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第三十八 寺观类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僧寺

    罗源县

    怀安县

    道观山附

    ○僧寺

    ·罗源县

    六十一所。庆历《旧记》:六十六所。内四所有寺额。曾师建“记”:六十七所。钟世明根括宽剩:六十三所。今州籍道观一所外,(底本、库本作“今州县”,据崇抄改。道观,指洞宫天庆观。)六十一所,并有起置年代。

    灵应院  梅溪里。唐长庆二年置。

    旧产钱七百七十一文。【“曾记”:七百七十七文。】

    神光院  徐公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百九十三文。

    信安院  拜井里。咸通元年置。

    旧产钱一百四十一文。【“曾记”:一百四十文。】

    观音院  安金里。同年置。背大白峰。

    旧产钱二百六十九文。【“曾记”:二百四十九文。】

    安善院  临济里。三年置,景德元年赐额。

    旧产钱九百三十七文。

    护国院  徐公里。六年置,景福元年赐额,庆历初重建。

    旧产钱二贯六百六十七文。【“曾记”:二贯六百一十一文。】

    龙兴院  罗平里。十三年置。

    旧产钱六百二十六文。【“曾记”:六百二十一文。】

    仙茅院  徐公里。乾符三年置。以山为名。

    旧产钱一贯九百五十五文。【“曾记”:一贯九百五十文。】

    报恩院  新顺里。广明元年置。

    旧产钱一贯五百六十四文。【“曾记”:一贯五百九十文。县申:一贯五百七十四文。】

    旃檀院  黄重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百九十四文。【“曾记”:三百九十六文。】

    白马院  招贤里。中和二年置。

    旧产钱一贯三百六十六文。

    兴王院  梅溪里。大顺二年置。

    旧产钱三贯九百八十四文。【“曾记”:三贯九百一十三文。】

    小云峰院  新顺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贯八百六十二文。

    资寿院  安金里。同年置。

    旧产钱四百二十九文。

    庆田院  同里。乾宁元年置。光化二年赐额。

    旧产钱七百三十文。【“曾记”:七十三文。】

    清泉院  罗平里。光化二年置。

    旧产钱五百三十二文。

    崇胜院  新顺里。【(底本、库本皆作“崇胜院”,崇抄作“崇圣院”。里名,底本先书“析丰”,复校改为“新丰”,库本作“析丰”,崇抄作“新丰”。查本志《叙县》卷罗源,十二里中只有新顺里,正之。)】天复二年置。

    旧产钱六百四十九文。

    大云峰院  黄重里。同年置。

    旧产钱三贯三百二十文。【“曾记”:五贯三百四文。】

    南峰院  霍口里。同年置。

    旧产钱五十五文。

    凤山院  同里。梁开平元年置。

    旧产钱二贯九百四十九文。

    翠峰院  徐公里。乾化元年置。

    旧产钱六百三十二文。

    光化院  梅溪里。二年置。

    旧产钱三贯一百六十三文。

    崇寿院  新顺里。【(底本、库本及崇抄皆作“新丰里”,据本志《叙县》,皆正为“新顺”。)】天成二年置。有放生池。

    旧产钱七百一十六文。

    圣寿院  罗平里。三年置。

    旧产钱三贯四百四十二文。

    资福院  新顺里。【(底本、库本及崇抄皆作“新丰里”,据本志《叙县》,皆正为“新顺”。)】五年置。

    旧产钱一贯七百六十九文。

    福兴院  临济里。长兴二年置。

    旧产钱四百四十四文。

    龙华院  徐公里。同年置。

    旧产钱三百八十一文。

    东林尼院  临济里。清泰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五十三文。

    金粟院  同里。同年置。

    旧产钱八百四十四文。

    龙际院  拜井里。同年置。【或云:宝胜〔正〕元年。(底本、库本及崇抄皆作“宝胜”。按:唐代宗时,台州袁晁僭号“宝胜”,此条列于后唐清泰二年下,与宝胜当无关涉,疑是吴越“宝正”之误。)】

    旧产钱一百三文。

    西云院  招贤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百八十文。

    应德院【(底本、库本作“应德院”,崇抄作“广德院”。)】  新顺里。同年置。伪闽永和元年也。

    旧产钱六贯八十文。

    观音院  临济里。晋天福六年置。

    旧产钱五百七十二文。

    慈恩院  梅溪里。七年置。

    旧产钱一贯九十文。

    灵山院  同里。开运二年置。

    旧产钱九百五十四文。

    慈氏院  徐公里。周显德二年置。

    旧产钱一百八文。【“曾记”:一百一文。】

    集云尼院  安金里。三年置。

    旧产钱二百四十四文。

    曹山尼院  黄重里。同年置。

    旧产钱一百八十八文。

    水陆院  安金里。四年置。

    旧产钱四百六十二文。【“曾记”:四百四十二文。】

    明安院  临济里。六年置。

    旧产钱一百三十三文。【“曾记”:一百二十八文。县申:一百二十三文。】

    净明院  梅溪里。皇朝建隆元年置。

    旧产钱二百八十文。【“曾记”:二百八十八文。】

    灵泉院  临济里。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九十三文。

    观音院  霍口里。乾德三年置。

    旧产钱六百四文。

    四明院  安金里。同年置。

    旧产钱五百九十四文。

    报国院  罗平里。开宝元年置。

    旧产钱四百一十文。

    白塔院  安金里。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三十文。

    西峰院  霍口里。三年置。

    旧产钱四百九十三文。

    白云院  安金里。太平兴国元年置。

    旧产钱五百三十一文。

    祥云院  临济里。雍熙三年置。

    旧产钱三百三十四文。

    泗洲院  同里。淳化三年置。

    旧产钱四百三十文。

    洪福院  罗平里。咸平二年置。

    旧产钱八百一十三文。

    香林尼院  徐公里。大中祥符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二十文。

    栖林尼院  同里。三年置。

    旧产钱二百七十三文。

    灵岩院  新顺里。四年置。

    旧产钱三百六十六文。

    灵峰尼院  临济里。皇祐五年置。

    旧产钱九十二文。

    荐福院  新顺里。同年置。

    旧产钱一百八十文。

    普明院  善化里。嘉祐元年置。

    旧产钱二百一十八文。

    翠岩院  善化里。二年置。

    旧产钱六百九十四文。

    三学院  招贤里。治平元年置。

    旧无产钱。

    泗洲庵  安金里。绍圣三年置。

    旧产钱四文。

    仙岩院  新顺里。元符二年置。

    旧产钱七百九文。

    ·怀安县

    一百五十四所,并在城十八所,共一百七十三所。庆历《记》:一百八十六所,内十二所有寺额,附郭一十一所有起置年代。曾师建“记”:一百六十五所。钟世明根括宽剩:一百七十二所。《州籍》现管数同。今《县申》增一所。除一十八所在城外,一百十五所会到有起置年代,四十所未详。

    升山灵岩寺  州北怀贤里。陈天嘉三年置,旧号飞山。世传越王勾践时,自会稽一夕飞来,鉴湖即其址也。山有寺,经始于天嘉三年,以其西岩石间,时闻钟磬之音,故曰灵岩。唐天宝中,任敦轻举于此,乃号升山。【周朴诗:“升山往古道飞来,此是神功不可猜。(底本、库本作“不可猜”,崇抄作“莫浪猜”。)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岩边析树泉冲落,(底本、库本作“析树”,崇抄作“石树”。)顶上浮云日照开。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末二句两“尘”字,各本皆同,疑有一误。)】兴元初,僧雅操居之。观察使孟皞因请于朝,为立额,【《旧记》云:皞始移今所,乃任公上升处。】操尝与谈经于此。今寝堂榜曰紫云,其遗迹也。【国初,钱昱诗:“杉松满寺廊,(底本、库本作“法寺廊”,据崇抄改。)栏槛倚高冈。郡郭晓云淡,(底本、库本作“晓云淡”,崇抄作“晓云漠”。)禅斋春草长。涧青连竹色,山静带茶香。(底本作“花香”,据库本、崇抄改。)更有名僧在,茅庵住上方。”则当时有寺可知矣。(底本作“十宇可知”,库本作“卜宇”,据崇抄改。)】

    任仙公台  上升处。

    祠堂  【陶隐居《登真注诀》云:“玉溜山在海中。赤鬓子谓之地肺,肺门,晋太元中,任敦自茅山往居之十余年,乃自玉溜来居此,其后又往玉笥山,后复来居于王霸坛,得金版仙诀,丹成上升。因号升山。”今台及洗药池存。运使石赓诗:“衰年脚手倦跻攀,今日凭高一解颜。驱得江山来目下,(底本先书“目下”,旁校改“目”为“日”,库本、崇抄皆作“目下”。)化将楼殿出云间。真人炼药仙都近,释子焚香佛界闲。尘事数来宁易得,放歌须尽夕阳还。”(底本、库本皆作“后歌”,据崇抄改。)程守师孟诗:“行处松萝深似幄。望中城郭细如棋。清泉可惜藏岩下,不作先生洗药池。”陈先生襄诗“云中直有三清路,尘外都如一局棋。闻欲引泉添洗药,未应夺我凤凰池。”通判陈铸诗:“任公何代此升仙,万仞仙台倚翠巅。石径层层封绿藓,松萝步步拂青烟。海中岛屿分诸国,野外云霞萃一川。贤守乘秋纵登赏,不妨吟到夕阳天。”】

    旧产钱六贯三百四十七文。

    石泉院  州北,观风里。越王山之北。石壁峭直,泉出其下。元和中,僧绍先表请建院于泉侧,敕号石泉。

    旧产钱二贯七十六文。

    芙蓉院  稷下里,山如芙蓉。大和七年,僧灵训创。【(底本作“僧僧训”,据崇抄改。)】咸通八年,以咸通延庆禅院为额。皇朝改太平兴国禅院。

    芙蓉洞  【洞口可丈许,萦纡十余里。游人篝灯束炬以往,岩石互锁,乍隘乍廓,绀乳时滴,阴气逼人,火色青闪。五里,至开山堂,坐可百人,有石床、石鼓、石盆。过此,益凛凛,故莫穷其源。】

    旧产钱一十二贯七文。

    九峰院  兴城里。以山峭拔若笔格名,与芙蓉、寿山号曰三山。大中二年,僧僧贤创。【(底本作“僧僧贤”,崇抄作“僧□贤”。)】咸通二年,号九峰镇国禅院。【柳公权书。】大顺元年赐僧慈惠禅师并紫衣。

    旧产钱一十贯五十一文。【“曾记”:九贯三百文。】

    清流院  接下里。三年置。

    旧产钱一贯七百六十三文。

    洪福院  钦德里。同年置。

    旧产钱九百九十文。【“曾记”:九百八十二文。】

    翠林院  高迁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贯三十四文。【“曾记”:二贯二百三十四文。】

    鹫峰院  长寿里。八年置。

    旧产钱三百九十九文。

    南山院  恭顺里。十年置。

    旧产钱三贯八百四十二文。

    东林院  兴城里。咸通三年置。

    旧产钱一贯二十文。

    吉祥院  高阳里。六年置。

    旧产钱三百六十六文。

    幽居院  施化里。广明元年置。

    旧产钱二贯一百二十六文。

    广明郁林院  德风里。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八百四十二文。【“曾记”:一贯七百四十二文。】

    清凉院  施化里。光启元年置。

    旧产钱三贯四百五文。【《县申》:三贯四百文。】

    寿山广应院  稷下里。三年置。开山僧号妙觉。龙纪元年改今额。

    寿山石  【洁净如玉。大者可一、二尺。柔而易攻,(底本作“□未而易攻”,库本作“许润而易攻”,据崇抄改。)盖珉类也。五花石坑,相距十数里,红者,髹者,缃者,紫者,(底本作“红者髹者缃者紫者”,库本同,崇抄作“红者、绀者、紫者、髹者”。)惟艾绿者难得。正若登山,视罅凿之,(底本作“正若登山纪罅”,据库本改“纪”为“视”,崇抄作“止若登山视罅”,“正”、“止”疑为“工”字。)仅容身,乃侧肩入,尽柹而后见,或竟不值,终□穷取。(底本作“成竟不值终□穷取”,崇抄作“成竟不慎终□穷取”,据库本改。)今益深远矣。】

    旧产钱一十二贯九百四文。

    莲花院  宁碁里。大顺二年置。有铜铸闽王像一躯。【相传三铸而后成。】

    旧产钱五贯八十五文。【“曾记”:五贯七十五文。】

    金峰院  越城里。三年置。

    旧产钱一百三文。

    安国寺  忠信里。始曰龙丘。会昌例废。乾宁二年,忠懿王复之。光化初,僧师备自雪峰来居焉。馆徒常千人。高丽、日本诸僧亦有至者。【师备,闽县江南人也,号宗一禅师。长兴元年,闽王延钧所立碑文:“节度副使王延禀舍”。石刻今存。】晋开运中,淮兵入寇,蹂为荒墟。皇朝祥符四年,仍故址新之。

    卧龙山  【石刻三字。程公师孟诗:“闻说林泉便访寻,平田一径上孤岑。榕阴落处宜千客,(崇抄作“宜诸客”。)荔子生时直万金。尽放迟回官舍近,不妨闲坐石门深。四边稻熟征租了,(底本作“正租了”,据崇抄改。)稍惬侬家出郭心。”时陈先生襄、刘先生彝、湛郎中俞同游,各有和诗。《旧记》云:陈宝应时,此山有巨石无故自移。】

    笺经台  【祥符四年,僧可度即此院之北台笺《楞严经》。景祐四年,夏英公竦记其事。】

    得爱亭  【元公绛诗:“朱轓何事独来频。(底本作“朱幡”,崇抄作“朱旙”,据库本改。)不为溪山只为民。最爱年年禾稻熟,(底本作“年年千顷稻”,据库本改。)时丰自有壤歌人。”】

    放生池

    旧产钱一十三贯五百一十三文。【“曾记”:一十二贯九百六十一文。】

    小资福院  兴城里。同年置。

    旧产钱六十五文。【“曾记”:六十三文。】

    五台院  同里。光化三年置。

    旧产钱五十二文。

    兴国院  施化里。天复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九十四文。【“曾记”:二百六十文。】

    广平院  同里。【县申:蕉溪屯。】天祐四年置。

    旧产钱一贯八百五十二文。

    贤沙寺  怀贤里。升山之下。梁开平元年置。本安国宗一禅师塔院也。【(底本作“旧产国”,据库本、崇抄改。)《宗一碑》云:“开平二年十二月,灵龛归怀贤里飞山之原。”即此。谢三郎者,闽县人,钓鱼江上。年三十,投钓翻舟,入芙蓉山为头陀行,后居焉。】晋开运三年,淮兵寇闽,焚掠几尽。皇朝天禧二年,僧戒珠始葺而新之。绍兴三十一年,朱丞相倬奏请为功德院,敕赐教忠崇报为额。

    飞来山  【在寺前。寺门有飞山二字,刘提刑峤书。按察使安稹诗:“升山游罢到贤沙,松桧阴中一境赊。自愧簪缨趋仕路,翻怜泉石属僧家。寻穷越国真仙迹,(底本作“真山迹”,据库本、崇抄改。)见尽闽封好物华。幸接凭熊拥千骑,(崇抄作“画熊”,据底本、库本改“凭熊”,谓凭熊轼也。)红旌归去照残霞。”太守叶棣诗:“乱山深处款禅扃,十里松阴步障行。翠竹黄花几开发,南星北斗自高明。楼台日转天边影。钟磬风回地底声。为问闽江船钓客,谢家谁更未知名。”】

    静游亭  【崖南百步。有运使庞公籍留题长篇。后刘待制夔诗云:“题诗人已贵,衮路冠三台”。程公师孟诗:“石磴高轩榜静游,度年红叶少惊秋。使君会得山僧意,不放笙歌到上头。”】

    熙春台  【亭之西。】

    不溢泉  【亭东十步。】

    鬼磨石    仙升崖    朵芝崖    息龟池    寒岩

    览秀亭    小隐

    旧产钱六贯四百五十七文。

    白泉院  长寿里。二年置。

    旧产钱五百五十九文。

    隐峰院  施化里。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四百一十九文。【“曾记”:一贯八百四十一文。《县申》:一贯四百四十九文。】

    资圣院  稷下里。四年置。

    旧产钱五百八十六文。【“曾记”:五百六十文。】

    嵩山院  江阳里。乾化元年置。

    旧产钱一贯五百三十九文。

    偃峰院  太平里。二年置。

    旧产钱七十六文。

    瀑布院  稷下里。同年置。

    旧产钱二百六十四文。

    保安净居万定尼院  太平里。三年置。伪闽齐国夫人孟氏建。册礼副使翁承赞《记》。

    旧产钱八百四十九文。【“曾记”:八百五十一文。】

    灵峰院  兴城里。后唐同光三年置。

    旧产钱五百七十八文。

    香灯资福崇寿院  太平里。同年置。闽王以国夫人茔郭之西,因置是寺。显德四年加今额。命以高祖母齐国夫人坟西所种杂果充祭荐。

    旧无产钱。

    太平山地藏院  同里。四年置。

    旧产钱一百一十文。

    泗洲院  恭顺里。天成元年置。

    旧产钱二贯八文。

    翠微院  兴城里。同年置,至和三年重建。

    旧产钱二贯一百二十三文。

    香溪石峰院  德风里。同年置,旧名崇寿,乾宁二年改今额。

    旧产钱一贯二百四十七文。

    林阳院  【“曾记”作林洋瑞峰。】遵化里。长兴二年置。

    旧产钱三贯七百二十三文。《县申》:二贯七百二十三文。

    灵溪尼院  高阳里。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二百六十文。【“曾记”:一贯二百六文。《县申》:一贯一百六十文。】

    白龙院  【(底本作“台龙山”,据库本、崇抄改。)】太平里。晋天福元年置。

    旧产钱四百二十四文。【“曾记”:二百二十二文。】

    大林洋院  施化里。同年置。【通文元年。】

    旧产钱二贯五百五十文。【“曾记”:二贯五百五十五文。】

    资国院  温泉里。三年置。

    旧产钱八百九十七文。

    瑞云院  施化里。同年置。

    旧产钱七百八十六文。【“曾记”:八百八十六文。】

    祥云院  同里。四年置。

    旧产钱一贯八百四十五文。【“曾记”:一贯八百四十一文。】

    保寿院  长寿里。六年置。永隆三年。

    旧产钱一贯三百九十六文。

    兴善院  恭顺里。八年置。

    旧产钱四百六十三文。

    灵峰院  稷下里。九年置。

    旧产钱九百九十一文。

    凤池寺  怀贤里。汉乾祐元年置,本僧慧觉塔亭也。初,忠懿王易升山僧田为尚贤夫人藏室,寻以施塔所。二年正月,始为禅院,赐号凤池报慈。皇朝绍兴八年,以为颜门下岐焚修之场,改显忠嗣庆为额。

    凤池山  【按:《十国纪年》:“闽王葬夫人任氏于闽县凤池山。后忠懿薨,亦葬焉。”又按:乾祐赐额,则凤池名山久矣。太平兴国二年,始分闽九乡置怀安。元公绛诗:“州人未识凤池山,朱毂时来此往还。四座杯盘在天上,满轩云雨落人间。千围老木排旌盖,百尺飞泉响佩环。谁为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衰颜。”后守叶公棣诗云:“闻说治平元太守,殷勤晚到凤凰池”。温公益诗云:“少年曾接元公论,屡话南闽佛刹奇”。盖山见于《图经》,前此未显,元公始披荆榛而大之。】

    水帘  【温公诗:“竹生石上琼瑶碧,泉落檐间组带垂”。陈公旸诗:“地喷飞泉成雨露,根盘乔木列旌麾”。】

    擢秀亭  【提刑喻陟名,仍隶书额,亦有诗。谢守卿材、倅幕皆和】。

    翠微亭  【建炎二年,新进士始题名于鲁侯堂。后以其隘,遂移于此。】

    览辉亭  【旧凤池轩。

    华藏阁  【政和五年,承事郎陈瓘为记云:“罪窜之余,世念衰歇,惟致一内典而已。”时了翁在丹丘,方蒙恩自便。】

    旧产钱一贯七百二十一文。【“曾记”:一贯七百一十五文。】

    栖隐院  高阳里。三年置。

    旧产钱九百六十五文。

    保福院【(底本作“保福院”,库本作“广德院”。)】  太平里。周广顺二年置。

    旧产钱二贯四百文。

    龙兴院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