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笔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之叙事

    上古结绳而理,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依类象形,始谓之文,形声相益,故谓之字。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1)扬雄曰:“孰有书不由笔?”(2)苟非书,则天地之心,形声之发,又何由而出哉?是故知笔有大功于世也。

    【注释】

    (1)谁能出不由户:出自《论语·雍也》。户,门。

    (2)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文学家、学者。以模拟司马相如写作大赋而闻名,代表作有《甘泉赋》、《河东赋》等。除了文学创作外,扬雄好学深思,模拟《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并著《方言》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方言字典。孰有书不由笔:出自扬雄《法言·问道》。

    【译文】

    上古的时候人们结绳记事,后世的圣人改用文字。起始依类象形而造出的文字,称之为“文”,后来使用形声造字法衍生的文字,称之为“字”。孔子说:“谁能出入时不经由门呢?”扬雄说:“哪里有书写而不使用笔的呢?”要是没有书写,那么天地之心与世间的形体声音,又如何表达出来呢?因此可以知道,笔是有大功于世的。

    【点评】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而文字的运用,又必须借助于书写工具。自从笔发明诞生以来,虽形制多有变化,但直至今日,仍是最为重要而通用的书写工具。

    《释名》曰(1):“笔,述也,谓述事而言之。”又成公绥曰(2):“笔者,毕也,谓能毕具万物之形,而序自然之情也。”又《墨薮》云(3):“笔者,意也。意到即笔到焉。又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也。”又许慎《说文》云(4):“楚谓之聿(5)。聿字从帇、一,又帇音支涉反(6)。帇者,手之捷巧也,故从又、从巾。秦谓之笔,从聿、竹。”郭璞云(7):“蜀人谓笔为不律。虽曰蒙恬制笔,而周公作《尔雅》授成王(8),而已云简谓之札,不律谓之笔,或谓之点。”又《尚书中候》云(9):“元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时文写之。”《曲礼》云(10):“史载笔。”《诗》云(1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又夫子绝笔于获麟(12)。《庄子》云(13):“舐笔和墨。”是知古笔其来久矣。又虑古之笔不论以竹、以毛、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呼之为笔也。昔蒙恬之作秦笔也,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14),羊皮为被(15),所谓苍毫,非以兔毫竹管也。见崔豹《古今注》(16)。秦之时,并吞六国,灭前代之美,故蒙恬独称于时。又《史记》云(17):始皇令恬与太子扶苏筑长城,恬取中山兔毛造笔,令判案也。

    战国时期制作的毛笔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的毛笔。现存最早的毛笔实物,则是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晚期楚墓出土。此枝毛笔湖北江陵包山2号战国墓出土。

    【注释】

    (1)《释名》:字典,成书于东汉末,作者刘熙。该书以事物的内容性质分类,其特点是采用了“声训”的方法,即以同音或近音字来解释词义。

    (2)成公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人,三国魏文学家。博涉经传,闲默自守,为张华所知重,著有诗赋杂笔十余卷。今传《成公子安集》,为明人张溥辑本。

    (3)《墨薮》:唐韦续撰,系书法鉴赏评论著作,共二卷。

    (4)许慎《说文》:即《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提出“六书”理论,分析解释汉字的字形、字义,是历代研究文字学者的必读书。

    (5)聿(yù):笔的本字。

    (6)支涉反:这是古代的反切注音法。方法为取一字(切上字)的声母和另一字(切下字)的韵母及声调,说明被注音字(被切字)的读音。

    (7)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著名学者。以博学多识而知名,曾注释《尔雅》,同时也精通术数,还是东晋游仙诗的代表作家。

    (8)周公作《尔雅》授成王:周公,西周初期政治家,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死后,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周公平定多次叛乱并开疆辟土,为西周王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开创了分类释词的体例,是古代重要的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学)典籍,后被列入《十三经》。该书的作者问题,历来莫衷一是,有周公作、孔子增补、孔子弟子子夏增补、汉代经学家汇集等说法。本书取周公说。成王,即周成王,武王之子。

    (9)《尚书中候》:古谶纬书,共十八篇,已佚。下文“元龟负图”两句指河出图的传说,据说上古时有大龟从黄河中浮出,背上刻有神秘图案,伏羲据此推演出八卦。

    (10)《曲礼》:《礼记》的首篇。《礼记》为“三礼”之一,是秦汉间儒者释礼、说礼的文章汇编,成书在汉代。

    (11)《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中期,收录诗歌305篇。下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出自《诗经·邶风·静女》。

    (12)夫子绝笔于获麟:指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猎获麒麟,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辍笔。

    (13)《庄子》:先秦道家学派代表著作。今传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并不尽出于庄周之手,多有后学所增入的内容。

    (14)柱:毛笔头中心部分,一般选用较硬的动物毛。

    (15)被:毛笔头的外侧。

    (16)崔豹《古今注》:崔豹字正熊,西晋人,惠帝时曾任太傅丞。《古今注》全书三卷,杂记名物、制度、异闻等。

    (17)《史记》:汉司马迁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之首。

    【译文】

    《释名》说:“笔,是记述的意思,指描述事物而将其表达出来。”成公绥则称:“笔,是完备的意思,指能够完全表现万物的形态,表达自然的情况。”《墨薮》称:“笔就是意,意到则笔到。吴地方言称之为‘不律’,燕地方言称之为‘弗’,秦地方言称之为‘笔’。”许慎《说文解字》称:“楚地称之为‘聿’。聿字从帇、一,发音为支涉两字反切。帇是手巧的意思,因此该字从又、从巾。秦地方言称之为‘笔’,从聿、竹。”郭璞说:“蜀地人称笔为‘不律’。虽然传说笔是蒙恬发明制作的,但周公写作《尔雅》,用来教育成王,其中就已经提到‘简’就是‘札’,‘不律’就是笔,也有人称之为‘点’。”《尚书中候》称:“大龟背负图而出,周公拿笔用当时的文字摹写下来。”《曲礼》称:“史官持笔记录政事。”《诗经》称:“娴静的女子多么美丽,送给我彤管。”此外,还有孔子作《春秋》,记事终于获麟。《庄子》称:“舐着笔尖,调和墨汁。”由此可以知道古代笔的由来已久。古代的笔无论是竹制、毛制,还是木制,只要能蘸墨写字,就称之为笔。以前蒙恬制作秦笔,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皮为被,这就是所谓的“苍毫”,并非用兔毫和竹管制作的。此事见崔豹的《古今注》。秦国吞并六国,湮灭前代的成就,因此只有蒙恬的名声流传下来。此外《史记》称:秦始皇命令蒙恬与太子扶苏修筑长城,蒙恬选取中山地方的兔毛造笔,用它来判案。

    《三才图会》中的笔

    毛笔主要由笔头和笔管组成,笔头栽入笔管,有时配有笔帽,起保护笔头的作用。

    【点评】

    上文引《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之句,认为“彤管”是笔,实则未必。对此,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众说纷纭,有人主张指涂有红漆的笔,有人认为是笛子类的乐器,有人说是红色茎杆的草。

    《西京杂记》云(1):汉制,天子笔以错宝为跗(2),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3)。又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注释】

    (1)《西京杂记》:记载西汉逸闻杂事的杂史著作。关于其作者和成书年代,有多种说法,其中传统的说法是西汉刘歆(xīn),现在较有力的说法是东晋葛洪。

    (2)跗(fū):指毛笔栽毛的部位。

    (3)官师:低级的官吏。路扈:或说汉代笔工,善制紫毫,或说为官职名。

    【译文】

    《西京杂记》称:按照汉朝的制度,天子用笔的跗用宝石镶嵌而成,所用的毛都是秋天的兔子细毛,由官师笔工制作。又用各色珍宝制作笔匣,四周用玉璧翠羽装饰,价值百金。

    【点评】

    上文所述汉代皇帝使用的笔具可谓备极精工奢华。其中提及的笔匣,颇似现今的文具盒,所不同者,笔匣内有用于放笔的凹槽。此外,笔匣的材质也非常多样,木、竹、陶瓷、金属均可。

    又《汉书》云(1):尚书令、仆射、丞相、郎官(2),月给大笔一双。篆题云“北宫工作”。

    【注释】

    (1)《汉书》:东汉班固撰。记述了西汉与新莽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一百卷。

    (2)尚书令:古官名,秦代始设。本为少府属官,掌管文书奏章等机要事务,在汉代权势渐重。仆射(yè):古官名,秦代始设。意为主管之官,侍中、尚书、博士、郎均有仆射。丞相:古官名,秦代始设,为最高行政长官。郎官:汉代郎官属郎中令管辖,是天子的侍从官。

    【译文】

    《汉书》称:尚书令、仆射、丞相、郎官,按月供应大笔一双。笔上题刻有“北宫工作”的字样。

    【点评】

    此条苏易简记忆有误,并非出自《汉书》,而是应劭《汉官仪》。

    又傅玄云(1):汉末,一笔之柙(2),雕以黄金,饰以和璧(3),缀以隋珠(4),文以翡翠。非文犀之桢(5),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6),秋兔之翰(7)。用之者必被珠绣之衣,践雕玉之履。

    【注释】

    (1)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人,魏晋间文学家、学者。为人刚直,官至司隶校尉。著有《傅子》及《傅玄集》十五卷,今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一卷。

    (2)柙(xiá):匣子。

    (3)和璧:即和氏璧,这里代指美玉。

    (4)隋珠:传说随国国君曾救治大蛇,大蛇衔明珠报恩。此处泛指质地优良的珍珠。

    (5)桢:笔杆。

    (6)丰狐:大狐狸。

    (7)翰:羽毛。

    清康熙竹管白潢恭进天子万年笔

    函套中的笔盒设计也十分精巧,很像书册。

    【译文】

    傅玄称:汉末,有一种笔匣是用黄金雕成的,以美玉装饰,镶嵌着明珠,还有翡翠制成的花纹。笔杆不是用带有花纹的犀角制成,便是用象牙,以优质的狐狸毛为柱,用秋天的兔毛为翰。使用者一定是穿着珠绣之衣与雕玉之鞋的。

    【点评】

    从一方面而言,此条反映出汉代笔具已具备高度的工艺性和观赏性;但在另一方面,笔具尚且如此奢华,统治阶层的生活是如何的穷奢极欲,更可想见。

    《王子年拾遗记》云(1):张华造《博物志》成(2),晋武赐麟角笔管(3)。此辽西国所献也。

    【注释】

    (1)《王子年拾遗记》:作者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十六国时期方士。受前秦苻氏政权礼遇,被后秦姚苌所杀。《拾遗记》又名《拾遗录》,原为十九卷,后散佚,经梁人萧绮搜集整理,形成今天所见的十卷本。此书记载了大量神仙奇异之事,是魏晋时期较重要的志怪小说。

    (2)张华造《博物志》: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在今河北固安南)人。年少好学,因受阮籍的赞赏而名声大噪,官至司空,后死于“八王之乱”。张华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同时还以博学洽闻、精于方术而知名。《博物志》是其所著的博物志怪书,共十卷。

    (3)晋武:即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265年篡魏称帝,290年卒。

    【译文】

    《王子年拾遗记》称:张华写成《博物志》后,晋武帝赏赐他麟角笔管。这笔管是辽西国所进献的。

    【点评】

    在我国古代,臣子写成著作后,以进献给皇帝,获得皇帝的褒奖为莫大荣誉。同时,为表示对该著作的认可和欣赏,君主常以赐纸墨笔砚为恩赏。此外,晋武帝时占据辽西地区的是鲜卑族慕容氏,慕容氏在其后的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政权。

    《孝经援神契》云(1):孔子制作《孝经》,使七十二子向北辰磬折(2),使曾子抱河洛书北向(3)。孔子簪缥笔(4),衣绛单衣,向北辰而拜。

    【注释】

    孔子杏坛礼乐图

    (1)《孝经援神契》:古谶纬书。

    (2)七十二子:传说孔子弟子中成就较高能“身通六艺者”,共七十二人。北辰:北极星。磬折:弯腰行礼。

    (3)曾子:即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孔子之孙子思师从曾参,孟子又出自子思门人门下。河洛书:指河图与洛书。河图,见前注。洛书与之类似,据传有大龟出自洛水,龟甲上刻有神秘图案。

    (4)缥(piǎo):淡青色。

    【译文】

    《孝经援神契》称:孔子写作《孝经》,命七十二子向北极星弯腰行礼,让曾子抱着河图、洛书面向北方。孔子将淡青色的笔插在头上,穿着深红色的单衣,朝着北极星行拜礼。

    【点评】

    《孝经援神契》见于《后汉书·樊英传》,可知是汉代流行的谶纬书。谶纬书多记阴阳灾异,内容荒诞不经,其中所谓孔子事迹当然也不可信。不过在头上插笔,确是古代实有的。古代史官、谏官及君王的近臣侍从入朝值班时,在帽子上插笔,以便于随时记事;后来这一习惯逐渐演化为装饰,与官员佩剑相配合,以体现君子文武双全。

    王羲之《笔经》云(1):有人以绿沉漆竹管及镂管见遗,录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必金宝雕琢(2),然后为贵乎?

    【注释】

    (1)王羲之《笔经》: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有“书圣”之称。《笔经》,王羲之撰,已散佚,有清人严可均辑本。

    (2)讵(jù):难道。

    【译文】

    王羲之《笔经》称:有人送给我绿沉漆竹管笔和镂管笔,我使用了很多年,也很可珍爱赏玩。难道一定要黄金宝石雕琢而成的方才可贵吗?

    【点评】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当然对毛笔会有深入心得。从上文可知,他最关心的是笔的使用与否,而非不惜工本的奢华做工。

    崔豹《古今注》云:今士大夫簪笔佩剑,言文武之道备矣。

    【译文】

    崔豹《古今注》称:现在士大夫头上插笔,腰间佩剑,是为了表示文武双全。

    【点评】

    簪笔是古代习俗,指官员将笔插于发髻间,类似于簪,以便随时取用。最初这么做只是为了实用,后逐渐成为装饰。在考古发现中,许多汉晋时代的毛笔笔端均是削尖的,似乎就是为了簪笔的方便。

    汉画石上簪笔的人物

    晋蔡洪赴洛中(1),人问曰:“吴中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2),圣朝之盛佐,明时之俊乂(3)。朱永长(4),理物之宏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5),九皋之鸿鹄(6),空谷之白驹。顾彦先(7),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8),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龙(9),鸿鹄之徘徊,悬鼓之待槌。此诸君以洪笔为锄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10),以义理为丰年。”出《刘氏小说》(11),又出《语林》(12)。

    【注释】

    (1)蔡洪:字叔开,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有才辩。初仕孙吴,吴亡后,出仕晋朝。洛中:即洛阳。

    (2)吴府君:即吴展,字士季,下邳(今江苏邳州)人。仕吴,为广州刺史、吴郡太守。

    (3)俊乂(yì):才能出众之人。

    (4)朱永长:即朱诞,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仕吴,为议郎。

    (5)严仲弼:即严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仕吴,为议郎。

    (6)九皋(gāo):曲折深远的沼泽。鸿鹄(hú):即天鹅。

    (7)顾彦先:即顾荣,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吴重臣顾雍之孙。西晋末年的江南士族首领,在晋王室南渡后给予了支持。

    (8)张威伯:即张畅,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仕吴。

    (9)陆士龙:即陆云,西晋著名文学家,博闻强记,善诗赋,与兄陆机并称“二陆”。吴亡后,出仕晋朝,累迁太子舍人、清河内史。后卷入“八王之乱”而死。

    (10)稼穑(sè):即农业劳动。稼,耕种。穑,收获。

    (11)《刘氏小说》:疑即《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召集门下文人所撰写,主要记载魏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行,文辞清隽,为著名的志人小说。

    (12)《语林》:东晋裴启撰。该书与《世说新语》类似,专记士人清隽可喜的言行。原为十卷,唐代就已散佚,现有鲁迅辑本。

    清代竹管小紫颖笔

    此笔笔管、笔帽皆竹制,笔头为紫毫制成,放置于精美的笔匣中。

    【译文】

    晋时,蔡洪前往洛阳,有人问他:“吴中的世家大族怎么样?”他回答说:“吴府君是圣朝了不起的辅佐之才,政治清明时德才出众的人。朱永长有治理百姓所需的高洁德行,有出类拔萃的声望。严仲弼犹如水泽深处的天鹅,僻静山谷中的白马驹。顾彦先好比乐器中的琴瑟,五色的龙纹。张威伯如寒冬时节茂盛的松树,幽静深夜中的月光。陆士龙有如鸿鹄在天空中徘徊,悬挂着的鼓待人敲响。以上这些人以笔为农具,把纸札当做良田,把沉默寡言当做劳作,将体味义理作为丰收。”以上出自《刘氏小说》,《语林》中也有。

    【点评】

    此则故事,《世说新语·赏誉》有类似记载,但文字细节有所不同。这类以比喻来评论人物特点的风气,从东汉后期至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世说新语》中收录极多。

    《文士传》云(1):成公绥口不能谈,而有剧问,以笔答之,见其深智。

    【注释】

    (1)《文士传》:晋张隐撰。原五十卷,记载战国至曹魏文人故事,北宋时已不全,后失传,今有清人辑本。张隐,一作“张骘”。

    【译文】

    《文士传》称:成公绥不善言辞,有人问他艰深的问题,他用笔答,体现其深邃的智慧。

    【点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才智出众的人材拙于言辞,比如汉代的大学者、大文学家扬雄就有口吃的毛病,但丝毫不妨碍其著作等身。

    吴阚泽为人佣书(1),以供纸笔。

    【注释】

    (1)阚(kàn)泽:字德润,三国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博学闻名,仕吴,官至太子太傅。

    【译文】

    东吴的阚泽靠着给别人抄书,来获得纸笔。

    【点评】

    阚泽的事迹详见《三国志·吴书》本传,据称他在代人抄写书籍时,留心记忆,抄写一书,就等于诵读一遍,最终成为博学的学者。他还精于历算,曾写作《乾象历注》,纠正旧历的错误。

    三国图像·钟繇

    《世说》(1):王羲之得用笔法于白云先生,先生遗之鼠须笔。又云:钟繇、张芝(2),皆用鼠须笔。

    【注释】

    (1)《世说》:即刘义庆《世说新语》。

    (2)钟繇(yóu):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著名书法家。仕曹魏,至太傅。钟繇的书法造诣极高,兼擅隶楷,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张芝:字伯英,敦煌渊泉(在今甘肃安西东)人,东汉书法家。尤擅草书。

    【译文】

    《世说新语》称:王羲之从白云先生处学习到了用笔之法,白云先生送给他鼠须笔。又称:钟繇与张芝都用鼠须笔。

    【点评】

    今本《世说新语》无此条,该书在流传过程中曾有散佚,苏易简是宋初人,所见《世说新语》确有可能与今本不同。所谓白云先生,未详其人,王羲之撰有《记白云先生书诀》,可能就是此条记事的蓝本。《记白云先生书诀》的内容是“天台紫真”谈论书法至理,天台紫真和白云先生这两个名字,明显有道教色彩,《书诀》的书法理论也有很强的道教元素。至于王羲之信奉五斗米道,则是人所共知的。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撰写论文《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其中述及魏晋书法发展与道教之关系。《记白云先生书诀》也可为其一证,不过此文不载于宋前典籍,历来多被断定为伪作。

    晋王珣(1),字元林,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人说云:“君当有大手笔。”后孝武哀策、谥文(2),皆珣所草。

    【注释】

    (1)王珣:晋代书法家,出身琅琊王氏,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之孙。

    (2)孝武:指晋孝武帝司马曜,东晋第九帝,372——396年在位。哀策:又称“哀册”,颂扬死去帝王功德的韵文,礼时当众宣读后埋入墓中。

    【译文】

    晋代的王珣,字元林,他曾梦见有人送给自己如椽的大笔。有人对他说:“你会有大手笔的。”其后晋孝武帝的哀策、谥文,都是王珣起草的。

    明嘉靖雕漆紫檀管雕毫提笔

    根据选用动物毛料的不同,毛笔可分为紫毫(紫色兔毫)、羊毫、狼毫等,多种毫混合制成的则称兼毫。

    【点评】

    王为王羲之之侄,书法上的名声虽不及其叔,但实际造诣极高。王《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为清内府三希堂镇库之宝,也是三希堂所谓“三希”之一,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且难能可贵的是,《伯远帖》为王真迹,不似传《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均为后人摹本。《伯远帖》也是现存的年代仅次于陆机《平复帖》的晋人书法真迹。

    《汉书》:张安世持橐簪笔(1),事孝武数十年(2),以备顾问,可谓忠谨矣。

    【注释】

    (1)张安世:西汉人,官车骑将军。橐(tuó):口袋。

    (2)孝武:即汉武帝刘彻,西汉著名君主,以雄才大略著称,在位53年(前140——前87)。

    【译文】

    《汉书》称:张安世持橐簪笔,侍奉汉武帝数十年,以备顾问,可算是忠诚谨慎了。

    【点评】

    “持橐簪笔”原意指帝王的近侍之臣头上插着笔,手里拿着装书的口袋,随时准备回答帝王提出的问题,之后意义逐渐引申为忠于职守。这段文字出自《汉书·赵充国传》,说是张安世触怒汉武帝,武帝有意诛杀,幸而有人以张安世忠于职守,数十年如一日劝解,武帝方才饶过他。

    《梁书》(1):纪少瑜(2),字幼玚,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3),云:“我以此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遂进。

    【注释】

    (1)《梁书》:唐姚思廉撰。共五十六卷,记载南朝梁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

    (2)纪少瑜: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梁代文士,入《南史·文苑传》。

    (3)陆倕(chuí):字佐公,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南朝齐梁文学家。与沈约、谢朓等人同为著名的“竟陵八友”成员。

    【译文】

    《梁书》称:纪少瑜,字幼玚,他曾经梦见陆倕将一束青镂管笔送给自己,并说:“我认为这笔还能用,你自己选择其中好的吧。”纪少瑜的文章因此大有进步。

    【点评】

    根据《南史》的记载,纪少瑜姿容美妙,又工书法,侍奉梁朝诸王,尤其得到时为晋安王的梁简文帝萧纲的赏识。但他一生没有做过大官,曾有人感慨,说他“有大才而无贵仕”。至于他所梦到的陆约,后世的名声远不及沈约、谢等人,但在当时则是一代文宗。萧纲《与湘东王书》就曾说:“近世谢沈约之诗,任陆约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梁郑灼(1),家贫好学,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必削而用之。

    【注释】

    (1)郑灼:字茂昭,东阳信安(今浙江衢州)人,南朝梁陈间经学家。累迁中散大夫、国子博士。

    【译文】

    梁代的郑灼家境贫寒却十分好学,抄写义疏夜以继日。笔毫耗尽,就将笔杆削尖了继续用。

    【点评】

    此段出自《陈书·儒林传》。郑灼以经学著称,尤其精通《三礼》。他曾师从南朝经学大师皇侃。除了削笔的故事外,《陈书》还记载了另一件趣事。据说郑灼年轻时曾梦见与皇侃在路上相遇,皇侃对他说:“郑郎,你张开嘴巴。”然后吐了口吐沫到郑灼口中,郑灼从此经学大通。这个故事虽有些恶心,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与纪少瑜梦见陆赠笔,则是同类故事的不同变型。

    翡翠玛瑙毛笔

    明代象牙管毛笔

    毛笔的握笔法为:食指关节处压住笔杆,中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的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笔杆,顶住食指,拇指向上捏住笔杆。掌心应中空,有如握着鸡蛋。

    柳公权为司封员外(1),穆宗问曰(2):“笔何者书善?”对曰:“用笔在心正,心正则书正。”上改容,知其笔谏。

    【注释】

    (1)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尤以楷书知名,与颜真卿齐名,代表作有《送梨帖题跋》、《玄秘塔碑》等。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仕途显达,官至太子少师。司封员外:即司封司员外郎。司封司为吏部诸司之一,掌册封、朝命;员外郎为该司主官。

    (2)穆宗:即唐穆宗。原名李宥,被立为皇太子后改名“李恒”。唐朝第十二帝,在位4年(821——824)。

    【译文】

    柳公权任司封司员外郎时,唐穆宗问他:“用什么样的笔写字好?”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在于心要正,心正,则书法自然端正。”穆宗脸色马上变了,知道他是借笔的名义来进谏。

    【点评】

    穆宗在唐代诸帝中,名声不好。他由宦官拥立,继位后沉迷游乐,畋游无度,不留意政务,又好服药求仙,后服金石之药而死,死时还不到三十岁。

    十竹斋画谱·邺架

    “邺架”这一典故出自唐代。唐人李泌受封邺侯,他喜好藏书,收聚书籍三万余卷,因此后世常以“邺架”称指藏书。

    《景龙文馆集》云(1):中宗令诸学士入甘露殿(2)。其北壁列书架,架上之书学士等略见,有《新序》、《说苑》、《盐铁》、《潜夫》等论(3)。架前有银砚一,碧镂牙管十,银函盛纸数十种。

    五老图

    人物的后侧有一个书柜,一童子正将书从书柜中取出。

    【注释】

    (1)《景龙文馆集》:当作“景龙文馆记”,唐武甄撰。甄字平一,以字行,为武后族人,官修文殿学士。该书原为八卷,今本一卷,当有散佚。书中记载唐代文馆杂事及诸学士应制、唱和之作。

    (2)中宗:即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子,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7年。甘露殿:唐宫殿名,在唐长安宫城内。

    (3)《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一卷,今传十卷,其中保留大量先秦人物的言行事迹。《说苑》:共二十卷,西汉刘向撰。是一部汇集各种材料再分类编排的杂著杂纂类著作,编纂意图在于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揭示治国方略。《盐铁》:即《盐铁论》,西汉桓宽撰,共十卷六十篇。系研究西汉政治、经济的重要材料。《潜夫》:即《潜夫论》,东汉王符撰,共十卷三十六篇。系研究东汉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

    【译文】

    《景龙文馆记》称:唐中宗命令诸学士进入甘露殿。宫殿北侧墙壁陈列着书架。学士们大略一看,架上的书有《新序》、《说苑》、《盐铁论》、《潜夫论》等。书架前放着一方银砚,十枝碧镂牙管笔,还有银制的匣子盛着数十种纸。

    【点评】

    上文提及“碧镂牙管笔”,应是指笔管以象牙制成,并雕有图案的毛笔。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古人还非常强调毛笔的艺术性,特别是在笔管上雕绘图案,集书法、绘画、微雕于一身,更是体现其艺术品特色的主要方式。

    清代斑竹管玉笋笔

    笔管、笔帽均为竹制;笔头羊毫制,长锋型。

    曹褒(1),字叔通,尝慕叔孙通为汉书仪(2),夜则沉思,寝则怀铅笔(3),行则诵文书。当其念至,忽忘所之。

    【注释】

    (1)曹褒:原文误作“曹裒”,据《后汉书》改。曹褒,鲁国薛(今山东滕州)人,东汉儒者。

    (2)叔孙通:秦汉之交儒者,事汉高祖刘邦,为刘邦制定礼仪典章。

    (3)铅笔:古代蘸铅粉用以涂改错误的笔。

    【译文】

    曹褒字叔通,他羡慕叔孙通为汉王朝制定典礼制度,晚间沉思不已,睡觉的时候也怀揣着铅笔,走路的时候诵读文书。每当想到一个念头,往往就忘了自己要去哪里。

    【点评】

    曹褒勤学好思,是东汉有名的儒者。他出身儒学世家,其父曹充曾为博士官,研习《庆氏礼》。曹褒继承父业,在汉章帝年间奉诏修订了朝廷礼仪制度;同时他招徒讲学,据说弟子有千人之多,当时被奉为儒宗。

    《韩诗外传》曰(1):赵简子有臣曰周舍(2),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问其故,对曰:“臣为君谔谔之臣(3)。墨笔执牍,从君之后,伺君过而书之。”

    【注释】

    (1)《韩诗外传》:汉代研究《诗经》的学派有齐、鲁、韩、毛四家。韩诗的创始人为韩婴。《韩诗外传》是该派有关《诗经》的学说,原有内传、外传两部分,内传已失传,现存外传也已经过后人的改动。

    (2)赵简子:即赵鞅,“简”为谥号。春秋后期晋国六卿之一,长期执掌晋国政权,为赵氏的强大乃至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谔谔(è)之臣:指敢于忠言直谏、据理力争的臣子。

    【译文】

    《韩诗外传》称:赵简子有家臣名叫周舍,他在赵简子的宅邸门下站立了三天三夜。赵简子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是您的忠直之臣。手持墨笔和简牍,跟随在您身后,等发现您犯下过错就把它记下来。”

    【点评】

    我国有史官传统,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官要时刻跟随君主左右,随时记载君主的言行与政治事件。且史官的记载有相对独立性,往往能不讳恶隐疾。自古以来,人们均以是否能秉笔直书作为评价史官品质的重要标准。

    梁元帝为湘东王时(1),好文学,著书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精粹者用银管书之,文章赡逸者以斑竹管书之。故湘东之誉,播于江表(2)。

    【注释】

    (1)梁元帝:即萧绎,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初封湘东王,侯景之乱后在江陵称帝,在位3年(552——554),被西魏攻灭。

    (2)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清代粉彩花鸟瓷毛管

    【译文】

    梁元帝做湘东王的时候,喜好文学,写书时常记载忠臣义士以及文章写得优美的人。他使用的笔分为三种,有的用金银雕饰,有的用斑竹做笔管。忠孝两全的,用金管笔书写;德行精粹的,用银管笔书写;文章华美飘逸的,用斑竹管笔书写。因此湘东王的美名,在江南盛传。

    【点评】

    梁元帝才高而不幸,他雅好文学,精通佛道、书法与绘画,其文化修养程度之高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极其少见的。本来帝位与他无关,好不容易趁着侯景之乱上台,仅做了三年皇帝,就被西魏大军攻破江陵,被俘而死。

    梁元帝同时又是一个自私而残忍的人,在侯景之乱中,他将争位的兄弟一一杀死。江陵城破时,又将积聚的十四万卷藏书付之一炬,为自己陪葬,造成了中国典籍的一次大破坏。

    《东宫旧事》(1):皇太子初拜,给漆笔四枝,铜博山、笔床副焉(2)。

    【注释】

    (1)《东宫旧事》:晋张敞撰,原为十卷,记载皇太子及东宫的制度掌故。今有《说郛》辑本,存五十条。

    (2)铜博山:一种铜制熏炉。炉盖似山形,古人以传说中的仙山博山名之,故称“博山”。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刘胜墓曾出土错金博山炉。笔床:一种放置笔的器具。

    【译文】

    《东宫旧事》称:皇太子刚一册立,供给漆笔四枝,以及铜博山、笔床。

    清代铜龙形笔架

    笔架、笔山、笔格异名同实,指的都是放置毛笔的器具,便于写字者在构思、暂歇时搁笔,其放置方法为笔头朝上斜置。笔架的材质和造型十分丰富,难以一一列举。

    【点评】

    笔床是放置毛笔的器具,功能与笔筒、笔架类似,但形制不同。笔筒置笔为竖插,笔架为斜放,笔床则是平置,故称为“笔床”。笔床在中古时代颇为流行,南朝著名文学家徐陵《玉台新咏序》就称:“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可见笔床是文人必备之物。不过后来笔床似乎不再流行,明人屠隆《考余事》是一本专讲文房雅趣的好书,其中说:“笔床之制,行世甚少。”屠隆本人见过“古镏金者,长六七寸,高寸二分,阔二寸余”,十分小巧,上面可放笔四支。

    欧阳通(1),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管,貍毛为心,覆以秋毫(2)。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用紧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重也。

    【注释】

    (1)欧阳通:字通师,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尤工楷书,与父亲欧阳询并称,世称“欧体”。

    (2)秋毫:原指动物秋天生长的毛发,此处专指秋天的兔毛。

    【译文】

    欧阳通是欧阳询之子,擅长书法,笔画比其父更为精瘦,经常以此自豪。写字时,笔必须是用象牙犀角做笔管,用貍毛为笔心,外面则是秋天的兔毛。用松烟制墨,其中加上麝香。纸必须是紧薄白滑的才写。他这样做是因为自视甚高。

    【点评】

    古人常说:“笔墨精良,人生一乐。”南朝大诗人鲍照则说:“秋毫精劲,霜素凝鲜。”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从追求品味来说,文人对于每日伴随左右的文房四宝提出高要求,都在情理之中。古代很多书法家尤是如此,他们往往有特制或专用的文具,如钟繇、张芝用鼠须笔。

    柳恽尝赋诗未就(1),以笔捶琴,坐客以箸扣之(2),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笔捶之始也。

    【注释】

    (1)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南朝诗人。

    (2)箸(zhù):筷子。

    【译文】

    柳恽曾赋诗未完,便以笔敲琴,席上的客人用筷子打拍子,柳恽为其哀婉的声韵而震惊,于是将其谱为雅致的乐曲。这就是后来相传的用笔敲琴的渊源。

    【点评】

    柳恽是多才之士,除了长于文学创作之外,还精通音律、围棋。据《梁书·柳恽传》,他曾写作音乐理论著作《清调论》,还推行音乐革新,“以今声转弃古法”。

    《史记》:相如为天子游猎之赋,赋成,武帝许尚书给其笔札(1)。

    南生鲁四乐图(局部)

    【注释】

    (1)尚书: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原为皇帝身边的侍从,负责掌管文书。汉武帝时,渐成机要之职,后逐渐演化为一部主官。札:古代用于书写的木片。

    【译文】

    《史记》称:司马相如写作描写天子游猎场面的赋,完成后,武帝允许尚书供给毛笔和札。

    【点评】

    在纸张发明之前,竹木因其材质易得且加工方便,是最主要的书写材料。而由于当时的生产力限制,无论是笔还是简牍书札,均数量有限,并不易得。所以武帝特许供给笔札,是相当的恩遇,这当然是因为司马相如所作《上林》等赋,壮丽华美,极得武帝喜爱,甚至使其“超然有凌云之志”,沉醉其间。

    又汉献帝令荀悦为《汉纪》三十篇(1),诏尚书给其笔札。

    【注释】

    (1)汉献帝:刘协,汉灵帝之子,东汉末代皇帝,在位31年(190——220)。长期为曹操傀儡,曹操死后,被迫禅位于曹丕。荀悦: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汉纪》:荀悦撰,编年体史书。汉献帝因班固《汉书》繁杂难读,命荀悦加以改编简化。

    【译文】

    此外,汉献帝命令荀悦写作《汉纪》三十篇,诏令尚书供给笔札。

    【点评】

    荀悦的《汉纪》以《汉书》为蓝本改写,仿效《左传》的体例,将其改为编年体史书。据说荀悦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怀有不满,写作此书有讽谏曹操不要篡位的用意。

    江淹梦得五色笔(1),由是文藻日新。后有人称郭璞,取之。

    【注释】

    (1)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南朝著名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著有《江文通集》传世,代表作有《别赋》、《恨赋》。

    【译文】

    江淹梦中得到五色笔,从此文章辞藻越来越好。后来有人自称是郭璞,将五色笔拿走了。

    【点评】

    江淹少有才华,以诗文知名,中年之后仕途得意,文章却大不如前,人们称之为“江郎才尽”,由此就产生了各种传说。此事最早见于钟嵘《诗品》,称江淹从宣城郡罢官,夜里梦见一人,伟岸貌美,自称郭璞,对江淹说:“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江淹从怀中掏出五色笔还给那人,之后便文思枯竭。《南史·江淹传》记载了一则相似的故事,人物则变为西晋文学家张协与江淹。张协在梦中向江淹要回寄存的一匹锦缎,之后江淹的文才便一蹶不振。这个故事被称为“文通残锦”。

    清代象牙八仙狼毫笔

    君子有三端,其一曰文士之笔端。

    【译文】

    君子有三样东西,其中之一便是文士的笔端。

    【点评】

    三端的说法出自《韩诗外传》,但原文是“君子避三端,避文士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口诛笔伐,有时严于斧钺,其力量不可小觑。唐人徐寅有七律《笔》大赞笔的功用:“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势健岂饶淝水阵,锋聒还学历山耕。毛干时有何人润,尽把焚烧恨始平。”

    汉班超常为官佣书(1),久劳苦,乃投笔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2),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焉能久事笔砚?”

    【注释】

    (1)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史学家班固之弟。班超是卓越的军事家、外交家,长期驻扎西域,依靠智慧和谋略,维持了汉朝在西域的势力。

    (2)傅介子:北地(今甘肃庆阳)人,西汉大臣,曾平定西域龟兹、楼兰等国的反汉势力。张骞:字子文,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西汉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奉武帝命,出使西域,是沟通西域的第一人,为“丝绸之路”的开辟立下了不朽功勋。

    班超投笔从戎

    《投笔记》中的一幕。

    【译文】

    汉代的班超曾为官府抄书,长期劳苦不堪,于是将笔扔在地上,说:“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张骞,在异域立下功勋,以获取封侯的奖赏。怎么能长久地与笔砚打交道呢?”

    【点评】

    这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在西域二十二年,所能直接指挥的汉朝军队数量非常有限,他运用极为高超的外交和手腕,依靠西域当地亲汉势力,彻底驱逐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最终获封“定远侯”,实现了自己当初立下的志愿。

    魏明帝见殿中侍御史簪白笔(1),侧阶而立,问曰:“此何官也?”辛毗对曰(2):“御史簪笔书过,以记陛下不依古法者。今者,直备官眊笔耳(3)。”

    【注释】

    (1)魏明帝:曹叡,曹魏第二帝,魏文帝之子,在位12年(227——239)。侍御史:官名,曹魏时始置。

    (2)辛毗:字佐治,汉末三国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早年侍奉袁绍,后出仕曹魏。

    (3)眊(mào):昏聩不清。

    【译文】

    魏明帝看见殿中有侍御史头插白笔,在台阶两侧站立,询问说:“这是什么官?”辛毗回答说:“御史簪笔记载过失,专门负责记载陛下做事不依照古法之事。但现在的御史,只不过是聊备官职,浪费毛笔罢了。”

    【点评】

    据《三国志·辛毗传》,辛毗屡屡忠言直谏。曹丕得以继承曹操之位,就得益于辛毗坚持主张不可废长立幼。至明帝时,辛毗已是元老重臣,固可言无忌。

    左思为《三都赋》(1),门庭藩溷(2),必置笔砚,十稔方成(3)。

    【注释】

    (1)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三都赋》:左思的代表作,分述蜀都成都、吴都建业、晋都洛阳的情形,以夸耀晋朝的文治武功。

    (2)溷(hùn):厕所。

    (3)稔(rěn):年。

    【译文】

    左思写作《三都赋》时,在门口、庭院、围墙、厕所等处都放了笔砚,花费了十年才写成。

    【点评】

    《三都赋》是左思的潜心力作,在各处放置笔砚,是为了随时记录不时跃出的文思。左思未曾去过成都、建业,但凡有熟人从两地回来,他就会详细询问风土民情。在如此的呕心沥血下,《三都赋》写成后轰动一时,洛阳城内人人竞相传抄,引发纸张紧张而涨价,这便是成语“洛阳纸贵”的出处。

    薛宣令人纳薪(1),以炙笔砚。

    【注释】

    (1)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西汉大臣。由小吏出身,因为政有法,执法公平,最终升至丞相。

    【译文】

    薛宣令民众缴纳木柴,用来烤暖笔砚。

    【点评】

    古时寒冷,冬天磨墨后常易冻结,所以需要用火烤化。

    朱松麟刻松鹤竹笔筒及背面刻铭

    又鱼豢《魏略》曰(1):颜斐(2),字文林,为河东太守。课人输租(3),车便置薪两束,为寒炙笔砚。风化大行。

    【注释】

    (1)鱼豢(huàn)《魏略》:鱼豢,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三国魏官员,著名史学家。《魏略》,魏国史书,记事至魏明帝曹叡止。现已失传。

    (2)颜斐:济北人,曹魏大臣,历任京兆太守、平原太守。

    (3)课:征收租税。

    【译文】

    鱼豢《魏略》称:颜斐字文林,任河东太守。他向百姓征收租税,随车放置两束木柴,为的是天冷时烘烤笔砚。从此风化大行。

    【点评】

    在豪杰辈出的三国时代,颜斐声名不显,但他历任各地太守,劝课农桑,发展生产,使经历汉末大乱的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因此极受爱戴。传说他调离时,百姓极力挽留,不使前行,整整花费了十余天才走出郡界。

    祢衡为《鹦鹉赋》于黄射祖之子座上(1),笔不停辍。又阮瑀援笔草檄立成(2),曹公索笔求改,卒无下笔处。

    【注释】

    (1)祢衡:字正平,平原般县(今山东临邑)人。汉末名士,与孔融、杨修亲善,为人狂傲。触怒曹操,后被江夏太守黄祖所杀。《鹦鹉赋》:祢衡的代表作,汉末小赋的优秀作品。祖:指黄祖,东汉末年人,为刘表部下,任江夏太守。

    (2)阮瑀(yǔ):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籍之父。

    【译文】

    祢衡在黄射黄祖之子座上写作《鹦鹉赋》时,一气呵成,毫无停顿。又有阮瑀持笔起草檄文,立刻写就,曹操索笔想要修改,最终竟然没有可以下笔的地方。

    【点评】

    祢衡年轻而有大才,孔融曾称赞他为“颜回不死”,由此恃才傲物,屡屡出言不逊。他曾触怒曹操,曹操虽有意杀他,但为了爱惜名声,便将他转送去荆州刘表处,想借刀杀人。刘表也没有上当,又将祢衡转送至黄祖处。祢衡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触犯黄祖,招致杀身之祸。

    《史记》:西门豹为邺令(1),投巫于水,复投三老(2)。乃簪笔磬折,向河而立,以待良久。

    【注释】

    (1)邺:古地名,今河北临漳。

    (2)三老:古代县、乡地方掌教化之官,由乡里推举的年老德高者出任。

    【译文】

    《史记》称:西门豹任邺令,将巫扔到河中,再扔三老。然后簪笔弯腰行礼,面向河水站立了许久。

    【点评】

    西门豹治邺是《史记》的名段落,出自《滑稽列传》。当时邺地水患频发,迷信盛行,巫人与地方上的三老等勾结起来,以给河伯娶媳妇为名,伺机敛财,使穷苦民众深受其害。西门豹机智地惩治了这些恶党,之后兴修水利,使邺地不再受水患之苦。

    崔豹《古今注》云:牛亨问:“彤管何也?”答曰:“彤,赤漆耳。史官载事,故以赤管,言以赤心记事也。”

    【译文】

    崔豹《古今注》称:牛亨提问:“彤管是什么?”回答说:“彤是红色的漆。史官记载事件,之所以要用红色的笔管,是表示以赤心肝胆记事。”

    【点评】

    许慎《说文解字》:“彤,丹饰也。”即用红色漆涂饰之意。古代漆器多为红色、黑色,因此笔管为红色,并不奇怪。但史官用笔为红色是否真的带有上述道德意味,则不可知。不过汉代宫廷的确设有女性史官,选择知书达理的良家妇女充任,持彤管笔,记载宫闱起居之事,以示劝诫。《后汉书·皇后纪序》称:“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又因女史持彤管笔,而得“彤史”的雅称。

    曹公欲令十吏就蔡琰写书(1)。姬曰:“妾闻男女礼不亲授。乞给纸笔一月,真草维命(2)。”于是缮写送之,文无遗误。

    三国图像·蔡文姬

    明代画卷中的蔡文姬

    【注释】

    (1)蔡琰:即蔡文姬,“琰”为其名,原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汉末文学家蔡邕之女,同时也是著名的女诗人。早年被匈奴虏掠,后被曹操赎回。

    (2)真草:指楷书与草书。

    【译文】

    曹公想要让十名官吏到蔡琰处抄写书籍。蔡文姬说:“我听说男女之间按照礼,是不能直接接触的。请您给我纸笔和一个月的时间,由我来抄写,楷书也好,草书也好,听凭您的命令。”于是蔡文姬缮写后送呈曹操,文字没有遗误。

    【点评】

    蔡邕是东汉末年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除了极富才学之外,还拥有大量的藏书。曹操与蔡邕交好,文姬归汉后,便向她询问蔡家藏书的情况。文姬答以原先有书四千余卷,经战乱已经全部散失,但记忆所及能背诵四百余篇,于是便有了上述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蔡文姬对于中国文化和典籍的流传是有功的。

    王粲才高(1),辨论应机,属文举笔便成。钟繇、王朗(2),名为魏卿相,至朝廷奏议,皆阁笔不敢措手。

    【注释】

    (1)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汉末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少年时即受知于蔡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2)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末名士。出仕曹魏,官至司徒,与钟繇、华歆并为“三公”。玄学家王肃之父。

    【译文】

    王粲才华很高,辩论时能随机应变,写文章提笔便成。钟繇、王朗,虽名为魏的重臣,但每逢写作朝廷的奏议,都搁笔不敢下手。

    【点评】

    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才思敏捷,《三国志》说他“善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王粲的记忆力也非常惊人,他观棋时不慎将棋盘打翻,却能复盘,分毫不差。

    《袁子正书》云(1):尚书以六百石为名,佩契刀囊(2),执版,右簪笔焉。

    【注释】

    (1)《袁子正书》:晋袁准撰,原为二十五卷,今失传,仅有清人辑本。

    (2)契刀囊:用来盛放秘密文书的布袋。

    【译文】

    《袁子正书》称:尚书的官秩为六百石,随身佩带契刀囊,手执版牍,冠的右侧簪笔。

    【点评】

    尚书自汉武帝时,逐渐成为机要职务,掌管朝廷奏议和文书的起草,契刀囊、版与簪笔都是必备的工作装备。契刀囊专门用于存放需要保密的文书,版指木牍,用于随时记事,大臣上朝时手持的朝笏即源自于此。

    《孔子世家》云(1):孔子在位听讼,文辞可以与人共者,不独有也。至于修《春秋》笔则笔(2),削则削。子夏之徒(3),不能赞其一辞。

    【注释】

    (1)《孔子世家》:指《史记·孔子世家》。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所撰,实则乃鲁国史官编纂,记事起鲁隐公元年(前722),终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3)子夏:即卜商,“子夏”乃其字,孔子晚年所收弟子。精于学问,能传孔子之学。

    【译文】

    《孔子世家》称:孔子任官审理案件时,文辞上有可以与别人商讨的,决不独断。到了他修《春秋》的时候,则该写的一定要写,该删去的一定要删去。子夏等人,不能增删一句。

    【点评】

    孔子撰《春秋》之说不可信,但若说孔子曾对其整理、修订则大致可信。《春秋》行文简省,措辞严谨,古人说《春秋》“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能使“乱臣贼子惧”,可见其文字的威力。

    闭户著书图

    王充好理实,闭门潜思,户牖墙壁各置刀笔(1),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注释】

    (1)牗(yǒu):窗户。

    【译文】

    王充喜好理实,闭门潜心思索,在门口、窗户和墙壁等处都放置了刀和笔,就这样写成了《论衡》八十五篇,共二十余万字。

    明代树根笔挂

    笔挂是长时间放置毛笔所使用的器具,上面的横梁有挂钩,用于挂笔。

    【点评】

    王充是东汉重要的思想家,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信谶纬、好迷信的虚妄风气,王充对此极为不满,因而潜心创作了《论衡》,致力破除迷信,是汉代思想史的重要著作。

    文中所提及的“刀”,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橡皮,用于刮削竹简,修改错误。从这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纸张在王充身处的东汉已经被发明、使用,但仍有一个纸张与竹简并行的过渡时期。

    谢承《后汉书》云(1):杨璇(2),字玑平,平零陵贼,为荆州刺史赵凯横奏(3)。槛车征之(4),仍夺其笔砚。乃啮臂出血,以簿中白毛笔染血以书帛上,具陈破贼之形势,及言为凯所诬。以付子弟诣阙。诏原之。

    【注释】

    (1)谢承《后汉书》:谢承字伟平,三国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学多闻,尤熟于东汉史事。谢氏《后汉书》原为一百三十卷,现已失传,有鲁迅辑本。

    (2)杨璇: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灵帝时任零陵太守。

    (3)荆州刺史:荆州的地方长官。荆州,最早为九州之一,汉代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一部。刺史,始设于汉代,初为监察官,后权柄渐重,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4)槛(jiàn)车:四周有栅栏的车,多用于押送犯人。

    【译文】

    谢承《后汉书》称:杨璇字玑平,平定零陵的叛乱,却遭到荆州刺史赵凯的诬告。朝廷派出槛车押送他,并没收了他的笔砚。于是他将手臂咬出血来,用簿中的白毛笔蘸着血在帛上书写,具体陈述了平定叛乱的情形,并称自己系被赵凯诬陷。他将这封血书交给子弟,让他们去皇宫申冤。皇帝下诏赦免了他。

    【点评】

    写血书以表坚定不移的志向或者申诉千古奇冤,似乎是中国历代相承的特色。未知杨璇所为是否就是血书之滥觞。

    王隐《晋书》(1):陈寿卒(2),洛阳令张泓遣吏赍纸笔(3),就寿门下写《三国志》(4)。

    【注释】

    (1)王隐《晋书》:王隐字处叔,东晋陈郡陈(今河南淮阳)人。博学多闻,尤其熟悉西晋历史。他所撰《晋书》原为九十三卷,是记述晋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为房玄龄《晋书》的蓝本之一,现已失传,有清人辑本。

    (2)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曾师从学者谯周。原为蜀臣,蜀亡后,出仕西晋。

    (3)赍(jī):抱着,带着。

    (4)《三国志》:陈寿撰。记载三国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译文】

    王隐《晋书》称:陈寿死后,洛阳令张泓派遣官吏带着纸笔,到陈寿家里抄写《三国志》。

    【点评】

    此事见于房玄龄《晋书》陈寿本传。《三国志》在陈寿生前似乎并未流传,他死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等人上表,称“故治书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希望朝廷能加以采录,于是朝廷诏令河南尹、洛阳令备纸笔,到陈寿家中去抄写。

    《谢庄传》云(1):时宋世宗出行夜还(2),敕开门。庄居守曰:“伏须神笔,乃敢开门。”

    【注释】

    (1)《谢庄传》:指《宋书·谢庄传》。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文学家。代表作有《月赋》等。

    (2)宋世宗:即宋文帝刘义隆,在位30年(423——453),年号“元嘉”,期间为刘宋王朝的全盛期,史称“元嘉之治”。

    【译文】

    《谢庄传》称:当时宋世宗外出,夜间才回来,下令开门。谢庄负责守备,说:“需要陛下的亲笔诏书,才敢开门。”

    【点评】

    宋文帝之后曾在某次酒宴中,询问谢庄为何坚持不开门。谢庄从容不迫地说:“臣听说帝王外出巡游、郊祀,都应有所节度。陛下白天出门,夜间才返回,我怕有别有用心的恶徒借陛下的名义发布假命令,因此必须要看到诏书,才敢开门。”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以笔迹判断真伪,自古有之。古代还有“画押”,即个人创造的个性化符号,也起到防伪的作用。

    《王僧虔传》云(1):宋孝武欲擅书名(2),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

    【注释】

    (1)《王僧虔传》:指《南齐书·王僧虔传》。王僧虔,出身琅琊王氏,南朝宋齐间人,擅长书法,有唐人摹本《太子舍人帖》传世。

    (2)宋孝武:此处原误作“齐孝武”。宋孝武帝刘骏,南朝宋第四帝,在位11年(454——464)。

    【译文】

    《王僧虔传》称:宋孝武帝想要独享书法家的名头,王僧虔不敢显山露水,经常用不好的笔写字,以求被宽容。

    【点评】

    宋孝武帝生性忌刻,自以为书法造诣很高,容不得臣下比他高明,故而王僧虔不得不出此下策。南朝皇帝中不乏喜好书法者,齐高帝萧道成也擅长书法,称帝后曾与王僧虔比赛书法,问王僧虔:“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好明说自己比皇帝高明,只能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萧道成的气度较大,闻弦歌而知雅意,也不为难王僧虔,哈哈一笑了事。

    水晶笔插

    孔稚圭上表曰(1):圣照元览,断自天笔。

    【注释】

    (1)孔稚圭: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朝宋齐间文学家。擅长骈文。

    【译文】

    孔稚圭上表称:圣上洞察细微、如同手里握有天笔,能断知一切。

    【点评】

    这句出自孔稚圭永明九年(491)所上表,见《南齐书》本传。古代臣下向帝王上表,基本都有这类表示诚惶诚恐的恭敬之语。

    庾易(1),字幼简。侍中袁彖雅慕之(2),赠鹿角书格、蚌砚、象牙笔管。

    【注释】

    (1)庾易:此处原误作“庾廙”。庾易,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朝隐士。

    (2)侍中:古代官名,秦始置,汉代袭之,因随从皇帝左右,参闻朝政,成为清要贵重之职。袁彖(tuàn):字伟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宋齐间人。

    【译文】

    庾易字幼简,侍中袁彖仰慕他的为人,赠送给他鹿角制作的书格、蚌壳制作的砚和象牙制的笔管。

    【点评】

    文中提及的书格,也是文房清玩之一,功能是写字时支撑手臂,使手腕不摩擦纸,以防染墨。用鹿角制成,可知除了实用之外,还是奢侈贵重的玩物。

    陶弘景,字通明(1)。年四五岁,常以荻为笔(2),画灰中学书,遂为善隶。

    【注释】

    (1)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北朝道士、道教茅山宗的创始者。同时也是医药学家,增补《神农本草经》,撰成《本草经集注》(敦煌卷子中有该书残卷)。字通明,原文误作“字彦通”。

    (2)荻(dí):草本植物,生长于水边,与芦苇同类。

    【译文】

    陶弘景字通明,四五岁的时候,经常拿着荻当做笔,在灰中画着学习写字,由此后来擅长写隶书。

    【点评】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身上。他幼年时,家境贫困,无力购置纸笔,母亲郑氏便用荻草为笔,在地上写字,教育欧阳修。

    范岫(1),字懋宾,济阳考城人。每居,常以廉洁著称。为晋陵太守(2),虽牙管一双,犹以为费。

    【注释】

    (1)范岫(xiù):南朝文士,以博学而著称,为官廉洁,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2)晋陵:古郡名,治所在丹徒(今江苏镇江)。

    【译文】

    范岫字懋宾,是济阳考城人。每在一地做官,都以廉洁著称。他任晋陵太守时,虽然只有一对象牙管笔,还觉得太浪费。

    【点评】

    范岫是南朝著名文士,与当时文坛领袖沈约交谊深厚。据《梁书》本传,范岫身高“七尺八寸”,举止恭敬守礼,双亲病逝后,不食荤腥,只穿布衣。他为官十分廉洁,当时享有盛誉。他担任长城令时,置办了一个“梓材巾箱”,用了几十年,后来官位渐显,还依旧使用。

    《太公阴谋》(1):笔之书曰,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

    【注释】

    (1)《太公阴谋》:相传为西周吕望撰,兵法书,原为八十一篇,已佚。

    【译文】

    《太公阴谋》称:笔之书上说,笔的毫毛那么茂盛,人掉进水中可以逃脱,陷入文网就活不了了。

    【点评】

    文字的力量有时非常可怕,深文周纳,足以置人死地。“陷文不活”,的确是非常精到的归纳。《太公阴谋》是兵书,其中讲到“陷文不活”,猜测与设置离间计有关。

    蔡邕《与梁相》(1):复惠善墨良笔,下工所无重,惟大恩厚施,期于终始。“工”一作“士”。

    【注释】

    (1)蔡邕(yōng):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汉末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

    【译文】

    蔡邕《与梁相书》中写道:您又送给我优良的墨和笔,我这个人无足轻重,只是希望您的大恩厚施能始终如一。“工”一作“士”。

    【点评】

    由此信可见,古人在获得良笔佳墨之后的欣喜之情。

    徐广《车服仪制》曰(1):古者,贵贱皆执笏(2)。缙绅之士者,缙笏而垂绅带也(3)。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像。

    【注释】

    (1)徐广《车服仪制》:徐广字野民,晋宋东莞姑幕(今山东莒县)人。学问广博,尤其精通礼学,著有《车服仪制》及《晋纪》凡四十六卷。

    (2)笏(hù):古代臣子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板状物。

    (3)缙(jìn)笏而垂绅带:指插笏,垂着绅带,这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缙,插。绅带,士大夫束于腰间,一头下垂的大带。

    【译文】

    徐广《车服仪制》称:古时无论身份贵贱,都手持笏。缙绅之士,就是指插着笏而垂绅带的意思。有事则要书写下来,因此一直簪笔。现在的白笔,就是这种制度的残留。

    【点评】

    笏,又称“朝笏”,有玉制、象牙制、竹木制等多种。本来的用途是在上朝时随时记录君命或要事,《礼记·玉藻》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后来实用功能逐渐丧失,成为朝堂礼仪的一部分。

    《礼》云(1):“史载笔,士载言。”注云:“谓从于会同(2),各持其职,以待事也。笔谓书具之属。”

    【注释】

    (1)《礼》:此指《礼记》。

    (2)会同:指朝会。

    【译文】

    《礼记》称:“史官持笔记录政事,士进献言论。”注称:“这是说跟随君主参加朝会,各自按照职位,等待处理事务。笔指的是书写器具。”

    【点评】

    此条出自《礼记·曲礼》,所谓“注”是郑玄注。上古时,史官随从于君王左右,随时记载其言行。所谓“士载言”是指士进献历史记载,以备君主参考。

    《典略》云(1):路粹(2),字文蔚,少学于蔡邕。为丞相军谋祭酒(3),曹操令枉状奏孔融诛之(4)。后人观粹所作,无不嘉其才而忌其笔。

    【注释】

    (1)《典略》:魏鱼豢撰。原书五十卷,现已失传,是一部野史著作,记事上起周秦,下至三国,内容颇为驳杂。

    (2)路粹:汉末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出仕曹魏。

    (3)丞相军谋祭酒:此职由曹操始设,为丞相府属官,乃其幕僚。

    (4)孔融:字文举,鲁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译文】

    《典略》称:路粹字文蔚,年轻时师从蔡邕学习。他担任丞相军谋祭酒,曹操命令他歪曲事实弹劾孔融,然后诛杀了孔融。后人阅读路粹所作的奏章,无不赞美其才华而忌惮其笔锋。

    【点评】

    路粹在曹操的授意下,以其文笔使孔融受诛。但建安十九年(214),他随曹操出征汉中,在军中坐事伏法,最终也没有善终,可知“伴君如伴虎”。文人往往自以为聪明,曲意逢迎,但也难保何时触怒龙颜,招致杀身之祸。

    鲁公写经图

    二之造

    韦仲将《笔墨方》(1):先于铁梳梳兔毫及青羊毛,去其秽毛讫,各别用梳掌痛,正毫齐锋端,各作扁,极令匀调平好,用衣青羊毛。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固。痛颉讫,以所正青羊毛中截,用衣笔中心,名为“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复用青毫,外如作柱法,使心齐,亦使平均,痛颉内管中,宜心小不宜大。此笔之要也。

    【注释】

    (1)韦仲将《笔墨方》:韦仲将即韦诞,“仲将”乃其字,三国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曾任武都太守,擅长书法。《笔墨方》为记载制笔墨方法的技术文献,现已失传,仅有辑本。

    【译文】

    韦仲将《笔墨方》称:先用铁梳梳理兔毫与青羊毛,去除其中不干净的之后,分别用梳背拍打,使兔毛的尖端对齐,将其拍扁,使之非常匀称平整,再在外面裹上青羊毛。青羊毛要距离兔毫头下端大约二分左右,然后合起来,拍扁,再卷得非常牢固。这样之后,用所拍正的青羊毛中截,来裹用笔的中心,这叫做“笔柱”,或者称“墨池”、“承墨”。然后再用青毫,以做柱的方法,使中心对齐,同样要让它平匀,用力栽入笔管中,笔心宜小不宜大。这就是制笔的要领。

    【点评】

    韦诞的这番详细记载,是极为难得的制笔全流程的技术文献,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详细了解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制笔工艺的面貌。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兼毫笔”了。兼毫笔,是指以一种以上的毫制成的笔,以一种毫为柱,以其他毫为外层的“被”,这样可以兼具不同毫的优点,达到刚柔适度,运转如意的效果。

    王羲之《笔经》曰:《广志会献》云(1),诸郡献兔毫,出鸿都门,惟有赵国毫中用。世人咸云兔毫无优劣,笔手有巧拙。意谓赵国平原广泽,无杂草木,惟有细草,是以兔肥。肥则毫长而锐,此则良笔也。凡作笔须用秋兔,秋兔者,仲秋取毫也。所以然者,孟秋去夏近(2),则其毫焦而嫩,季秋去冬近(3),则其毫脆而秃,惟八月寒暑调和,毫乃中用。其夹脊上有两行毛,此毫尤佳,胁际扶疏,乃其次耳。采毫竟,以纸裹石灰汁,微火上煮,令薄沸,所以去其腻也。先用人发抄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凡兔毛长而劲者曰毫,短而弱者曰毳(4),惟令齐平。以麻纸裹柱根令治,用以麻纸者,欲其体实,得水不胀。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见,然后安之,惟须精择,去其倒毛。毛杪合锋,令长九分。管修二握,须圆正方可。后世人或为削管,故笔轻重不同。所以笔多偏握者,以一边偏重故也。自不留心加意,无以详其至。此笔成,合蒸之,令熟三斛米饭(5),须以绳穿管悬之水器上一宿,然后可用。世传钟繇、张芝皆用鼠须笔,锋端劲强有锋铓,余未之信。夫秋兔为用,从心任手,鼠须甚难得,且为用未必能佳,盖好事者之说耳。昔人或以琉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矣(6)。近有人以绿沉漆管及镂管见遗,录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必金宝雕琢,然后为贵也。余尝自为笔,甚可用,谢安石、庾稚恭每就我求之(7),靳而不与(8)。

    【注释】

    (1)《广志会献》:疑为《广志》,晋郭义恭撰,博物类书,原书两卷,已散佚。

    (2)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

    (3)季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农历九月。

    (4)毳(cuì):细毛。

    (5)斛(hú):古代容积单位,一斛合十斗。

    (6)踬(zhì):不顺畅。

    (7)谢安石:即谢安,“安石”乃其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重要的政治家。在他的指挥下,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获胜,转危为安。庾稚恭:即庾翼,“稚恭”乃其字,颍川鄢陵(河南鄢陵)人,东晋政治家。立志恢复中原,未果而死。

    (8)靳(jìn):吝惜,不愿给予。

    【译文】

    王羲之《笔经》称:《广志会献》说,各郡进献兔毫,都从鸿都门出入,其中只有赵国产的毫合用。世人都说兔毫不分优劣,制作笔的工匠有巧拙之分。我认为赵国平原开阔,没有杂草木,只有细草,因此兔长得肥硕。兔肥则毫长而锐利,是制作良笔的好材料。但凡制造笔,应使用秋天的兔毫,秋天的兔毫,是指仲秋时节所取的兔毫。这样做的原因是:七月距离夏天近,所以兔毫焦而嫩,九月离冬天近,所以兔毫脆而秃,只有八月寒暑调和,兔毫才合用。兔子夹脊上有两行毛,这是最好的兔毫,胁处的毫较为稀疏,比前者略差。采毫之后,用纸裹上石灰汁,用微火煮,令其微微沸腾,这是为了去除油脂。先用几十根人的头发,夹杂青羊毛和兔毛凡是兔毛,长而硬的称为毫,短而软的称为毳,使其齐而平。用麻纸裹在柱根上,使其牢固,用麻纸,是因为它的材质结实,遇水不会发胀。然后取上等的毫薄薄地铺在柱的外侧,将柱完全覆盖,然后使其妥帖。但需要精心选择,剔除倒毛。然后毛的尖端合出笔锋,保持九分的长度。笔管的长度为二拳,必须圆且正才行。后世有人削裁笔管,结果造成笔轻重不同。之所以有很多人握笔不正,就是因为笔的一端偏重所导致的。自己若不留心加意,就无法了解制笔的精髓。笔造完后,放在一起蒸,用能煮熟三斛米饭的水量,用绳子穿着笔管,放在水器上方蒸一整夜,然后才可使用。世间传说钟繇、张芝都用鼠须笔,笔锋强劲而有锋芒,我并不相信。秋天的兔毫用来制笔,使用时得心应手,鼠须很难获得,而且用来制笔并不一定好,这些不过是好事者的传言罢了。以前有人用琉璃、象牙做笔管,的确非常华丽,但是笔应轻便,太重则用起来不顺畅。近来有人赠送给我绿沉漆笔管和镂刻笔管,我使用了很多年,也同样可赏玩,并非一定要黄金宝石镶嵌雕琢,才算贵重。我曾经自己制笔,颇为合用,谢安、庾翼经常向我索要,我舍不得,没给他们。

    皇帝批阅的奏折和使用的文房四宝

    象牙、兽角毛笔

    【点评】

    上文提及了另一种制笔方法,与《笔墨方》所述的“兼毫笔”不同,虽然也同样使用多种毫,但不是按毫种不同分层使用,而是混杂使用,同样也可起到综合各种毫的优点,达成刚柔兼备的效果。这种制笔法称为“杂毫”。

    此外,从上文还可得知,王羲之曾自制毛笔,颇为好用,使谢安等人艳羡(不过《笔经》是否为王羲之所撰,存有争议)。参照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著名书法家都曾自制笔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家对于文房四宝的优劣,最是甘苦自知。

    《博物志》云(1):有兽缘木,文似豹,名虎仆,毛可以取为笔。岭外尤少兔(2),人多以杂雉毛作笔,亦妙。故岭外人书札多体弱,然其笔亦利。其云,至水干墨紧之后,鬈然如虿焉(3)。所以《岭表记》云(4),岭外既无兔,有郡牧得兔毫,令匠人作之。匠者醉,因失之,惶惧,乃以己须制上。甚善,诘之,工以实对。郡牧乃令一户必输人须,或不能逮,辄责其直。宣城之笔(5),虽管答至妙,而佳者亦少,大约供进或达寮为之则稍工。又或以鹿之细毛为之者,故晋王隐《笔铭》云(6):“岂其作笔,必兔之毫?调利难秃,亦有鹿毛。”盖江表亦少兔也,往往商贾赍其皮南渡以取利。今江南民间使者,则皆以山羊毛焉。蜀中亦有用羊毛为笔者,往往亦不下兔毫也。

    【注释】

    (1)《博物志》:晋张华撰。博物志怪书,共十卷,今存。

    (2)岭外:即岭南地区。

    (3)鬈(quán)然:弯曲的样子。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4)《岭表记》:即《岭表录异》。唐刘恂撰。共三卷,专记岭南地区的物产与奇异之事。

    (5)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唐时称宣州。

    (6)王隐《笔铭》:王隐,见前注,《笔铭》为其所撰文章。

    【译文】

    《博物志》称,有一种野兽在树上栖息,身体上的花纹像豹,名叫“虎仆”,它的毛可以用来制笔。岭南地区很少有兔子,人们多用杂鸡毛造笔,也很不错。因此当地人所写书札大多字体孱弱,但他们的笔也很锐利。据说,等到墨晾干之后,笔头就会弯曲得像蝎子一样。因此《岭表记》称,岭南没有兔子,有一位郡太守得到了兔毫,命令工匠制笔。工匠喝醉了,丢失了兔毫,十分害怕,于是就用自己的胡须做成笔,进献给太守。这笔很好用,太守询问起来,工匠禀报了实情。于是太守就下令每户都必须缴纳胡须,有人交不出来,就必须交纳价值相等之物充抵。宣城产的笔,虽然笔管非常精妙,但好的很少,大致来说,进贡朝廷或是供应官府的略精致一些。又有人用鹿的细毛制笔,所以晋代王隐的《笔铭》称:“制笔难道一定要用兔毫么?若说易于调制而耐用,鹿毛也不错。”江南也很少有兔子,常有商人运输兔皮到南方以获利。如今江南民间使用的笔,则都是用山羊毛制成的。蜀地也有用羊毛制笔的,往往不逊色于兔毫笔。

    【点评】

    兔毫、羊毫以及狼毫(黄鼠狼毛)是最主要的制笔原料,但在缺乏上述原料的地区,也可因地制宜,以其他毛料替代,如鹿毛、鸡毛等。鸡毛笔在毛笔中最软,乃选取鸡的绒毛制成,因此又称“鸡绒笔”,适合作画,而不宜书写。宣城是唐宋时期最知名、最重要的产笔地,宣笔以品质优良著称。唐宋诗人多有诗作赞叹,如唐人耿有《赋咏宣州笔》:“寒竹渐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唐代女诗人薛涛则说:“越管宣毫始称情。”但从上文可知,宣笔也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问题。

    今之飞白书者(1),多以竹笔,尤不佳。宜用相思树皮,棼其末而漆其柄(2),可随字大小,作五七枚妙。往往一笔书一字,满一八尺屏风者。

    【注释】

    (1)飞白书:又称“飞白”,是一种特殊的书法,笔画中隐隐露出纸的白色。

    (2)棼(fén):纷乱。

    【译文】

    现在写飞白书,多用竹笔,非常不好。最好用相思树皮,将其末端弄成细丝状,在它的柄上涂上漆,可根据字的大小,作五七枚效果最好。往往一笔就能写成一个字,占满一幅八尺大的屏风。

    【点评】

    飞白书据说起自蔡邕,相传汉灵帝时修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大受启发,仿效创造了“飞白书”。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这种书法的最大魅力在于气势飞动以及留白之处“窈窕出入”、随意洒脱,但很难写好。

    《墨薮》云:王逸少《笔势图》(1),先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取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妙。今之小学者言笔(2),有四句诀也:“心柱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

    【注释】

    (1)王逸少:即王羲之。《笔势图》:又称《笔阵图》,相传为卫夫人所撰,是一篇书法理论文章。王羲之另撰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及《笔势论十二章》。

    (2)小学:即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译文】

    《墨薮》称:王羲之《笔势图》讲,先采集深山峻岭中的兔毫,在八九月收集,制成的笔头长一寸,笔管长五寸,笔锋整齐笔腰强劲者为好。如今研究小学的人谈及笔,有四句口诀:“心柱要硬,覆毛要薄,尖得像锥子,整齐得像凿子。”

    【点评】

    《笔势图》相传为卫夫人所撰,但疑不能决,也有人主张乃王羲之所撰,或称六朝人伪托。王羲之另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上文出自前者。

    蜀中出石鼠,毛可以为笔,其名。秦蒙恬为笔,以狐狸毛为心,兔毫为副(1)。见《博物志》。

    【注释】

    (1)副:指笔头外层。

    【译文】

    蜀地出产石鼠,它的毛可以制笔,名叫“”。秦代的蒙恬制笔,用狐狸毛做心,兔毫做被毫。见《博物志》。

    【点评】

    如同杜康造酒、蔡伦造纸一样,蒙恬被奉为毛笔的发明者。而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可能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的毛笔。现存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晚期楚墓出土的。

    李阳冰《笔法诀》云(1):夫笔大小硬软长短,或纸绢、无心散卓笔(2),即各从人所好。用作之法,匠须良哲,物料精详。入墨之时,则毫副诸毛勿令斜曲。每因用了,则洗濯收藏,惟己自持,勿传他手。至于时展其书,兴来不过百字,更有执捉之势,用笔紧慢,即出于当人至理确定矣。

    清代小松款刻诗文婴戏图象牙毛笔

    黑漆描金梅花纹毛管

    【注释】

    (1)李阳冰《笔法诀》: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尤精小篆。曾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并改动《说文解字》。《笔法诀》,是李阳冰所撰的书法理论著作。

    (2)无心散卓笔:唐宋时期的一种毛笔,毫长寸半,一半藏于管中。

    【译文】

    李阳冰《笔法诀》称:笔的大小、硬软、长短,或是纸张、无心散卓笔,各根据个人的喜好不同,没有一定。制笔的方法是,工匠必须手艺高超,原料必须精美齐备。蘸墨的时候,不要让笔锋和笔侧的毛弯曲了。每次使用完毕,就要洗净收藏,只能自己使用,不要给别人。至于时不时地施展书法,凭着兴致,每次不超过百字,更有执笔的姿式、用笔的紧慢,都由书写者依理决定。

    【点评】

    无心散卓笔是唐宋时代的名笔,该笔笔锋很长,深扎入笔管腔内,所谓无心是指不制笔柱。宋代宣州笔匠诸葛高最擅长制作此种毛笔,苏东坡曾说:“惟诸葛高能之,他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法。”

    明代青白玉桃形笔洗

    今有以金银为泥书佛道书者,其笔毫才可数百茎。濡金泥之后,则锋重涩而有力也。

    【译文】

    如今有将金银制成泥用来抄写佛道书籍的,他们所用的笔毫只有数百根。蘸上金泥之后,笔锋就变得重涩而有力了。

    【点评】

    用泥金、泥银抄写佛经道经,对于佛道信徒来说,是表现其宗教虔诚的最佳方式之一(当然这也需要雄厚的财力)。泥金抄写,需用黑色硬质厚纸,这样才可承受泥金的重量,同时黑底金字,庄严雍容,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清代竹管大书画紫毫笔

    春夜宴桃李园

    三之笔势

    《老子》曰(1):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夫《四谱》之作,其用者在于书而已矣,故《笔势》一篇附之。

    【注释】

    (1)《老子》: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撰,又称《道德经》。

    【译文】

    《老子》称:建造房屋,必须开凿门和窗户,正因为门窗处空无一物,建筑才能发挥房屋的作用。我写作《文房四谱》,用处在于书写,因此将《笔势》一篇附在此处。

    【点评】

    如苏易简所说,此部分并非讲求笔墨器物,而是以书法中笔的运用为中心,抄撮材料的。

    记载天象、祭祀、狩猎等内容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系殷商时代的文字。之后周代通行大篆,春秋时期的各国文字各异,至秦代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同时又通行简便的隶书,之后又历经演化,形成草书、行书、楷书。

    青铜鼎铭文

    《真诰》曰(1):三皇之世(2),演八会之文(3),为龙凤之章、飞篆之迹,以为颁形。梵书分破二道(4),坏真从易,配别分支,乃为六十四种之书。又《真诰》曰:三君手迹(5),杨君书最工,不今不古,能大能细,大较虽效郄愔笔法(6),力兼二王而名不显者(7),当以地微,兼为二王所抑。掾书学杨,而字体劲利。

    【注释】

    (1)《真诰》:南朝陶弘景撰。道教重要典籍,共二十卷。

    (2)三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神农、黄帝。

    (3)八会:道教中阐述最高教义之书。

    (4)梵书:指佛经。二道:佛教中的无碍道与解脱道。

    (5)三君:指杨羲、许谧、许掾。杨羲字羲和,东晋道士,上清派宗师,在道教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许谧字思玄,东晋道士,宋代被奉为“太元广德真人”。许掾:即许询,字玄度,高阳(今河北蠡县)人,东晋玄学家、文学家。是玄言诗的代表作家。与王羲之、孙绰、支遁、谢安等人交游密切。

    (6)郄愔(xìxīn):字方回,东晋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其姊为王羲之妻,擅长书法,喜爱黄老仙道之术。

    (7)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译文】

    《真诰》称:三皇的时代,推演八会之文,形成了龙凤之章、飞篆之迹,用来昭示字形。佛经将二道割裂破坏,毁坏真而图求简便,分门别类,产生各种分支,于是就有了六十四种书。《真诰》又称:杨羲、许谧、许掾的手迹中,以杨羲的书法最好,糅合今古,能大能细,大体而言是仿效郄愔的笔法,笔力兼有二王之妙,他的名声不大,当是因为出身地偏僻,且名气被二王所压制。许询的书法学习杨氏,而字体强劲锋利。

    【点评】

    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大发展的时期,在宗教方面则是道教的兴盛期。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区之关系》中以王羲之等书法家多为道教信徒,推测书法的大发展与道教徒画符等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

    又云:八会书,文章之祖也。夫书通用墨者何?盖文章属阴,自阴显于阳也。又云神仙之书,乃灵笔真手也。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