王所。则名离相应缚。若大乘唯有相应缚。无离相应缚。且如不善心起时。心王则与贪等俱时相应俱起。名相应缚。后起圣道时。若心王心所与心相应烦恼一时灭。更无体。则不善离相应缚。小乘法有体。则名离相应缚。五上地不起种类。若生二禅已上则起下地初禅寻伺。若生上地名不起下悔眠六支非支种类别。若寻伺即是禅支。若悔眠不定。七缠盖别。悔眠是盖缠。等伺非盖缚。八语行非五非别。寻伺是语行悔眠非。九通定散别。寻伺通定散悔眠散。十通无漏寻伺通有无漏悔眠有漏。

    疏云其二无记随应记者。二无记者。谓有覆其有覆无记能在染中。其无覆无记配在不染中。若善不善有记三性无之。其有覆无覆二种无记配在无记中。

    疏云所对别者。此解意若寻伺依思为慧。论说是假名。悔眠云世俗有。俗中假有实悔眠是假有。

    疏云但初对别者。此言种子世俗者对胜义。其种子名世俗有。非是条然离识有体。如心心所者。如种子亦不离本识体。条然别者。体由如心心所。虽是别有体。心所还与心已相应。

    疏云世亲摄论亦有此说假非因缘者。彼论说种子假法如无非因缘。

    疏云粗细异上下地者。更解云寻粗伺细不得生。由如一心中上地受下地受不得并生起。亦如上下受。亦不得一心而并起。若言上下地受地受则不得俱起。若未离欲界受心不得起上界受。若起色界色界受。必先离欲界爱。若言上下地。上下地爱。则得俱起。如因来入无所有处定。耳闻若声。若第六定入无所有处定。第六意识则与无处有处舍受起。应若欲界耳识。则与欲界舍受相应。则欲界耳识俱时舍受。与第六意识中无所有处舍受上地者。应难彼言。目连身在欲界入者。无处有处定则不起天耳通。如何说无之。色界耳识故。地是欲界耳识故。地取上下地爱胜即不得俱起。不取上地受。若上下地爱。则俱时记。

    疏问若寻伺二不得俱生如何大乘乃至亦不俱记无此地者。今此疏文。即是萨婆多师难大乘。萨婆多难云。我宗中寻伺二法。即得并生。答但如欲界及初禅中寻伺二法得俱起。则欲界及初禅名有寻有伺地。若中间禅得初禅中上品定。以伏寻染不伏伺染。则中间禅名无寻伺唯伺地。二禅已上寻伺染俱伏。则名无寻无伺地。则有三地名别。汝大乘中寻伺不得并生。则三地俱不成。且如欲界地寻不起同时。则欲界应名有寻无伺地。汝大乘三地应皆不成。以寻伺二种不但时故。故无此三地也。

    论云依寻伺有染杂染者。问言离寻伺染者。于三性中及有漏中为初何性名为染耶。若言寻伺通不善故离不善性时。即名离寻伺染者。难云寻伺通善性。离不善性时。名离寻伺染。余遍行等。亦通不善性。应初禅离遍行等不善性时。亦应名离遍行染。彼不尔。此何然也。又难四初善既离欲界寻伺不善染。其初禅应名无寻无伺地。若初有覆性。名为离染者。其二禅已上。既有有覆性。亦应得有有覆性寻伺。不可说离善无记及无漏性寻伺名为离仪。诸教中唯说不善有覆性名染。即不说善及无漏无记名染。又三性寻伺。总名为染者。问二禅已上。既离寻伺染。何须臾起初禅寻伺染。又若言二禅已上。能离三性寻伺。即名离寻伺染者。又应论文言初禅出之应名离。应禅乃至四禅出乐。应名离属染。乃至。初禅离欲界悔眠应名离悔眠染。又问欲界有所缘香味。即有欲缘鼻舌识。二禅已上既有色声。初亦应二禅已上得有眼耳身识。既无能缘眼识等。如何得有所缘色等。若言由初禅眼等三识。其二禅已上得有色等者。亦应初禅有寻伺时。其二禅已上亦应有寻伺。乃至。喜乐亦唯难三中间禅者。问初禅寻三处有漏无二禅已上唯一处有无漏。答即三地等故。有三处如下地。然伏寻伺以入中间。乃至等染未离者。问此文准中间禅。应言欲界无寻等时伺等染未离。如何此文言欲界无伺时伺等染未离故。又大梵王亦退起寻染不。又问初禅根本定。与中间禅何别。答上者名中间下中者名根本。然伏寻染乃至伺等染等未离者。生禅已要伏于寻染。得初禅上品定。则入中间。则入中间名有伺无寻地。若中间禅不伏寻染。但不起寻。则名有伺无寻地。尔者即与能界中亦不伏寻染亦有不起寻时。欲界应名有伺无寻地。故如中间禅能伏寻染。则与欲界别。然准俱舍论。多宗中间禅。唯与舍受相应。而无喜乐受相应。即彼经部师难。若中间禅唯与舍受相应。无喜乐受者。如何经文乐生三非非处处者云初禅有三。二禅三。三禅三天。三三成九天。处有乐受。多解云。今言中间禅是舍受者。即是能感中间业。能感中间业令舍受相应。或中间禅地位次是舍受故。故中间禅名熏舍受。非中间禅不起乐受。中间禅亦得喜乐受。由如出人能感人业皆善得人身。得人身中亦起五蕰恶业。此中间禅亦后如是能感中间禅业。虽与舍受俱不度。中间禅亦得起乐受故。乐生三九处义得成立。

    疏云身在欲界虽未离欲一品乃至非一品离者。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猒观六行伏惑猒下界为苦。粗鄣等不能离。欲中一品烦恼乃至多品烦恼。此人唯多作不净观。如净心师少分伏欲界贪。此不净观唯是欲界中间思慧心中非是修慧。不能离欲界染。不得观不能离欲界贪能伏得心后。若出不净观。或退即欲界贪欲。此中间禅亦尔。初禅定中间禅。虽同一地处伏寻染。方得中间禅。则名为有伺无寻地定。其中间禅定后出观时。或退起寻染。或不退寻染中间禅定亦不能离初禅地中一品烦恼及二乃至多烦恼。方得中间定。但少分伏寻染。不能以品段离寻染。以中间禅是初禅自地有漏法。夫自地有漏法。皆不能离自地染。要第二禅中未至定。方能离初禅地染。问未知圣作六行伏不答异生作圣作四谛观。答师惑委细之。阿那含人亦作六行伏惑。欣上界为静。妙修初禅。有三品。若上品定。即名无寻唯伺地。是中间禅也。若中品下品定。名有寻有伺定。名初根本。初根本与中间禅定别。然大梵王天名将中间定禅八得上品定。若梵众梵辅天名初禅根本定。问梵辅天伏寻染已。亦上得中间定不。答得小乘多说。初未至定中间禅。皆唯有舍。若初禅根本即得有喜乐。若尔何故言禅离生喜乐。答故地梵王。入中间禅名舍受。若入初禅根本。即名喜乐受。若梵众梵王。入中间定名舍受。若入初定根本。即名得喜乐受。然地地中有皆三品。如初禅中下品修生故。梵众天中亦修故。生梵补天上六修故。生大梵天。问若尔初禅上品修。即名中间定。二禅上品修。应有中间禅。答初禅有三地中间得定中间禅三禅。

    疏云。其无漏定依于此地乃至摄法不德者。其无漏定。亦有三地。若无漏定依此有漏初禅有寻伺染地。其无漏定。亦名有寻有伺地。其漏定依此中间定。无寻染有染地处。其无漏定。则名无寻唯伺地。其无漏定。依二禅以上以地离其有寻漏伺定染支。其无漏定则名无伺地。其有漏定有寻等三地是。此无漏之流流类有漏定。既三地无漏定。依彼亦有三地。若言有漏定有三地。无漏定无三地。尔者即三地摄法不尽。唯摄得有漏定。无漏定三地则不摄得。三地故地无漏定。亦有地别。

    疏云然无四法一时并义者。睡眠中亦得起寻伺。然亦眠中得起悔。此二皆由强思加行法能起者。然悔眠既依第六识。第六识既能强思加行说依能悔眠。亦强思加行。谓思唯闇相动??等加行方得睡故。言睡者惛也。眠者昧也。问四不定亦得二二合三三合四四合。不思之。

    疏云五十八说问生第二定或生上地乃至彼地境界者。此师引瑜伽文。立其道理。证五识中有寻伺。由二禅已上起初禅眼识耳身三识。而领受上地色境及?境冯云。又说寻伺即七分别谓有相等者。此意引七分别者。既七分别者。皆是寻伺其七分别中。既有任运分别任运分别既有五识中有知五识得有寻伺。

    疏云谓有相无相乃至染污者。有相分别者。谓缘过去是境及现在境有相状。过去之境虽已落净谢。曾以起显现名有相。无相者。谓缘未来世境未来世境。未曾起故。故名无相。任运者。谓不起定缘境寻求者。得与寻俱起缘境。伺察者。谓与伺俱。染污者。谓与贪嗔等烦恼俱起。不染谓与信等善十一俱起。然此中寻者。即是寻求分别。此中伺即是伺察分别也。

    疏云此师分别谓在五识非五识体即是分别者。此师说五识任运分别。非五识中皆是七分别及随念计度等三分别亦念违。然余圣教中说五识中无分别者。意说五识自体无分别。妨五识得与分别相应。分别相应分别者。即是寻伺也。然说论第三破上座部胸中色物为竟根者。上座部被他难曰。五识六识摄具有。等无间根及有同时俱有色根第六识。是六识摄。既有等无间根。亦应有俱有根。上座部被师虽已。则立胸中细色。为其意根。非执胸中粗肉团心。为其意根。胸中肉团心即是身根。此师亦心粗执法处别境色。以为意根。然上座部既说第六识胸中色物。以为意根。即大乘经曰。五识依色根。其五中即无随念显示色物以为其根。即大乘难曰。五识依色根。其五识中。即无随念显示二分别。唯五识中者。自性分别。其第六识亦二分别。五唯识中有自性分别。其第六识既依色根。其第六识亦应虽有自性分别。应无随念显示。许五识无随念乃至是寻文者。此释五识有自性分别无余二分别。则旧经论中云。一随念分别。二显示分别。即缘未来世依。未来世依可显示。显示分别。即是新经论中计度分别。二自性分别。若新经论中云。一随念分别。二计度分别。三自性分别。亦是寻伺。

    疏云非直义通大小乘中。亦说五识有自性分别。若小乘多云。三分别中。亦说云自性分别。又多云亦说五识并寻伺。然彼宗说起五识及第六识时。必与伺俱起。由如大乘遍行心起即有。即被硕云五识唯寻伺。若意界法界意识中即令有三。谓欲界及初禅即名有寻有伺等。乃至己意界法界意识界。即名无寻无伺也。

    疏云然十五种意不共业者。法师云。论云论文应是十四种不共业。应捡谕伽第一文。

    疏引发于苦者。由寻伺非爱境。能用起五识中苦受烧心业。缚者烧者也。缚者起。

    疏云人天寻伺多分小分喜等者。如人中间人子人中有一人二人快乐有喜受。余者有苦。多分应受。若欲界六天劣弱诸天被他强天等多起应俱。

    疏云彼各别作今此中总通人天等五趣为论者。彼瑜伽第五说。寻伺人天必趣名名别说。今此唯识论文。又说寻伺应起相应。曾不说与苦乐俱。即人天五种为论。

    疏云以此义总说喜名者。许论以诸禅属受总立喜名。

    疏云欲界寻伺下地喜乐乃至何不别说者。此文后师立理虽前师。初禅中意师乐。与意中喜相顺。则说喜相受有寻伺俱。既欲界中喜乐在识各别。谓欲界意地境。唯名为喜。不名为乐。五识中意。说唯名为乐。不名为喜。既欲界喜乐在识各别无体。性相离何故。圣教不别说五识中乐受与寻伺相应。彼意地与忧相俱。有分别者。能解五受。若忧应喜即名分别通悦心。若苦乐即名无分别。通说可知。若舍通二种。然初二禅中。随有等乐受少说身多悦心故。故初二禅乐受。亦得名有分别。地狱中苦。亦得少分有分别也。

    疏云余根处苦忧名业一处势不相似何缘不说者。即后师立理难前师。自地狱中有意地苦苦。于忧说苦苦受。者寻伺者。余趣之中意地逼迫。唯名意忧不名为苦。五识中逼迫唯名为业。不名为苦。唯何故经论中不说五识中苦受似应五识中忧受有寻伺。

    疏云说寻伺二法名身等三法者。即是名身句身文身。生在第二定已上起下识相显。乃至由彼寻伺竟识起者。此第一解。即说生三禅中。若率尔三识即无寻伺引起。若等流三识。即由寻伺引起。此解亦不尽理。应说起若率尔三识亦由寻伺起为胜。

    疏云若身在欲界定中耳识乃至与下界耳识俱时起故者。此明目连身。在欲界定中。耳识率尔耳识起时。与无处有处意识。同缘欲界中声。第六识既是为所有处心则无寻伺。欲界及初禅。余时五识。多分由寻伺意识引起。

    疏云其显由彼起正欲前师所引大论者。即会大论五十五文说五识中有寻伺。

    疏云其多由彼起傍会乃至除率尔者。其多由彼起。即彼傍会有论文说。欲界寻伺能引五识者。今会云。欲界初禅起五识时。多分由寻伺引起。若非定观。即由寻伺意识引起五识。若任运缘境中起五识。即不由寻伺引起。婆多云。定后关声者。诸识不许并生。在定中不恒起时识。其显由彼之正会前师乃至显多由彼起许率尔心者。问起下论文重成立前第一。又问其多由没起。即傍会说云论中。说欲界及初禅五识中有寻伺者。即会疏文中第一解云。初禅欲界除率尔心等。余染净心起。皆由寻伺意引起。若会第二解。即说初禅欲界中起染净等流五识时。或由寻伺意识引起。或时不由寻伺意识引起。

    疏云又初定及显界乃至道引方生由彼起者。此第二解。初定及欲界五识率尔心。除由意识引五识。五识是自他方能引引。第六识不与寻伺俱。二禅已上。起初禅五识率尔心。以五识非是自地法故。故二禅已上起五识率尔。皆由寻伺意识引。此解为胜。论云。彼说任运。即是五识乃至相应寻伺者。然对法云。七分别即不初寻伺任运分别。即是五识。瑜伽任运等七分别。即是寻伺运分别。是寻伺故。任运随同义各别。但言寻伺有七分别者。此文即会瑜伽文。瑜伽文中七分别。皆是寻伺不言七分别皆是寻伺者。此文会对法文。对法文随说七分别随说。七分别不寻伺。

    疏云答彼摄论乃至世五识者。真彼多说五识中。亦有自性分别。故说五识有自性分别。是此文即解前一体即是五识文也。

    疏云何故五识即是任运意俱。寻伺方名任运者。此中间意。何故五识五识体即是任运识意体。不名任运。与意识俱时寻伺。寻伺体。方名任运。

    疏云此违定中闻声等事者。解云此中□意。若与五识时常五思识。五思识名有分别寻伺尔者。则建目连定中闻声五识俱时意识。即是无前有处心分寻伺故。答前解深密经中。则约五识俱时散意识中。必与分别寻伺俱。不约五识俱时定中意识有分别寻伺故。地定中间声五识俱时意识意识则无分别寻伺。亦无违死建也。

    疏云问若尔善恶追悔亦通舍不者。此中问意。无记之悔即得与舍受俱。未知善恶性悔得与舍受俱不。

    疏云答曰。恶作强思乃至工巧心俱中者。此第一解云。善恶悔既是强感。初未至末则与忧不与舍受俱。其威仪工巧既通舍受。无记悔与无记威仪工巧中舍受。或于善染相续末位。方与舍俱。与此第二解通相解。若善恶性悔初强成时。即唯与忧俱。若善染性悔势力渐劣末位。然得与舍受俱。故善染时俱即无舍受舍受。乃至非正有染舍可与俱者。此文意说。善染悔初强威时。无舍受俱。唯与忧俱。若善染势分直至相续末位与戚行舍俱。舍受亦通戚行等者。此分意说者有三种。一顺益舍。能为分别。如曰念中定是二中客即非苦非乐。名中客舍客舍不能为人事三戚行戚行不多分别。名戚行者。若多分是忧故。善染末位与戚行舍受俱。非与前二种舍受俱。故悔是戚行。还与戚行舍受俱。正不善染悔强时。戚行舍受俱。舍受。非无戚行悔强思生。唯与戚行舍俱者。梵王成即时。独灾劫而坏不不即是戚行舍受。亦不是应应离欲界舍与萨婆多别乃至违文者。小乘说善恶性悔唯与忧俱。乃至善染悔至相续末位。亦唯与忧不与舍受俱。彼宗说不还果等。离欲界染已。即舍悔即应。若初二果人未由有悔故。故今大乘说善恶悔末位。既与舍受俱。又无记悔。亦与舍俱。第三果人。虽离欲身中由有悔。若依此解。违下文云悔非无学离欲舍故。由此义疏文。亦解应说恶作多与覆俱。乃至亦离欲舍者。此二解云。即是正义。应说恶作多分与忧俱。谓悔与戚行舍受。戚行舍受悔即是与忧受俱。悔伴类俱是戚行离欲时。若师善恶性悔。亦即师无记性悔故。故云若无染善者无记亦无圣者。所起悔俱是恶化。乃至亦师种者。一问属者。如何起作。既许圣者起。未知恶作得与受俱。三问既说恶作离欲不舍。色圣者起无记恶作如何。是工巧心摄。无色圣者所起恶作。是工巧。如何威仪心摄。四问三果圣者。皆得起恶作。以不及上二界意生亦得起恶作以不亦。问七地已前菩提及地前菩提。皆得起悔及恶作及睡眠。以不应问诸师。答如揄安说。

    疏云世间离欲种内苦乃至亦师种者。疏云解若善悔。若不善性悔。及无记性悔。若竟生生上界。伏欲界中善性悔不善性悔。则悔善悔种子。若不还果。则师欲中若善悔。若不善性悔种皆师种子。方始生上界。以悔能障上界定。乃至罗难亦师善性悔种子尽。疏主解不尽理。和尚难云。不善悔体是恶法。离欲界肢伏善悔。现行不起。应不师种。由如得二乘果已回心入大乘菩萨地中。即不师二乘无师种。但伏二无漏令不起。若之欲界中善悔。障上界故。故离界肢则师种尽方得生上界者。今虽知二乘无漏亦障菩萨十地。亦应师二乘无漏种尽。方入菩萨十地。既不许二乘无漏。得入菩萨十地。故地不还圣者不师欲界善性。而生上界。哲法师解云。若欲界中不善性悔鄣第三果人。三果人则师欲界中不善悔种而生上界。若欲中善性悔上鄣第三果。不还果圣者。唯伏欲中善性悔现行令不起。则不师善悔种子而生上界。若罗汉亦有善性悔种子在。为是善法故。故不师善悔。定性二乘无学入无余依涅槃肢法师却善性悔种子。若不定性二乘有学果人无学人。回心向大乘。至成佛肢。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善悔种子劣无漏有漏善法。同时舍。由如二乘人得二乘果回心向大乘者。二乘无漏种子鄣鄣菩萨十地。十地位中亦不师二乘无漏种子。但伏二乘无漏现行令不起。后十地满乃至成以时金刚喻定时现在前时。方前舍二乘劣无漏种子。及与有漏善法同时顿舍。

    疏云以不言与苦欲界乐俱者。此师意说然欲界五识中。有苦乐受。寻伺唯苦。定说寻伺自在。于欲界不得与苦乐受俱。

    疏云悔增至三眠增至四极苦处亦有眠者。谓能与忧舍苦三受眠与喜忧舍苦受相应。谓无间地狱中。虽无极重睡眠。由多时受苦。即第六意识亦有惛昧。有杂睡眠中亦受苦故。谓地狱中亦得起悔。谓有情类。初生地狱已。见诸苦具已。得宿任通见过去造飞生悔。地狱中得起寻伺。而发语业。语业愿我何时当舍此命。此疏同文此苦身心。令我自在受胜快乐寻伺与五受相应。

    疏云设许亦有亦无恒安非定引生者。设欲界有恒悔眠二种。互无杂种。悔眠二种。非定引生数。

    疏云有人三藏之西方乃至说初静虑者。有余人云传三藏之说西方说未至定中有寻伺无不。然准满□云。即四种根本定中。亦有禅十八禅支非未至定有寻伺等支。今之支者。由如依树支表树?茂。禅师亦小依于根本定为根□。而生十八禅支。即是功德支叶。说未至定中有寻伺。亦不是禅支。未至定中根既未成如何能生支叶。难为此难。亦不应理。根难云未至定中有寻伺。即立禅支者。其欲界中。亦有寻伺。应亦立为禅□支。亦初禅未至定中有喜受。应亦立为禅支。第二未至定中。亦有喜受等。应亦立为禅支。第三禅未至定中即有乐受。应三□支。故知虽法中合有。即有不已故立支。故知未至定中虽是喜受即不立为支。根本定中有喜乐受。即立为支。故知未至定中虽有寻伺。地法合有。不立为支。根本地中寻伺即为支。

    疏云合嗔邪见贪我见是中约粗相言不得者。此言悔与嗔邪见贪我及痴。与五法俱起。此解今好。论文且约相言。不得与九根本烦恼俱。据实亦得俱。

    疏云又解必不得俱与悔间起者。此之悔不与根本烦恼。亦顺论文作此释。

    疏云答忿等嗔分等嗔分如本得俱生者。忿等依嗔起。忿等是嗔分。嗔是本。忽与末。根本嗔得惯俱起。忽等根本嗔忿等。亦得与慢俱起。

    疏云何故忽等各别记者。此我前解意。又作此难。难云既许忿等与根本烦恼俱起者。如何言忿等十各别等起。得名独头烦恼。

    疏云于自十中各别不得起自各别起。名忿等各别起。则不约根本烦恼俱。名得头起。

    疏云如大论第七染法分别乃至间生名俱者。彼大论云。追悔性恶而自责。疏主会文。恶作亦不与嗔而间生。则没论文。就此论文。□疏主问。何故显扬第一恶作乃至不之无记者。不染名善。染名不善。

    疏云彼顺小乘多分起故乃至应俱者。解云。此文见答会前显扬。但说恶作善不善不通无记者。即顺小乘说。小乘说恶作既与应俱。应唯善恶性。恶作是善恶性。

    疏云闻所成等显因闻所成乃至狭劣者。若唯之闻慧思修三慧。即唯别境中慧受不摄得余法。即狭劣。若言闻所成闻等三慧所成色法。得生等四相及身语等色。同时五蕴。皆名所成。又八地已上菩萨。无漏常相续。则无漏定中所起身语业色。名修所成。摄法宽广。问别解脱戒内何所成答由闻思慧所成。问别解脱界未十八答唯是修慧所成。问别戒脱戒未十八界中持几界破几界。答据实别解脱戒十八界中。若持若破唯三界。谓法界色界声界。如持戒人持七支戒。谓色界声二种能发表业。谓不妄语等。离口四过。即是声表业。即十八界中声界摄。若不煞不盗邪行。离三恶行。即是色表业。即十八界色界摄。若色若声发得善无表。善无表即是十八界中法界摄。持戒人十八界唯持三界。若破戒人。谓作煞生盗淫。即是色表业。十八界中色界摄。妄语口声表声界摄。若色界发恶无表。恶无表是十八界中法界摄。此上约十八界各别。若十二处分别。即唯三处。色法界。若五蕴分别。色蕴及行蕴摄。若芥处十戒十八界。约实言。唯持五界。谓意界意识界非非界法。若定戒意识界皆是转心发业。若约随转发业。即遍持十界。谓五识界色声意界意识界法界。即为十界也。问佛三身几有始有终。答若身本来先有。亦是无始无终。今约初成佛时师障所显得法身。亦是有始无终。若自受用身成佛时得。即是有始无终。不约无漏种子说始终。不约身故。若无漏种子。无漏种子。亦是无始无终。若他受用及化身。化生即起。化必即先有始有终。

    疏云于眠等位思择义故者。睡眠中择义。亦有加行善。若思择义即最宽若染心中始他胜己。亦能思择法义。成耶见人。亦能思择法义。成烦恼心中。亦能思择法义。

    疏云故次应辨染觉修师等后自有门故先不说者。此中意云。四不定既通三性。分明别曰不定与生得善加行俱起。即明四不定善性说。即应次明四不定染性。此中不明染性者。已下文中。既明四不定染性。通见师修师。问此中不先说。

    疏云即欲界修道二无俱有眠等三者此余悔以外除等三既通有覆无记性。欲界俱生身边二见。既是有覆无记性。亦得与眠寻伺三法俱起耶。

    疏云恶作无记及染必不善者。解云。善恶作。则不通有覆无记。以下粗恶作。即不得与欲界中俱生身边二见俱起。若恶作通染。必不善性悔。唯是威仪工巧者。此明无覆无记悔。是威仪工巧摄。若善性悔。是生得善等摄。若如舍利弗法执中恶作。异熟生摄。

    疏云文中第二解说悔。是四无记中。亦通异熟生摄。与为是业果熟生摄。为是法执异熟生摄。若言是法执中摄。何故前说恶作非染解粗猛摄。理通顺论且许。

    疏云其余无记虽不缘威仪等亦是彼摄者。第一解云。其恶作通覆无记者。若缘威仪工巧等心。其无无性恶作是威仪工巧心摄。其无覆无记恶作诸不缘仪工巧。其无记恶作。亦是威仪工巧心摄。是缘威仪等心类非余异熟生摄。此解顺论文。

    疏云又解彼不缘威仪等心乃至亦恶作俱者。第二解。又解云。其恶作通无记性者。若缘威仪工巧心。是威仪工巧心摄。其无记性恶作。若不缘威仪工巧。无记恶作。是异熟生摄。若大乘异熟生心宽与不摄者。皆异熟生摄。如增上缘生上三静虑。借下初禅中眼耳身三识。三识是无记性。此借识心是异熟生摄。起下地寻伺。是借识身力故。无记恶作不缘威义工巧者。是异熟生摄。若多宗云。即威义心宽余不摄者。此摄如增上缘生上三静虑起下初禅眼自身识。是无记性。是威仪心摄。

    疏云此异熟生非实异熟寻伺亦然乃至文相违者然第八识得名真异熟。亦名异熟生。若睡眠寻伺即名异熟生。不真异熟不与前第八识中相违。问此疏云。即言寻伺异熟生摄。次下论文。即言寻伺许初彼性微劣。

    疏云说不善污分别此有善净无记者。不染污中。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