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百二十二 贵州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思南府东至铜仁府界二百九十里,西至四川遵义府界四百里,南至石阡府界百四十里,北至四川彭水县界六百五十里,东北至四川酉阳宣抚司界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八百六十里,至江南江宁府四千四百五十里,至京师七千三百九十五里。

    《禹贡》梁州荒裔。秦黔中郡地。□□因之,后□□□。后周武帝时内附,以其地属黔州。隋初置务川县,属庸州。大业初,改属巴东郡。唐武德四年,置务州治务川县,贞观四年,改为思州。天宝初,曰宁夷郡。乾元初,复故。宋为羁縻蛮地。政和八年,开置思州仍治务川县。宣和中废。绍兴初,复为思州。元置府,寻改置思州军民安抚司《通志》云:至元中改为思南宣抚司,隶湖广行省。《元志》不载。明洪武五年,改思南宣慰使司,治今镇远府,隶湖广布政司《志》云:思州自唐永隆中已为田氏所据,历宋至元皆内附。明初,田仁厚等献地来归,置司授之,仍令世守。永乐十一年,改为思南府时宣慰田宗鼎以不法废,因改为府。隶贵州布政司,领县三、长官司四。今仍曰思南府。

    府襟带川、蜀,控扼黔、楚,山溪连亘,蛮獠环错,昔人以为柯要路唐初招慰使冉安昌以务川当柯要路,请置郡抚之。盖地接黔、播今四川彭水县,故黔州治。播州,今四川遵义府。自播以西南,皆汉柯郡地,形援便易也。

    安化县附郭。隋务川县地。《志》云:唐置思州,治务川县。后没于蛮。宋大观初,蕃部长田恭归附,仍置思州。后废置不一,元初置新军万户府,寻改为思州军民安抚司,徙治龙泉坪。其地有龙泉,因置龙泉平长官司为附郭。今石阡府龙泉县是。后毁于火,移治清江。至元十八年,仍还旧治。至正中,田氏族属相争,分据其地,以献伪夏,始设思南道都元帅府,复徙今治。明初改为宣慰司,治镇远州。二十二年,还治水德江。永乐十一年,始为府治。弘治十四年,始建土城。嘉靖二十八年,以石。万历二十八年,复分置安化县于郭内。城周四里有奇,门五。编户二里。

    永德江长官司附郭。在府治东南。元置水特姜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土酋张坤元世守其地。明洪武初,张乾福来归,置司授之。二十二年,改今名,为宣慰司治。永乐十一年,为府治。十八年,复以土人扬潮海为副长官。今编户四里。

    蛮夷长官司附郭。在府治西南。洪武十年增置,授土酋安辉世守,复以李斌副之,属思南宣慰司,寻为司治。今编户三里。

    ○思王废县在府南。唐武德三年置,属思州。贞观初,州废,属务州。四年,改务州为思州县,仍属焉。唐末废。《志》云:县在府南,水路三百里。今镇远府东八十里有故城。又扶欢废县,在府西南五十里。《志》云:唐贞观十六年,开山洞置扶欢县,属溱州,以县东有扶欢山而名。后废。溱州,今见四川真安州。

    多田废县府西北四十五里。《唐书》:武德四年,务州刺史奏置,以土地稍平,垦田盈畛而名。贞观八年,改属费州,后废。《志》云:县北有乐浮山。又扶阳废县,在府西北八十五里。刘句曰:隋仁寿四年,庸州刺史奏置,以扶阳水为名。今《隋志》不载。唐武德四年,属务州。贞观四年,改属费州,后省。○城乐废县,在府西北百五十里。唐武德四年,山南道大使赵郡王孝恭招慰生獠,置属思州。初筑城时,人歌舞之,故曰城乐。贞观初,属务州。八年,改属费州。后没于蛮。

    涪川废县府东北百里。《隋志》云:开皇五年置,属黔州。大业初,属黔安郡。唐武德四年,属务州。贞观四年,属思州。是年置费州治焉。天宝初,改州为涪川郡。乾元初,复为费州,后州县俱废。宋白曰:州界有费水,因以名州。《通志》:费州,后周宣政初置。唐武德间,移州治蒙笼山。误。

    废县在府西。隋初置,兼置州治焉。大业初,改州为郡。唐武德二年,复曰州。刘句曰:蛮首领谢龙羽遣使朝贡,授州刺史,封夜郎郡公是也。又改县曰建安。四年,又改州曰州,寻复故。开元中降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后废。《志》云:州南有新兴废县,唐初与州同置。又有宾化废县,亦隋初置,属州。唐因之。后俱废。《通志》云:《唐志》称蛮国,其王号鬼主,别部曰罗殿王。似去今郡甚远,盖思州迁徙亦不一地,故址亦不可得而考矣。

    废充州《志》云:在故州北百五十里。唐武德三年,以别部蛮置,所领平蛮等县七。《通典》:羁縻充州所领有梓潼县,与湖广沅州西废业州接界。开元二十五年,充州酋赵君道来朝。又后唐天成二年,有清州刺史宋朝化来朝。宋乾德三年,有南宁州刺史龙彦舀来贡。景德四年,有罗瓮井都指挥使颜士龙来贡。皆蛮也。《寰宇记》:南宁州,本清溪镇,唐置,在黔州西南二十九日行,从南宁州至罗殿王部落八日行,与云南接界,曰充州,曰琰州,曰犍州,曰庄州,曰明州,曰州,曰矩州,曰清州,凡九州。每年朝贡自州、袭州、峨州已下凡四十四州,洞内羁縻而已。时于黔州置都督府,管播州下五十三州,即南宁州以下诸州。是也。又梓潼废县,考新、旧《唐书》不在充州七县之列,未详所据。或曰、充等州皆在今黎平、都匀之境。

    废庄州在府境。隋郡地。唐贞观三年,以南谢蛮首领谢疆地置南寿州。四年,更名庄州,领石牛等七县,寻复置清兰县属焉。十一年,升为都督府。景龙二年,府罢,属黔州都督府。州南百里,有桂岭关。又废应州,在庄州之北。刘句曰:南蛮别种有东谢蛮,在黔州西数百里,地方千里。贞观三年,首领谢元深入朝,因开其地为应州,领都尚等五县。《唐志》:东谢蛮在西爨之南,居黔州西三百里。又废矩州,与应州相近,唐武德四年置。显庆初,矩州人谢[C043]灵反,黔州都督李子和讨平之。唐末,仍没于蛮。废明州在府南境。刘句曰:西赵蛮在东谢之南,其地山洞深阻,莫知里数。南北十八日行,东西十二日行。赵氏代为酋长。贞观二十一年,西赵酋长赵磨奴请内附,因置明州。其土俗略与东谢同。胡氏曰:东谢蛮西接蛮,南接西赵蛮。之别部,曰罗殿,今广西买马路。自桂州至邕州横山寨二十余程,自横山至自杞国三十二程,又至罗殿十程。唐贞观十三年,渝州人侯弘仁自开道,经西赵出邕州,以通交桂,即此道也。又蛮州亦近府境。唐贞观中置,领巴江一县,属黔州都督府。贞元十三年,有蛮州刺史宋鼎等请入朝,即此。寻没于蛮。

    ○岩门山府城西南。两相对峙,岩壁险峻。官道出其中,左曰大岩门,右曰小岩门。永胜、武胜二关依岩而立,郡之门户也。去岩门数里,有迎春、藏春二洞,又有钟鼓洞,皆奇峭。○万胜山,在城东南一里,四面陡绝。元末红巾之乱,郡人避兵于此。又城东三里,有东胜山。思唐山府东北四里。《胜览》云:山南连河只水,北枕内江水。内江,即水德江也。又有三峰山,《志》云:在城东,高竦奇秀。或曰即城南三里之三台山。又天马山,在城南二里,与三台相接。○大龙头山,在府东北七里。其南有白鹿峰,在城东七里。又铜锣山,在府东十五里,以水出山峡中如锣鸣也。或曰:以山形如锣而名。又东十五里为马鞍山。

    石柱山府西二十里。顶有巨石,参差屹立,为郡之胜。又思王山在府西南三百七十里,旧名龙门山。又无党山,在府城南百里。四面悬绝。或云即婺川县之华盖山。未详。○屏风山,在府北百二十里。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