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歲時

    元日早起,少長咸集,禮神、祭先祖羹飯後,詣所親友朋友故舊賀歲;主人出辛盤相款洽,俗謂之賀正。

    次日起至元宵止,好事少年裝束仙鶴、獅馬之類,踵門呼舞,以博賚賞,俗謂之鬧廳。

    立春前一日,有司迎春,儀仗、彩棚、優伶前導。看春士女,蜂出擁集,塡塞市中,亦東郊寅日之意。

    元夕放燈,庵、祠、廟、院及所居門首,各懸繩索竹竿,掛紅紙燈籠一盞。有善歌吹者數輩為耦,制燈如飛蓋狀,或絲、或竹、或角,以次雜奏,謂以鬧傘。更有裝束道、巫、仙、佛及昭君、龍馬之屬,向人家歌舞作慶,謂之鬧元宵。

    二月二日,或十六日,各街社里逐戶歛錢,宰牲演戲,賽當境土神,名曰合福。

    三月清明,人家無論男婦老幼,謁拜墳墓,輿步壺漿,絡繹郊原。祭畢,藉草銜杯,遞爲勸酬,薄暮乃還,俗謂之上墳。

    四月八日,各院僧於閱月前,沿門索施,作龍華會,俗謂之洗佛。

    五月五日,家折松艾,懸之門首,以五色絲繫兒童臂上,呼爲長命縷;又以繭作虎子形,帖兒額上,到午時,脫而投之。所在競渡,船不過杉板、小艇,大海狂瀾,難以擊楫,僅存遺意,亦漬米裹竹葉爲角黍。

    六月一日,家以米粉抹紅爲丸,供神,俗呼爲半年丸,蓋頌禱團圓之意。

    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女兒羅瓜果庭中,謂之乞巧會。

    中元,人家各祀所出,以楮作錢、銀、綺錦焚之,又爲畫衣裳雜服,上書菩薩經文,名爲經衣,延僧登壇說法,撒物食羹飯,俗謂普施盂蘭盆會。

    中秋,祀當境土神,俗尚與二月同,蓋春祈秋報之意。是夜,士子遞爲燕飲賞月,製大麵餅一塊,中以紅朱塗一元字,用骰子擲以奪之,有秋闈奪元之想。

    九月九日,士人載酒登高,菊漿萸佩,盛自繽紛,題糕落帽之興,間或有之。

    冬至,以米粉作丸,避祀群神及家先,合長幼團圓而食之,謂之亞歲。

    十二月二十四日,俗傳百神將以是夕上天,各備蔬饌供養,以楮印、輿馬、從衛、儀仗焚而送之;至來歲孟陬四日,具儀楮迎之。

    歲除之日,親友各以牲羞相餉,謂之餽歲。是夕,各門外爆竹聲傳,謂之辭歲。設酒肴,一家老少合坐而食,謂之圓爐。蓋終歲之勞,一夕之歡,皆係內地人民流寓到臺,則與內地相彷彿云。

    規制

    城郭

    一府、三縣,應設府城一、縣城二,今尚未建。

    臺灣縣:附郭。

    鳳山縣城:應設鳳山地方,今尚未建。

    諸羅縣城:應設諸羅山地方,今尚未建。

    紅毛城:在鳳轄安平鎮,係紅毛歸一王所築。周圍廣二百二十七丈六尺,高二丈六尺,設門二。辛丑年,鄭成功率舟師下之,即其城而居焉,今尚存。

    赤嵌城:在府治西北隅,近海,周圍廣四十五丈三尺,高約三丈六尺。無雉堞之設,名雖為城,而實樓榭,故又名紅毛樓,紅毛酋長居之。鄭氏因以貯火藥軍械,今因之。

    淡水城:在淡水江口,屬奇獨龜崙社,今頹圮。

    鷄籠城:紅毛所建,今頹壞。

    澎湖暗澳城:明嘉靖間,都督俞大猷追流寇林道乾至此,因築焉;今頹壞,故址尚存。

    澎湖瓦銅港澳銃城:係紅毛所築,明金門哨兵尚駐紮于此,今圮。

    衙署

    分巡道衙門:在臺灣縣西定坊。

    臺灣府治:在東安坊。

    經歷司:在府治左。

    臺灣縣治:在東安坊。

    鳳山縣治:未建,今就偽遺房屋修改,暫爲行署。

    諸羅縣治:未建,今就偽遺房屋修改,暫爲行署。

    臺灣縣丞衙門:在東安坊。

    臺灣縣典史衙門:在東安坊。

    鳳山縣典史衙門:未建,今就民居修改,在土墼埕保。

    諸羅縣典史衙門:在佳里興。

    臺灣縣新港巡檢司衙門:未建,今就府治民居修改暫住。

    臺灣縣澎湖巡檢司衙門:在大山嶼紅羅罩。

    鳳山縣下淡水巡檢司衙門:在下淡水東港。

    諸羅縣佳里興巡檢司衙門:在佳里興。

    臺灣總鎮衙門:在鎮北坊。

    臺灣水師協鎮衙門:在安平鎮。

    澎湖水師協鎮衙門:在澎湖媽祖宮澳。

    南路營參將衙門:在鳳山莊。

    北路營參將衙門:在佳里興。

    臺灣鎮中營衙門:在東安坊。

    臺灣鎮左營衙門:在鎮北坊。

    臺灣鎮右營衙門:在東安坊。

    臺灣水師中營衙門:在安平鎮。

    臺灣水師左營衙門:在安平鎮。

    臺灣水師右營衙門:在安平鎮。

    澎湖水師左營衙門:在澎湖。

    澎湖水師右營衙門:在澎湖。

    學校(附社學)

    臺灣府學:在府治西南寧南坊,因偽時文廟而修改焉。前後三層、兩廡、矮屋二十四間。先師殿設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及四配堂,左右列十哲曁先賢先儒姓氏牌。前進爲櫺星門,其泮池、明倫堂、啓聖殿俱未建,且規模隘陋,采繪不施。聖殿止有一間,以梁閣壁,不設旁柱。不過偽時草創,實非興朝郡學之觀瞻也。分巡道周與郡守蔣捐俸修整,然因仍舊址,尚須重建拓闢。

    臺灣縣學:未建,康熙二十四年,原任知縣沈朝聘就偽遺房屋修改文廟,崇奉先聖先賢牌位,春、秋祭祀,在東安坊。

    鳳山縣學:未建,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楊芳聲就偽遺房屋修改文廟,崇奉先聖先賢牌位,春、秋祭祀,在土墼埕。

    諸羅縣學:未建,康熙二十四年,原任知縣季麒光草創茅茨爲文廟,崇奉先聖先賢牌位,春、秋祭祀,在目加溜灣社。

    臺、鳳、諸三邑文廟,文治攸關,亟宜建造。

    社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