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笔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译文】

    又称:八会书乃是各类文章的源头。为何书写时都用墨呢?这是因为文章属阴性,要自阴显阳。又说神仙之书,由灵笔真手写成。

    【点评】

    “阴阳说”是古人对于客观事物构成的朴素理解,墨色为黑,从阴阳说的角度而言,属阴,因此说文章乃“自阴显阳”。

    时人咸云:兔毫无优劣,笔手有巧拙。

    【译文】

    现在的人都说:兔毫没有优劣的区别,制笔的工匠则有巧拙之分。

    【点评】

    这一说法并不准确,首先制笔需用秋天的兔毫,其次不同地区的兔毫也有优劣之分,王羲之就主张“惟赵国毫中用”,因为赵地(今河北中部)“平原广泽,无杂草木,唯有细草”,此地出产的兔毫“长而锐”,是上等的制笔原料。

    王羲之《笔势论》云:凡欲书时,先干研墨,安著水中。研墨须调,不得生用,生用则浸渍慢涩。点笔之法,只可豆许大,湿不宜大点。横画之法不得缓,缓即不紧。竖牵之法不得急,宜卓把笔立,笔头先行,笔管须卓立,竖傍则曲也。轻健妙真,书之法也。草行之法,即任意也。

    【译文】

    王羲之《笔势论》称:但凡想要写字的时候,先干着磨墨,然后放入水中浸润。磨墨必须调和,不能生用,生用就会浸渍慢涩。蘸墨的方法是,只能蘸豆粒那么大,笔湿的时候不宜点得大。写横画的要领是不能慢,慢的话就会显得松散。写竖画之法不能急,应执笔正,笔头先行,笔管则要立正,要是歪向一侧的话,就会写偏。轻灵雄健曼妙,是书法的要诀。草书、行书的要诀,则是随心所欲。

    【点评】

    执笔得当与否,直接关系书法的好坏。从上文可见,执笔正为第一要务,应以“指实、掌虚、腕平、掌竖”为要诀。

    又云:初学书时,不得尽其形势,先想成字,意在笔前。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得形势,三遍须少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加其泄拔。须俟笔滑,不得计其遍数。又云:手稳为本,分间布白(1),上下齐平,得其体势。大者促之令小,小者放之令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又云:书法点之法,如大石当衢(2),或如蹲鸱(3),或如瓜子,或如科斗。落手之法,峨峨若长松之倚溪。立人之法,如鸟在柱首。

    【注释】

    (1)布白:书法术语,指着墨处与空白处疏密得当。

    (2)衢(qú):大路。

    (3)鸱(chī):鹞鹰。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指因“永”字包含了汉字的各种笔画,因此练好“永”字即可掌握笔法的基本。

    【译文】

    又说:初学书法时,字的布局很难如意,应先在心中默想如何写,做到意在笔前。第一遍是纠正姿势,第二遍则要领会其布局,第三遍应大致像所临范本,第四遍要添上遒劲丰润,第五遍则要做到流利挺拔。要一直练到熟极而流,不可计算自己练了几遍。又说:要以手稳为根本,笔画与留白之间要协调得当,上下齐平,将布局安排好。大的字要尽量写小,小的字要尽量写大,这样自然就能宽狭得当,不失其宜。又说:书法中点的要领,要像大石块放在路中间,或是像蜷曲着身子的鹞鹰,或是像瓜子,或是像蝌蚪。落手的要领是,峨峨般如长松斜立溪边。立人的方法,就如同鸟落在柱子上。

    【点评】

    书法讲求的是整体的谋篇布局,所以笔画之外的留白也是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代书法理论也相当重视布白,强调必须协调有致。清人冯武《书法正传》说:“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又云:一点失,如美人之无一目;一画失,如壮士之无一肱(1)。

    【注释】

    (1)肱(gōng):手臂。

    【译文】

    又说:一点没有写好,就如同美人少了一只眼睛;一画没有写好,就如同壮士少了一支手臂。

    【点评】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书法中讲笔画的成败,并不是孤立地观看其美观与否,而是将其纳入全局考量。过分突兀的个别笔画,会影响到整字乃至全篇的布局协调,成为上文所说的“美人少一目,壮士少一臂”的败笔。

    吴沈友少好学(1),时人以友有三妙:一舌妙,二刀妙,三笔妙。

    【注释】

    (1)沈友:字子正,汉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译文】

    东吴沈友年少时好学,当时人认为他有三妙:第一是口才妙,第二是刀法妙,第三是书法妙。

    【点评】

    沈友是文武双全之士,除了博学善文、口若悬河之外,还喜好军事,曾注《孙子兵法》。可惜他降年不永,后孙权听信谗言,将其处死,时年仅二十九。

    赵壹《非草书》曰(1):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皆黑也。

    【注释】

    (1)赵壹《非草书》: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人,东汉晚期文学家。代表作有《刺世疾邪赋》。《非草书》是赵壹的一篇文章,批评当时人痴迷于草书艺术的风气。

    【译文】

    赵壹《非草书》写道:每十天用掉一支笔,每月用完好几丸墨。衣领和袖子脏得发黑,嘴唇牙齿也都被染黑。

    【点评】

    《非草书》是赵壹作品中引起争议的一篇。当时士人中流行草书,有些人练字极其刻苦,如痴如醉(就如上文所描写的那样),乃至抛弃他务。赵壹认为书法不过是雕虫小技,如此乃是本末倒置,在文中对草书风行的时俗大加抨击,显示出很强的儒学本位色彩。

    王羲之《与谢安书》曰:复与君此真草(1),所得极为不少,而笔至恶,殊不称意。

    蔡邕《熹平石经》拓片

    【注释】

    (1)真草:楷书与草书。真,真书,即楷书。

    【译文】

    王羲之《与谢安书》称:又给您写了这楷书和草书,收获甚多,但笔太糟糕了,非常不合意。

    【点评】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书法家,为了写出满意的书法作品,据说他曾自制毛笔,以鼠须为材料,其笔劲锐异常,俗手绝难使用。

    蔡伯喈入嵩山学书(1),于石室内得素书(2),八角垂芒,颇欲似篆。伯喈得之,不食三日,惟只大叫欢喜。

    【注释】

    (1)蔡伯喈:即蔡邕,“伯喈”乃其字。

    (2)素书:写在白绢上的文字,白绢为素。

    【译文】

    蔡邕去嵩山学书法,在石室内得到了写于白绢上的文字,字的棱角处散发锋芒,很像篆书。蔡邕得到后,连着三天不吃饭,只是欢欣大叫。

    【点评】

    此故事出于传说,并不可信,至于什么是“八角垂芒”,也无从得知。这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变型,说是蔡邕独处一室,恍惚间有客人来访,长相极为怪异,向蔡邕传授了“九势”之后,就突然不见了。

    之所以围绕着蔡邕有着许多传说,原因在于他是东汉末年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他尤其擅长隶书。东汉灵帝熹平年间,蔡邕等人建议雕刻石经,以定六经文字,获灵帝批准,史称“熹平石经”,据传此石经就是由蔡邕书写上石的。因年代久远,熹平石经现仅存残片,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钟繇《宣示表》

    钟繇见蔡邕笔法于韦诞,自搥胸三日,胸尽青,因呕血。魏太祖以五灵丹救之(1),得活。繇求之,不与。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而得之。故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其后消息而用之(2),由是更妙。临死,启囊授其子会(3)。繇能三色书,然后最妙者八分(4)。

    【注释】

    (1)魏太祖:即魏武帝曹操。

    (2)消息:斟酌。

    (3)其子会:指钟繇之子钟会,字士季,三国魏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与邓艾率军攻灭蜀汉,后欲割据蜀地自立,事败而死。

    (4)八分:书体的一种。又称“楷隶”,东汉中期出现的新体隶书。

    【译文】

    钟繇在韦诞处见到了蔡邕的笔法,自己捶胸顿足了三天,胸口上尽是淤青,因此而吐血。曹操用五灵丹救活了他。钟繇向韦诞索要蔡邕的笔法,韦诞没有给他。等到韦诞死了,钟繇命人盗韦诞墓,得到了蔡邕笔法。由此知道书法以笔力筋骨强的为好,没有笔力筋骨的为恶。之后钟繇斟酌变化着运用笔法,因此书法更加精妙。他临死前,打开锦囊,将笔法传授给了儿子钟会。钟繇能写三种书体,其中八分写得最好。

    【点评】

    上述故事近乎荒诞,不足采信。不过,其中提及的八分是东汉时期出现的新书体,字形方正,庄重典雅,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汉字为方块字,就是由八分奠定的基础。这种字体确立于蔡邕书写的熹平石经。因此故事中神之又神、引发钟繇无限觊觎的“蔡邕笔法”,可能就是指八分。

    《笔阵图》云: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1)。墨者,盔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之次(2),吉凶之兆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注释】

    (1)矟(shuò):同“槊”,古代长矛类的兵器。

    (2)飏(yáng):飞扬向上。

    【译文】

    《笔阵图》称:纸,就是阵型。笔,就是刀槊。墨,就是盔甲。水砚,就是城池。内心的想法,就是将军。书法的本领,就是副将。结构,就是谋略。抬笔的次序,就是吉凶的征兆。出入,就是号令。屈折,就是杀戮。

    【点评】

    《笔阵图》以军旅之事比喻书法,极有趣味,同时也意味深长。如上所述,书法技巧不过是副将,更重要的则是“心意”、“结构”,书法绝非单纯的技巧,必须有酝酿、有布局、有意境。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强调“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

    王羲之笼鹅图

    右军云(1):弱纸强笔,强纸弱笔。强者弱之,弱者强之。

    【注释】

    (1)右军:即王羲之。他曾官右军将军,故有此称。

    【译文】

    王羲之说:柔纸就配强笔,硬纸就配弱笔。削弱强的,增强弱的。

    王羲之《黄庭经》

    【点评】

    古人凡事强调“刚柔并济”,强强联手,不一定更强,反而可能彼此相争,两败俱伤。纸与笔的关系也是一样。

    又云:草书欲缓前急后,斯至诀也。

    【译文】

    又说:草书要前缓后急,这是最重要的要领。

    【点评】

    草书最初产生是取其实用,书写简便,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似乎是以快取胜的。后代出现的狂草,更容易滋生这样的误解————草书是一气呵成地狂写乱画。从上文可知,书法意义上的草书,绝非一味求快,而须快慢相济。

    又云:古谓之填书(1),今之勒字也。

    【注释】

    (1)填书:又称“填篆”,一种书体。

    【译文】

    又说:古代所说的“填书”,就是现在的“勒字”。

    【点评】

    填书据传始于周代,唐人韦绩《墨薮》称:“填书者,亦周之媒氏作。”填书的特点是紧凑密集,即所谓“字间满密”,在篆刻中经常使用。

    《墨薮》云:凡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译文】

    《墨薮》说:但凡书法缺乏骨力的,称之为“墨猪”。

    【点评】

    “墨猪”一说,最早出自王羲之,《墨薮》只是转引。书法尤其强调骨力,以秀挺有力者为上。王羲之虽无真迹传世,但是所传唐人摹本,无一不是丰神俊采,清眉秀骨。

    又云:凡笔,乃文翰之将军也(1),直宜持重。

    【注释】

    (1)文翰:文章,文辞。

    【译文】

    又说:笔是文章的将军,应当持重。

    【点评】

    毛笔是软笔,用好了挥洒自如,用不好则歪歪扭扭,几不成字。初学者感觉最为困难的就是对笔的控制,因此书法中非常强调持笔有力稳重。

    又云:凡书,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不妄想。要在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译文】

    又说:凡是书写,一定要让内心忘却手中的笔,手忘却正在书写,心手不带多余的感情,书写时不骋思骛想。要领在于求之不得,深究起来却又十分明显。

    【点评】

    此段讨论的是书法心理。此种心理极其微妙,既要事先谋篇布局,又要在书写时忘情,既要专心致志,又要澄心静思。

    王逸少先少学于卫夫人(1),自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书(2),又之许(3),见钟繇、梁鹄书(4),又入洛,见蔡邕石经,又于从兄洽处(5),见张昶《华岳碑》(6),始知学卫夫人徒费年月。遂兼众家习之,特妙。

    【注释】

    (1)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是晋代著名书法家。

    (2)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政治家。师从荀子,与韩非子是同学。出仕秦国,协助秦始皇统一中国,为秦朝丞相,参与设立郡县制、统一文字与度量衡制度等政策。李斯也是著名的书法家,秦始皇巡游各地时所刻的《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据传均是李斯书写上石的。曹喜:字仲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书法家,工篆隶。

    (3)许:即今河南许昌。

    (4)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今陕西固原)人,汉末书法家。

    (5)从兄洽:即王洽,字敬和。东晋政治家王导之子,也是著名书法家。王洽是王羲之的堂弟(苏易简此处有误)。

    (6)张昶(chǎng)《华岳碑》:张昶字文舒,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东汉书法家张芝之弟,尤善章草。《华岳碑》是张昶的代表作,东汉延熹八年(165)立,全名为《西岳华山庙碑》,原碑明嘉靖年间毁于地震。

    东晋风流图(局部)

    【译文】

    王羲之先是向卫夫人学习书法,自认为非常了不起了。等到他渡长江,北游各地名山,看到了李斯、曹喜的书法,又到许昌,见到了钟繇、梁鹄的书法,又进入洛阳,见到了蔡邕所写的熹平石经,又在堂兄王洽处,见到了张昶的《华岳碑》,这才知道学卫夫人的字不过是徒然浪费时间罢了。于是他学习了各家书法,尤为精妙。

    【点评】

    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说的是学诗,但放在书法上同样适用。

    卫夫人见王羲之书,语太常王策曰(1):“此儿必见用笔诀也。妾近见其书,有老成之智。”因流涕曰:“子必蔽吾书名。”晋安帝时(2),北郊祭文命更写之(3)。工人削之,羲之笔已入七分。

    【注释】

    (1)太常:古官名,九卿之首,掌朝廷祭祀典礼。王策:东晋人,生平不详。

    (2)晋安帝:名司马德宗,东晋第十帝,在位24年(397——418)。安帝脑部有残疾,无法亲政。

    (3)北郊:古代帝王的郊祀之一,夏至在此祭地,冬至在此迎冬。

    【译文】

    卫夫人见到了王羲之的书法,对太常王策说:“这个年轻人一定会使用笔的要诀。我最近看他的书法,有老成熟练的智慧。”于是卫夫人流泪说:“王羲之书法上的名声今后一定会超过我。”晋安帝时,下令重写北郊的祭文。工人要铲掉已经写在木头上的文字,只见王羲之的墨迹已渗入到木头里面,有七分深了。

    【点评】

    小注中记载的故事,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此处说是七分,则是故事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变。

    虞世南《笔髓》云(1):夫书须手腕轻虚。夫未解书,则曰一点一画,皆求像本也,乃自取拙见,岂知书耶。太缓则无筋,太急则无骨,侧管则钝,慢则肉多,竖笔则锋直,干枯则势露。宜粗而不锐,细而不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注释】

    (1)虞世南《笔髓》: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唐之交重要的文学家、书法家。因受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笔髓》全名《笔髓论》。

    【译文】

    虞世南《笔髓》称:书写时手腕要保持轻虚。那些未懂书法的人说,一点一画都要尽力模仿所临范本,这是自以为是的陋识,根本是不通书法。运笔太缓就没有筋,太急就没有骨,持笔倾斜则笔画粗钝,慢则肉多,竖笔则笔锋直,干枯就会露出笔势。应该粗而不锐,细而不壮,长的笔画不要写得太长,短的笔画不要写得太短。

    凌烟阁功臣图·虞世南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

    【点评】

    虞世南是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笔髓论》体现了他的书法理论。《文房四谱》此条引自《笔髓论·指意》,讲的是书法中运腕的方法。

    又云:夫笔长短不过五六寸,搦管不过三寸(1)。真一,行二,草三(2),宜指实掌虚。

    【注释】

    (1)搦(nuò)管:持笔。

    (2)真一,行二,草三:指握笔时距离笔尖的高度,楷书为一寸,行书为二寸,草书为三寸。

    【译文】

    又说:笔的长短不超过五六寸,持笔不应超过三寸。楷书为一寸,行书为二寸,草书为三寸,要指实掌虚。

    【点评】

    “指实掌虚”是持笔要领。“指实”是指持笔时手指要紧持笔管,“掌虚”是指手掌中空,如握有鸡蛋。

    王方庆于太宗时(1),上其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2),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裒(3),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书(4),共十卷。上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5),叙其事以赐,举朝为荣。

    【注释】

    (1)王方庆:即王,“方庆”乃其字,以字行,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

    (2)十一代祖导:即王导,字茂弘。出身士族名门琅琊王氏,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历仕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是东晋的元勋重臣。十代祖洽:即王洽,字敬和,王导之子,官至吴郡内史,东晋书法家,擅长隶书及草书。九代祖珣:即王洽之子王珣。

    (3)八代祖昙首:即王昙首,王珣之子,入刘宋,官侍中。七代祖僧绰:即王僧绰,王昙首之子,为宋文帝之婿,官吏部尚书。六代祖仲宝:即王俭,“仲宝”乃其字,官南朝齐尚书左仆射,南朝文学家、目录学家。五代祖骞:即王骞,官梁吴兴太守。高祖规:即王规,字戚明,仕梁,官吴郡太守。曾祖裒:即王裒,字子渊,南朝诗人、书法家。仕梁元帝,西魏攻破江陵,王裒被俘,因其名高,在北朝备受礼遇。

    (4)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即王献之。

    (5)中书舍人:官名,中书省属官人,掌传宣诏命。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人。仕唐高宗、武后,官崇文馆学士,是当时著名的宫廷文学家。《宝章集》:武则天时因王方庆进献家藏历代祖先手迹而编成,共十卷,原本早已失传,今传摹本残本。

    【译文】

    唐太宗的时候,王方庆进献了十一世祖王导、十世祖王洽、九世祖王珣,八世祖王昙首、七世祖王僧绰、六世祖王俭、五世祖王骞、高祖王规、曾祖王裒、九世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王献之等人的书法作品,共十卷。皇帝命令中书舍人崔融将其编撰为《宝章集》,记叙王氏书法事迹,用来赏赐他,举朝上下认为这是荣耀。

    【点评】

    苏易简此条记忆有误。《宝章集》编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而非太宗年间。据唐代书法家窦《述书赋》,《宝章集》编成后,武则天只是将摹本收藏宫中,而将原迹还给了王方庆。《宝章集》在明清两代不幸遭遇火灾,今仅存十帖,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又称《万岁通天帖》。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1),令整理御府今古法书、钟王等真迹(2),得一千五百一十卷。

    【注释】

    (1)贞观:唐太宗年号,共23年(627——650)。贞观六年,即632年。

    (2)钟王:指钟繇、王羲之。

    【译文】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唐太宗命令整理宫廷所藏的古今书法作品以及钟繇、王羲之等人的真迹,共有一千五百一十卷。

    【点评】

    唐太宗雅好书法,尤其推崇王羲之。《二十四史》中的《晋书》,题为唐太宗御撰,其实太宗亲笔写作的只有四篇,《王羲之传》便是其中之一。

    汉元始中(1),征天下小学。

    【注释】

    (1)元始:汉平帝年号,共5年(1——5)。

    【译文】

    汉代元始年间,下令征召天下研习文字学者。

    【点评】

    此记载出自《汉书》,称“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在此之前,秦汉间已经出现了不少以教人识字、规范字形为目的的字书了。而此次又命“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顺续《仓颉》,又易《仓颉》中重复之字,凡八十九章”,是汉代一次重要的规范文字的学术活动。

    张融善草书(1),自美其能。帝曰(2):“卿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之法。”答曰:“臣亦恨二王无臣之法。”

    【注释】

    (1)张融:字思光,一名少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草书,历仕宋齐两代。

    (2)帝:指齐高帝萧道成。南朝齐开国皇帝,篡刘宋称帝,在位4年(479——482)。

    【译文】

    张融擅长草书,他对自己的本领很得意。齐高帝萧道成说:“你的书法很有骨力,但可惜没有二王的笔法。”他回答说:“我也为二王没有我的笔法而可惜。”

    【点评】

    张融性格高傲,不止此一端。《南史》说他经常感叹:“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梁武帝《论萧子云书》曰(1):“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巧逾杜恕(2),美过崔宴(3),当与元帝并驱争先(4)。”其相赏如此。

    【注释】

    (1)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的开国皇帝。篡齐自立,在位长达48年(502——550)。在位期间乃是南朝的鼎盛时期,但他崇信佛教,虚耗国力,最终死于侯景之乱。萧子云:字景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齐豫章王萧嶷第九子,出仕梁朝。南朝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善草隶。

    (2)杜恕:字务伯,三国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官幽州刺史,以直言著称。

    (3)崔宴:疑为“崔寔”之误。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学者。为官清正,撰有《四民月令》。

    (4)元帝:指梁元帝萧绎。

    【译文】

    梁武帝《论萧子云书》说:“萧子云的笔力遒劲飘逸,心与手协调配合,工巧超过了杜恕,精美超过了崔寔,当能与元帝并驾齐驱。”梁武帝对于萧子云的欣赏到了这种地步。

    【点评】

    萧子云的名声远播海外,他任丹阳郡丞时,百济国使者前来朝贡,专程向萧子云请求墨宝,说:“侍中尺牍之美,远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名迹也。”于是萧子云用了三天时间,写了三十张纸送给百济使者。

    齐高帝为方伯(1),居处甚贫,诸子学书,常少纸笔。武陵王晔尝以指画空中(2),及画掌学字,遂工书。

    【注释】

    (1)齐高帝:即齐高帝萧道成。

    (2)武陵王晔:指齐武陵王萧晔,字宣照,萧道成第五子。

    【译文】

    齐高帝任地方官的时候,居住的地方很贫穷,他的儿子们学习书法,经常缺少纸笔。武陵王萧晔曾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或是在手掌上画着学写字,因此后来擅长书法。

    【点评】

    从这条记载可知,在南朝刘宋时期,纸笔仍非大众产品。即便是地方长官,也无法保证纸笔的供应。

    夫握笔名指,一指在上为单钩,双指为双钩,指聚为撮笔,皆学书之因习也。伪蜀士人冯偘能书(1),得二王之法,然而以二指掐笔管而书。故每笔必二分,迹可深二三分,斯书札之异者也。

    【注释】

    (1)伪蜀:指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政权,孟知祥建立,建都成都。因灭于宋,故苏易简称之为“伪蜀”。冯偘(kǎn):五代后蜀士人,生平不详。

    【译文】

    握笔的指法名称是,一指在上称为单钩,双指在上称为双钩,手指聚在一起叫撮笔,这些都是学习书法者沿袭下来的称谓。后蜀士人冯偘善于书法,得二王的笔法,但他用二指掐着笔管写字。因此每笔都会分开二道,笔迹可渗透二三分,这是书法中少见的。

    【点评】

    这里提到的单钩、双钩,是毛笔执笔法。单钩又称“单句”或“单勾”,具体的执法,清人朱履端《书学捷要》中有介绍:“单钩者,食指中指参差不齐,食指钩向大指,中指钩向名指,此是单钩。”双钩的指法,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曾说:“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迭,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意左右。”

    汉谷永(1),字子云,与娄护字君卿俱为五侯上客(2)。人号曰:“谷子云笔札,娄君卿唇舌。”

    【注释】

    (1)谷永:字子云,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官光禄大夫、大司农,能直言进谏。

    (2)娄护:字君卿,西汉成帝时人,官天水太守、广汉太守,封息乡侯。五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均为当时西汉王氏外戚家族成员,故称“五侯”。

    【译文】

    汉代的谷永字子云,与娄护字君卿者同为五侯的座上贵宾。人们称他们是:“谷子云的笔札,娄君卿的唇舌。”

    【点评】

    按《汉书·谷永传》,谷永以通达经书、敢于直谏著称,但并未提及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由此可知,他的书法也曾知名一时。

    晋王献之,字子敬。方学书,父羲之常后掣其笔,不得,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后果能以箒泥书作大字,方一丈,甚为佳妙,观者如堵。笔札之妙(1),时称二王。

    【注释】

    (1)笔札:即手迹。

    【译文】

    晋代的王献之字子敬,他学习书法时,父亲王羲之经常从后面拽他的笔,但拉不动,于是赞叹说:“我这儿子以后会有大名气的。”后来王献之果然能用箒写泥书大字,字有一丈方圆,非常美妙,观众围得像墙一样。王献之的手迹极为精妙,当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为“二王”。

    【点评】

    练习书法有两难,一是蝇头小楷难,二是写大字难。两者大小悬殊,但同样难在对笔和力的控制上。

    王献之《中秋帖》

    僧智永于楼上学书(1),有秃笔头十瓮,每瓮数石。人求题头(2),门限穿穴(3),乃以铁叶裹之,谓之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4),号退笔冢,自制铭志(5)。

    【注释】

    (1)智永:法名法极,“智永”为其字,王羲之七世孙,陈隋之交僧人、书法家。

    (2)题头:书写匾额。

    (3)门限:门槛。

    (4)瘗(yì):埋。

    (5)铭志:碑志。

    【译文】

    僧人智永在楼上练习书法,积累下十大瓮用秃的废笔头,每瓮装了数石。人们求他题写匾额,人多得将门槛踩出了洞,于是他用铁皮裹住门槛,称之为“铁门槛”。后来他将废笔头埋了起来,号称“退笔冢”,自己还为它写作了碑志。

    【点评】

    此故事出自唐人李绰的《尚书故实》。对于智永的书法,历来有不同评价,有人认为他墨守先祖的笔法,缺乏创新,也有人认为他深得二王精髓,是一代书法大家。可见在书法艺术的鉴赏上,也是仁山智水,人人不同。从这则故事则可得知,智永的书法在当时极受欢迎。

    李阳冰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筭(1),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

    【注释】

    (1)画:书法中横笔为画。筭(suàn):古代数学计算中所用的竹木条。

    【译文】

    李阳冰称:点划没有变化称之为“布棋”,横笔没有变化称之为“排列筭”,方笔没有变化称之为“斗”,圆没有变化称之为“环”。

    【点评】

    书法艺术讲求千变万化,而非拘于一格。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说:“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上文李阳冰所说也是同样的意思,反对千人一面,否则就如同铺满棋盘的棋子一样毫无变化和生气了。

    张伯英好书(1),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后练(2)。

    【注释】

    (1)张伯英:即张芝。

    (2)练:将生丝煮熟,制丝的工艺之一。

    【译文】

    张芝爱好书法,凡是家中的布匹丝帛,都先拿来写字而后才练。

    【点评】

    张芝是东汉人,当时已经有成熟、适宜书写的纸张,然而他仍然使用昂贵的丝织品练习书法,可知当时纸张产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晋书》(1):王逸少书字,若金帖墨中,炳然可爱。

    【注释】

    (1)《晋书》:唐太宗下令修撰的官修史书,由房玄龄领衔修撰。全书一百三十卷,记载东西两晋的史事。

    【译文】

    《晋书》称:王羲之写字,有如黄金贴嵌在墨中,光彩夺目,引人喜爱。

    【点评】

    前已述及,《晋书·王羲之传》乃是唐太宗亲自撰写。唐太宗对于王羲之书法的喜爱,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竭尽全力,收集王羲之的作品,时刻把玩,而《兰亭帖》原迹就随葬于唐太宗的昭陵中。

    张昶,字文舒,伯英季弟也(1)。章草入神(2),八分入妙,隶书入能(3)。

    【注释】

    (1)季弟:最小的弟弟。

    (2)章草:草书的一种,由隶书演变而来,每字独立,不连写。

    (3)隶书:汉字的字体之一,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笔画由圆转变为方折,始于秦代,盛行于汉魏。入能:擅长。

    【译文】

    张昶字文舒,是张芝的小弟弟。他的草书出神入化,八分精妙无比,隶书可称擅长。

    【点评】

    入神、入妙、入能,虽均指技艺高超,但有高下之别。入神为最高境界,入妙次之,入能又次。由此可知,张昶的书法以章草成就最高,八分、隶书则较逊色。

    刘德升(1),字君嗣,能书。胡昭、钟繇俱善书(2),胡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注释】

    (1)刘德升: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桓帝灵帝时人。

    (2)胡昭:字孔明,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书法家。曾受袁绍、曹操的多次征召,不就。

    【译文】

    刘德升字君嗣,擅长书法。胡昭、钟繇都善于书法,胡昭的书体肥,钟繇的书体瘦,又各有刘德升书法的好处。

    【点评】

    刘德升在书法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制了“纡书”。纡书笔画简省流畅,介于楷书、草书之间,即后来的行书,因此刘德升又有“行书鼻祖”之称。除了胡昭、钟繇之外,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也学习刘德升的行书,深得其法。

    王羲之,旷之子(1),早于其父枕中窃读《笔说》(2)。父恐其幼,不与,乃拜泣而请之。

    【注释】

    (1)旷:即王旷,王羲之之父,官至淮南太守,长于行书、隶书。

    (2)《笔说》:据传为蔡邕专论书法技巧的著作。

    【译文】

    王羲之是王旷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偷偷地读藏在父亲的枕头里的《笔说》。王旷担心他年幼,不给他,王羲之就跪在地上哭着请求父亲。

    【点评】

    琅琊王氏有深厚的书法传统,王旷也以书法见长,但他在书法上的名声几乎被其子其孙完全遮掩,也不知是幸或不幸。《笔说》(其名应作“笔论”)据说是蔡邕专论书法技巧的著作,王旷得自卫夫人处。古人常将秘藏于枕中的秘籍等,称为“枕中秘”或“枕中鸿宝”,王旷的做法正合此语。

    王僧虔博涉经史(1),兼善草隶。齐太祖谓虔曰(2):“我书何如卿?”虔曰:“臣正书第一,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3)。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上笑曰:“卿善为辞也。然天下有道,某不与易。”又高帝尝与僧虔赌书(4),毕,帝曰:“谁为第一?”虔曰:“臣书臣中第一,陛下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谋者也。”

    【注释】

    (1)王僧虔:出身琅琊王氏,为王导五世孙。南朝书法家,仕宋齐两朝。

    (2)齐太祖:即齐高帝萧道成,太祖为其庙号。

    (3)正书:楷书。

    (4)高帝:指齐高帝萧道成。

    【译文】

    王僧虔博通经史之学,又擅长草书、隶书。齐高帝问他:“我的书法与你相比如何?”王僧虔曰:“我的楷书排名第一,陛下的草书排名第二,楷书则是第三。我没有排在第二位的,陛下没有排在第一位的。”齐高帝笑着说:“你真会说话。然而天下有道有常,不因为某人而改变。”齐高帝曾与王僧虔比赛书法,结束后,高帝问:“谁是第一?”王僧虔说:“为臣的书法在臣子中排第一,陛下的书法在帝王中排第一。”高帝笑着说:“你真称得上善于为自己谋划啊。”

    王僧虔《在职帖》

    【点评】

    琅琊王氏是书法世家,王僧虔是后起之秀,有南朝第一书法家之称。唐张怀《书断》称:“祖述小王,尤尚古直。”可知他师法王献之,追求古朴的艺术风格。他还曾写作《书赋》、《论书》两篇书法理论文章,后者收录于《南齐书·王僧虔传》中。王僧虔的真迹现在已不可见,《万岁通天帖》中有其《王琰帖》唐摹本。

    欧阳询书不择纸笔(1),皆能如意。褚遂良须手和墨调(2),精纸良笔,方书。

    【注释】

    (1)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唐著名书法家,尤擅楷书。因唐时任太子率更令,又称“欧阳率更”。

    (2)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曾官中书令,因反对武后而被杀。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译文】

    欧阳询写字的时候从不挑剔纸笔,都能如意。褚遂良必须手顺墨调和,而且纸笔都精良,才写。

    【点评】

    欧阳询、褚遂良稍有先后,但同为“初唐四大家”(另两家是虞世南、薛稷)。两人均善楷书,欧阳询的传世名作《九成宫醴泉铭》与褚遂良的《倪宽赞》,都是楷书。

    张旭得笔法(1),传于崔邈、颜真卿(2)。自言:“始吾观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得其神。”饮醉辄书,挥笔大叫,以头揾水墨中(3),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观,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也。

    【注释】

    (1)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尤其擅长草书,有“草圣”之称。

    (2)崔邈: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唐代书法家。师从张旭。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因此又称“颜鲁公”。

    (3)揾(wèn):浸入。

    【译文】

    张旭得到书法的秘诀,传给了崔邈和颜真卿。他自称:“开始的时候,我看公主与担夫争路,领悟到了笔法之意,后来观看公孙氏舞剑,得到了笔法的神髓。”他每次喝醉了就写字,挥舞着笔大喊大叫,把脑袋浸到墨水里,天下人叫他“张颠”。他酒醒后观看自己的作品,认为神奇特异,不可复得。

    【点评】

    张旭的名声来自两方面,一是书法,二是喝酒。后者的名气又多赖诗圣杜甫将其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同列“饮中八仙”,并作《饮中八仙歌》赞之,其中称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古诗四帖》

    颜真卿《祭伯父稿》

    怀素《圣母帖》

    长沙僧怀素好草书(1),自言得草书三昧。

    【注释】

    (1)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

    【译文】

    长沙僧人怀素喜好草书,自称得到了草书的诀窍。

    【点评】

    怀素是著名的草书家,其草书称为“狂草”,风格挥洒自如,奔放不羁,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张旭并称“张颠素狂”。唐吕总《读书评》称赞他:“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天下名书有荀舆《貍骨药方帖》、王右军《借船帖》(1)。右军尝醉书数字,点画象龙爪,后遂有龙爪书。

    【注释】

    (1)荀舆《貍骨药方帖》:荀舆字长胤,晋代人,擅长书法。《貍骨药方帖》据说是他所写的貍骨药方,王羲之临摹。王右军《借船帖》:此帖唐代仍存,今不传。

    【译文】

    天下有名的书法有荀舆的《貍骨药方帖》、王羲之的《借船帖》。王羲之曾醉着写了几个字,笔画像龙爪的样子,之后于是就有了龙爪书。

    【点评】

    以上两件书法作品,今已不传。《骨帖》在梁代时就有争论,梁武帝曾与陶弘景讨论,陶认为是王献之所书。

    至于《借船帖》,也有有趣故事。唐代张弘靖出身大族,父祖均为宰相,他也官至宰相,并几度出任节度使,甲第东都洛阳,时号“三相张家”。他尤其爱好书法,搜集各种碑版书帖,特别对于《借船帖》心有独钟,但久访不得。后来得知藏于尚书卢匡家中,求借未果。其后张弘靖赴任节度使,途中有人求售书帖,竟然就是《借船帖》。张弘靖大为惊讶,询问之下,乃知是卢匡的不肖子为了金钱,背着父亲偷来卖的。张弘靖犹豫踌躇,最终还是没有买。

    宋太祖问颜延之(1):“诸子谁有卿风?”延之曰:“竣得臣笔(2),测得臣文(3),敻得臣义(4),跃得臣酒(5)。”

    【注释】

    (1)宋太祖:即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文学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

    (2)竣:颜竣,字士逊,颜延之长子。笔:南北朝时期对文体的分类之一,指无韵的文字,或实用性的文章。

    (3)测:颜测,以文采见长,官至江夏王大司徒录事参军,早卒。文:南北朝时期对文体的分类之一,指有韵的文字,或文学性强的文章。

    (4)敻(xiòng):指颜敻,颜延之第三子,官至济阳太守。

    (5)跃:颜跃,生平不详。

    【译文】

    宋太祖问颜延之:“你的那几个儿子中谁有你的风范?”颜延之回答:“颜竣学到了我写实用文字的本领,颜测学到了我文学创作的本领,颜敻在品行上像我,颜跃在喝酒上像我。”

    【点评】

    此处的笔,是文体分类,而非书写工具。颜竣的“笔”的确非常厉害,刘劭杀害父亲宋文帝自立,颜竣为武陵王刘骏(后来的宋孝武帝)起草了讨伐刘劭的檄文。这篇檄文激越有力,引起了人们对刘劭的一致义愤。刘劭见后,极为愤怒,责问颜延之:“言辞何至乃尔?”颜延之说:“竣尚不顾老父,何能为陛下。”刘劭这才打消了治罪颜延之的念头。

    萧隶贫无纸,止画窗尘以学书。

    【译文】

    萧隶贫穷,买不起纸,只能在窗户的灰尘上比划着学习书法。

    【点评】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身上。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纸笔,其母郑氏便用树枝草茎在地上比划,教欧阳修识字。

    羲之永和九年制《兰亭序》(1),乘兴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太宗后于玉华宫大渐(2),语高宗曰(3):“若得《兰亭序》陪葬,即终无恨矣。”高宗涕泣而从之。

    【注释】

    (1)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永和为晋穆帝年号。

    (2)太宗:指唐太宗。大渐:病危。

    (3)高宗:指唐高宗,唐朝第三帝,太宗之子,名李治,在位34年(650——683)。

    【译文】

    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写作了《兰亭序》,他乘着兴致书写,用的是蚕茧纸、鼠须笔,遒劲秀美,绝世无双。唐太宗后来在玉华宫病危时,对唐高宗说:“倘若能有《兰亭序》陪葬,就算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高宗哭着答应了。

    【点评】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负盛名的书法作品,围绕着它发生了诸多故事。根据刘蚀《隋唐嘉话》,真迹先在王氏家族内流传,在梁末的动乱中散出,为僧众所得,后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智永死后被其弟子辩才所得。唐太宗派萧翼去越州访求,在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622)获得《兰亭序》真迹。太宗死后,褚遂良称这是先帝宝爱之物,应随葬,于是埋入昭陵。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也有说法称,太宗下葬时,《兰亭序》真迹被人替换,但之后的下落,则无记载。又据《新五代史》,后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盗昭陵,获得了大量“钟王笔迹”。若陪葬之说可信,那么经过此次盗墓,《兰亭序》真迹很可能又重见天日,但之后文献又无相关记载,只能存疑。

    世传宣州陈氏世能作笔(1),家传右军与其祖《求笔帖》,后子孙尤能作笔。至唐,柳公权求笔于宣城。先与二管,语其子曰:“柳学士如能书,当留此笔。不尔,如退还,即可以常笔与之。”未几,柳以为不入用别求,遂与常笔。陈云:“先与者二笔,非右军不能用,柳信与之远矣。”

    【注释】

    (1)宣州:古州名,隋代设置。辖境含今安徽宣城大部及芜湖一部分。

    【译文】

    世间传闻宣州陈氏历代善于制笔,家传有王羲之写给其先祖的《求笔帖》,他家的后代子孙特别善于制笔。到唐代,柳公权到宣城求笔。陈氏先给了他两支笔,并对自己的儿子说:“柳学士如果擅长书法,当会留下这两支笔。否则,他要是退还的话,就把寻常的笔给他。”没过多久,柳公权因为这两支笔不合用,要求换笔,于是就给了他普通的笔。陈家人说:“先给他的那两支笔,除了王羲之以外没有人能用,柳公权确实比王羲之差远了啊。”

    柳公权《神策军碑》

    【点评】

    在唐代,王羲之的名声始终高企,其中有诸多因素,前述太宗对王羲之的极端喜好则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在评价二王父子时,有“扬羲抑献”的风气,在与别的书法家比较时,对王羲之的评价无疑远远高过他人。

    卫恒每书大字于酒肆(1),令人开之纳直,以偿酒价。直足,则埽去之。

    【注释】

    (1)卫恒: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西晋书法家。出生于书法世家,祖父卫觊、父亲卫瓘都是书法家。酒肆:酒馆,卖酒的商家。

    【译文】

    卫恒总是在酒馆门口写大字,命人开价交钱欣赏,来支付酒帐。酒钱够了,他就扫掉大字离开。

    【点评】

    卫恒善写草隶,据说深得汉代书法家张芝的骨力。他还著有《四体书势》,综论历代书体变迁,收入《晋书》本传。

    唐太宗《笔法》云(1):攻书之时,当收视听,绝虑怡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元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2)。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如鲁庙之器也(3)。又云:为点必收,贵紧而重。为画必勒,贵涩而迟。为撇必掠,贵险而劲。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拗转(4)。为波必磔(5),贵三折而遣毫。

    【注释】

    (1)《笔法》:即《笔法诀》,唐太宗李世民撰,是一篇论述运笔方法的书法理论文章。

    (2)欹(qī)斜:倾斜。

    (3)鲁庙之器:出自《荀子·宥坐》。

    (4)蹙(cù):收缩。

    (5)波:书法术语,指捺的折波。磔(zhé):书法术语,指右下捺笔。

    唐太宗《屏风书》

    【译文】

    唐太宗《笔法诀》称:练习书法的时候,应当心无旁骛,抛开一切思虑,舒缓精神。只要心正气和,就能达到玄妙的境界。若心神不正,那写出来的字就会倾斜歪扭。心志与气息不和顺,那写出来的字则歪斜,有如鲁庙中的欹器。又说:写点一定要收笔,以结构紧而凝重为好。写横笔要缓慢,以涩重迟缓为好。写撇要轻快,以险峻有力为好。写竖一定要用力,以雄壮挺拔为好。写戈字形一定要温润,以迟疑不决为好。写口字形一定要收紧,以收缩笔锋而圆转为好。写捺的时候一定要有波折,以多顿笔再送出笔锋为好。

    【点评】

    “鲁庙之器”的典故,出自《荀子·宥坐》。称孔子在鲁桓公庙中看到欹器,即“宥坐之器”,特点是空时倾斜,注水适中则正,注水过多则会倾覆。意思是说凡事不可过当,过犹不及。

    前蜀王氏朝伪相王锴(1),字鳣祥,家藏书数千卷,一一皆亲札(2),并写藏经。每趋朝,于白藤檐子内写书(3)。书法尤谨,近代书字之淫者也。

    【注释】

    (1)前蜀:五代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907年由王建建立,都成都。疆域为四川大部及甘肃、陕西、湖北一部分。925年被后唐庄宗攻灭。王锴:前蜀大臣,前蜀武成年间(908——910)任中书侍郎。

    (2)亲札:亲笔书写。

    (3)檐子:即肩舆,用竿抬,无屏障,类似于今天的滑竿。

    【译文】

    前蜀王氏的宰相王锴,字鳣祥,家里有藏书数千卷,都是他亲自抄写的,他还抄写佛经。每次上朝,他都坐在白藤檐子里抄写书籍。他书法尤其谨重,是近代以来沉迷于书法之人。

    【点评】

    王锴不仅书法优长,同时也是有名的藏书家。清代学者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收录了王锴,特别提及乾隆十五年(1750)潼川琴泉寺塔倒塌,王锴手书《法华经》出土,之后流传于世,晚清大藏书家缪荃孙还曾购得五页残卷。

    东园图

    四之杂说

    在昔受爵者必置赆于草诏者(1),谓之润笔。郑译隋文时自隆州刺史复国公爵(2),令李德林作诏(3)。高颎戏之曰(4):“笔头干。”译对曰:“出为方牧,杖策而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帝大笑。

    【注释】

    (1)赆(jìn):馈赠的礼物。

    (2)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河南开封)人,北周隋朝大臣。隋文:即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原为北周权臣,后夺位称帝,建立隋朝,南下灭陈,结束了魏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隆州:隋代州名,治所在阆内(今四川阆中)。

    (3)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少有神童之誉,博学多闻,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曾奉诏修《北齐书》未成,由其子李百药续成,为“二十四史”之一。

    (4)高颎(jiǒng):此处原误作“高宗”,据《隋书》改。高颎,一名敏,字昭玄,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隋代政治家、军事家。极富才干,是一代名相。

    清初剔红杆毛笔

    润笔原指写字前将笔稍加浸泡,以利于吸收墨汁,便于书写,后则成为稿费的代名词。

    【译文】

    以前受封爵的人一定要给起草诏书者送礼,这称为“润笔”。郑译在隋文帝的时候,从隆州刺史的职位上恢复国公的爵位,隋文帝命令李德林起草诏书。高颎开玩笑说:“笔头干。”郑译回答说:“我外放去做地方官,如今拄着拐杖回来,没有得到一文钱,用什么做润笔呢?”皇帝听了大笑。

    【点评】

    郑译颇有才华,《隋书》说他“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他与隋文帝杨坚有同学旧谊,同时又参与了隋文帝夺位的阴谋,因此极得文帝的欢心。但郑译品行不佳,贪赃枉法,声名狼籍,事母不孝,引起了朝野公愤。杨坚毕竟念着旧情,从轻发落,罢了他的官,赐给他《孝经》,让他好好学习。之后不多久,重新任命他为隆州刺史,未几又恢复了他沛国公的爵位。于是就有了高的这番嘲弄。

    齐高洋梦人以笔点其额(1)。王昙哲贺曰:“王当作主。”吴孙权梦亦同,熊循解之。

    【注释】

    (1)齐:指北齐,南北朝中北朝政权之一,承接东魏,550年由高洋建立,577年灭于北周,享国28年,传六帝。高洋:高欢之子,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建立了北齐,在位10年(550——559),史称“齐文宣帝”。

    【译文】

    北齐的高洋梦见有人用笔在自己的额头上点了一下。王昙哲向他道贺:“大王您应当做君主了。”东吴的孙权也做过同样的梦,熊循给他解梦。

    【点评】

    拆字、解梦,都是古已有之的预言吉凶的方式。解释的秘诀在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才能一语中的。高洋把持东魏实权,孙权割据江东,虽无帝王之名,但早有帝王之实。王昙哲、熊循的解释,其实就是巧妙的劝进,自然能深得高洋、孙权的欢心。

    《魏末传》曰(1):夏侯泰初见召还(2),路绝人事,不畜笔,其谨慎如此。

    【注释】

    (1)《魏末传》:记载曹魏历史的史书,作者不详,今已散佚。《三国志》裴松之注曾引用。

    (2)夏侯泰初:即夏侯玄,“泰初”为其字,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时期玄学家。

    携琴访友图

    【译文】

    《魏末传》称:夏侯玄被召还的时候,沿途不与人接触,随身不带笔,谨慎到了这种地步。

    【点评】

    公元249年,曹魏发生政变,曹爽一党被司马懿剿灭,从此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夏侯玄是曹魏宗族,与曹爽关系密切,虽然未在此次政变中罹难,但五年后,忠于曹魏王室的李丰、张辑等人欲推举夏侯玄为领袖,发动政变,诛杀擅权的司马氏,事泄被杀。夏侯玄的谨慎最终也未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昔有僧惠远制《涅槃经疏》讫(1),咒其笔曰:“如合圣意,此笔不坠。”乃掷于空中,卓然不落。

    【注释】

    (1)惠远:也作“慧远”,东晋僧人,少为儒生,后出家礼佛。《涅槃经疏》:慧远撰,系对《涅槃经》的注释。

    【译文】

    以前僧人惠远写成《涅槃经疏》后,对着自己的笔默念:“如果我的著作符合佛的旨意,这支笔能悬在空中,不掉下来。”于是将笔扔到空中,果然没有掉下来。

    【点评】

    这个故事突出的是惠远注解《涅经》深得本义,故而能大显神通。可以推想,这一传说当出自惠远门下。

    唐越州法师神楷造《维摩经疏》亦然(1),后迎入长安。

    【注释】

    (1)越州:唐代州名,即今浙江绍兴。神楷:郭氏,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高僧。《维摩经疏》:神楷撰,共六卷,是对《维摩诘经》的注疏。

    【译文】

    唐代的越州法师神楷写作《维摩经疏》后也是这样,后来被迎入长安。

    【点评】

    以上两则故事情节相似,都是宣扬佛法无边的。惠远与神楷,时代相隔,但都是深研佛理的高僧,而且两人均出身于世家,少从儒业,后转奉佛法。

    六祖像图

    今都会间有运大笔如椽者写小字,小如半麻粒许,瞬息而就。或于稻粒之上写七言诗一绝,分间布白,历历可爱。

    【译文】

    如今都会中有使用如椽大笔来写小字的,字小得只有半粒芝麻那么大,而且瞬间就能写成。还有人能在稻粒上书写一首七言绝句,且能分间布白,清晰可爱。

    【点评】

    微型书法、绘画与微雕是令人叫绝的技艺,这三者有时单独成艺,有时又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例如在拍卖市场一直很受追捧的鼻烟壶内画,天地山水,题辞书法,荟于方寸之间,令谁看了,都会喜爱无比的。

    《本草》云(1):笔头灰,取笔多年者烧之,水服,可以疗溺塞之病(2)。

    【注释】

    (1)《本草》:即《神农本草经》,《本草》为其简称。古代药物医方书,共八卷,现已失传。此书托名于神农氏,最早见班固《汉书·平帝纪》记载,可以推测其成书应当在汉代。

    (2)溺塞:排便不畅的毛病。

    【译文】

    《本草》称:笔头灰这方药,是将使用多年的笔烧成灰,用水服下,可以治疗排便不畅。

    【点评】

    根据《本草纲目》,笔头灰主治小便不畅、“数难淋沥”等症,这些都是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状。此外,笔头灰以酒和服,还能治疗阳痿。

    魏王思为大司农(1),性急。常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思怒逐蝇不得,还,乃取笔掷地毁之。又蝇集苻坚笔以传赦(2)。坚与王猛、苻融密议于露台(3),有大苍蝇入自牖间,鸣声甚大,集笔端,去于市中为黑衣小人,大呼曰:“官今大赦。”

    【注释】

    (1)王思:济阴(今山东定陶)人,曹魏大臣,官豫州刺史。大司农:古官名,九卿之一,掌经济财政。

    (2)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十六国中前秦政权之帝,在位29年(357——385)。他在位期间前秦基本统一了北方,但在383年进攻东晋的淝水之战中遭到惨败,后被羌人姚苌所杀。

    (3)王猛: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人,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辅佐苻坚,为前秦的壮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苻融:字博休,苻坚之弟,兼备文武之才。

    【译文】

    曹魏时王思任大司农,他的脾气急躁。他曾经执笔写文书,苍蝇飞来落在笔端,被赶跑了,马上又飞了回来。王思非常生气,又追不到苍蝇,回来后,他就把笔扔到地上毁掉。又有苍蝇停在苻坚的笔上,传达大赦的命令。苻坚与王猛、苻融在露台密议,有一只大苍蝇从窗户飞进来,嗡嗡的响声很大,在笔上停了一下就飞走了。苍蝇飞到市场中,变成黑衣小人,大叫道:“官府现在下令大赦。”

    【点评】

    王思脾气急躁得有些可爱。《魏氏春秋》将王思列为“酷吏”,未知是否与他这样的脾气有关。

    《御史台记》云(1):台中尚揖(2),揖者,古之肃拜也。故有台揖笔,每署事必举笔当额。有不能下笔者,人号为高搘笔(3)。往往自台拜他官,执笔亦误作台揖者,人皆笑之。

    【注释】

    (1)《御史台记》:有二部,均出自唐人。一为韩琬撰,十二卷;一为韦述撰,十卷。

    (2)台:指御史台。古代官署名,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长期沿用至明代初年。

    (3)搘(zhī):支撑。

    【译文】

    《御史台记》称:御史台中重视作揖,揖就是古代的肃拜。因此就有了“台揖笔”,每次处理公事时都要将笔举到额头那么高。若有无法下笔的情况,人们就称为“高搘笔”。经常有人从御史台转任别的官职后,持笔时仍误作台揖,大家都取笑他们。

    【点评】

    上文称“揖”就是古代的肃拜,这一说法不确。肃拜是古代的“九拜”之一,与“揖”的区别在于跪与不跪。肃拜的姿势是双膝跪下,双手合抱垂至地,但头不向下。

    德宗在奉天(1),与浑瑊无名官告千余轴(2),募敢死之士。赐瑊御笔一管,当战胜量功伐(3),即署其名授之,不足,即以笔书其绅。

    【注释】

    (1)德宗:即唐德宗。名李适,唐代宗长子,唐朝第十二帝,在位27年(779——805)。奉天:今陕西乾县。

    (2)浑瑊(jiān):原名“进”,铁勒族人,出身朔方军世家,唐代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兴名将”。官告:古代官吏的委任状。

    (3)功伐:功劳。

    【译文】

    唐德宗在奉天的时候,给予浑瑊一千多轴空白委任状,去招募敢死之士。还赐给浑瑊御笔一支,等到胜利论功之时,就署上名字授官,若是委任状不够用,就用御笔在他的衣带上写委任状。

    【点评】

    此事发生于唐德宗在位时期的“奉天之难”。唐德宗即位后,致力于削藩。建中二年(781),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请求袭封父位,被德宗拒绝,由此引发了成德、魏博、淄青、山南四镇叛乱及泾原兵的哗变。德宗被迫逃入奉天,并遭到叛军围攻。而浑是当时禁卫部队的指挥官,他全力奋战,守住了奉天。

    类似的情形在王朝动乱期间并不鲜见。如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对有军功者大授官衔,湘军、淮军中普通军士甚至也有游击、副将乃至总兵衔的,实际能安排任职的空缺与有官衔者的数量之间存在着极大落差,战后对于这些人的安排极为困难和复杂,甚至有退伍老兵穿着御赐黄马褂沿街乞讨的。

    唐相裴休(1),早肄业于河内之太行山(2)。后登显位,建寺于彼,目为化城寺。旋授太原节镇(3),经由是寺,寺之僧粉额陈笔砚(4),俟裴公亲题之。裴公神情自若,以衣袖揾墨以书之(5),尤甚遒健。逮归,侍婢讶其沾渥,裴公曰:“向以之代笔来。”

    【注释】

    (1)裴休:字公美,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晚唐政治家。

    (2)肄业:修习课业。河内:黄河以北地区。

    (3)旋:不久。节镇:即节度使。

    (4)粉额:空白的匾额。

    (5)揾(wèn):擦,抹。

    【译文】

    唐代的宰相裴休,早年在黄河以北的太行山求学。后来有了显赫的官位,就出资在那里建造了寺庙,名为“化城寺”。之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太原节度使,上任时途经该寺,寺里的僧人准备好空白的匾额和笔砚,等着裴休亲自题写。裴休神情自若,用衣袖蘸墨书写,尤为遒健挺拔。等到他回到家中,侍婢很惊讶他的衣服上满是墨渍,裴休说:“刚才用它来代替笔。”

    竹林听泉图

    【点评】

    裴休是晚唐政治家,风度操守甚好,颇有时誉,唐宣宗赞扬他是“真儒者”。他崇信佛教,精通佛理,同时还擅长书法,师法欧柳,《新唐书》说他的书法“遒媚有体法”。

    刘峻与沈约、范云同奉梁武(1),策锦被事,咸言已罄,而峻请纸笔,更疏十事。在座皆惊,帝失色。

    【注释】

    (1)刘峻:字孝标,本名“法武”,以字行,平原(今山东德州)人,南朝学者、文学家。因注刘义庆《世说新语》详赡美富而得佳誉。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朝,曾与谢朓等人从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游,时称“竟陵八友”。他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学者,著作很多,但大多已经散佚,今天能看到的有《宋书》和明人张溥辑佚的《沈隐侯集》。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人,南朝文学家。历仕梁、齐两代,与谢朓、沈约同为“竟陵八友”成员。梁武:即梁武帝萧衍。

    【译文】

    刘峻与沈约、范云一同侍奉梁武帝,奉命罗列有关锦被的典故,大家都说已经罗列干净,没有遗漏了。刘峻请求给予纸笔,又写下了十条典故。在座众人大惊,梁武帝的脸色都变了。

    【点评】

    这则故事描写的是齐梁文士的策事风气。策事,又称“隶事”,原指将经史典籍中有关某事的典故罗列出来,当然是愈多则愈好。这种比试才学的游戏盛行于当时,与那个时代文学创作逐渐形成重视辞藻才学、喜欢用典的风气有关。因此,后来将用典也称为“隶事”。

    刘峻是饱学之士,时常压倒群侪,有时锋芒太盛,甚至让梁武帝也没有面子,由此引起了梁武帝的嫉妒。因此在梁代,刘峻一直郁郁不得志,可谓“身为才所折”的典型。

    王隐始著国史(1),成八十八卷,属免官居家。家贫匮,笔札未能就,遂南游陶侃(2)。又还江州(3),投庾元规(4)。规乃给其笔札,其书遂成。

    【注释】

    (1)国史:指王隐所撰《晋书》。国史亦指古代人称自己所处朝代的历史。

    (2)陶侃:字士行,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出身于南方中下层士族,父亲陶丹曾任吴国扬武将军。早年仕途不畅,后在西晋末年的动乱中展现军事与政治才干,在东晋的建立中,颇有建树。

    (3)江州:晋代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辖今江西、浙江的部分地区。

    (4)庾元规:即庾亮,“元规”乃其字,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东晋重臣,其妹嫁于晋明帝。

    【译文】

    王隐最初写作《国史》,写好了八十八卷,政府下令免去他的官职,在家闲居。他家贫穷,无法置办纸笔,于是就游历到南方的陶侃那里。之后又回到江州,投靠了庾亮。庾亮给他供应纸笔,国史一书才得以完成。

    【点评】

    庾亮年轻时与琅琊王司马睿(即后来的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交好,其妹嫁于元帝之子明帝为太子妃。明帝死后,成帝登基,其妹为太后,庾亮以外戚身份一度主政。后因苏峻之乱,为承担责任而外放。庾亮政治才华平平,但为人尚称谦逊正直,他又喜爱玄谈,讲求风度,也是一代名士。

    古者,吏道必事刀笔。今亦有藏刀于管者,盖遗制也。

    【译文】

    古代凡是从事官吏事务的,一定要使用刀笔。现在也有在笔管中藏刀的,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风气。

    【点评】

    古代刀笔连称,其实是两件不同的工具,笔用于书写,刀用于削去竹简上的误字。因此这两件工具合用,必定是在简牍仍在使用的时期。在我国的中原地区,简牍使用的下限在两晋。不过,“刀笔”一词并未因为竹简退出使用而废弃,后来将处理文牍事务的官吏称为“刀笔吏”,文章也可称为“刀笔”。

    今之职官断大辟罪者(1),署案讫,必寻毁其笔,盖彰其恻隐也。医工常取之烧灰,治惊风及童子邪气(2)。

    【注释】

    (1)大辟(bì):指死刑。

    (2)惊风:中医病名,指神昏、抽风、惊厥等病。

    【译文】

    现在的官员但凡审判死刑的,案件办理完毕,一定会马上将笔毁掉,大概是为了表明其恻隐之心。医者经常将被毁的笔烧成灰,用来治疗惊风、童子邪气之类的疾病。

    【点评】

    本条反映的是慎杀的司法信念。至于笔头灰可治病,在诸多药书(如《本草纲目》、《普济方》等)中都有记载,主治小便不畅、淋漓不尽、阳痿等排泄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

    谢承《后汉书》云:刘祐为郡主簿(1),郡将之子出钱付之,令买果实。祐悉买笔墨书具以与之。

    【注释】

    (1)郡主簿:古官名,为郡太守的主要僚属,负责掌管文书,办理事务。

    【译文】

    谢承《后汉书》称:刘祐担任郡主簿时,郡中将领的儿子拿出钱给他,让他去买水果。刘祐全都买了笔墨书具给他。

    【点评】

    从名义上来说,“主簿”一职,执掌一郡的文书,负责实际政务的处理和实行。但在汉代,太守权势很大,主簿的地位不高,不免有些今天“领导秘书”乃至僮仆的味道。这一点从这则故事中即可看出。主簿刘是正式官员,却要为郡将之子跑腿,去买零食。刘良苦用心,买笔促其学习,但不知这份苦心郡将之子能否领情?

    诸葛恪父瑾(1),长面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乞笔益两字,因听与之。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大笑,乃以驴赐之。

    【注释】

    (1)诸葛恪: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东吴大臣。自幼聪颖异常,孙权死时,成为托孤重臣,执掌东吴政权。后因穷兵黩武,擅威专权,引发国内不满,死于孙峻策划的政变。其父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三国吴大臣。

    【译文】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脸长得很长,像驴一样。孙权大会群臣,让人牵来一头驴,在驴脸上贴了纸,上面写着“诸葛子瑜”。诸葛恪跪着请求给他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允许了。诸葛恪在后面续了“之驴”二字。在座的人无不大笑,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三国图像·诸葛瑾

    【点评】

    这一故事出自《三国志》,发生于诸葛恪少年时,其聪明机变,可见一斑。但诸葛恪自恃才智,不顾东吴与曹魏在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屡屡欲兴师北伐。孙权在时,尚可节制;孙权死后,诸葛恪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总揽军政大权,便无人可以钳制他了。因其刚愎自用,初虽获胜,但终至大败,最后被孙峻设计诛杀,其家也遭灭族;可以说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典型。其父诸葛瑾在世时,就已预见这一悲剧,他曾说:“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赵伯符为丹阳郡(1),严酷。典笔吏取笔失旨,顿与五十鞭。

    【注释】

    (1)赵伯符:字润远,下邳僮(今安徽泗县)人,南朝宋武将。官竟陵太守、豫州刺史等。丹阳郡:古郡名,在今江苏南京一带。

    【译文】

    赵伯符治理丹阳郡时,为政严苛酷烈。掌管毛笔的小吏拿笔不合他的意,就立刻被处以五十下的鞭刑。

    【点评】

    赵伯符是个武夫,任竟陵太守时,当地少数民族发动武装侵扰,他率兵平乱,每战必捷;负责宫廷警备时,但凡火灾或有盗贼,他便身披甲胄,出兵防御。由此很受宋武帝刘裕的欣赏。但是拥有军事才能,并不代表着有行政本领。赵伯符先后做过徐、兖二州刺史,史书上说他“为政苛暴,吏人畏之若豺虎”,可见他一脑袋丘八思维,简单粗暴。在丹阳时,甚至到了手下官吏人人自危、弃官而逃、跳水自杀的地步(“吏人苦之,或至委叛被录赴水而死”)。

    《魏略》:张既为郡小史而家富(1),自念无自达,乃畜好刀笔版奏(2),伺诸大吏无者,辄奉之。

    【注释】

    (1)张既:字德容,汉末三国冯翊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出仕曹操,官雍州刺史、凉州刺史。

    (2)版奏:简牍。

    【译文】

    《魏略》称:张既是郡中的小官吏而家境富裕,他考虑到自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就准备了好的刀笔和简牍,等看到大官没有这类东西的时候,就进献上去。

    【点评】

    张既之所以要花费这番苦心以求通达,是因为他虽家境殷实,但出身寒庶,在门阀风气已经逐渐形成的东汉末年,不使用些出奇制胜的手段,是很难出人头地的。

    太熙中(1),童谣曰:“二月尽,三月初,桑生蓓蕾柳叶舒,荆笔扬板行诏书。”后王玮杀汝南王亮(2),帝以白虎幡宣诏(3),收玮诛之。玮手握青纸,谓监刑者曰:“此诏书也。”盖此应也。

    【注释】

    (1)太熙:晋武帝年号,仅一年,即公元290年。

    (2)王玮:指楚王司马玮,字彦度。晋武帝第五子,晋惠帝之弟。受晋惠帝皇后贾氏指使,先后杀杨骏、卫瓘及汝南王司马亮。不久又被贾后设计杀死。汝南王亮:即汝南王司马亮,字子翼。司马懿之四子,晋武帝之叔。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被贾后指使楚王司马玮杀死。

    (3)白虎幡(fān):绘有白虎的旗帜,古代用于传布朝廷诏令的凭信。

    【译文】

    太熙年间有童谣说:“二月的尾巴,三月的开头,桑树长出了蓓蕾,柳叶舒展开来,荆笔在板上书写诏书。”其后楚王司马玮杀死了汝南王司马亮,晋惠帝用白虎幡宣诏,逮捕司马玮,并要处死他。司马玮手握青纸,对着监刑的人说:“这就是诏书吧。”这就是当初童谣的应验。

    【点评】

    此条出自《北堂书钞》,《北堂书钞》又抄自王隐《晋书》。“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覆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晋武帝死后,白痴皇帝晋惠帝继位,外戚、宗室诸王觊觎操纵政权,勾心斗角。结果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最终引发北方全面混战,百姓深受其难,其所争夺的政权也最终崩溃,参与争夺者也大多殒命其中,可谓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加闹剧。

    《梦书》云(1):梦笔砚,为县官文书所速也。

    【注释】

    (1)《梦书》:古代占梦之书,作者不详。

    【译文】

    《梦书》称:梦见笔砚,说明将有朝廷的文书来征召做梦者。

    【点评】

    我国古代占梦之书甚多。《汉书·艺文志》著录了《黄帝长柳占梦》、《甘德长柳占梦》。《隋书·经籍志》中梦书更多,有京房、崔元、周宣等家的梦书多种,尚有多种梦书未署明作者。此条引文未知出于何书。

    又云梦得笔砚,忧县官。又云磨砚染笔,词讼陈也。

    【译文】

    又说梦见获得笔砚,是为朝廷担忧。又说梦见在砚台中磨墨、蘸笔,说明将面临官司。

    【点评】

    以上两条梦书解梦,均以笔墨纸砚作为官府政法事务的征兆。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官僚体系,政府运作以文牍往来为主要形式,因此政府官吏不免给人以埋头于文牍中的“刀笔吏”形象。所以笔墨纸砚、简牍铅刀,也就成为政法事务的象征。

    《庄子》曰:宋元君将画图(1),众史皆至(2),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注释】

    (1)宋元君:宋国国君,又称宋元公,名佐。

    (2)史:指画匠。

    【译文】

    《庄子》称:宋元君要召人给自己画像,所有的画匠都到了,作揖行礼后便站着,舔着笔头调墨,还有一半的画工站在室外等候。

    【点评】

    此事出自《庄子·田子方》,引文不全,下文是独有一位画匠,闲散漫步而来,不作揖不侍立,看了一眼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宋元君派人前去探视,只见他已解开衣服,全神贯注于构思绘图了。宋元君因此称赞他是“真画者”。这一故事也称“解衣画史”。

    《东观汉记》(1):永平年(2),神爵集宫殿官府(3)。上假贾逵笔札(4),令作《神爵颂》。除兰台令史(5),迁郎中(6)。

    【注释】

    (1)《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光武帝,迄灵帝。由东汉政府多次组织人员修撰。原书一百四十三卷,范晔《后汉书》问世后,逐渐失传。

    (2)永平:东汉明帝年号,共用18年(58——75)。

    (3)神爵:神雀,古代视为瑞兆。

    (4)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经学家。通晓五经,尤其精通《左传》。同时他也是天文学家,发明了黄道铜仪,发现月球运行速度不平均。

    (5)兰台令史:汉代官职,掌校书修史。

    (6)郎中:古代官名。战国时即有,秦汉时为侍伴皇帝的近侍之臣,掌门户、车骑等。

    【译文】

    《东观汉记》称:永平年间,神雀聚集在宫殿、官府上。皇帝借给贾逵毛笔与简牍,命令他写作《神爵颂》。之后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升迁至郎中。

    【点评】

    汉人信奉阴阳灾异之说,视某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为上天垂示,甚至要更改年号,以响应天意。发生于永平十七年(74)的这次“五色神雀”群集事件,被明帝视为吉兆,下诏百官作《神爵赋》进献。除贾逵之外,班固、傅毅、杨终的作品也获得好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吉兆发生的第二年八月,明帝病卒。

    《晋书》:赫连勃勃谓隐士京兆韦祖思曰(1):“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吾死之后,汝等弄笔,尚置吾何地!”遂杀之。

    【注释】

    (1)赫连勃勃:字屈孑,匈奴铁弗部人。早年归附后秦姚兴,后反叛,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夏国。为人悍勇多智,但生性残暴。京兆:汉代将京畿称为“京兆”,辖境为今陕西西安以东至华县之间。

    秋夜读书图

    【译文】

    《晋书》称:赫连勃勃对隐士京兆人韦祖思说:“我现在还没有死,你就不把我当成帝王。我死了以后,你们玩弄文笔,还不知要将我置于何地!”于是就杀了韦祖思。

    【点评】

    专制暴君的共同特点是作威作福,决不能容忍他人不向其低头,以杀戮为其恐怖统治。但又唯恐死后留下恶名,只好再度使出杀人的手段,以为可以根除世人谴责的根源。殊不知适得其反,只能更显其肮脏丑恶。

    《刘穆之传》(1):宋高祖素拙于书(2)。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被远,愿公小复留意。”高祖终不能,以禀分有自。穆之乃曰:“公但纵笔为大字,径尺亦无嫌大。既足有所苞,且其名亦美。”高祖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

    【注释】

    (1)《刘穆之传》:即《宋书·刘穆之传》。刘穆之字道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晋宋间政治家,为刘裕的重要幕僚。

    (2)宋高祖:即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彭城(今江苏铜山)人,晋末军事家、政治家,最终称帝代晋,是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2年(420——422)。

    【译文】

    《刘穆之传》称:宋高祖向来不善于书法。刘穆之说:“书法虽然是小事,但是字迹会流传到远方,希望您能对此稍加留意。”但宋高祖始终写不好字,辞以天分不足。于是刘穆之说:“您只要放开笔写大字就行,就算是字大一尺,也不嫌大。这样既足以掩饰您书法上的弱点,而且名声也好。”宋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一张纸写六七个字就满了。

    【点评】

    刘裕最早是东晋最精锐的部队“北府兵”的下级军官,本是一介武夫,他疏于文化教养,没有一手漂亮的书法,自然也不奇怪。不求好,但求大,这是刘穆之教给刘裕的秘诀。这一诀窍不但适合刘裕自身的水平,也恰可独树一帜,展现出所谓雄大的“帝王之气”。

    宋世祖欢饮(1),令群臣赋诗。沈庆之手不知书(2),眼不识字,上逼令作诗。庆之曰:“臣不知书,请口授。”上令颜师伯执笔(3)。庆之曰:“微生值多幸,得逢金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过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4)。”上甚悦,众美其辞意。

    【注释】

    (1)宋世祖:即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2)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宋著名将领。

    (3)颜师伯:字长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为宋孝武帝亲信,孝武帝死后密谋发动政变,被前废帝刘子业所杀。

    (4)张子房:即汉代开国元勋张良。张良字子房,祖上世代为韩国贵族,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后受封留侯。

    【译文】

    宋世祖举行酒宴十分开心,令群臣赋诗。沈庆之既不会写字,也不识字,皇帝仍逼着他作诗。沈庆之说:“为臣不会写字,请允许我口授。”皇帝就命令颜师伯执笔记录。沈庆之说:“微生值多幸,得逢金运昌。朽老筋力尽,徙步过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皇帝非常高兴,众人也认为这首诗的意蕴非常好。

    【点评】

    沈庆之目不识丁,却能临场创作出如此应景的诗作,其难度绝不在曹植七步成诗之下。

    后魏世宗常敕廷尉游肇有所降恕(1),肇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能令臣曲笔?”

    【注释】

    (1)后魏世宗:即北魏宣武帝元恪,孝文帝元宏次子,北魏第八帝,在位16年(499——515)。游肇:字伯始,广平任(今河北任县)人,北魏大臣。其名为北魏孝文帝所赐。

    【译文】

    北魏世宗经常命令廷尉游肇宽宥罪人,游肇不听命,说:“若要宽恕罪人,陛下自己可以下令,怎么能让我不照直判决呢?”

    【点评】

    游肇的言论体现了司法独立的精神,皇帝当然有特赦犯人的权力,但却不能直接干涉司法判决,在封建时代能犯颜直言这番道理,更是难得。

    嵇含《笔铭》曰(1):采管龙种,拔毫秋兔。

    【注释】

    (1)嵇含《笔铭》:嵇含字君道,自号亳丘子,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人,西晋文学家,嵇康侄孙。著作甚多,现有《南方草木状》传世。

    【译文】

    嵇含《笔铭》称:在龙种上采集制作笔管的材料,拔取秋天的兔毛做笔毫。

    【点评】

    龙种是竹的别称。初唐诗人陈子昂有诗句称:“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岭上崇,烟雨下微冥。”(《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陆云《与兄机书》曰:案视曹公器物,笔枚所希。闻黄初二年(1),刘婕妤折之。见此复使人怅然,又有感处。笔亦如吴笔,又有琉璃笔一枚。

    【注释】

    (1)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黄初为魏文帝年号。

    【译文】

    陆云《与兄机书》写道:观看曹公遗留下来的器物,其中毛笔很少。听说黄初二年,刘婕妤折断了一支笔。看到这些,又使人惆怅,并引发了感慨。曹公的笔和吴地的笔相似,还有琉璃笔一支。

    【点评】

    文中提及“琉璃笔”系指笔管以琉璃制成的。通行最常见的笔管材料是竹,轻巧而便于实用,以琉璃制作笔管,珠光宝气,赏玩的意味远胜于实用。

    后汉周磬,字坚伯。年七十三,朝会集论终日,因令二子曰:“吾日者梦见先师东里先生,与我讲于阴堂之奥(1),吾齿之尽乎!若命终,编二尺四寸简,写《尧典》一篇(2),并刀笔各一,以置棺前。”

    【注释】

    (1)阴堂:指幽暗的房间,或指墓室。奥:东南角。

    (2)《尧典》:《尚书》的一篇。

    【译文】

    东汉时的周磬,字坚伯。他七十三岁时,朝会议事整整持续了一天,他就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我最近梦见了先师东里先生,他与我在墓室的东南角谈话,我的寿命大概是到尽头了吧!如果我死了,你们将二尺四寸长的竹简编好,抄写《尧典》一篇,再加上刀、笔各一件,放在我的棺材前。”

    【点评】

    周磬提出用竹简抄写的《尧典》、刀、笔作为陪葬,从侧面说明了虽然纸张在西汉已经出现,但到东汉,产量仍旧有限,在日常运用中,竹简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